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益智成语故事:模棱两可_第1页
幼儿益智成语故事:模棱两可_第2页
幼儿益智成语故事:模棱两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益智成语故事:模棱两可 模棱两可 苏味道是初唐的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今属河北栾城)人。九岁能诗文,少有才华,与李峤以文辞齐名,号“苏李”。20岁中进士,早年为咸阳尉,因吏部侍郎裴行俭赏识,随裴行俭两征突厥,为书记。圣历初官居相位,先后三度为相,深得武则天赏识。 当狄仁杰垂垂老矣之际,武则天向他咨询谁能接班,狄仁杰答道:“文学蕴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宜矣。”苏味道能够获得一代名相狄仁杰的赏识,自可说明他必非平庸之辈。 不过,苏味道任宰相的时候,的毛病是“尸位素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作为”,凡事明哲保身,一味地和稀泥,处事十分圆滑。 有一次,一个人向苏味道请教当官的诀窍,他得意地说:“要想当好官,必须记住一点:处理任何事情,都不要决断得清楚明白。否则一有错误,就必定受罚。应该像用手摸棱角那样,这个面能够,那一面也过得去,就不会出事了。”这番话传扬开来以后,大家私底下都称他为“苏模棱”。史料记载:“尝谓人曰: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不过,苏味道并非遇事一律模棱,不置可否。在有些事情上,他的态度又鲜明得出奇。比如,长安元年(公元701年)三月大雪,苏味道以为是祥瑞之兆,率领百官向武则天进贺。殿中侍御史王求礼当即指出:“三月雪为瑞雪,腊月雷为瑞雷乎?”还说:“今阳和布气,草木发荣,而寒雪为灾,岂得诬以为瑞?”又一次,有人向朝廷呈献一头三条腿的牛,苏味道又带头上朝祝贺。苏味道如此不顾常识,昧于事理,必然招致“举朝嗤笑,以为口实”。但苏味道不管这些,笑骂由尔笑骂,依旧我行我素。难怪宋人孔平仲的续世说,将他的言行编入了“奸邪”一列。 旧唐书苏味道传 【求解驿站】形容对事情的两面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主张。模棱,说话处事含混;两可,这样也行,那样也行。 【活学活用】在原则问题上,我们必须态度鲜明,绝不能。 【妙语点拨】细研史书,不难看出,“模棱两可”之举是苏味道自己对别人总结从政经验教训时说的,并非人们依据他的行为判断而出,如果他不主动说,也许并没有“苏模棱”的雅号流传后世。所以,为何不将此看作是苏味道襟怀坦白的表现呢?再者,从苏味道“若有错误,必贻咎谴”的言论中,可见苏味道尚有一定的政治责任心,不愿做一些妄意断案、错杀无辜的行径,这要比那些横行霸道、草菅人命的禄蠹蟊贼强上千百倍。 成语出处 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明史余珊传:“坚白异同,模棱两可,是盖大奸似忠,大诈似信。”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五:“他觉得在文采的理论政策的渊博学问之下,就不敢坚持一个一定的主张,就不得不采取些模棱两可、含混的语句了。” 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七章:“新任的支部书记怕得罪人,在支部发生争论时,常常是模棱两可,摇摆不定。”亦作“模棱两端”。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粤东纪事:“祁宫保模棱两端,怕事之极。” 词语辨析 【举例造句】:他害怕事情一旦变化,他将有不测大祸,所以跪在地上回答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 【拼音代码】:mllk 【近义词】:不置可否、模棱两端、含含糊糊 【反义词】:旗帜鲜明、斩钉截铁 【灯谜】:可不可 【英文】:cut both ways 【辨音】棱:不能读作“lng”,应该读lng。 【辨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