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基本原则_第1页
刑法的基本原则_第2页
刑法的基本原则_第3页
刑法的基本原则_第4页
刑法的基本原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刑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罪刑法定原则第二节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第三节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所特有的、贯穿于全部刑法规范、对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均具有指导和制约意义的根本性准则。,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主客观相一致原则罪责自负原则,第一节罪刑法定原则,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历史演变,子产:“铸刑鼎”,孔子:“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张汤:异九卿,见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诽,论死。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张汤,秦桧,一个“明”字,一个“清”字,都不能随便使用,因此而遭杀身之祸的也大有人在。李驎虬虬峰集里有“杞人惊转切,翘首待重明”之句;徐述夔一柱楼诗集里有“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之句;胡中藻坚磨生诗钞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这些都是死罪。,“朕即国家!”,路易十四,只有法律才能为犯罪规定刑罚,超越法律限度的刑罚就不再是一种正义的刑罚;任何一个司法官员都不得以热忱或公共福利为借口,增加对犯罪公民的既定刑罚。,贝卡里亚,“近代刑法学之父”费尔巴哈,无法律则无刑罚无犯罪则无刑罚无法律规定的刑罚则无犯罪,心理强制说:用法律进行威吓。,美国模范刑法典第1.05条第1款规定,“犯罪或者违警罪必须由本法典或者本州其他制定法规定”。,绝对罪刑法定原则,绝对禁止适用类推和扩大解释绝对禁止适用习惯法绝对禁止刑法溯及既往绝对禁止法外施刑和不定期刑,相对罪刑法定原则,在定罪的根据上,允许有条件地适用严格限制的扩大解释。在刑法的渊源上,允许习惯法成为刑法的间接渊源。在刑法的溯及力上,允许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在刑罚的种类上,允许采用相对的不定期刑。,二、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民主主义首先,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产生和运行体现了民主原则。其次,刑法的内容体现了民主主义。尊重人权主义法律必须使国民产生安定感,能够事先预测自己行为的性质与后果,即对法律,国民有预测可能性。,三、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形式的侧面实质的侧面,(一)形式的方面,法律主义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必须是成文的法律;法官只能根据成文法律定罪量刑。其具体要求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只能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故行政规章不能制定刑法;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必须由本国通用的文字表述;习惯法不得作为刑法的渊源;判例也不得作为刑法的渊源。,禁止事后法(禁止溯及既往),禁止事后法,从旧兼从轻,禁止类推解释,类推解释,扩大解释,类推解释,是指需要判断的具体事实与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基本相似时,将后者的法律效果适用于前者。,禁止绝对不定期刑,(二)实质的方面,1.明确性,79年刑法中的罪名:流氓罪、投机倒把罪,2.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3.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四、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体现和司法适用,(一)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体现,1、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2、取消了1979年刑法典第79条规定的类推制度。3、重申了1979年刑法典第9条关于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从旧兼从轻的原则。4、在分则罪名的规定方面也较为详备。5、在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或罪状以及各种犯罪的法定刑设置方面,增强了法条的可操作性。,(二)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适用,1正确认定犯罪和判处刑罚2正确进行司法解释,第二节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大治”。管子任法“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备内,“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即“在权利方面,人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人权宣言,宪法中都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997年刑法第4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一、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和价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立法上的平等,二是指司法上的平等。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立法平等是司法平等的前提,而司法平等则是立法平等得以实现的保证。,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价值,第一,有利于保障公民自由。第二,有利于保护法益。第三,有利于预防犯罪。第四,有利于满足民众公平的诉求。第五,刑法本身的要求。,三、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体现,第一,平等地定罪第二,平等地量刑第三,平等地行刑,四、正确理解、适用平等原则,(一)正确理解平等原则正确理解人人平等原则与刑罚个别化的关系不能否定因犯罪人或被害人特定的个人情况而在立法上、司法上允许定罪量刑时有特殊的考虑。,四、正确理解、适用平等原则,(二)正确适用平等原则反对特权。古代的八议制度: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第三节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一、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历史演变,刑法存在一个从野蛮到人道,从苛刻到合理,从任意到确定这样一个演变过程。同态复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重刑主义:“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以至也。”,一、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历史演变,直到近代,罪刑均衡的思想才得以确立。,贝卡里亚,衡量犯罪的标尺是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犯罪对社会的危害越大,促使人们犯罪的力量就越大,制止人们犯罪的手段就应当越强有力,这就要刑罚和犯罪要相对称。,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嬗变,1.基于报应主义的罪刑均衡原则,“犯罪的扬弃是报复,因为从概念上说,报复是对侵害的侵害,不是侵害行为特种性状的等同,而是侵害行为自在地存在的等同,即价值的等同。”“报复只是指犯罪所采取的形态回头来反对它自己。”,黑格尔,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嬗变,2.基于一般预防的罪刑均衡原则,刑罚的目的既不是要摧残折磨一个感知者,也不是要消除业已犯下的罪行。刑罚的目的仅仅在于: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嬗变,3.基于个别预防的刑罚原则(反罪刑均衡)4.基于一般预防和个别预防考虑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罪刑均衡),(1)刑罚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相适应(2)刑罚与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三、我国刑法中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一)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立法体现1刑法确立了科学严密的刑罚体系2刑法总则规定了区别对待的处罚原则与刑罚制度3刑法分则设立了轻重不同的各种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幅度,(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要求1纠正重定罪轻量刑的错误倾向,把量刑与定罪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2纠正重刑主义的错误思想,强化量刑公正的执法观念3纠正不同法院量刑轻重悬殊的现象,实现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