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热点考向整理_第1页
2019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热点考向整理_第2页
2019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热点考向整理_第3页
2019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热点考向整理_第4页
2019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热点考向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热点考向整理 研究20162018年高考全国卷作文试题,能够发现高考作文命题有三大特点:命题特点1:突出立德树人 从研究分析来看,高考作文命题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2018年高考,全国卷以“18岁青年与时代发展”为立意核心,要求考生将自己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等重大历史任务联系在一起,致力于引导考生注重国家强盛、民族振兴,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增强考生的荣誉感,激发考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命题特点2:彰显时代精神 从研究分析来看,高考作文的命题材料体现出了与时代的共振。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涉及一带一路、广场舞、共享单车、美丽乡村、高铁、移动支付等关键词,2018年高考全国卷涉及改革开放标语、绿色经济标语、雄安新区标语。这些命题材料富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体现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引导考生注重时代变革,体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命题特点3:注重理性思辨 从研究分析来看,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思想深度在逐渐增大。 (1)注重思考对象之间的联系性。如2018年高考全国卷在出示材料后,提示考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就是在强调作文立意要立足于“青年与时代”的关系。 (2)注重对思辨水平的考查。如2018年高考全国卷“二战期间,英美军方幸存飞机弹痕分析”,涉及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2016年高考全国卷的“语文素养的提升途径”,涉及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生活实践的辩证关系等。2019年高考作文热点考向预测 【热点考向1】人格、情感热度 1.承担责任:爱国、敬业、责任、奉献、勇敢 2.慈善诚信:友善、感恩、诚实、谦和、守信 3.宽容理性:和谐、包容、尊重、理智、冷静 4.情感脉动:快乐、悲悯、关切、思念、友爱 【押有所依】 “立德树人”的核心内涵是塑造新时代社会主义新人的人格,特别是爱国、敬业、责任、诚信等高尚的人格。人格、情感类作文,是作文命题立意的大方向,也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热点,如2018年高考上海卷“被需要”里的奉献精神、2017年高考全国卷题目涉及责任担当、自强不息等。 【押题示例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老爷爷在某学校门口卖小吃维持生计。5块钱一份的小吃,却有人转账时只付1块钱,甚至还有1分钱的。一位老师得知此事后,给老爷爷道歉并送去100元,称自己没有教育好学生。那一刻,老爷爷感动得落泪了。 一位老人在路边卖菜,收了一张百元假钞。有好心人看到后,用100元“买”下了那张假钞,当场撕掉。被撕掉的是假钞,补充的是受伤的人心。 善良的人占多数,也要承认,人心是复杂的。如何让善行占据主流?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请针对材料反映的现象,写一篇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消息;很多于800字。 【题目解读】 这是一则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不是一般的写“善良”就能够,而应该抓住命题设计的任务关键句“如何让善行占据主流”,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提出相对应的措施。 (1)从个体的角度看。 每个人都要“积善成德”,守住“善”的人生底线,懂得“行善为君子,行恶为小人”的道理,“羞善行之不修,恶善名之不立”,为社会和谐进步付出自己的爱心善意。每个人都要拥有对待善恶的鲜明态度,如韩愈所说“善虽不吾与,吾将强而附;不善虽不吾恶,吾将强而拒”,对待善行,要积极鼓励赞扬,对待恶行,要大胆地阻止揭露。 (2)从社会的角度看。 大力深化善行教育,营造行善为荣的社会环境。一是教育从小抓起,教育部门切实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彻到中小学教育的每个环节,在中小学生灵魂里播种“善”的种子。二是强化社会文明公德教育,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宣传社会生活中的善人、善事,树立为善的榜样。 果断惩罚为恶者,“农夫之耨,去害苗者也;贤者之治,去害义者也”。对于公然违背社会公德,特别是触碰法律的恶人,要坚决果断地给予惩处,增大不善者的行为成本,促其反思改过。 【押题示例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18年3月14日,持续与病痛和死亡抗争、一直与宇宙对话的物理学家霍金逝世,那个解释时间的人被时间带走了,有人说“他仅仅飞向了群星”;8月18日,重塑联合国、推动和平与发展的改革者,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去世,他留下的三大遗憾全和伊拉克相关;12月20日,年仅30岁的贵州基层民警马金涛倒在缉毒第一线,将英勇无畏的形象永远定格在百姓心中 请结合材料里的人物,以“人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消息;很多于800字。 【题目解读】 作文必须围绕“人格”来立意,材料*有三个人物,文章内容能够涉及所有人物,也能够只以某一人物为主,兼顾其他。 (1)从霍金的角度看,赞扬自强不屈、献身科学的人格。挫折与生命相遇,是对生命韧性的考验,也是人格闪光的机会;挫折中,选择放弃还是抗争,生命的价值也判然分明。 (2)从安南的角度看,赞扬胸怀天下、有担当的人格。生命的体量都是相似的,胸怀却有霄壤之别,众人为一己之私,伟人为天下众生,安南属于后者;以毕生之力推动世界和平,体现责任担当。 (3)从马金涛的角度看,赞扬英勇无畏、奉献大众的人格。献身正义事业,为公共利益牺牲,这种伟大的人格值得赞颂;决定生命价值的,不是生命的长度,而是生命的厚度。 【热点考向2】社会、哲理热度: 1.梦想现实:中国梦、梦想的距离、理想与现实、坚持与成功 2.哲理生活:继承与创新、竞争与合作、自由与限制、兴趣与成功 3.文明法制:道德与法律、行为与文明、人文与法制、亲情与规则 【押有所依】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理解社会”,中学生要“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中学生要“获得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这些要求体现在高考作文命题里,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所以,备受社会注重的时代话题、对社会生活现象的辩证思考等,是高考作文的热点之一。 