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元明清诗歌_第1页
第五讲:元明清诗歌_第2页
第五讲:元明清诗歌_第3页
第五讲:元明清诗歌_第4页
第五讲:元明清诗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讲:元明清诗歌,一、教学要点:(3点)二、课时安排:(68节),一、教学要点:(3点),1、使学生了解元代诗歌及主要作家创作情况。2、使学生掌握明代主要诗歌流派及主要作家创作情况。3、使学生掌握清代主要诗歌流派及主要作家创作情况。,二、课时安排:(68节),第一节元代诗歌第二节明代诗歌第三节清代诗歌,第一节元代诗歌,一、元诗创作概况,一、元诗创作概况,1、元代初期,北方作家有刘因、耶律楚材、郝经、卢挚等,较多反映剧烈的民族斗争、残酷的社会现实,记录知识分子精神深层创伤,风格偏于豪迈清放;南方作家有戴表元、方回、赵孟頫,往往曲折流露故国之思和黍离之悲,情调较为低沉,风格偏于清婉秀雅。,赵孟頫墨宝,赵孟頫饮马图,一、元诗创作概况,2、元代中期,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元诗四大家”最为活跃,多承平之声与盛世之音,体现平和雅正的时代风气。3、元代后期“奇材益出”,作家有萨都剌、杨维桢(铁崖体)、顾瑛、王冕等,一度中断的干预社会、讽谕时政的现实主义传统得到弘扬。,杨维桢像,萨都剌,顾瑛像,第二节明代诗歌,一、明前期诗二、明中期诗三、明末诗坛四、【作品讲读】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一、明前期诗,1、明初诗坛表现时代的创伤及个人在特殊环境中产生的愁苦郁闷心态与反思人生的内容,格调凝重悲怆。吴派(吴中四杰:高启、杨维桢、张羽、徐蕡)、越派(刘基)、江右(刘崧)、闽派(林鸿、高棅)、粤派(孙蕡)五派鼎力。,一、明前期诗,2、永乐至成化年间,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台阁体”把持文坛,雍容典雅,粉饰升平,体现出上层官僚精神面貌和审美意趣。不为台阁体诗风所困且有鲜明创作特色诗人仅于谦一人。3、弘治正德间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起而思变,但未能冲出台阁体藩篱。成员:谢铎、张泰、陆釴、邵宝、鲁铎、石瑶4、成化、弘治年间,陈献章、庄昶论诗主理,在诗坛形成与茶陵派并行的性气诗派。,于谦像,李东阳像,二、明中期诗,1、弘治、正德间,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齐名,史称“前七子”,提倡盛唐诗歌。2、嘉靖间,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粱有誉、徐中行、吴国纶“后七子”继起,将前七子复古运动推向新高潮。,王世贞,二、明中期诗,3、在前后七子声势显赫之际,也有诗人不傍门户,展现独特艺术个性。吴中派诗人(祝允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与杨慎。黄鲁曾、黄省曾与“皇甫四杰”高叔嗣嘉靖八才子中的李开先陈束吕高与王慎中唐顺之的分化。性气诗派(崔铣、黃佐、吕柟、何瑭、薛应、薛应旃、罗洪先)徐渭,徐渭墨宝,二、明后期诗,1、万历年间,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为代表的“公安派”崛起,文坛面目一新。(1)发展观:不厚古薄今,提出“古何必高?今何以低?”,与“一代不如一代”的复古派文学观相异。(2)创作观:文学随时代发展,模拟古人无必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反对复古派清规戒律。(3)艺术风格:追求浅易轻巧,平易近人。(4)过分强调“性灵”,视野狭窄,缺少有深厚社会意义作品。“信口而出”使作品俚俗、肤浅。,王阳明像、李贽像,二、明后期诗,2、以钟惺、谭元春为首的“竟陵派”,主张抒写“性灵”,提倡“幽深孤峭”风格。只抒写“幽情禅绪”,较公安派脱离现实更甚。3、明末社会变动激烈,诗风为之一变,以陈子龙、瞿式耜、张煌言、夏完淳为代表。,钟惺诗归,陈子龙像,夏允彝夏完淳像,夏完淳墓,四、【作品讲读】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1、诗人以豪放的笔调描绘了钟山龙盘、大江奔涌的山川壮景,并在感慨历代成败兴亡、发抒怀古幽情的同时,表达了对祖国重新获得统一的由衷喜悦。,四、【作品讲读】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2、此诗的艺术特点:(1)诗歌开头八句写景、中间十二句怀古、最后四句抒怀,写景抒情浑融一体,缅古思今自然交织;既层次分明又气势连贯,既波澜起伏又浑浩流转。