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A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全国第八届特奥会的参赛队员,除四川本省的102名运动员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272名运动员也参与了奖牌角逐。B“东方之星”客船在长江航道上翻沉后,公安、航道、海事等社会船舶陆续抵达开展搜救。C今年四川企业“走出去”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其中投向“一带一路”沿线的项目就约占40左右。D望着白云缭绕的巍巍蒙顶山和飞流直下、势不可当的碧峰峡大瀑布,无不使来自四面八方的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2 . 请指出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撕哑喉咙汹涌B温柔腐烂深冗C邮票坟墓海陕D激怒悲愤黎明3 . 谦虚自己,尊敬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普通话中依然保留着传统文化中的谦辞、敬辞的用法。请结合学过的知识,下列语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老张的父亲因病住院了,老李看见老张说:“家君身体好些了吗?有空我去看望他。”B小杨老师参加工作刚一年,她对教学经验丰富的王老师说:“我在教学上有许多不懂之处,请您多多指教。”C课堂上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小明站起来说:“大家都听听我的高见吧!”D老王邀请同事小李周六到自己家做客,小李高兴地答应了,说:“我一定会准时光临寒舍的。”4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王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B临近中考,别的同学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C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成就,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流血流汗拼搏出来的。D国庆节凌晨,各高速公路上汽车摩肩接踵,迎来了拥堵高峰。5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嘈杂co镂空lu箱箧 qi奄奄一息ynB迂回y亘古n狩猎shu锲而不舍qiC骊歌l祈祷q骸骨hi戛然而止jiD冗杂 rn犷野kun潜行qin九曲连环q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玉米在人间茂盛的玉米地,散落在村庄的周围,一片连着一片,把村庄包围在万绿丛中,带着乡亲们的体温,聚着他们的心血,成为乡村最朴实、最优美的风景。在我的眼睛里,这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波涛起伏,涌动蓬勃的生命。身居城市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闭上眼睛脑海里立刻就会浮现出家乡的那些景物,尤其是那些庄稼,那碧波如浪的玉米林。我仿佛听到风儿吹过来的沙沙声响,嗅到阵阵夹杂着甜味的清香。每当这个时候,我好像又找回了那些丢失了的东西,找到了我的乡村记忆和童年快乐时光。闲暇时翻阅史料,得知玉米的渊源来自墨西哥的古印第安人,墨西哥因此被誉为“玉米的故乡”。历史风云,世事沧桑,我想,当年墨西哥那些土著居民,做梦也想不到他们培育的这种黄金般的玉米后来竟漂洋过海,养活了无数中国人。在漫长的岁月里,玉米用一代一代的生命轮回精心地呵护着村庄民众,与村庄一起经历风雨洗礼,一起接受阳光的爱抚。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每逢春风吹醒冻裂的泥土,父亲总在这个时候左手持鞭右手执犁,跟在那头老牛后面,用一把锋利的犁铧划开春天的序幕。农事是一波接一波的,耕好了地,接着就要把玉米种子播进地里。乡间的路上,随处可见推着种子化肥、肩扛锄头的人们,偶尔还能看见拖拉机“突突”地驶过,整个田野像一锅煮沸了的开水欢腾起来。一场春雨过后,玉米就开始疯长。放眼望去,一片葱茏、一片苍翠,漫山遍野的绿像大海一样铺天盖地卷来,淹没了村庄。闭上眼睛,整个田野里都是玉米拔节的声音。这时节的天空是明朗干净的,土地是妩媚舒展的。玉米生长着,长到一筷子高的时候,又要追一次肥,追过肥的玉米像发育期的少年,在土地的滋养和阳光的照耀下,使劲地蹿个儿,似乎不几天,田野成了青纱帐,一片浩瀚壮观的风景。玉米快要成熟的季节,大自然的芬芳犹如久违的甘露沁人心脾。我们孩子们难以控制焦急等待的心情,迫不及待地往玉米地里钻。童年里玉米秆的美味是无与伦比的,它的汁水甜得黏牙,是我们最喜欢的免费零食。孩子们像挨了饿的小兽,迫不及待啃生棒子,甜甜的有种牛奶的香味。还有煮玉米,水是村中甘甜清澈的井水,把嫩乎乎的小玉米丢进煮饭的开水锅里一起煮。