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实验考试总结_第1页
病原微生物实验考试总结_第2页
病原微生物实验考试总结_第3页
病原微生物实验考试总结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养基【培养基】 名称名称 试剂试剂 特点特点 单糖发酵培养 基 1%溴甲酚紫+葡萄糖、 乳糖、 麦芽糖、 甘露醇、 蔗糖 双糖铁培养基 酚磺酞(酚红)+乳糖、 葡萄糖+亚铁离子 分解葡萄糖:培养基底部变黄 分解乳糖:培养基斜面变黄 分解含硫氨基酸: 产生 H2S, 生成黑色沉淀 S-S琼脂培养基 乳糖、胆盐(抑制杂 菌) 、 枸盐酸钠 (抑制杂 菌) 、枸盐酸铁(Fe2+) 、 中性红水溶液 (大肠埃希菌) 发酵乳糖产酸沉淀胆盐+中 性红=红色乳浊状沉淀 (变形杆菌、沙门菌)分解含硫氨基酸, 菌落黑色 【填空【填空】 真菌真菌培养(培养(条件条件、培养基)、培养基) :三高三低:高糖、高湿度、高氧;低营养、低温、低 ph。 真菌培养基真菌培养基:沙保弱培养基 真菌三种真菌三种类型的菌落类型的菌落:酵母型菌落、类酵母型菌落、丝状菌落 细菌细菌在在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中可呈现可呈现的生长方式(的生长方式(3) :均匀浑浊,絮状沉淀,菌膜生长(或腐败性恶臭) 。 半固体培养基两种生长状态半固体培养基两种生长状态: 穿刺线两侧羽毛状生长, 为动力阳性。 无鞭毛菌沿穿刺线线状生长, 为动力试验阴性。 观察细菌观察细菌的计量单位为m,油镜观察,1000 倍 革兰革兰染色染色可可观察细菌的观察细菌的:大小,形态,排列,染色性。 细菌细菌分类分类: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的几种特殊结构:细菌的几种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芽孢。 常见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的细菌变异现象:L 型变异;菌落变异;鞭毛变异;耐药性变异 S-R 变异变异(中文名称中文名称、原理原理) :菌落变异。菌落有光滑(S)型和粗糙(R)型两种。S 型菌落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 齐;细菌经人工培养多次传代后,菌落表面粗糙干燥、边缘不整齐。由光滑型变为粗糙型,称为 S-R 变异。 H-O 变异变异(中文名称中文名称、原理原理) :鞭毛变异。有周鞭毛的变形杆菌,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具有迁徙生长的现象,菌落形似 薄膜,为 H 菌落;若将此菌点种在 0.1%苯酚的培养基上,鞭毛形成收到抑制,不再出现迁徙现象,在点种处形成不 向外扩展的单个菌落,为 O 菌落。失去鞭毛的变异为 H-O 变异。 血血凝试凝试验:验:流感病毒表面具有血凝刺突,其成分为糖蛋白,能与某些动物或人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受体结合,出现 红细胞凝集的现象。 血凝血凝效价:效价:血凝试验中+表示有半数鸡红细胞凝集,在管低铺成薄膜,不凝集的红细胞在管底中心形成小圆点。以 出现+的病毒液的最高稀释度为 平板划线原理平板划线原理:在划线过程中,线上的微生物越来越少,进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经培养后可获得由单个细胞生长而 成的菌落。 鞭毛鞭毛观察观察(3) :电镜观察,鞭毛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半固体接种(或悬滴观察活菌运动) 。 最重要的消毒方法最重要的消毒方法:高压蒸汽灭菌,可达 121 度,维持 15-30 小白鼠拖腿实验小白鼠拖腿实验常用于鉴定破伤风梭菌的破伤风痉挛毒素 H2S 生成生成实验:实验:判断细菌分解含硫氨基酸的能力,培养基中出现黑色的硫化铅或硫化亚铁沉淀 白喉棒状白喉棒状杆菌杆菌:阿伯特(Alert)染色法,异染颗粒。 病毒三个培养方法病毒三个培养方法:动物接种,鸡胚培养,组织细胞培养。 紫外线灭菌紫外线灭菌(原理原理 、特点特点 、用于何种灭菌用于何种灭菌) :使 DNA 链上两个相邻的胸腺嘧啶以共价键结合,形成二聚体,干扰 DNA 复制转录。穿透力弱,对人体皮肤眼睛有损伤。空气消毒,不耐热物品表面消毒。 