,四、【作品讲读】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2)此诗虽是怀古之作却无感伤之意,写景开阔雄浑,抒情豪放激宕,用典切合时地,想象丰富,感慨深沉,全篇神完气足,可称“盛世之声”。(3)此诗间用长短句,每四句一转韵,平仄交错,抑扬有致,造成流荡变幻的节奏,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读来情韵相生,音调铿锵。,第三节清代诗歌,一、清初期诗二、清中期诗三、作品讲读圆圆曲,一、清初期诗,1、遗民诗人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屈大均、吴嘉纪等为代表,或抒发至死不屈的高昂斗志,或表达故国山河的怀念,或凭吊死难同志师友,或揭露清兵血洗江南的惨绝人寰,慷慨悲凉,不假雕饰,具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列朝诗集小传,一、清初期诗,2、入仕诗人以“江左三大家”的钱谦益、吴伟业(梅村体)和龚鼎孳为代表。3、施闰章和宋琬并称“南施北宋”;朱彝尊(梅村眼力)和王士禛(谦益眼力)并称“南朱北王”。查慎行和赵执信并称“南查北赵”。,吴梅村诗集,吴伟业像,一、清初期诗,4、朱彝尊与秀水诗派早期学汉魏盛唐、中期宗盛唐,晚期宗北宋。为诗根柢考据,论诗追求淳雅。5、王士禛与神韵说“神韵说”渊源于王维、孟浩然,追求冲淡闲远意境,精炼含蓄,忽视诗歌社会内容。,王士祯,一、清初期诗,6、查慎行查慎行认为诗的成功在于“学”而不在于“才”,推崇宋诗。诗作好议论说理,有忧患意识。7、赵执信与饴山诗派推尊冯班,尊晚唐诗。诗论如下:(1)诗中有我,诗外有事。(2)转益多师,不立门户。(3)以意为主,语言为役。,查慎行像,二、清中期诗,1、沈德潜与格调说(1)主张“诗贵性情”,诗作须选择“关乎人伦日用及古今成败兴亡之古者”,反对“嘲风雪,弄花草”。(2)是主张诗“亦须论法”,强调诗的表现手法贵在含蓄,委婉,切悬直露。(3)主张尊法盛唐、贬斥两宋。,沈德潜尺牍,二、清中期诗,2、厉鹗与浙派诗广义的浙派,自黄宗羲创始,历经康雍乾三朝,前后百有余年,涉及诗人数以百计,大小名家数十人。狭义的浙派,如袁枚等人所云“浙派”,专指以厉鹗为首的杭州诗人群体。清代诗人的宗宋,大都是学习苏轼、黄庭坚、陆游等大家。而厉鹗所学主要是南宋永嘉四灵,旁及姜夔。杭世骏、金农、吴锡麟辅其左右。,厉鹗,二、清中期诗,3、翁方纲与肌理说要求以学问为作诗根底,以考证充实诗歌内容,义理和文理统一,做到外表空灵,内容质实。特别欣赏江西诗派。,翁方纲墨宝,翁方纲,翁方纲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叶德辉文集與日本松崎鶴雄論文字源流書云:“當乾嘉時各書家,至今為海内推重者,若劉墉、翁方綱、成哲親王、梁同書、王文治、錢澧,寸縑片楮,珍若琳琅。劉書先董後顏,翁則一生學唐碑,終以歐陽詢小楷千文為歸宿。成邸早年學趟,晚年學欧,頗饒風采。梁出董,王出赵,錢出顏,均一朝所尚也。諸家惟翁有碑法,餘皆帖耳。”,二、清中期诗,4、袁枚与性灵说属于性灵派还有赵翼、张问陶、舒位、王昙和孙原湘。(蒋士铨虽为山左三大家,实不同)乾嘉诗坛上,吟唱盛世悲歌,可视为性灵派外围的是郑燮、黄景仁等。,袁枚随园诗话,二、清中期诗,袁枚的诗论主张如下:(1)“性情”就是“性灵”,诗人的心声,诗的根本在于表现真性情。(2)诗歌既可抒发伦常德行之情,也可抒发男女、山水之情,尤其是“情所最先,莫如男女”,肯定艳诗的地位。(3)反对复古,否定仿唐模宋、大谈格律、以诗书考据作诗、用僻韵与古人韵作文字游戏的种种束缚性灵的形式主义诗风。,二、清中期诗,(4)论诗贵变,不以古今定诗之优劣。(5)表现性灵手法不必定于一尊,既可含蓄委婉,亦可锋芒尽露。月夜断桥独坐:一轮月,一个我,半夜断桥相对坐。湖光照月月增清,月色当湖湖更大。满湖烟起将山蒸,山容若睡晚不应,我亦桥下觅归路,紧认僧庵一点灯。,郑板桥像,二、清中期诗,5、姚鼐与桐城诗派开创者:刘海峰、姚薑坞扩张者:姚鼐五七言今体诗钞弟子群:见桐旧集诗论:道与艺合,天与人一;兼取唐宋;诗文相通。,三、【作品讲读】圆圆曲,1、圆圆曲以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悲欢离合为线索,展现了明清之际变幻莫测的时代风云,融注了诗人的社稷兴亡之感、世事沧桑之叹,既有对红颜薄命的同情,更有对吴三桂献关降清的冷峻讥讽,有“诗史”之誉。,三、【作品讲读】圆圆曲,2、此诗的艺术特点:(1)打破了古典叙事诗遵循时空逻辑直线发展通例,交互运用倒叙、插叙、顺叙等叙事方法,极尽俯仰生姿之能事,情节一波三折。,三、【作品讲读】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