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十年的散文和戏剧_第1页
第一个十年的散文和戏剧_第2页
第一个十年的散文和戏剧_第3页
第一个十年的散文和戏剧_第4页
第一个十年的散文和戏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第一个十年的散文与戏剧,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散文;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对传统戏剧的批判与西洋式“新剧”的建设;“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国剧运动”;田汉、丁西林的话剧。,上编第一个十年的散文,古代文学向现代文学过渡的过程中,过渡最自然,最成功的是散文。散文创作呈现出量多面广、风格多样的局面,出现了鲁迅、周作人、朱自清、冰心、郁达夫、林语堂、丰子恺等一大批散文名家。,第一节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1918年4月,新青年第4卷第4期,首创了一个“随感录”专栏,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了大量杂文,开启现代散文的一个大宗杂文。,第二节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一、周作人(18851967),字启明,号知堂。现代散文大师。五四时期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论文,推动了文学革命由形式改革转向内容革新的深入发展,宣扬“人的文学”观念。早期思想是革命的、进步的。1928年后,思想逐渐消沉,归于恬淡隐逸,研究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抗战中变节附逆,出任伪职,1946年7月因汉奸罪被捕被判刑,解放后被保释出狱,定居北京,以写作和翻译为生,晚年写有知堂回想录。周作人属于一个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是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不可忽略的一个典型。,就“安全”而言,鲁迅敢于直面人生,周作人则明哲保身。,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严于律己;呐喊彷徨,周作人,俯首甘为他国牛;宽以待己;自己的园地,1美文概念的引入,周作人在1921年6月发表的美文中提出美文一概念。作为对艺术性散文的倡导,美文把散文从传统的无韵非骈偶的混沌认识中剥离出来,并确立了散文与诗和小说同样的文学地位。,2散文集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谈虎集、谈龙集、泽泻集、药味集等多种。3散文的两种风格:浮躁凌厉与和平冲淡。表现出叛徒与隐士的二重人格和中年心态。“爱绅士的态度与流氓的精神”,正如他自己所说,心中有两个鬼,“其一是绅士鬼,其二是流氓鬼”(两个鬼)。,4平和冲淡,闲适自如的优裕文风,飘逸洒脱而又自成定格。,周作人的散文在从容不迫的絮谈中,表现冲淡平和的审美境界。周作人散文的平淡不是淡而无味,而是淡中蕴涵着无穷的韵味的浓,初看平淡无奇,凝神观之,里面蕴涵着无穷的大千世界。周作人带动了散文中闲话风的形成。如饮酒、品茶,使平淡的生活充满了艺术性和风雅,同时也隐含了无奈和苦笑的复杂态度。苦涩是周作人最基本的生命体悟,也是周作人散文最基本的文化品格。,5人道主义的哲学观念,民主主义的政治观念和人的文学观念,构成了周作人的三大精神支柱。6艺术的品味人生和人生的艺术品味。周作人的散文是其人生况味的表达,而其散文的艺术品味又进入到了作者的人生之中,周作人的散文与其生命具有密切关系。,二、俞平伯名士气度,常怀身世之感,俞平伯(19001999):诗人、散文家、学者。浙江德清人,文学研究会成员,提出了“诗的平民化”主张。20年代有散文集燕知草和杂拌儿。其中名篇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陶然亭的雪、西湖的六月十八夜、钱塘江大夜潮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与朱自清同游后的同题之作,作者以随缘自适的心情赏玩秦淮风情的“浓姿”、“秀骨”、“盛年”和“迟暮”。歌妓的意外打扰也无损于他内心的自足,显示了传统平和中庸、超然飘逸的名士风度,但又具有新人文主义的现代意识。俞平伯散文的风格:玄妙的哲理与感伤的思绪的融合,独抒性灵,用笔细腻,意境朦胧灵动。但有时过多铺饰,少了天然之趣。,三、痴情于乡村生活的废名,小说的散文化追求,注重意境的传达,清新素朴,抒情浓郁,融合古典诗歌的象征手法与西方的现代技巧,追求一种朦胧的散文意境,语言晦涩,“有意低徊,顾影自怜”,鲁迅批评此之为“废名气”。废名的散文受到周作人的高度推崇,风格是追求枯涩古怪,表现洗尽烟火气的禅意,其“文体试验”意义不可忽视。,第三节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散文,一、冰心冰心散文之所以有魅力,主要在于文中有诗。冰心不仅在文中引用古典诗词,她自己的语言也追求诗情画意,富丽精工。散文集有寄小读者、往事、小桔灯、冰心散文集等。,1宣扬爱的哲学。2文学观: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白话文的雅化,文学化,艺术化;中文的西文表达法,西文表达的中文化。3冰心体散文:文字清丽畅达、情感真诚温柔、情绪雅致婉约。,二、朱自清,1.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实秋,江苏东海人,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诗人、散文家。