实验实验菌菌对抗菌对抗菌药物药物敏感敏感程度:程度:抑菌圈的直径大小。 【单菌【单菌】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基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基、菌落菌落特点) :特点) :营养丰富的培养基。常用的有罗氏固体培养基,内含蛋黄、甘油、马铃薯、无 机盐和孔雀绿。菌落呈颗粒、结节或花菜状,乳白色或米黄色,不透明 金黄色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色素色素、表现)、表现) :金黄色, 铜绿铜绿假单胞菌(假单胞菌(色素色素、表现)、表现) :青色, 名解名解 【抗酸染色【抗酸染色】 1. 原理: 抗酸染色是指细菌脱色后不被盐酸乙醇脱色的染色方法。 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内含有大量的脂质, 一般不易着色, 要经过加热和延长染色时间来促使苯酚复红渗透使其着色。脂质的主要成分为分枝菌酸,表现出抗盐酸乙醇脱色的 能力,故菌体被染成红色;非抗酸菌被苯酚复红着色后,被盐酸乙醇脱色,被亚甲蓝染成蓝色。 2. 步骤: 1) 初染:苯酚复红 5min 2) 脱色:3%盐酸乙醇,3060s 3) 复染:碱性甲基蓝 1min 4) 吸水纸吸干油镜下观察 3. 结果:抗酸阳性菌被染成红色;非抗酸菌被染成蓝色 4. 意义:鉴定细菌的抗酸性 【革兰【革兰染色】染色】 1. 原理(细胞壁学说为重点) (3 分) :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致密,肽聚糖含量高且交联度大,脂质含量少。乙醇脱色溶解细胞壁脂质形成小孔,但 脱水所用使细胞壁收缩构成屏障,通透性降低,阻止结晶紫-碘复合物溢出,细胞保留初染的紫色。革兰阴性菌细胞 壁结构疏松,肽聚糖层较薄,外膜含有丰富脂质,乙醇脱色时溶解脂质,细胞壁通透性增高,胞内结晶紫-碘复合物 溢出,细菌脱色经复染后成红色。 2. 步骤(4 分) : 1) 涂片:一滴 0.9%NaCl 于载玻片,取菌苔涂成菌膜 2) 干燥 3) 固定 4) 结晶紫初染:一二滴 1min,水洗 5) 碘液煤染:一二滴 1min,水洗 6) 95%乙醇脱色:一二滴 0.5min,水洗 7) 复红复染:一二滴 1min,水洗 8) 吸水纸吸干油镜下观察 3. 结果(2 分) : 革兰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染成紫色;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染成红色 4. 意义(1 分) : 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根据染色结果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两大类,有助于鉴别细 菌,并为分析细菌的致病性和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H2S 生成生成实验实验】判断细菌是否能分解硫氨基酸, (沙门菌、普通变形杆菌)分解含硫氨基酸,产生 H2S,与培养基 中的铅或铁离子结合,生成黑色的硫化铅或硫化亚铁,为试验阳性。 【H-O 变异变异】有周鞭毛的变形杆菌,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具有迁徙生长的现象,菌落形似薄膜,为 H 菌落;若将此菌 点种在 0.1%苯酚的培养基上,鞭毛形成收到抑制,不再出现迁徙现象,在点种处形成不向外扩展的单个菌落,为 O 菌落。失去鞭毛的变异为 H-O 变异 【糖发酵实验【糖发酵实验】糖发酵实验又称五管糖实验,包括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蔗糖。判断细菌对不同单糖的 分解利用能力。指示剂为溴甲酚紫,溴甲酚紫遇酸变黄色。 -:不分解该糖,发酵管中液体变浑浊,仍为紫色。 +:分解该糖产酸,发酵管中液体变黄色。 O:产酸并产气,发酵管中液体变黄,倒置小管中有气泡 【培养基【培养基】是根据细菌的营养类型,按照一定的培养目的而人工配制的,满足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累计代 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4 分) 。