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现代诗人,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B我看作者穆旦,诗人、翻译家。C湖心亭看雪作者张岱,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D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著有范文正公集。二、字词书写2 . 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我们的成长要摆脱低俗事物的纷ro(_),用传统文化来z(_)养。有句话说柔日读史,gng(_)日读经。这是说,意志懈di(_)时读史以明志,读史书,能养浩然正气;焦躁狂暴时读经以养性,读经书,能塑静俭德行。三、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收字纸的老人汪曾祺(1)中国人对于字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心理,认为字是神圣的。有字的纸是不能随便抛掷的。(2)亵渎了字纸,会遭到天谴。因此,家家都有一个字纸篓。这是一个小、宽肩的篓子,竹蔑为胎,外糊白纸,正面竖贴着一条二寸来宽的红纸,写着四个正楷的黑字:“敬惜字纸”。 字纸篓都挂在一个尊贵的地方,一般都在堂屋里家神菩萨的神案的一侧。隔十天半月,字纸篓快满了,就由收字纸的收去。(3)这个收字纸的姓白,大人小孩都叫他老白。他上岁数了,身体却很好。满腮的白胡子 茬,衬得他的脸色异常红润。眼不花,耳不聋。走起路来,腿脚还很轻快。他背着一个大竹筐,推门走进相熟的人家,到堂屋里把字纸倒在竹筐里,转身就走,并不惊动主人。有时遇见主人正在堂屋里,也说说话,问问老太爷的病好些了没有,小少爷快该上学了吧(4)他把这些字纸背到文昌阁去,烧掉。(5)文昌阁的地点很偏僻,在东郊,一条小河的旁边,一座比较大的灰黑色的四合院。正面三间朝北的平房,砖墙瓦顶,北墙上挂了一幅大立轴,上书“文昌帝君之神位”。这文昌帝君不知算是什么神,只知道他原先也是人,读书人,曾经连续做过十七世士大夫,不知道怎么又变成了“帝君”。他是司文运的。更具体地说,是掌握读书人的功名的。谁该有什么功名,都由他决定。因此,读书人对他很崇敬。过去,每逢初一、十五,总有一些秀才或候补秀才到阁里来磕头。要是得了较高的功名,中了举,中了进士,就更得到文昌阁来拈香上供,感谢帝君恩德。科举时期,文昌阁在一县的士人心目中是占据很重要的位置的,后来, 就冷落下来了。(6)正房两侧,各有两间厢房。西厢房是老白住的。他是看文昌阁的,也可以说是一个庙祝。东厢房存着一副文昌帝君阴骘文的书版。当中是一个颇大的院子,种着两棵柿子树。 夏天一地浓荫,秋天满株黄柿。柿树之前,有一座一人多高的砖砌的方亭子,亭子的四壁各有一个脸盆大的圆洞。这便是烧化字纸的化纸炉。化纸炉设在文昌阁,顺理成章。老白收了字纸,便投在化纸炉里,点火焚烧。化纸炉四面通风,不大一会,就烧尽了。(7)老白孤身一人,日子好过。早先有人拈香上供,他可以得到赏钱。有时有人家拿几刀纸让老白代印阴骘文(印了送人,是一种积德的善举),也会送老白一点工钱。老白印了多次阴骘文,几乎能背下来了(他是识字的)。后来,也没有人来印阴骘文了,这副版子就闲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不过老白还是饿不着的。他挨家收字纸,逢年过节,大家小户都会送他一点钱。端午节,有人家送他几个粽子;八月节,几个月饼;年下,给他二升米, 一方咸肉。老白粗茶淡饭,怡然自得。化纸之后,关门独坐。门外长流水,日长如小年。(8)他有时也会想想县里的几个举人、进士到阁里来上供谢神的盛况。往事历历,如在目前。有一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李三老爷点了翰林,要到文昌阁拈香。旗锣伞扇,摆了二里长。他听见有人叫他:“老白!老白!李三老爷来进香了,轿子已经到了螺蛳坝,你还不起来把正门开了!”老白一骨碌坐起来,愣怔了半天,才想起来三老爷已经死了好几年了。(9)这李三老爷虽说点了翰林,人缘很不好 ,一县人背后都叫他李三麻子。(10)老白收了字纸,有时要抹平了看看(他怕万一有人家把房地契当字纸扔了,这种事 曾经发生过)。近几年他收了一些字纸,却一个字都不认得。字横行如蚯蚓,还有些三角、 圆圈、四方块。那是中学生的英文和几何的习题。他摇摇头,把这些练习本和别的字纸一同 填进化纸炉烧了。孔夫子和欧几里德、纳斯菲尔于是同归于尽。(11)老白活到九十七岁,无疾而终。3 . 阅读语句,结合加点词,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其作用。他背着一个大竹筐,推门走进相熟的人家,到堂屋里把字纸倒在竹筐里,转身就走, 并不惊动主人。4 . 文章第(8)段,写到老白梦到“李三老爷点了翰林,到文昌阁拈香”的情节有何用意?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5 . 文中描写了不少的乡土风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 文章为什么以“收字纸的老人”为题?联系生活经验,结合内容,简要阐述。阅读为什么取字完成后面小题。为什么男子成年要加冠取字呢?因为名儿是父亲起的,是幼年用的;长大成人了,别人不宜呼叫他的名儿,所以得另取字。礼记冠义说:“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意思是男子到了二十岁,行过冠礼并为自己取个“字”,自此即表示他已是个成年人了。另外还有一层原因。周人有避讳的习俗,人死之后,为了对他表示尊敬,就不再称他的名儿,为长远计,所以成年之后,就“敬名称字”了。然而礼记冠义还说,加冠取字,“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意思是说加冠取字后一个人才能被称为真正的人。能被称为真正的人,然后才可以治理别人。原来这“冠而字”并不仅仅为“敬名称字”,还另有深意。它是贵族阶层中,对一个成年男性承认并接纳为正式成员的一种表示,自此之后,便可以让他“治人”。所以儒家把冠礼看作是“礼之始”, 冠礼也成为华夏礼仪的起点。时移世易,发展到后代,取字的深层次含义被过滤去了。人们取字,只是为了参与社会交际,所以也用不着隆重地举行冠礼了。汉以来,皇太子还有举行冠礼的,还可依稀看到点“治人”的影子,而士大夫阶层很少有这样循古的了。我们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可以看到,起码由唐代起,连知书达礼的人家,对举行冠礼取字一事,都颇感不合时宜了。取字原属贵族阶层的特权,后来扩展为知识阶层的事,而一般下层劳动人民还不得“染指”。宋代还不准下层社会的人取字。到了明清时代,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几乎无人无字。尽管也遭到文人士大夫们的抨击和嘲讽,但取字的习俗,还是被普遍推广开来。先秦时代,字是冠礼时选定的嘉宾给起,而后世不举行冠礼了,字则改由父祖、老师,或请其他通文墨的人给起,而且也不一定都到了成年才起,很可能是小名、大名和字一同起下的。上古的贵族女子,原本也起字。礼记曲礼上说:“女子许嫁,笄(j)而字。”