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文化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_第1页
农民工文化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_第2页
农民工文化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_第3页
农民工文化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民工文化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 文章标题:农民工文化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 目前,建设和谐社会最主要和最紧迫的任务,是加强关爱社会三大弱势群体:一是城市农民工;二是城市失业人口;三是农村基层人口。而在这三者中, ()!农民工的地位最为尴尬和特殊。农民工是具有 _的,对城市而言,他们是农村来的,是农民;而对于农村而言,他们已经脱离了农村,不再单纯地属于农民了。就是这种 _角色,农民工问题正成为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能否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了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一、农民工教育状况的不和谐 (一)农民工自身教育状况低下 这些年来,中央对农民的减负增收相当重视,这方面的努力也卓有成效。但是无论以前的各项摊派费用,还是农业税,都不是导致农民贫困的主要根源。农民之所以成为弱势群体,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水平的低下以及各种知识技能的缺乏,导致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限制了他们进入社会主流。 据新华网近期公布的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显示,农村人口中低学历人口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人口。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教育差距已经成为了我国城乡差距中最主要、最显著的差距。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素质低,二是劳动技能低,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不多。我国目前城镇的1.3亿农民工中,平均受教育年限还达不到初中毕业水平。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是18-22岁的年轻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完成初等或中等教育。他们在进城后都出现过后悔辍学的心理,面对城市的优质和向上发展的压力,也萌生过继续读书求学的愿望,但是我国目前教育制度的现状无法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据有关方面的调查,当前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并不乐观,甚至令人忧虑,有的地方存在重虚不重实的做法,只是发发文件、走走过场,既无计划、又无实效。 总而言之,如果农民工强烈的教育诉求在目前的教育制度中得不到回应和满足,影响了他们通向更好的职业、更高一级教育、更文明更有尊严的生活,这是教育的不公和漠视!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令人堪忧 中国流动人口超过1.3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近20xx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近100万名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有学者认为,这100万游荡在城市街头的失学农民工子女,他们耽误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还会成为未来社会的“定时炸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亟待引起各方重视和尽快解决。 据中 _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儿童中心共同立项、财政部和 _儿童基金会资助的调查,在北京、深圳、武汉、成都等9个大城市,访问了120xx多名流动儿童的监护人和7800多名儿童。在调查中,3到6周岁流动儿童入托比例为60.7,低于城市户籍儿童入托率;6周岁儿童中有46.9没有接受入学教育;超龄现象也比较严重,有近20的9周岁的孩子还只上小学一、二年级,13周岁和14周岁还在小学就读的占相应年龄流动少年的31和10。另外,不在学儿童的童工问题也比较突出,在失学的12到14周岁的流动儿童中,有60的人已经开始工作。 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不少乡下来的孩子,在大部分是城市孩子的公办学校里,独自品尝着一份孤独、自卑和尴尬,以及城里孩子对他们的陌生和不理解,甚至还有歧视和欺负。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歧视是对儿童最大的隐性伤害。歧视可能会带来两种不利的结果:一是使儿童变得退缩、不敢与人交往、不自信。二是更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受歧视的儿童往往会对周围的人甚至社会产生敌意,从而导致问题行为的出现。对此,有专家学者表示,要警惕农民工子女心理“边缘化”倾向。农民工子女本身就在经济条件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好不容易能与城里孩子坐在同一个教室里接受质量较高的教育,却又要承受城市孩子的种种不理解。生活上的困难没有让他们退缩,可这种心灵的创伤却难以抚平。 (三)农民工子弟学校举步维艰 农民工的子女进城后,有的上了公办学校,更多的却只能在城市私立学校乃至民工自己办的学校上学。这些学校和公办学校相比,各方面的条件之差,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简陋的校舍,不合格的教师,不健全的教学制度,有的连学校都被判定是非法的,只能偷偷摸摸地教,偷偷摸摸地学。 此外,和一般的公办小学不一样,民办农民工子弟小学还有三大难处: 一是招生难。农民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