【押题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东汉名将虞诩率兵征伐敌军,突破敌人据守的一座要塞后,发现敌众我寡,便下令以每日百余里的速度行进,又令官兵每人建两个锅灶,逐日增加一倍。众将不解,还有人以孙膑逐日减灶、日行不过30里以防不测的用兵之法质疑。不过,虞诩的军队最终以此法赢得了胜利。虞诩说,孙膑诱敌深入,以强示弱;而今敌众我寡,所以需要以弱示强,等待援军到来,一起战胜敌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很多于800字。 【题目解读】 这是一则含有思辨色彩的新材料作文。从材料来看,兵法里有“逐日减灶、日行不过30里”,而虞诩的方法是“每日百余里”“每人建两个锅灶,逐日增加一倍”,方法不同,但结果都是好的。为什么呢?因为面对的形势不同,一个是想“诱敌深入”,一个是“敌众我寡”,面对不同的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1)因地制宜,取胜法宝。孙膑日减其灶,以弱示敌,引诱庞涓孤军深入,取得胜利;虞诩日增其灶,以强示敌,使敌军不敢轻举妄动,以待援军,最终取得了胜利。根据实际情况,发令施策,是取得胜利的前提。 (2)思维一转,天地变宽。“法有定论,兵无常形”,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行兵打仗,不可死守兵法,而要转动思维,灵活使用。虞诩转动思维,活用兵法,变减灶为增灶,制敌取胜;赵括、马谡熟读兵书,却只会死搬硬套,都以失败而告终。 (3)勇于创新,拥抱成功。周易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虞诩创新兵法,克敌制胜;商鞅革新政治,秦国强盛;华为创新科技,市场创新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途径。 【热点考向3】成长、教育热度: 1.家庭育材观点:俭以养德、立德树人、尊老爱幼、家国情怀 2.学校育材方法:平等尊重、张扬个性、启发教学、关爱批评 3.社会成材环境:公平公正、养才用才、惜才爱才、不拘一格 4.自身成材心理:积极健康、乐观向上、扬长避短、坚定专注 【押有所依】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有在持续学习、持续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掘出来”,成长、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在高考作文命题中曾多次出现,如2016年高考全国卷的作文漫画“吻痕与掌印”,反映家庭教育与青少年成长的问题。 【押题示例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一则美女高考落榜回山务农成网红,300万人看她抓鱼砍柴的新闻在各大网络平台刷屏,主人公是19岁的袁桂花,她生活的地方是贫困县。2017年6月,袁桂花高考落榜后选择了一条与很多同龄人截然不同的路回家务农。她用手机拍视频和网友分享在山里的生活,慢慢有了知名度,拥有近300万粉丝。通过卖山中的土特产和美食,袁桂花每个月能赚6000元左右,还给家中修了猪圈和鱼塘。如今袁桂花想的是把村里贫困户种植的血藤果发展为完整产业。今年9月,她第一次“飞”出贵州受邀前往清华大学参加快手“幸福乡村创业学院”培训,算是圆了她的大学梦。 袁桂花的事迹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和思考?请写一篇作文,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很多于800字。 【题目解读】 材料简要介绍了主人公袁桂花的人生经历。从选材来看,材料贴近考生生活,紧扣时代脉搏,注重社会热点,目的是引发考生对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个人价值与时代浪潮、个人选择和梦想实现等话题的思考,积极反思青春、选择、梦想等问题。 下列立意角度,可供写作时参考。 (1)务实的选择,美丽的梦想。青少年追求梦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袁桂花高考落榜,选择通过网络销售山中的土特产和美食,所以而成名,并想协助村里贫困户发展产业,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无论是城市还是山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就应该如袁桂花这样,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 (3)用奋斗为人生添彩。生命的价值,在奋斗中实现;美丽的梦想,在追求中成真。“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这是*给予我们这个代青年的鼓励,也是时代对青年的呼唤。 【押题示例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王守仁 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请结合以上材料中任意两句的内容,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消息;很多于800字。 【题目解读】 审题时,必须准确把握作文试题的“任务要求”:一是选择其中的任意两句,作为文章立意的立足点;二是要通过对所选名言的阐释、论述,表达自己的看法。 (1)选择,着眼“空谈”与“实干”的不同立意,阐述“实干”的重要性、必要性。可列举改革开放的成就、改革先锋人物的贡献等事实论据来分析证明。 (2)选择,着眼新时代青年如何对待书本知识立意,引入辩证思维,既要肯定书本知识、前人经验的价值,又要强调对书本知识的使用,即社会实践的意义。 (3)选择,着眼于“知行合一”立意。不能仅学书本,不重实践。同时,不因为强调实践而忽视学习,要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热点考向4】环境、发展热度: 1.科学发展:顺应规律、和谐相生、持续发展 2.欣赏山水:保护环境、美丽中国、山水与心灵 3.感悟自然:上善若水、善待生命、珍惜拥有 【押有所依】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尊重自然规律、环境与发展和谐共进,已成为广泛共识。环境与发展,也一直是高考作文注重的话题。 如2018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目涉及“绿山青山图”,2018年高考全国卷命题材料涉及“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2017年高考全国卷命题材料涉及“空气污染”“美丽乡村”等,都与环境、发展话题相关。 【押题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在日本,施工单位清理场地时挖出的每一棵树,都必须即时存入“树木银行”,到工程结束时,再移栽到规划好的地方。 材料二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在他的遗体装龛时,要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 材料三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明方孝孺)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综合理解材料,并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和理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消息;很多于800字。 【题目解读】 这是一则多材料作文,应该采用“异中求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