煮熟的嫩玉米水灵灵的,热气氤氲。握住玉米的两头,用牙齿轻轻地啃食,满嘴都是清香。秋天,到了收获的季节。农历八月十五前后,地里的玉米成熟了。经过阳光照耀的玉米,籽粒饱满、色泽光亮。一个个大棒子看上去就像兵马俑的方阵,威武而庄严。轻轻抽动鼻翼,满口满鼻都是甜蜜的气息。那年月收获玉米没有机械化,一家一户的几亩地,全是人工收获。人们拉上车子,提着袋子,挎着篮子,来到地头。掰玉米的人一手握紧秆子与玉米蒂,一手握紧玉米棒一折,一个玉米棒子就掰下来了。玉米秸秆砍下来后,捆成直径一尺的草捆子,再一簇簇地把十来个这样的草捆子聚拢,让它们彼此依靠着,站立起来。玉米秸秆要在收获后的玉米地里晾一段时间,等到水分全干了,再运回家仔细地垛起来,作为牲畜越冬的草料,到了冬天,或铡成草料喂牲口,或用来搭建菜窖的顶棚,或烧火做饭,或沤制农家肥到了春天还可以扎成菜园子的篱笆。人们一点儿也舍不得丢掉。吃过晚饭,碗一推,剥玉米又要开始了。干这种活,不用点灯,白白的玉米皮已经映得院里发亮。或搬个小凳子,或席地而坐,大家围着玉米堆,去除玉米的外套,只留下几片薄薄的内叶,成对成对地拴在一起。待绑好一掐,一下子搭在事先栽好的木桩上,挂在一个个树杈上,炫耀着一个家庭、一个村庄的丰收6 . 请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蓬勃(_)呵护(_)沁人心脾(_)机械(_)7 .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一个个大棒子看上去就像兵马俑的方阵,威武而庄严。8 . 在文中第二段,作者用虚拟的手法引出了家乡的“玉米林”,其中都运用了哪些感官来描写的?有何作用?9 . 玉米从春种到秋收的过程中,让作者一饱眼福、口福、精神之福,请将这些“福”简要列举出来。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蜜蜂丰子恺正在写稿的时候,耳朵近旁觉得有“嗡嗡”之声,间以“得得”之声。因为文思正畅快,只管看着笔底下,无暇抬头来探究这是什么声音。然而“嗡嗡”,“得得”,也只管在我耳旁继续作声,不稍间断。过了几分钟之后,它们已把我的耳鼓刺得麻木,在我似觉这是写稿时耳旁应有的声音,或者一种天籁,无须去探究了。等到文章告一段落,我放下自来水笔,照例伸手向罐中取香烟的时候,我才举头看见这“嗡嗡”“得得”之声的来源。原来有一只蜜蜂,向我案旁的玻璃窗上求出路,正在那里乱撞乱叫。我以前只管自己的工作,不起来为它谋出路,任它乱撞乱叫到这许久时光,心中觉得有些抱歉。然而已经挨到现在,况且一时我也想不出怎样可以使它钻得出去的方法,也就再停一会儿,等到点着了香烟再说。我一边点香烟,一旁观它的乱撞乱叫。我看它每一次钻,先飞到离玻璃一二寸的地方,然后直冲过去,把它的小头在玻璃上“得,得”地撞两下,然后沿着玻璃“嗡嗡”地向四处飞鸣。其意思是想在那里找一个出身的洞。也许不是找洞,为的是玻璃上很光滑,使它立脚不住,只得向四处乱舞。乱舞了一回之后,大概它悟到了此路不通,于是再飞开来,飞到离玻璃一二寸的地方,重整旗鼓,向玻璃的另一处地方直撞过去。因此“嗡嗡”“得得”,一直继续到现在。我看了这模样觉得非常可怜。求生活真不容易,只做一只小小的蜜蜂,为了生活也须碰到这许多钉子。我诅咒那玻璃,它一面使它清楚地看见窗外花台里含着许多蜜汁的花,以及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同类,一面又周密地拦阻它,永远使它可望而不可即。这真是何等恶毒的东西!因了诅咒玻璃,我又羡慕起物质文明未兴时的幼年生活的诗趣来。我家祖母年年养蚕。每当蚕宝宝上山的时候,堂前装纸窗以防风。为了一双燕子常要出入,特地在纸窗上开一个碗来大的洞,当作燕子的门,那双燕子似乎通人意的,来去时自会把翼稍稍敛住,穿过这洞。这般情景,现在回想了使我何等憧憬!假如我案旁的窗不用玻璃而换了从前的纸窗,我们这蜜蜂总可钻得出去。即使撞两下,也是软软地,没有什么苦痛。求生活在从前容易得多,不但人类社会如此,连虫类社会也如此。我点着了香烟之后就开始为它谋出路。但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叫它不要在这里钻,应该回头来从门里出去,它听不懂我的话。用手硬把它捉住了到门外去放,它一定误会我要害它,会用螯反害我,使我的手肿痛的不能工作。除非给他开窗;但是这扇窗不容易开,窗外堆叠着许多笨重的东西,须得先把这些东西除去,方可开窗。这些笨重的东西不是我一人之力所能除去的。于是我起身来请同室的人帮忙,大家合力除去窗外的笨重的东西,好把窗开了,让我们这蜜蜂得到出路。但是同室的人不肯,他们说:“我们做工都很疲倦了,那有余力去搬重物而救蜜蜂呢?”忽然门里走进一个人来和我说话。为了不能避免的事,我立刻被他拉了一同出门去,就把蜜蜂的事忘却了。等到我回来的时候,这蜜蜂已不见。不知道是飞去了,被救了,还是撞杀了。10 .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从第段加点的“才”字中读出了什么?11 . 结合语境,品味第段中加点“清楚地看见”“周密地拦阻”的表达效果。12 .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段画线处的内容有什么作用。13 . 从全文看,如果删掉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文章结构也完整,但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请说说你的看法。