就是说,当女子成年许配人家时,把垂发挽在头顶,用笄别住,并给她取字。这一礼制,秦汉以后没承袭下来,但在汉语中却留下了许多成语。如说女子已有婆家,叫作“已字”,“已字人”;没找婆家,则称“待字闺中”。7 . 从全文看,古人取字的原因有,。8 . 结合语境回答问题。(1)取字原属贵族阶层的特权,后来扩展为知识阶层的事,而一般下层劳动人民还不得“染指”。(“不得染指”在文中是什么意思?)(2)起码由唐代起,连知书达礼的人家,对举行冠礼取字一事,都颇感不合时宜了。(“起码”二字能否删去?为什么?)9 . 文章大量运用礼记中的话语来说明“取字”,有什么作用?四、文言文阅读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习惯说(清)刘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释】养晦堂:刘蓉居室名。浸淫:渐渐扩展。踬:跌绊。习之中人:习惯在人的身上一旦养成。10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一日/吾日三省吾身/B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C顾而笑曰/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D至使久而即乎其故/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11 . 请用3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俯 而 读 仰 而 思 思 有 弗 得 辄 起 绕 室 以 旋。12 . 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什么深刻的道理 (用原文回答),并请谈谈你的理解。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丁亥,汝州奏防御使刘审交卒。吏民诣阙上书,以审交有仁政,乞留葬汝州,得奉事其丘垄,诏许之。州人相与聚哭而葬之,以为立祠,岁时享之。太师冯道曰:“吾尝为刘君僚佐,观其为政,无以逾人,非能减其租赋,除其繇(yo)役也,但推公廉慈爱之心以行之耳。此亦众人所能为,但他人不为而刘君独为之,故汝人爱之如此。使天下二千石皆效其所为,何患得民不如刘君哉!”注释刘审交:后汉大臣。文安人。字求益,少读书,尤精地吏道。后唐时为磁州刺史。后晋时为襄州防御使、检校太尉。后汉时历官汝州防御使,均有政绩。诣阙:到朝廷。阙,帝王的住所。丘垄:坟墓。享:祭祀。二千石:这里指地方郡守级官员。13 . 下列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然则何时而乐耶”“聚哭而葬之”解说:两句中“而”字的用法不相同。B“是进亦忧,退亦忧”解说:一句是判断句。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但他人不为而刘君独为之”解说:两句中“之”字的用法和意思不相同。D“使天下二千石皆效其所为”解说:这句的划分朗读节奏是正确的。14 .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先天下之忧而忧(_)(2)吾尝为刘君僚佐(_)(3)无以逾人(_)(4)何患得民不如刘君哉!(_)15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微斯人,吾谁与归?(3)此亦众人所能为,但他人不为而刘君独为之16 . 你认为乙文中的刘审交是甲文范仲淹所说的“古仁人”吗,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五、句子默写17 . 湖心亭看雪(张岱)(1)雾凇沆砀,_,上下一白。(2)湖上影子,_、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六、语言表达18 . 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横线中与前句组成一段语义连贯的文字。(只填序号)记得,做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来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回家总是很晚的。凑巧若是没有月亮的夜,长工李老五和我便须应差去接。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_到家常是二更时分。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七、名著阅读19 .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是鲁迅的_集(作品类型),收录了十篇回忆性散文,于1926年以_为总题目发表在莽原上。1928年结集出版时更名为朝花夕拾。八、作文20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多赚些钱。友人却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安全培训体会课件
- 中美借款合同7篇
- 安全施工会议培训模板课件
- 理论实战培训课件
- 阜康强夯工程方案(3篇)
- 理智的鸭子写话课件教学
- 猫的课件教学
- 钦州市灵山县三隆镇金西村玻璃用砂岩环评报告
- 广西防城边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一期工程-滩散污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安全教育防地震课件
- 2025年下半年安徽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社会公开招聘22名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人教PEP版六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3D打印技术在制造业2025年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可行性分析报告
- 综合楼玻璃安装合同协议书范本模板6篇
- 2025年度集中供暖项目暖气设施安装及售后服务合同
- 护士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培训
- 2025福建厦门市公安局同安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5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莲山教学课件下载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件 第7章 创业与创业历程
- 班主任育人故事经验分享陪伴每一名学生慢慢成长模板
- 2025至2030中国漂白粉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