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病理学基础教学课件_第1页
第2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病理学基础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病理学基础教学课件_第3页
第2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病理学基础教学课件_第4页
第2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病理学基础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组织和细胞的适应、损伤和修复,主讲老师:王维霞电话正常细胞,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细胞变性,坏死凋亡,可逆性损伤的细胞,适应细胞,细胞死亡,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生物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做出的反应。(通过自身功能、代谢,形态结构改变适应环境的变化)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包括:1.萎缩2.增生3.肥大4.化生,一、萎缩,定义:发育正常的组织和器官体积缩小,实质细胞体积或和数目减少1.分类生理性和病理性萎缩1)营养不良性萎缩2)废用性萎缩3)神经性萎缩4)压迫性萎缩5)内分泌性萎缩,二、肥大,定义: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1.肥大的分类:代偿性肥大(适应性或替代性)内分泌性肥大,2.病理变化主要是实质细胞体积增大,再生能力较强组织常伴有细胞数量增多。3.后果功能,超过限度将导致器官功能失代偿。,三、增生,定义:实质细胞数量增多使组织器官体积增大。1.增生的类型:再生性增生(损伤后)内分泌性增生,2.病理变化主要是实质细胞体积增大,再生能力较强组织常伴有细胞数量增多。3.后果功能,超过限度将导致器官功能失代偿。,四、化生,定义: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相似性质的分化组织的过程。特点:不是已分化细胞直接转变而来未分化细胞向另一方向分化化生一般在同类组织间进行通常见于再生能力较强的组织,分类,鳞状上皮化生:气管柱状上皮,胆囊粘膜上皮,宫颈粘膜柱状上皮。肠上皮化生:胃粘膜转化成小肠或大肠粘膜。结缔组织化生:软骨化生,骨化生,骨化性肌炎,后果1)具有一定防御功能,但丧失原组织的功能,2)某些化生与癌前病变有关。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化生,单纯性萎缩,数量性萎缩,肥大,增生,正常组织,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是由于细胞和组织的物质代谢障碍所致的形态、功能和代谢的病理改变,包括变性和细胞死亡。,一、变性,概念:变性指因代谢障碍引起的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显著增多的一类可逆性的形态变化。,常见变性的病理类型,(一)细胞水肿(二)脂肪变性(脂肪沉积)(三)玻璃样变性(四)粘液样变性,(一)细胞水肿与水变性,概念:细胞水肿:细胞内钠水分异常增多又称水变性。(1)病因及发病机制:缺氧、感染、中毒等因素使细胞线粒体受损,能量生成不足,细胞膜钠钾泵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水,钠增多。,(2)病理变化肉眼观:镜下:水变性:严重的细胞水肿,胞浆疏松甚至呈气球样,称气球样变,(二)、脂肪变性,实质细胞内出现异常的脂肪滴。属于细胞变性范畴。(1)部位:最常见于肝,也见于心、肾等。,(2)肝细胞脂肪变性病因与机制,1)脂肪肝病因主要有:(1)营养过度;感染、中毒、缺氧等原因引起。(2)代谢异常:如糖尿病、高血脂症患者;(3)化学物质、酒精、药物、感染对肝损伤等.2)发病机制:脂肪酸进入过多脂肪酸氧化障碍脂蛋白合成障碍,(3)病理变化:,1)肉眼:肝体积,包膜紧张,色浅黄,边缘钝,有油腻感。2)镜下:肝细胞胞质内有大小不等园形空泡,核被脂滴挤压而偏于一侧。3)影响和结局:功能,病因持续,可发展为细胞坏死并导致肝硬变.,(三)玻璃样变性,概念:指在病变的组织或细胞内出现均匀一致、粉红染、毛玻璃班透明的蛋白性物质,又称透明变性。包括三类:1.结缔组织玻璃样变2.血管壁玻璃样变3.细胞内玻璃样变,玻璃样变性:,1.血管壁玻璃样变性部位:细动脉等。机理:常见于高血压时,由于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渗入管壁并凝固;,后果:细动脉管壁变厚、变硬,管腔变窄。(细动脉硬化)一般不可逆。,玻璃样变性,2.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部位:瘢痕组织、纤维化病灶等。病变:病变部位纤维细胞明显减少,胶原纤维增粗、融合形成玻璃样物质其发生机制不明一般不可逆,3.细胞内玻璃样变性:,凡整个细胞或胞质内出现大小不等均质无结构物质都属细胞内玻璃样变性.如:伴有严重蛋白尿的肾炎时,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原尿中的血浆蛋白,浆细胞质内的免疫球蛋白等.,二、细胞死亡,包括细胞坏死和凋亡2种形式。坏死:机体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凡是能够引起组织损伤的原因(缺氧、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等),只要达到一定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可以引起坏死。,1.