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技术在海上航标监控中的作用_第1页
GPS技术在海上航标监控中的作用_第2页
GPS技术在海上航标监控中的作用_第3页
GPS技术在海上航标监控中的作用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PS技术在海上航标监控中的作用 gps技术在海上航标监控中的作用 摘要:简单介绍应用gps及无线通信技术设计的海上航标监控系统的组成。着重论述利用gps进行浮标位置监测,研究了利用dgps改善定位精度的实现技术。 关键词:gps(dgps);浮标监控;位置监测;撞击无线通信技术 。 航标是为海上船舶提供导航信号的助航设备。航标设备运行状况,航标位置,将直接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在受轮船冲撞、潮流涨落、灯器故障等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航标会发生位置偏离、标志损坏、电池老化、灯器状态不正常等。因此,必须能够实时掌握航标工作状态信息,快速排除故障,确保船舶航行安全 1航标监控系统的组成 航标监控系统由控制中心、无线通信系统、终端设备三部分组成, 控制中心主要由前置机、服务器和数据库、gis客户端平台组成。其中,前置机由微控制器、通信模块、gps接收机组成;在微控制器的控制下,通信模块以短消息或者gprs通信方式通过专网或者inter网络实现命令和数据传送;服务器包括通信服务器、数据管理服务器和信息服务器,其中通信服务器完成短消息或者gprs通信方式的命令和数据传送;数据管理服务器主要完成数据解析、存储、处理等功能,通过数据解析自动生成各种报表,通过处理完成数据分析、处理、判断、报警等功能;信息服务器主要用于为各个管理用户提供数据。gis客户端平台为一客户端软件,以s57电子海图为基础,在其上叠加航标信息实现可视化实时的航标信息显示、查询、报表等功能。 无线通信系统采用gsm无线通信系统,可提供sms和gprs两种数据通信服务。 终端设备由以下几个功能部分:微控制器、gps-oem板、通信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电源。微控制器采用低功耗、片上2个uart,32kflash,1024+256ramwinbondw77e58。gps-oem板选用了garmin-15l模块,它可以提供经度、纬度、速度、高度、日期、世界协调时间(utc)、gps卫星工作状态等信息。通信模块采用benqm22模块,它具有gsm900/dcs1800/pcs1900三频工作模式;短消息业务;gprs数据业务;电源、电压范围:3.3v3.8vdc。数据采集模块包括:l个rs-232口、1个rs-485口(预留5个接线端子口)和1个多路12位高精度a/d通道,可实现同时对多种具有modbus通信协议接口的航标进行数据采集,并可进行航标的工作电压、工作电流等测量。系统还可通过增加传感器,实现其他信息,如:温度、湿度、雾、风向、风速等信息的采集与传输。电源部分采用太阳能电源并配备较大容量的蓄电池,能够在符合航标规范下保持连续供电。 在航标监控系统中,如何准确地判断航标是否漂移和撞击是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本文针对gps在解决航标位置偏移、航标受撞击判断等关键问题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的探讨。 2航标位置漂移分析 航标位置是否漂移,只要准确的确定航标的位置,就可判断它。我们采用的定位方法是gps定位技术。 2.1gps定位误差 采用结构简单、价钱便宜的gps-oem板,是实现航标位置的实时和定时监测的理想方案。但是,由于gps系统中,空间卫星存在多种误差;电波传播途径中会产生:电离层和对流层延迟误差、多路径效应;接收设备有也存在不可消除的一些误差;因此,gps定位存在误差。根据我们对garmin-15lgpsoem板进行的定点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它的定位精度可达1015m(95%)。虽然精度比较高,但是还会存在一些误差超过20m以上。因此,如果直接采用gps输出的数据来进行位置漂移判断,误报警率将很高,所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处理对整个系统的可靠性都是非常重要的。 2.2数据处理 通过大量的测量试验与观察分析发现,随着时间的不同、卫星分布状态的改变以及天气的变化,gps所测得的数据都有不同曲线方向的漂移,但是其分布状态接近于正态分布,所以采用一些滤波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对整个测量系统精度的提高至关重要。我们根据gps定位误差和海上浮标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