合格的培养基,需要具有充足的营养,一定的酸碱度,且清亮无菌(6 分) 。 解答解答 【化脓性球菌分离和鉴定【化脓性球菌分离和鉴定】 A. 标本的选取(标本的选取(5 分) ;分) ; 可选脓液、痰液、咽拭子病灶分泌物 B. 划线接种到血平板上(划线接种到血平板上( 5 分) ;分) ;370C 培养培养 1824 小时后,观察菌落形态小时后,观察菌落形态(5 分) ;分) ; 金黄色葡萄球菌:出现 溶血现象,溶血宽而透明,但边界反而不清楚。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出现 溶血现象,溶血宽而透明,边界清楚。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出现 溶血现象,溶血窄、半透明,边界不清。针尖样、链状排列。 肺炎链球菌:出现 溶血现象,溶血窄、半透明,边界不清。针尖样,有时中间有凹陷,链状排列。 C. 挑取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染色挑取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染色(5 分) ;分) ; 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显微镜下呈葡萄状排列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革兰氏阳性,呈链状排列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革兰氏阳性,呈链状排列 肺炎链球菌:革兰染色阳性,菌体似矛头状,成双或成短链状排列的双球菌 D. 触媒触媒实验实验 葡萄球菌属的细菌有 H2O2酶,分解 H2O2,产生气泡,为触酶阳性。链球菌属为触酶阴性。 E. 血浆凝固酶实验(血浆凝固酶实验(3 分)分) 致病性的葡萄球菌能产生凝固酶,能使含有枸橼酸钠或肝素抗凝剂的血液凝固。 F. 药物敏感实验(药物敏感实验(3 分) ;分) ; G. 其他(如毒素检测、动物实验,生化反应等) (其他(如毒素检测、动物实验,生化反应等) (4 分) 。分) 。 【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常用生化反应,原理及意义【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常用生化反应,原理及意义】 实验实验名称名称 原理原理 意义意义 糖发酵试验 糖发酵实验又称五管糖实验,包括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 露醇、蔗糖。指示剂为溴甲酚紫,溴甲酚紫遇酸变黄色。 -:不分解该糖,发酵管中液体变浑浊,仍为紫色。 +:分解该糖产酸,发酵管中液体变黄色。 O:产酸并产气,发酵管中液体变黄,倒置小管中有气泡 根据发酵管内指示剂的颜色变 化及倒置小管的气泡生成情 况,判断细菌对不同单糖的分 解利用能力。 甲基红试验 甲基红酸性条件维持红色 +:某些细菌(如大肠埃希菌) :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培养 基 ph 值降到 4.5 一下,加入甲基红指示剂为红色 -:产气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中性的乙酰甲基乙醇,培养基 ph 值仍大于 5.4,加入甲基红指示剂为黄色 区别细菌分解葡萄糖的能力 枸橼酸利用试验 绿色的溴麝香草酚蓝在碱性条件下变为蓝色 +:产气杆菌能够分解枸橼酸盐生成碳酸盐,并分解培养基中的 铵盐生成氨,使培养基变为碱性,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由绿色 变为蓝色。 -: 大肠埃希菌不能利用枸橼酸盐作为唯一碳源, 无法在培养基 上生长。 判断细菌是否能将枸橼酸作为 唯一的碳源 靛基质试验 (吲哚试验) +: (大肠埃希菌、普通变形杆菌)具有色氨酸酶,分解培养基 中的色氨酸,产生无色靛基质(吲哚) ,加入靛基质试剂(对 二甲基氨基苯甲醛)后,生成红色的玫瑰吲哚环 -:产气肠杆菌 判断细菌是否能分解色氨酸 硫化氢生成试验 +: (沙门菌、普通变形杆菌) ,分解含硫氨基酸,产生 H2S,与 培养基中的铅或铁离子结合,生成黑色的硫化铅或硫化亚铁。 -:大肠埃希菌 判断细菌是否能分解硫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