病理变化,肉眼:失活组织特点外观无光泽,暗淡混浊;失去正常组织弹性,捏起或切割回缩不良无血液供应,故温度,血管无搏动、清创时无新鲜血液流出;失去正常感觉及运动功能,镜下: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死亡在组织学上主要标志,细胞核表现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2.常见的坏死类型,(1)凝固性坏死(干酪样坏死)(2)液化性坏死(脂肪坏死)(3)特殊类型的坏死(1)坏疽(2)纤维素样坏死,2.坏死的类型,凝固性坏死:组织坏死后蛋白质变性凝固为主,常见于心、肾、脾、缺血性梗死灶.镜下:坏死组织细胞结构消失,组织结构轮廓依然可见.,坏死区,干酪样坏死(特殊类型凝固性坏死)主要见于结核坏死病灶,肉眼似奶酪状,镜下原有组织结构轮廓消失殆尽机理:彻底坏死,组织凝固,含脂质(TB菌外膜分解)。,(2)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因多种酶的分解液化而呈液状。常发生于脑、胰腺等蛋白含量少、脂质多,酶性消化占优势的病灶。,类型脑组织坏死:如脑梗死化脓性病灶:如脓肿的脓液脂肪坏死(特殊类型):主要见于急性胰腺炎时酶解性脂肪坏死,(1)坏疽:,较大范围组织坏死后并有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病灶呈黑褐色。类型: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三种坏疽比较表,(2)纤维素样变性,概念:是指结缔组织及小血管壁内出现颗粒状、小片状或细丝状无结构、呈强嗜酸性染色,状似纤维素的物质。,原因: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主要见于:急性风湿病、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变态反应性疾病,3、结局,溶解、吸收:分离、排出:形成溃疡及空洞机化:肉芽组织逐渐替代坏死组织的过程。包裹:钙化:,、细胞凋亡,是指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块细胞的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不破裂,不引起细胞自溶及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凋亡的发生和基因控制有关,称为程序性死亡。凋亡既见于生理状态,也可见于病理状态。,第三节损伤的修复,一、再生,概念:机体的组织和细胞、器官受损伤而缺损时,由周围健康组织分裂增殖加以修复的过程称为修复,修复通过再生来完成。再生指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分裂增殖加以修复的过程。,(一)再生类型,一、生理性再生:表皮、子宫内膜、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血细胞。二、病理性再生:完全性:恢复损伤前的状态;不完全性:纤维组织增生代替。,(二).细胞的再生能力,1.不稳定细胞2.稳定细胞3.永久性细胞,(1)不稳定细胞,特点:表皮细胞,间皮细胞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管腔的粘膜上皮细胞淋巴及造血细胞,(2)稳定细胞,特点:在正常情况下不表现有再生能力腺或腺样器官实质细胞:肝、胰、涎腺、内分泌腺;间叶组织:纤维、骨、软骨、平滑肌,(3)永久性细胞,特点:再生能力极差1).神经细胞(无再生能力)2).心肌细胞、横纹肌,(三)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1.上皮组织的再生2.纤维组织的再生3.血管的再生4.神经组织的再生,二、纤维性修复,纤维性修复是指由肉芽组织清除环死组织、异物、填补缺损后转化为以胶原纤维为住的瘢痕组织的过程,又叫瘢痕性修复。(一)肉芽组织(二)瘢痕组织,(一)肉芽组织,定义: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并伴有炎细胞浸润的新生幼稚结缔组织,1.结构与形态,肉眼观:颗粒状、柔软湿润、呈鲜红色,触之易出血。镜下:,2.肉芽组织的功能,抗感染保护创面;填补伤口及组织缺损;机化或包裹环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3.肉芽组织的结局,(二)瘢痕组织,瘢痕组织是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1.瘢痕组织的形态结构,肉眼观:局部灰白色和黄白色,半透明、质地坚韧并缺乏弹性。,镜下:,2.瘢痕组织对机体的影响,(1)对机体的有利方面(2)对机体不利的方面,三、创伤愈合,1.概念: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皮肤等组织离断或缺损后,由周围的细胞再生或纤维组织增生进行修复的过程。,(一)皮肤创伤愈合,1.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伤口早期变化:组织坏死,血管断裂血管收缩,凝血炎症反应:充血,渗出(红肿);伤口收缩:边缘新生的肌纤维母细胞牵拉创面缩小,2-3天;肉芽组织与纤维组织增生:3-5天开始,填补伤口,抗感染;表皮及其它组织的再生,2.类型,一期愈合二期愈合痂下愈合,一期愈合,a.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或无菌手术伤口;b.血凝块少,炎症反应轻微,再生修复早,肉芽组织少;c.愈合时间短,形成瘢痕少;d.24-48h表皮再生,2-天肉芽形成,5-6天胶原纤维形成,2-3W愈合。,一期愈合模式图,二期愈合,a.组织缺损大,创缘不整,不能严密对接、,伴感染、异物;b.坏死组织多或伴感染,炎症反应重,感染控制后再生才开始;肉芽组织多;c.愈合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