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本言语_第1页
文学文本言语_第2页
文学文本言语_第3页
文学文本言语_第4页
文学文本言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审美形态,讲课人:xxx,1.“文本”(text):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2.文本具有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周易系辞“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王弼:周易略例,一、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问题,英伽登把文学文本分为四个层面:,一、字音及其高一级的语音组合,这属于文学文本的最基本层面。,四、再现客体,即通过虚拟而生成的“世界”。,三、多重图式化面貌,是由意义单元所呈现的事物的大略图影,包含着若干未定点,有待读者具体化。,二、即意义单元,是由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所表达的意义组织。,(一)文学言语层(二)文学形象层(三)文学意蕴层,文学言语层,概念:文学言语层,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文学言语层,由于这是由作家选择一定的语言材料,按照艺术世界的诗意逻辑创造的特殊言语系统,所以这个系统中的“言语”,总的来说已与一般言语有了明显的不同。文学言语除了人们经常提到的形象性、生动性、凝炼性、音乐性等特点外,还有以下三个特点。,(一)内指性(二)心理蕴含性(三)阻拒性,1)文学言语的内指性,就文学活动而言,人们面对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外指性普通言语一个是艺术世界内指性文学言语普通言语,现实世界符合现实逻辑(事理逻辑)艺术世界符合艺术逻辑(情感逻辑),普通言语:,普通言语是外指的,即指向语言符号以外的现实世界,必须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经得起客观生活的检验,并遵守各种形式逻辑的规则。,文学言语:,文学言语是内指性的,是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他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只要与整个艺术世界的氛围相统一就可以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译文:,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稀疏插不上簪。主题:通过对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忧思国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最能体现作者感伤心情的句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月是故乡明: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译文:,戍楼上更鼓咚咚响,道路上行人无影踪。边城荒芜秋风凉,只听见孤雁哀鸣。今夜的霜露格外白,月亮却还是故乡的明亮。兄弟离散各一方,家已残破,生死的消息何处寻?书信久已不能抵达,何况战火还没有停息。,主题思想:,在安史之乱中,作者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常常感慨万端。这首诗强烈表达了思念亲人的感情,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了苦难,全诗凄楚哀感,沉郁顿挫。,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最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句话明显违反了客观现实,没有人会把月亮和自己的影子看做人和他们一起饮酒,如果这种状态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就会把这样的人当成神经病。文学语言具有内指性,是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有时也就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所表达的重点已经不是客观实在事物,而是这些实物在人们内心世界一起的体验。,人们常说有感而发,那么诗句当然也会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这就不难想象出李白为什么这么做。,西方20世纪后文学,黑色幽默荒诞派戏剧垮掉的一代象征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寻求的就是语言上的非理性和形式化的艺术实验和语言革新,人类的语言符号,一般有两种功能,即指称功能和表现功能。普通言语,侧重运用它的指称功能。而且随着人类语言的发展,普通言语越来越走向抽象,指称功能大大增强,而表现功能也因渐渐脱离实际语境,与人的情感生活的分离而受到削弱。相反,文学言语则把语言的表现功能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文学言语中蕴含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因而比普通言语更富于心理蕴含性。,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所谓“自动化”言语,是指那些过分熟悉的不再能引起人的注意的语言。即普通言语是一种自动化的言语!,在鲁迅的散文集野草中有一篇秋夜,开篇是这样写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凤凰涅磐郭沫若我们新鲜,我们净朗,我们华美,我们芬芳,/一切的一,芬芳。/一的一切,芬芳。/芬芳便是你,芬芳便是我。/芬芳便是他,芬芳便是火。/火便是你。/火便是我。/火便是他。/火便是火。/翱翔!翱翔!/欢唱!欢唱!,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在烟雾中,太阳在断崖上空出现了,太阳的光线把格力高里的光头上浓密的白发,照得发亮了,有沿着他苍白的一动不动的脸上滑着,他仿佛是从一个苦闷的梦中醒来。抬起了头,看见自己头顶上黑色的天空和太阳耀眼的黑色圆盘。”这里必须指出的是,阻拒性言语也不能滥用,必须掌握适当的“度”。,1、文学言语是内指性的,普通言语是外指性的。2、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普通言语侧重于它的指称功能。3、文学言语具有阻拒性,文学言语内指性侧重于诗意逻辑(情感逻辑)普通言语外指性侧重于现实逻辑(事理逻辑)科学话语、日常生活话语是外指性的,即指向语言符号以外的现实世界,必须符合现实生活的事理逻辑,经得起客观生活的检验,并必须遵守各种形式逻辑的规则。而文学话语则是内指性的,是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有时它不必严格遵守现实生活的事理逻辑,只要符合艺术氛围中的诗意逻辑就行了。,李白有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显然“白发三千丈”是不切合实际的,但谁都知道这只不过是一种艺术夸张而已,它符合的是诗意逻辑。,文学言语心理蕴含性侧重于表现功能普通言语直指性侧重于指称功能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语言符号一般有两种功能,即指称功能和表现功能。普通话语侧重于它的指称功能,而文学话语则把它的表现功能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文学话语中蕴含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因而比普通话语更富于心理蕴含性。,2、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普通言语侧重于它的指称功能,曹植有一首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显然,这里的“豆”和“豆萁”并非单指自然界的普通事物,而是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在这里它象征着一母同胞的兄弟。,文学言语阻拒性侧重于陌生化普通言语自动性侧重于常规化“阻拒性”、“陌生化”概念是二十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家提出来的。所谓阻拒性、陌生化,就是指很多情况下文学话语并不是一下子、马上、不假思索地,一看就弄明白的。这是因为文学话语它要自觉地走在普通话语的前面,常常故意打破语言常规,或者使用一些不为人所熟悉的修辞手法,甚至不合语法,从而达到陌生化效果。目的就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你在经过一番思索、玩味之后,深感其妙,或风趣幽默,或耐人寻味。这就是文学话语的文学性、艺术性所在。而普通话语相对于文学话语,则是自动性、常规化的,一听就懂,不假思索,因而也就缺少艺术性。,在古典诗文里我们常看到这样的话语:“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纵一苇之所无,凌万项之茫然”等。仔细分析,我们发现第一句中的“无情”本为状人的词语,这里却用来修饰柳树;第二句中的正常语序应是: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而诗句恰好倒了过来;第三句中不说“小船”而说“一苇”,不用“长江”而用“万顷”。这些相对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