河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模拟)_第1页
河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模拟)_第2页
河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模拟)_第3页
河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模拟)_第4页
河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枢纽纽带荧光屏人才辈出通情达礼B决窍提纲狙击手一筹莫展矢志不渝C懈怠短板流水账相辅相承粗制滥造D庇护端详挖墙脚仗义执言变本加厉2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嘹亮(lio)卖弄(lng)粗犷(kung)静谧(m)B诀别(j)绿茵(yn)棱镜(ln)咄咄逼人(du)C莅临(l)譬如(p)祷告(do)整宿(xi)D搓捻(lin)侍弄(sh)倜傥(tng)攒成(cun)3 . 关于文中所提到的名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人传一书的作者美国作家罗曼罗兰;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B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这本书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C鲁滨孙漂流记讲述了鲁滨孙航海遇险后在无人的荒岛上独自生活二十余年,最终回到英国的故事,批判了十九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殖民统治。D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琐记。4 .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B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C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D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5 . 下列语段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廉洁从教不仅能纯洁中学教师队伍,也有助于社会不正风气的匡正,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保持中学教育领域的一方净土。廉洁从教既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也是新时代党和人民对教师的新要求。廉洁是中学教师为师的人格前提,是中学教师育人的品德基础。“廉洁从教,坦荡为师,三尺讲台育桃李。”这句话应该成为每一位中学教师的座右铭。ABCD6 . 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他的理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这是施蛰存对傅雷家书的中肯评价。B朱光潜将一个基本理念贯穿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中,即希望中学生既要发挥“好动”的天性去发展、创造,又要心境空灵,于静中领略人生的趣味。C平凡的世界的主人公是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他们是两个平凡的农民,哥哥扎根乡村,弟弟走进城市。哥哥立志改变乡村贫困面貌,虽经历爱情挫折和事业困境,却始终不改初心,最终成为村里的“冒尖户”;弟弟渴望融入现代文明,他有强烈的自尊心,但物质生活贫困,精神孤独,最终心灰意冷,自甘堕落。D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且贡献至伟的人物,但他们心中也埋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痛苦。即使面对各种困苦,也始终坚守着那份美好的理想,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也是今天我们阅读名人传的意义所在。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小题地球大气环境的侦察兵嗅碳卫星2016年12月22日3时2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嗅碳卫星”)发射升空。这是继日本“呼吸”号卫星、美国“轨道碳观测者”2号(OCO-2)卫星之后,全球第三颗嗅碳卫星。该卫星的成功研制和后续在轨稳定运行,将使我国初步形成针对全球、中国及其他重点地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进行监测的能力。为什么要发射嗅碳卫星?嗅碳卫星如何嗅碳?我国发射的这颗嗅碳卫星有哪些先进技术?为什么要发射嗅碳卫星嗅碳卫星是人造地球卫星中专门测量地球二氧化碳浓度的卫星。嗅碳卫星对二氧化碳浓度的测量精度能够达到百万分之一,是人们掌握高精度二氧化碳测量数据的得力“助手”。借助卫星上携带的光谱仪等仪器,科学家们可以动态测量大气中不同来源的二氧化碳,监测海洋和森林等对二氧化碳的吸附情况。为何要通过卫星来追踪二氧化碳?人类目前每年因使用矿物燃料向地球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300亿吨,生物燃料、森林火灾以及农业焚烧等行为每年共排放二氧化碳达55亿吨。过去50年来,人类活动已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升高了近20%。科学界认为,人类活动使自然界的碳循环失衡,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因此,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亟须更精确的监测研究。嗅碳卫星如何“嗅碳”我国研制的这颗嗅碳卫星,搭载了一台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二氧化碳探测仪。这台探测仪的工作原理是,在可见光和近红外谱段,利用分子吸收谱线探测二氧化碳浓度。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看“颜色”来识别二氧化碳气体。因为太阳光经过空气时,二氧化碳分子对许多精细的颜色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嗅碳卫星通过精细测量其光谱吸收线,可以通过光学仪器对这些色彩进行非常精准的测算,从而能反向推算出二氧化碳分子数量,最终得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中国的嗅碳卫星具有哪些先进技术尽管中国的嗅碳卫星是个只有几百千克重的小卫星,却有着许多“高精尖”技术。首先是有极高的灵敏度。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很快,但从数字上看,平均每年也只是在零点几个ppm到1个ppm之间变化,想把信号探测出来,仪器灵敏度不高的话,只能作罢。中国的嗅碳卫星上装着一个灵敏度很高的二氧化碳探测仪。