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类比设计导论_第1页
第一章类比设计导论_第2页
第一章类比设计导论_第3页
第一章类比设计导论_第4页
第一章类比设计导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類比設計導論IntroductiontoAnalogDesign,簡目,1.1為何是類比?1.2為何積體化?1.3為何是CMOS?1.4為何要閱讀本書?1.5一般性概念1.5.1抽象層次1.5.2健全的類比設計1.5.3註解,為何是類比?儘管許多訊號處理的類型已轉移至數位型態,某些類比功能應用仍很難被數位功能取代。為何積體化?由記憶體和微處理器市場所驅動成長的積體電路技術也廣泛地包含了類比設計,提供外接元件幾乎不可能達到的複雜度、速度和精確度。為何是CMOS?CMOS元件尺寸遠比雙載子電晶體或砷化鎵更易縮小,且可以較低成本將類比及數位電路放置同一晶片上,因而更具吸引力。,簡目,自然信號的處理,(a)自然信號的數位化過程;(b)加入放大器和濾波器以提高靈敏度。,ProcessingofNaturalSignals,數位通訊,信號經過有損耗纜線會遇到衰減及失真的情形,不再像數位化的波形。而使用多階信號可減少頻寬需求及改善通訊品質。,DigitalCommunications,磁碟驅動電子學,從硬碟儲存資料及讀取資料。類比濾波器可用來移除信號雜訊及失真。,DiskDriveElectronics,(Storeddata),(Retrieveddata),無線接收器,無線電波信號常伴隨著大的干擾信號,因此放大器必須將微小信號放大並使雜訊最小化,且在高頻運作時能抵抗不必要訊號。,WirelessReceivers,(Interferers),(Desiredsignal),光接收器,光纖系統用來做長距離高速資料傳輸,接收器必須在非常高速、低雜訊且寬頻電路設計下來處理一低階信號。,OpticalReceivers,(Laserdiode),(Photodiode),(Transmitter),(Receiver),感應器,(a)簡單加速測量儀(b)差動加速測量儀。,Sensor(MEMS),(accelerometer),微處理器和記憶體,許多關於資料分布和晶片內或晶片間時脈的問題使得高速信號被視為類比波形。信號的不完美和晶片上功率連接都需要對類比設計相當了解。記憶體廣泛地運用感應放大器更需要許多類比技巧。因為這些原因,高速數位設計事實上就是類比設計。,MicroprocessorsandMemories,TFTLCDDrivingSystem,TFTLCDpixelelectrode,Dataorsourcedrivingcircuit,WhyIntegrated?,GordonMoore(oneofthefoundersofIntel)predictedintheearly1970s,thenumberoftransistorsperchiphascontinuedtodoubleapproximateeveryoneandhalfyears(18months).Drivenbyprimarilythememoryandmicroprocessormarket,integrated-circuithavealsoembracedanalogdesignextensively.Analogandmixedanalog/digitalICscontainingtensofthousandsofthedevicesnowroutinelyappearinconsumerproducts.,WhyCMOS?,DigitalCMOSdissipatespoweronlyduringswitching.Lowcostoffabrication(TSMC,UMC)Possibilityofplacingbothanaloganddigitalcircuitsonthesamechip.,類比設計的困難,數位電路考慮速度和功率消耗,而類比設計考慮速度、功率消耗、增益、精確度及供應電壓等限制。類比電路比數位電路對雜訊和干擾更加靈敏。元件的二次效應對類比電路效能影響遠超過對數位電路的影響。高效能類比電路設計很少被自動化,每個元件通常都必須人工設計。類比電路設計在分析模擬結果時必須訴諸經驗和直覺。在主流IC技術中設計類比電路以製作數位產品。,電路設計的抽象層次,(a)元件層;(b)電路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