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II)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老王对父亲刚去世三天就来上班的老刘说:“家父刚过世,你还是在家里多休息几天吧。”B小赵老师参加工作刚一年,她对教学经验丰富的张老师说:“教学上我有许多不懂之处,请您不吝赐教。”C向老师高兴地对我说:“尊师得知你此次夺冠,为班级争了光,你真是我的高足呀!”D小惠在刚开张的小店里买到了自己心仪的音乐盒,她兴奋地对店主说:“下次我还会光临贵店,多多惠顾贵店的。”二、字词书写2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灿烂,为祖国两弹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鲜(A. xin B. xin)为人知的邓稼先;为我们衰微的民族寻找一剂文化药方而锲(A. qi B. q)而不舍钻研古代典籍的闻一多;为自己没有过多关心老王而产生愧(zu)心情的杨绛;以及面对丰(ro)的土地发出“我必定为她战斗到底,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的誓言的端木蕻良,他们的品质,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光辉,他们就如同一盏盏明灯、一枚枚指南针,引领着我们成长。(1)为文中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_ _(2)根据拼音在文中两处划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汉字_三、现代文阅读一群动物正在吃草,冲来一只老虎。动物们吓得四散奔逃,惟独一只犀牛迎上前去,怒目相视。老虎愣了一下,掉头走了。远远观望的动物们蜂拥而上,团团围住这位勇士,向它唱起了赞歌。老虎并未走远,它远远窥探着。不一会儿,它见犀牛离开了这群动物,马上返身冲过来。动物们又四散奔逃。只有一只刚出世的天真的小羊羔毫不畏惧,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迎上去,对着老虎亲昵地“咩咩”叫着。它小家伙把老虎当成自己的亲娘,想吃它的奶哩。老虎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愣了片刻,返身走了。远远观望的动物们又蜂拥上来,团团围住这位不怕虎的小勇士,向它唱起了赞歌。羊羔的母亲,一只老山羊走上前来,制止了大伙的赞美。它恳切地说:“伙计们,请你们闭上尊口吧!我的孩子由于无知,差点儿送了一条命。老虎不知什么缘故没有吃它,这已是万幸了,还有什么值得赞美的呢?” 3 . 4 . 犀牛、羊羔面对老虎都是迎上去,原因有什么不同?5 . 6 . 仔细阅读老山羊说的话,为寓言补充一个能蕴含寓言哲理的结尾。经典和我们周国平我的读书旨趣,第一是把人文经典当做主要读物,第二是用轻松的方式来阅读。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作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经典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正因为如此,在阅读它们时,不同时代的个人都可能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在这个意义上,经典属于每一个人。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阅读经典呢?我的经验是,无论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柏拉图还是康德,不妨就当做闲书轻松地读。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内容。阅读经典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浸染和熏陶出来的。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阅读经典的确很像一种消遣。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阅读经典当做最好的消遣的,他们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不过,也请记住,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我的意思是说,阅读经典的轻松绝对不同于阅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轻松。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中,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很遥远。经典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一个宝库,它就在我们身旁,其中的财富属于我们每一个人。阅读经典,就是享用这笔宝贵的财富。凡是领略过此种享受的人应该会同意,倘若一个人活了一生一世,却从未踏进这个宝库,那该是多么巨大的损失啊。(选自在维纳斯脚下哭泣,有改动)7 . 阅读第段,请从人文性和经典性两方面简要说明“人文经典”的内涵。8 . 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9 . 作者主张把经典当做闲书轻松地读,并且认为阅读经典很像一种消遣。请概述作者的理由。10 . 关于“经典和我们”,本文主要论述了哪三个问题?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古文,回答小题。杜诗之妙叶梦得曾曰:“诗语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削之痕。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细雨著水面为沤,鱼常上浮而淰。若大雨,鱼则伏而不出。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能胜,惟微风乃为此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句。至若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深深字若无穿字,款款字若无点字,皆无以见其精微如此。然读之浑然不觉全似未尝用力此所以不碍其气韵超胜。使唐末诸人为之,便当如鱼跃练江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体矣。”(选自杜工部草堂诗笺,南宋蔡梦弼撰,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注叶梦得(10771148),宋代词人。沤:u 水中气泡。淰:shn 鱼惊走状。11 . 用“/”为下列句子断句,限两处。然 读 之 浑 然 不 觉 全 似 未 尝 用 力 此 所 以 不 碍 其 气 韵 超 胜12 . 下列加点词语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而不见其刻削之痕 其真不知马也B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句故余虽愚C皆无以见其精微如此以中有足乐者D若大雨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3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能胜,惟微风乃为此势。14 . 参考本文所言读杜诗“缘情体物”的方法,说说“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句诗具体妙在何处。五、句子默写15 . 古诗文积累。按要求默写或填写相关内容。类别默写诗句赏析手法比喻/夸张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_云间连下榻,_。(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写楼高,夸张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_,如听万壑松。(听蜀僧潜弹琴)用大自然宏伟的声音比喻琴声,表现了琴声的铿锵有力。意象花杨花榆荚无才思,_(晚春)用杨花无才华如雪飘舞,表现对春天的留恋、不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爱莲说)_,化作春泥更护花。(已亥杂诗其五)_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自河南经乱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注释)辞根:草木离开根部。九秋:秋天。16 . 对本首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主要反映了战乱年代中家人离散的痛苦现实。B本诗揭露了田园荒芜,百姓挨饿受冻的社会现实。C本诗嘲讽了朝廷的腐败无能,以至于社会动荡,战争频繁。D本诗表达了战争中流离失所的人们的思乡之情以及作者对他们的同情。17 . 从修辞的角度,简述你对诗歌颈联的理解。18 . 本诗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写出了战乱年代时人们的生活思想状况。请分析“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七、名著阅读名著阅读19 . “家住沂州翠岭东,杀人放火恣行凶。不搽煤墨浑身黑,似着朱砂两眼红。闲向溪边磨巨斧,闲来岩畔斫乔松。力如牛猛坚如铁,撼地摇天黑旋风。”这首诗写的是( )A鲁达B李逵C刘唐D宋江20 .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当日夜至三更, A身体沉重,转头看着宋江,嘱咐道:“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言罢,便瞑目而死。文中的A是指谁?A因何事受重伤致死?21 . 名著阅读。英国作家_所写的格列佛游记 一书,描述了主人公先后游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_等国的情形,曲折地表达了对18 世纪英社会现实的讽刺。格列佛游记是极具讽刺色彩的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讽刺性的故事情节?八、综合性学习22 . 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有关某县土地沙化状况的统计资料,回答后面问题。某县土地沙化面积变化表(单位:亩)时间1949年1979年1988年1991年1998年2010年面积50亩100亩140亩210亩300亩380亩(1)我的发现:_。(2)我据此向土地主管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_23 . 综合学习(1)经典咏流传是一档演绎经典诗词的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让传统经典诗词与新时代流行元素相结合,挖掘诗词背后的深厚内涵,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节目名为“经典咏流传”,请你围绕“咏”字谈谈对节目名称的理解。请你向节目组推荐一首我国古典诗歌,并从诗歌的思想内容或语言特色方面说明推荐理由。(2)请你仔细观察上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九、作文24 . 作文任选一题。(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的箴言告诉我们,任何客观的成就,都是从细小的起点开始的,成功不会一下子来到我们面前,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好的起点让我们插上翅膀,不好的起点让我们步履艰难。请以不一样的起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请以风雨中,我_为题,写一篇文章。思路点拨:针对本文题,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精选一则独特的材料。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感受最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