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三北”防护林,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中国聂文旺,看看美丽的地球,我们生存的家园,作为地球上的最聪明的人类,对她做了什么?,有利,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务院批准了三北防护林防护工程。1978年11月3日,国家计划委员会以计计1978808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计划任务书。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以国发(1978)244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至此,三北防护林工程正式启动实施。,近十年来,我国又陆续兴建长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太行山绿化工程等生态工程,并且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长江防护林,太行山绿化工程,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罗平油菜花,泸沽湖,有害的一面,讨论和交流:,1、森林遭到严重的滥伐后,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会发生哪些变化?植物的生活将受到什么影响?,2、分析一下沙尘暴的起因中哪些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这将产生怎样的后果?,土地沙尘化,水土流失,物种消失(如果是当地特有,将灭绝)。,人类大规模的开垦,过度的砍伐、放牧导致的土壤沙漠化,扩大了沙尘暴的沙源。,耕地沙化,物种灭绝,过度放牧,科学家们做过推算,在一块草地上,刮走18cm厚的表土约需2000多年的时间;如在玉米耕作地上,刮走同样数量的表土,需49年;而在裸露地上,则只需18年。,3、除了用网捕杀外,有些人还用哪些手段残害鸟类?如果鸟类日益减少,自然环境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昔日太湖美,污染后的太湖,请你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假如你是当地的一名负责人你将采取哪些措施还太湖以清澈秀美的貌?,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是无能为力还是有所作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应该对自己提出怎样的要求呢?,想一想:,为环保做十件事1、使用布袋2、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3、不乱扔垃圾4、不随地吐痰5、不随意打鸟6、不攀折花木7、随手关闭水龙头8、随手关灯,节约用电9、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10、双面使用纸张,生物入侵,大多数入侵的生物对于入侵的生态环境没有明显的影响有些入侵的物种则会对入侵的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其中,有些影响是正面的,如当年欧洲移民将一些农作物和家畜引入北美;另外有些影响是负面的,如来自欧洲的野兔,正在毁灭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外来物种,地中海实蝇,薇甘菊,紫茎泽兰:又名解放草、破坏草。原产中美洲,全株有毒、排挤其他植物,危害农田、畜牧业有植物杀手之称。自漂洋过海来到我国之后一路疯长,所到之处破坏大量良田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目前还没有很好的防治方法。水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租车劳动合同范本2篇
- 瓶式氧气吸入课件
- 安全施工培训内容记录课件
- 农业碳汇项目融资策略与风险管理研究报告
-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2025年智能农业种植风险防控与绿色生产方案报告
- 球团厂安全规程培训
- 安全教训培训工作通报课件
- 房屋室内拆除工程方案(3篇)
- 以不变的精神面对变化的时代
- 比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 手卫生知识答题及答案
- 洁净室区甲醛熏蒸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 4.1 整式(第1课时 单项式) 课件 七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2024)
-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解读
- 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考试完整题库
- 招聘诚信承诺书
- 装配式混凝土检查井施工及验收规程
- 2024小红书无货源精细化铺货实战课程
- 任正非的创业故事
- 学生实习家长知情同意书(完美版)
- 涉警网络负面舆情应对与处置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