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1)张乡绅道:“总因你先生为人有品望,所以敝世叔相敬;近来自然时时请教。”(A)道:“后来倒也不常进去。实不相瞒,小弟为人率真,在镇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所以历来的父母官,都蒙相爱。汤父母虽不大喜欢会客,却也凡事心照。就如前月县考,把二小儿取在第十名,叫了进去,细细问他从的先生是那个,又问他可曾定过亲事,著实关切!”范举人道:“我这老师看文章是法眼;既然赏识令郎,一定是英才。可贺!”(A)道:“岂敢!岂敢!”又道:“我这高要是广东出名县分;一年之中,钱粮、花布、牛、驴、渔船、田房税,不下万金。”又用手在桌上画著,低声说道:“像汤父母这个作法,不过八千金;前任潘父母做的时候,实有万金。他还有些枝叶,还用著我们几个要紧的人。”说著,恐怕有人听见,把头别转来望著门外。(2)知县听了,说道:“一个做贡生的人,忝列衣冠;不在乡里间做些好事,只管如此骗人,实在可恶!”便将两张状子都批准。原告在外伺候。早有人把这话报知(A),(A)慌了,自心里想:“这两件事都是实的,倘若审断起来,体面上不好看。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卷卷行李,一溜烟急走到省城去了。1 . 选文中“A”是_范举人是_。2 . 选文(2)中“A”说的两件事是指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并结合选文说说“A”的性格。3 . 本书善于把人物自身言行进行对比来表现人物性格,从而达到讽刺效果。请以“范举人”或者“张乡绅”为例,说说作者运用对比讽刺艺术的效果。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影片流浪地球中的中国元素影片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故事设定在2075年,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作为一部文艺作品,流浪地球的成功,并不是偶然,是我们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优秀成果。题材从人性到科幻,从本土到外来,从微观到宏观,任何视角都突出了中国的本土色彩,夹杂着人性和情怀,突出了新时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来自中国的文化流浪地球注重将中华文化元素和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注入电影,既让观众体验到浓浓的人情味,也让中国文化元素有了新表达。“乡土情怀”元素直抵人心。贯穿电影的一条主线就是“家”。以太阳急剧老化、带着地球“流浪”开篇,人类就开始了对“家”的守护和渴望。面对希望,航天员刘培强和以王磊为队长的救援队成员,选择为共同的家园战斗;陷入绝望,人们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乡土情怀”始终是中国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中国人深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不论距离多远,遭遇怎样的挑战,都愿朝着家的方向努力前行。“与天抗争”元素蕴含希望。“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只有敢于“与天抗争”,才有生的希望。从山挡路移走山的“愚公移山”、海成灾填掉海的“精卫填海”、天破了补起来的“女蜗补天” ,到筑人墙堵决口“抗洪水”、手扒废墟指甲脱落“抗地震”,“与天抗争”的豪情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而这与面对末世求生的电影主题不谋而合。即便太阳急剧老化、2500年的“流浪之旅”未必定能成功,人类依然选择离开太阳系;即便科学家已经测算没有可能,人类依然用空间站的燃料以死相搏;这就是中国人“与天抗争”的豪情,始终坚定“人定胜天”,不退缩、不放弃,甘于奉献、不惧牺牲,用坚持和努力点燃希望,走向美好。“世界大同”元素助力共生。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几千年来,世界大同、和合共生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中,全人类采用“饱和式救援”重启发动机也是起源与此。与西万科幻片不同,流浪地球并没有采用超级英雄拯救地球的惯用叙事套路,而是讲述了全人类集中力量成功拯救自我的故事,成为了科幻片中的“一股清流”。而这就是中国人对未来世界的清晰理解,对“世界大同”理念的深刻阐述。(选自荔枝网)来自中国的“家底”流浪地球电影中的很多未来场景,以当前的技术储备,并非遥不可及。科幻文学的创意,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现实生活中进步的科学技术。领航员国际空间站、行星发动机、地下城、运载车,这些电影中的“神器”充满想象力,但并非完全空想,大都可以从中国企业的“家底”里找到“影子”。在电影中,领航员国际空间站承担了全球通信、信息存储、开辟道路等各项使命,成为地球上全人类的中枢平台和未来希望。