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景公游于纪,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公曰:“善哉,如若言!食鱼无反,则恶其鳋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于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何鄙也,不亡何待乎?”(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注)景公:春秋时齐国的国君。纪:原是春秋时期一个诸侯国,后为齐国兼并。发:打开。反:同“翻”,翻过来。鳋:鱼腥味不肖:没有才能的人。闾:里巷的大门。注:记载。14 . 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1)人恒过(_)(2)衡于虑(_)(3)则恶其鳋也(_)(4)纪有书(_)15 . 下面一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A何以亡也?以顺为正者富贵不能淫B乃发视之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周亚夫军细柳C因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D不亡何待乎?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16 . 翻译下面句子。(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17 . 孟子和晏子认为国家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四、句子默写18 . 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床头屋漏无干处,_。(2)参差荇菜,_。窈窕淑女,钟鼓乐之。(3)_,端居耻圣明。(4)曲径通幽处,_。(5)挥手自兹去,_。(6)_,天涯若比邻。(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作者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_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孤雁(其二) 崔涂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注释)“念尔”句:不知大雁独自飞向哪里。 渚(zh):水中的小洲。关月:指关塞上的月亮。 缯缴( zng zhu):猎取飞鸟的工具。19 . 下列对本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诗中同情失群的孤雁,实际上暗含自己与孤雁同命相怜的意味。B从“归塞”二字,可以看出雁群是在向北飞行,且又是在春天。C颔联上句描写了孤雁离群之后仓皇的表现,下句描写了孤雁离群的原因。D尾联写了诗人的美好愿望和矛盾心情。20 . 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字是整首诗的“诗眼”,将全诗的神韵、意境凝聚在一起,浑然天成。B“欲下迟”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孤雁欲下未下的举动和迟疑、畏惧的心理。C颈联“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营造了一种凄凉寂寞的意境,反衬了孤雁形单影只的形象。D尾联中表现了孤雁心有余悸,也抒发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六、名著阅读21 . 名著填空。朝花夕拾的作者是_,原名:_,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是一部回忆性_集,原名_,后改名为朝花夕拾。书名的意思是:_。朝花夕拾的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_)A狗猫鼠 B五猖会 C二十四孝图 D琐记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_”“_”“_”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七、综合性学习22 . 口语交际。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研级举行以“月”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要求语句通顺,引用12句言诗词,不超过60字(标点不占字数)八、作文23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