文学研究会成员,是五四最早的诗歌刊物诗的编辑之一。先写诗,后转写散文,主要成就在散文方面,其散文是公认的现代散文和现代汉语的楷模。,散文集有背影、踪迹、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散等。其中背影、荷塘月色、匆匆、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等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朱自清的散文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正直清白的节操的表现。他把古典与现代、文言与口语、情意与哲理、义理与辞章结合到了完美的境界,洗尽铅华而雍容华贵,具有诗歌的意境和文字之美,为现代散文和现代汉语的典范。,2.朱自清散文的风格:缜密细致,温柔敦厚,漂亮精美,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抒发真挚朴实的情感是其散文的主要特点。给亡妇既有对死者的怀念,也有对母爱的赞颂和对世事变化的感慨。,3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汉语的修辞功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善于使用赋、比、兴各种手法,起承转合,既曲尽其意又余韵袅袅。如绿通过诸多手法委婉细腻地描绿绘绿,令人叫绝。,三、丰子恺,1.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浙江崇德人。散文家、画家、翻译家,散文集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车厢社会、率真集等。,2.丰子恺对儿童世界倾注了全部的爱。,丰子恺早期的散文大多描写儿童生活,在儿童身上发现了人性的完美和生活的真义。在给我的孩子们、华瞻的日记、作父亲等散文中,他把自己化为了儿童,不仅用儿童的心思、感觉、情绪,而且叙述行为的口吻也是儿童的,对儿童心理的体察和描摹细致入微。3.风格:以佛理阐释生活,于俗相中发现真理。潇疏淡远,哲理浓厚,清淡悲悯,显得老气横秋。,四、梁遇春的散文,梁遇春(19061932),福建闽侯人,1924年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1928年秋毕业后曾到上海暨南大学任教。翌年返回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文学活动始于大学学习期间,主要是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和写作散文。散文创作受到英国兰姆等散文家的影响,大体率性而谈,旁征博引,滔滔不绝,用一种洒脱的文风描绘着一种别样的人生。散文集有春醪集和泪与笑。梁遇春的散文多谈人生哲理,博学多思。形成了非绅士的“流浪汉”风格。怀疑、彷徨、恣肆、追求是其散文复杂的主题。,第四节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一、郁达夫的散文郁达夫的散文率真、坦诚,文笔恣肆,具有浓烈的抒情性。还乡记、还乡后记、立秋之夜、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以及书简、游记、日记等。郁达夫的还乡记、日记九种等早期散文常于坦率的自剖中抒写一个时代青年的苦闷。文质敏感、细腻、恣情、畅达而流丽,有很强的感染力。郁达夫的记游文字尤其得到读者的热忱欢迎,30年代后收于屐痕处处、达夫游记中的那些记游抒情之作,一向被看作是现代游记散文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二、郭沫若的散文,张扬自我,热爱自然,关心社会是其散文的特点。散文主要收录在橄榄、水平线下等集子中。郭沫若的一些短章,如小品六章等,精美细致,诗趣盎然。,第五节“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一、语丝派散文:“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1924年11月,鲁迅、周作人与林语堂等共同创办语丝杂志,形成了继新青年之后又一个在现代思想史和散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创作群体。,林语堂(18951976)是仅次于周氏兄弟的语丝撰稿人,散文集有剪拂集、大荒集等多种。1932年起,林语堂先后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半月刊,打出“幽默文学”的旗号,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的“性灵”文学和半白半文的“语录体”。林语堂坚持文学是性灵的产物、个人的表现,文学创作要“表现自我”、“独抒性灵”。,二、新月派和现代评论派:自由主义作家组成,新月派的徐志摩:20年代有散文集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风格是笔调飘逸,语言浓艳,修辞繁复,个性鲜明。徐志摩的散文是才情和性灵的体现,浓艳华丽如贵妇人。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的一夜和山居闲话等散文佳作,以华丽的笔触描画出一种洒脱的人生,于异国漫游中借来中国生活中少有的轻快活泼,与其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现代评论派的陈西滢、吴稚辉等也以擅写散文著称,是这一时期有影响的散文家。陈西滢以“闲话”著称,西滢闲话是其代表作,具有远离时政的贵族化和自由主义倾向。,小结第一个十年散文的主要特点,1.个性化。五四对“人”的观念的发现在散文上的表现。独抒性灵、率真自然的散文较多。2.散文表现内容扩大。