在现实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导研发制造的中国“天宫”空间站,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长期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和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影片中,人类为了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建造了1万座行星发动机,其原理是“重核聚变”。在科幻世界中,核能是人类在驰骋宇宙、穿越黑洞、进行空间跳跃等时绝对的主力能源。20世纪人类极为重大的发现之一核反应可控核聚变,被认为是有可能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圣杯”。走进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所实验大厅,便能看到一个呈橘红色、椭圆形、放射状的庞大实验装置,这就是中国的“人造太阳”装置,它与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相似。影片中,没有了太阳光照,地球的气温急剧下降,人类只能依靠地球本身的热量。地核温度高达6000,地下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因此,人类转入地下5000米的地下城。现实中,我国“地壳一号”万米钻机已经钻到了地下800米左右的深度,建造地下城,深度已经不成问题。目前,“地壳一号”日钻进速度最快可达到265米,最快机械钻速可达到每小时28.8米。顶尖的中国科幻背后是顶尖的中国科技,如果这些电影中的高科技都成了现实,我们的生活将是怎样的一种局面?(选自科技日报4 . 导演认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是这部科幻影片对现实的映照。”阅读“来自中国的家底”部分,填写下面表格。流浪地球中的高科技中国的“家底”的“影子”1领航员国际空间站“中国天宫”空间站2(1)_“人造太阳”3(2)_(3)_5 . 品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1)20世纪人类极为重大的发现之一核反应可控核聚变,被认为是有可能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圣杯”。(加点的“之一”可以删去吗?为什么?)(2)目前,“地壳一号”日钻进速度最快可达到265米,最快机械钻速可达到每小时28.8米。(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说这个句子的表达作用。)6 . 阅读“来自中国的文化”,说说影片体现了哪些中国文化特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动物大都有自己的窝,鸟类也不例外,大都有自己的巢。古代诗人常以归鸟返巢比喻久客思归的心情,如“鸟宿池边树”和“倦鸟思归林”。而“鸟宿树”和“鸟归林”,是因为在树上或林中,有鸟儿的巢窝。鸟归巢,犹如人归家,是它获得家庭温暖和休养生息的场所。鸟巢的产生,远比人类住屋的产生为早。远古时代的人类,就是受了鸟巢的启示,才开始从穴居山洞和荒野移到树林高处栖身,以避免野兽的袭击和侵害。鸟类筑巢的技术是异常高明的。有人说,如果把自然界中的奇特建筑排一个名次,那么鸟巢的奇特多样和精美灵巧,一定能名列前茅。一般的鸟巢,都是就地取材,用树枝、树叶和泥土做成。造巢技术最高明的是那些建造别开生面的悬巢的“艺术家”。北美绿鹏的巢像一个小篮,挂在横空的树丫上,黄鹂的袋形深巢,险悬在细枝的末梢;马来西亚的绿色阔嘴鸟,编一条长绳,把它们精致的巢挂在林中池边的树上。褐雨燕的巢,更为奇异,它们造巢原料是使用自己的唾液,再加上羽毛和海藻,将巢筑造在石崖上坚硬而牢固。为了造一个直径25厘米的小巢,有时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其中以唾液为主的金丝燕巢,采集后就是我们熟知的名贵中药和佳肴燕窝。我国无论老幼妇孺,都熟悉衔泥筑巢的家燕。汉乐府诗就有“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的诗句。民间还有“燕子来巢,吉祥之兆”的说法。家燕筑巢的本领,是非常高超的,堪称鸟类中出色的“建筑师”。它们在池塘边、田边、地头等湿泞的泥土上,啄一口混着杂草根的湿泥便飞回选定的巢址,在路上湿泥混合着唾液,使泥料更加黏稠,吐出的泥丸被风一吹很快就变得坚硬而结实。家燕的窝像半个饭碗,上面的口敞着,窝里铺着柔软的羽毛、软草、松针等细软物。唐代樊晦所作燕巢赋这样描述燕巢:“垒轻蕊而矜暖,布重泥而讶湿,迹似连球,形如聚粒。”这是很贴切的。鸟儿为什么具有筑巢的本领呢?动物学家认为,鸟巢的始创,显然与鸟类繁殖后代的需要紧密相关。比如燕鸥在开始求爱对,雌鸟会以胸部为轴心擦着地面旋转,雄鸟则双翼下垂,绕着雌鸟不停地奔走。这样雌鸟很快就在沙地上挤出一个浅碟形的沙窝,成为它们的新居,在其中产卵孵化。当然,许多鸟巢比这复杂得多,但其起源都是为了在生存竞争的过程中,能安全地繁殖后代。鸟类的筑巢行为,还受到本身生理上变化(如内分泌周期)的影响。多数小鸟的巢,通常需花一星期左右筑成。