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信力论文范文_第1页
司法公信力论文范文_第2页
司法公信力论文范文_第3页
司法公信力论文范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司法公信力论文范文 “法律需要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司法是法律实施的主要形式之一,同理也需要被信任。法者,天下之度量。如果司法不被信任,那么危及的不仅仅是司法机关的存废,而且危及天下稳定,影响政权兴衰。党的十八大明确将司法公信力的不断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内容,把司法公信力建设提高到了治国理政的至高位置,意义深远。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多重矛盾叠加期,依法治理已成为普遍要求和必然途径。然而,司法公信力的现状却 _,广受诟病。一方面 _及时妥善处理了庞大的还在不断快速增长的纠纷,并不断地加强自身建设;另一方面,司法公信力却不升反降,信访不信法愈演愈烈,以至于有人认为 _这一以化解 _为己任的国家机构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何以出现这种二律背反现象?学术界和实务界都作了许多研究,在众多的理论著作和实证研究成果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是以司法公信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为研究对象,抑或关注于案件质量、审判效率和效果等评估分析,也有提出应以法社会学和统计学为共同基础的体系分析。那么司法公信力的最主要评价标准是什么呢? 最高 _常务副院长沈德咏指出:所谓司法公信力,是指司法权凭借自身的信用而获得公众信任的程度,这是一种具有信用和信任双重维度,既能够引起普遍服从,又能够引起普遍尊重的共性力量。这一重要论断,揭示了司法公信的基本内涵,即:从权力运行层面看,它是司法权在运行过程中以其主体、程序、功能和结果等承载的获得公众信任的资格和能力;从受众心理层面看,它是民众对司法主体、司法程序、运作过程以及对司法裁判的尊重、认同以及服从的普遍性群体意识。司法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无论从何种角度考量,社会公众作为产品感受者应当是司法公信力的唯一评价主体,谈问题须从问题感受者的真切心理出发。 20xx年,一些国家的法院和司法研究机构共同制定的卓越法院国际评价标准认为,总的来说,公众对于司法的高度信任和信心是法院工作成功的最终标志。应当系统地评估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和信心水平。面对这个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身为司法工作者,司法公信力是否真的已成危机、程度如何、原因何在?我们不应人云亦云,更需实证分析和冷静思考。 海安法院(以下简称海安法院)课题组基于这样的认识,设计了专门的调查问卷,从公众对海安法院工作及其审判过程的了解程度、了解渠道、内心顾虑、选择方式以及对法官、对司法运行的内心感受等角度,向海安本地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企业管理层、工人、乡村干部、农民、法律从业者、学生等不同 _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38份。从中分析影响公众对司法公信力评价的因素,以期有的放矢寻求有效措施。 一、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收回的438份问卷中,公务员身份的97份,事业人员50份,企业管理层102份,工人46份,乡村干部26人,农民29份,法律从业者49份,学生25份,其他14份。经过分析相关数据,我们能够从中得出一些有依据的看法。 (一)司法公信力堪忧但公众对司法的信心依然存在 调查显示,对是否相信法院会作出公正处理的问题,仅有3.5%的被调查者表示完全相信,比较相信的占45.5%,信心不足的占48.72%,不相信的占2.28%。显然,不足半数的信任率令公信力难言满意。但应当看到,不相信司法公正的也是绝对的少数,近半数被调查者处于矛盾评价之中。令人欣慰的是,有高达80.59%的被调查者相信法官是能够做到公正审判的,有64.16%的被调查者选择到法院以诉讼方式处理纠纷。数据说明,公众对司法公正的愿景还是充满期待的。 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对于不能公正审判的原因,只有20.55%的被调查人认为法官能力不足,而认为法官受人情、金钱影响的占40.87%,认为体制机制存在缺失的占40.41%,认为受司法外部环境制约的占44.06%。表明社会公众对于司法不公问题的认识,并非局限于对法院工作的感知,同时包含了对司法环境现状的理性认识。提示我们,社会公众对于司法公信力建设已经意识到不仅需要 _强化自身需要,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有54.34%的被调查者认为独立审判是确保公正司法的最重要因素,而且较大幅度超出了严惩腐败42.46%以及控制自由裁量37.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