“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可不谈”。但对社会、人生问题的关注是其共同特点。3.文体自由,风格多样。有闲适、幽默、犀利等等风格。4.受到世界文学的广泛影响。受英国的小品文、蒙田的随笔、屠格涅夫、泰戈尔散文诗等文体的影响。5.散文中智慧和学养深厚,散文成就斐然。,下编第一个十年的戏剧,中国的早期话剧,通称为文明戏、文明新戏,也称新剧。中国的第一个话剧团体是1907年在日本东京留学生曾孝谷、李叔同等组织的春柳社。第一节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一、话剧的传入19世纪末经西方侨民传入我国。二、文明新戏(话剧)1907年,成立于日本东京的春柳社,开始戏剧的现代化探索。早期演出了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翻译剧目。黑奴吁天录是第一部由中国人创作演出的话剧。三、进化团的“天知派新戏”创造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早期创作和演出模式。以宣传革命,攻击封建统治为首任,突出演戏的教化功能。,第二节对传统戏剧的批判与西洋式“新剧”的建设,一、中国的传统戏剧1.题材主题:多为才子佳人,忠君报国,善恶相报思想。2.结构方式:多大团圆结局,充满了人道主义色彩,属于忍耐型悲剧。3.表现形式:讲究唱功和做功。重在悦人耳目,以委婉曲折的唱腔和华丽的服饰取胜。4.舞台角色:生、旦、净、末、丑。5.弊端:艺术形式上的凝固,包含了大量的封建思想余毒。,二、新剧建设,1.时代的需要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需要,文学艺术整体现代化的推动。2.西方戏剧的译介:1918年新青年第四卷第六期的“易卜生专号”。3.胡适等人的理论建设和“社会问题剧”的出现:胡适的论文易卜生主义和剧本终生大事;陈大悲的是人吗,欧阳予倩的泼妇,熊佛西的我到哪里去等。把戏剧作为改良人生的工具,提倡写实主义的戏剧。4.戏剧地位的重新估价:古代文学边沿的戏剧逐渐向文学的中心位移。,第三节“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一、在移植模范西方戏剧中失败引发的戏剧本土化思考,华伦夫人之职业演出的失败。“上海民众戏剧社”(茅盾、郑振铎等创刊了戏剧月刊)和“上海戏剧协社”(应云卫、欧阳予倩和洪深等)的实践。二、“爱美剧”提出“以非营业的性质,提倡艺术的新剧为宗旨”学生业余演剧活动的兴起,反对戏剧商业化。,三、小剧场运动,1.理论:宋春舫1919年的小剧院的意义、由来及现状。陈大悲爱美的戏剧。2.导演制取代明星制。3.演出实绩:少奶奶的扇子是中国第一次严格按照欧美各国演出话剧的方式,有立体布景,有道具,有导演,有舞台监督的一出戏。四、趣味主义戏剧思潮华伦夫人之职业演出失败,引发了对戏剧趣味性和观赏性的思考,宋春舫提出了“戏剧是艺术的而非主义的”的主张,熊佛西也宣称“任何派别的剧本,只要其中蕴蓄着无穷的趣味,即是上品”。这种探索是有价值的,但又导致了过分对趣味的追求,戏剧的艺术性不足,反而成了闹剧。,第四节“国剧运动”,1925年,闻一多、余上沅、赵太侔等在徐志摩的支持下,北京晨报副刊开辟了“剧刊”专刊,倡导“国剧运动”,基本宗旨是反对易卜生式的社会问题剧,反对用戏剧来传播思想,表现人生,倡导所谓抽象的“纯形的艺术”,进而推崇中国的“国粹”旧戏,从纯审美的角度玩味旧戏外在的形式美因素,试图创造一种所谓在“写意的”和“写实的”两峰之间架起一坐桥梁的“新的戏剧”。但在当时特殊的时代环境下,以及后来中国战争的长期存在,戏剧是“纯为娱乐的”的见解,不被现实所容忍,宣告了倡导的不合时宜的失败。,第五节田汉、丁西林的话剧,一、田汉田汉(18981968):原名田寿昌,湖南长沙人,创造社发起人之一。南国戏剧运动的主要领导者。1920年发表处女作梵峨嶙与蔷薇,主要作品有:梵峨嶙与蔷薇、苏州夜话、咖啡店的一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湖上的悲剧、古潭的声音、南归、顾正红之死、梅雨、回春之曲、丽人行等。,获虎之夜是田汉早期戏剧的代表作,通过富裕猎户魏福生的女儿莲姑和贫苦的流浪儿黄大傻的爱情悲剧,揭露了封建势力的专制与残暴,热情歌颂青年男女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田汉的戏剧观念受到新浪漫主义的影响,从他开始第一部戏剧梵峨嶙与蔷薇的创作时,抒情性便成为一个特征贯穿其一生的创作。田汉的古潭的声音、乡愁、南归、湖上的悲剧等浪漫抒情剧塑造了艺术家形象系列,写他们苦闷、彷徨、满腔哀愁甚至颓废的情绪,探寻的是美的幻灭与毁灭的悲剧。当时在田汉看来,值得追求的美好理想有两个,一是艺术,二是爱情,因此这两者成为他早期浪漫剧的中心主题。,田汉1929年完成的三幕话剧名优之死通过著名艺人刘振声的一系列遭遇,揭示出封建社会与艺术根本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样一个真实而沉重的主题。对田汉来说,这部剧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具有某种转折的意义。比之其早期剧作,名优之死超越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性解放、个人抗争的主题,转而反映了更为深广尖锐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冲突。其早期剧本中的那种感伤和神秘色彩也被坚定、客观的艺术描写所代替,在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戏剧冲突的结构以及戏剧语言的表达等方面,都显得比以往作品更加细腻、生动和紧凑。在表现手法上,巧妙地运用了戏中戏的构架,既便于情节的展开,又增强了戏剧的真实感。,田汉的剧作从总体上看呈现出一条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