而歌雀由于内分泌周期短,急需寻求配偶,可以在三天内急速完成一个很不错的巢。鸟造巢,人们总以为是生而知之的,是天生的本领。有这样的事例:有一批第五代织巢鸟,虽然它们前四代都困在樊笼中从未筑过巢,但这第五代在获得筑巢材料后,就能无师自通地筑出鸟巢,而且工艺之精巧并不比野生的同类鸟筑的巢差。但是,英国生物学家华莱士做过一个试验,他把一只小野鹪鸟捉来进行人工喂养,与亲鸟完全隔离。等它长大后,由于没有看到过亲鸟筑巢,因此,给它一些树枝枯草,它只会胡乱堆在一起,筑不成巢;而野生鹚鸟却是一种很会筑巢的鸟。看来,鸟类也并非完全是天生就会筑巢的,有的也需要一个后天的学习过程。7 . 根据文章内容,用“”将全文内容分成三个部分。 8 . 第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9 . 阅读文章段,分析鸟类筑巢的“天才”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10 . 结合全文分析,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鸟类的筑巢?11 . 文章中阐明鸟类筑巢的原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有人认为最后一点是人们普遍的认知,应该放在第一点,进行重点强调,你是否同意?为什么?二、句子默写12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求之不得,_。(关雎(2)入则无法家拂士,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与人交往,应善于取舍别人的优缺点,将别人视为自己的“镜子”,随时“正衣冠”。正如论语中所说:“_,_。” (4)游山西村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句子是:_ ,_.(5)默写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_,_!_?_。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三、课内阅读阅读。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3 . 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B遂/与外人间隔C去/以六月息者也D其岸/势犬牙差互14 .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才美不外见(通“现”,表现)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男子的配偶)C策之不以其道(介词,按照)D能以径寸之木(助词,的)15 . 下面对行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段提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并描述千里马的不幸遭遇。B选文第段的“一食或尽粟一石”强调了千里马的特点,遗责了“食马者”的无知。C选文第段斥责了统治者的愚昧专横,揭露了封建制度下人才受压抑的不合理状况。D选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16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7 . 选文提到“千里马”的方式有哪几种?各具有怎样的效果?四、诗歌鉴赏18 . 阅读观沧海望岳,完成下面小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下列各选项中对两首诗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_)A观沧海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辽阔,使得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B观沧海这首诗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因不能实现理想而愁虑满怀的悲凉之情。C望岳中“齐鲁青未了”一句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D望岳中诗人写出了泰山的雄伟磅礴,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的朝气。(2)从两首诗画线句中任选一句,发挥想象,描绘诗人“望”或“观”的景象。_(3)两首诗都是借“山”或“海”这种壮美的自然景物抒发诗人的情感。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很多含有“山”或“海”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_”和“_”。(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五、课外阅读张仪受笞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