几十纳米的带宽上,人眼看是一个颜色,而通过二氧化碳探测仪的2000多个通道,可以将这些微小差异的颜色区分开来,可以发现14个ppm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这不亚于美国OCO-2的水平。它是嗅碳卫星搭载的主载荷,可通过获取高精度的大气吸收光谱,应用反演算法计算出二氧化碳的浓度。其次是有复杂的反演验证系统。反演验证系统是获取卫星数据后通过模型反算出二氧化碳浓度,这也是技术难点。以往气象卫星所涉及到的反演问题,大多集中在红外和微波谱段,而嗅碳卫星所涉及到的是可见光和近红外谱段的反演问题,机理不同,难度加大。我国集中国内优势力量联合攻关,终于成功填补了国内有关技术空白。再就是有稳定的舞步。嗅碳卫星只有一只“眼睛”,它需要不停转换角度来完成对不同方向的观测。所以卫星要不断地调整姿态,就像跳优美的华尔兹。这种没完没了、灵活多变的观测模式是卫星领域科学家最忌讳的毕竟是在太空,没有任何着力点,要是翻过去翻不回来了怎么办?为了特定的科学目标,我国科学家解决了嗅碳卫星在天上不断“做动作”的难题。7 .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第一段的作用。8 .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删去?为什么?为何要通过卫星来追踪二氧化碳?人类目前每年因使用矿物燃料向地球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300亿吨,生物燃料、森林火灾以及农业焚烧等行为每年共排放二氧化碳达55亿吨。9 .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的表达作用。嗅碳卫星只有一只“眼睛”,它需要不停转换角度来完成对不同方向的观测。所以卫星要不断地调整姿态,就像跳优美的华尔兹阅读第4自然段,回答问题。10 . 选段文字是按_顺序来写景的,显示作者观察顺序的词语依次是:_、_、_、_。11 . 选段开头说“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究竟“妙”在哪里?12 . “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一句中的“顶”字用得好吗?为什么?13 .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三、句子默写14 . 默写。 (1)_,相失万重云?_,哀多如更闻。 (2)游子乍闻征袖湿,_。相呼相应湘江阔,_。 (3)_,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_四、对比阅读(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19题。(甲)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5 .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由是先主遂诣亮 欲信大义于天下 恐托付不效16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7 . 刘备说自己“智术浅短”,你怎么看?结合两则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五、诗歌鉴赏(一)古诗赏析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 轼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18 . 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押韵以及韵脚次序与章质夫的水龙吟相同。B这首词借杨花自开自罗的寂寞抒写了感时伤春的幽怨之情。C这首词借歌咏杨花,抒写了思妇难以耐受的别绪离愁。D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借写杨花抒写作者豪迈的情怀。19 .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暮春之际杨花“抛家傍路”,花无人惜即喻人无人惜,暗示有情人天各一方的事实,情思幽怨缠绵而又空灵蕴藉。B“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柳絮离开树枝落在路旁,看上去仿佛无情,其实有着深厚情意与愁思。无情有思,韩愈晚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苏轼也用其意,说杨花虽然飘离枝头,看似无情,实则也有愁思。C“春色”三句,想象奇妙,手法夸诞,巧妙的用三个数字传达出作者的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的无所归宿与词人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D“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明写柳絮飘飞时起起落落、进退回旋的状态,暗写思妇在梦中追寻夫君,却又被黄莺的鸣叫声惊醒。用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意。E“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困酣娇眼,愁思扰人,令人慵懒得不愿睁眼。此句说,因柳絮而想到细长的柳叶仿佛思妇娇眼。此处用拟人手法,把初生的柳叶比喻成美人娇眼。六、名著阅读20 . 名著阅读。(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是在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他最后的著作是。(2)我们生活在今天这样一个美好的年代里,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七、综合性学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阅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为了了解中学生阅读经典的实际情况,我校开展了以“阅读与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活动任务。21 . 你们小组的选题是“古典经典作品对人成长的影响”,请你任意选出2句对你有所影响的古代经典名句,并简要阐释它对你的影响。(1)_(2)_22 . 为了学生阅读的方便,学校提议在教室里增设“图书角”。面对这一提议,学生反应不一,展开了辩论。反方认为没有必要。理由是现在学生学习任务重,根本没有时间阅读;教室本身就比较狭小,设置“图书角”影响了活动的空间;另外,图书也容易遗失和损坏。假如你是正方,请你针对反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反驳。(100-120字)正方:_。23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如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徽。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介绍该会徽主体图形的构图要素及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语言简明得体。)八、作文24 . 阅读下面材料,请展开想像写一篇作文,描绘那个充满神秘、充满向往的心的远方。题目自拟。孩子,你就像春天里的蒲公英,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