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筋混凝土结构学,第八章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变形和耐久性,第八章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变形和耐久性,8.1概述设计任何建筑物和构筑物时,必须使其满足下列各项预定的功能要求:(1)安全性:即结构构件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以及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2)适用性:即在正常使用时,结构构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不出现过大的变形和过宽的裂缝。(3)耐久性:即在正常的维护下,结构构件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不发生锈蚀和风化现象。,安全、适用和耐久,是结构可靠的标志,总称为结构的可靠性。对于使用上需要控制变形和裂缝的结构构件,除了要进行临近破坏阶段的承载力计算以外,还要进行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变形和裂缝验算。因为,过大的变形会造成房屋内粉刷层剥落、填充墙和隔断墙开裂及屋面积水等后果;在多层精密仪表车间中,过大的楼面变形可能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水池、油罐等结构开裂会引起渗漏现象;过大的裂缝会影响到结构的耐久性;过大的变形和裂缝也将使用户在心理上产生不安全感。此外,混凝土结构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复合人工材料,由于结构本身组成成分及承载受力特点,在周围环境,中水及侵蚀性介质的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将出现裂缝、破碎、酥裂、磨损、溶蚀等现象,钢筋将锈蚀、脆化、疲劳、应力腐蚀,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作用将逐渐减弱,即出现耐久性问题。耐久性问题开始时表现为对结构构件外观和使用功能的影响,到一定阶段上可能引发承载力方面的问题,使结构构件出现突然的破坏。图7-1为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例子。,进行结构构件设计时,既要保证它们不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又要保证它们不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为此,要求对它们进行下列计算和验算:所有结构构件均应进行承载力(包括压屈失稳)计算;在必要时尚应进行结构的倾覆和滑移验算。处于地震区的结构尚应进行结构构件抗震的承载力验算。对某些直接承受吊车的构件应进行疲劳强度验算。对使用上需要控制变形值的结构构件应进行变形验算。根据裂缝控制等级的要求应对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情况进行验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应着结构的两个不同的工作阶段,因而要采用不同的荷载效应代表值和荷载效应组合进行验算与计算。此外、在荷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混凝土的徐变等特性、裂缝和变形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因此在讨论裂缝和变形的荷载效应组合时应该区分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和准永久组合。对构件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时,应该根据不同要求分别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或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进行验算以保证变形、裂缝、应力等计算值不超过相应的规定限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一般验算公式为SC(8-1)式中S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合值;C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所规定的变形、裂缝宽度和应力限值。,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为,(8-2),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为,式中SGk水久荷载标准值的效应;SQ1k在本组合中起控制作用的一个可变荷载标准值的效应;SQik第i个可变行核标准位的效应;ci第i个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其值不应大于1。按附表12采用。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按附表12采用。,(8-3),8.2裂缝宽度验算,裂缝按其形成的原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荷载引起的裂缝;另一类是由变形因素(非荷载)引起的裂缝,如由材料收缩、温度变化、混凝上碳化(钢筋锈蚀膨胀)以及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原因引起的裂缝,工程实践中结构物的裂缝属于变形因素为主引起的约占80,属于荷载为主引起的的占20。非荷载引起的裂缝十分复杂,目前主要是通过构造措施(如加强配筋、设变形缝等)进行控制。本节所讨论的为荷载引起的正截面裂缝验算。8.2.1验算公式根据正常使用阶段对结构构件裂缝的不同要求,将,裂缝的控制等级分为三级:正常使用阶段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裂缝控制等级属一级;正常使用阶段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裂缝控制等级属二级;正常使用阶段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裂缝控制等级属三级。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低,在正常使用阶段常带裂缝工作,因此,其裂缝控制等级属于三级。若要使结构构件的裂缝达到一级或二级要求,必须对其施加预应力,将结构构件做成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试验和工程实践表明,在一般环境情况下,只要将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裂缝宽度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以内,结构构件内的钢筋并不会锈蚀,对结构构件的耐久性也不会构成威胁。因此,裂缝宽度的验算可以按下面的公式进行,maxlim(8-4)式中max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的最大裂缝宽度;lim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建筑工程结构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见规范,公路桥涵工程结构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见附表规范。因此,裂缝宽度的验算主要是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最大裂缝宽度max的计算。max得后,按公式(8-4)即可判定是否超出限值。8.2.2max的计算方法1.建筑工程规范关于max的计算方法规范采用平均裂缝宽度乘以扩大系数的方法确定最大裂,缝宽度。(1)平均裂缝宽度m在裂缝出现的过程中,存在一个裂缝基本稳定的阶段。因此,对于一根特定的构件,其平均裂缝间距lc可以用统计方法,根据试验资料求得。相应地也存在一个平均裂缝宽度m。现仍以轴心受拉构件为例来建立平均裂缝宽度m的计算公式。如图7-2a所示,在轴向力Nk作用下,平均裂缝间距lc之间的各截面应力(应变)不同,相应的钢筋应力(应变)也发生变化,在裂缝截面最大(图7-2c);中间截面由于粘结应力使混凝土应变恢复到最大值(图7-2b)。,根据裂缝开展的粘结一滑移理论,认为裂缝宽度是由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引起裂缝处混凝土回缩而产生的。因此,平均裂缝宽度m,应等于平均裂缝间距lc之间沿钢筋水平位置处钢筋和混凝土总伸长之差,即,为计算方便,现将曲线应变分布简化为竖标为平均应变sm和cm的直线分布,如图7-2(c)(d)所示,于是,(8-5),试验得知sm/cm=0.15,故c=1-sm/cm=1-0.15=0.85,令sm=sk。则式(8-5)为,(8-6),上式不仅适用于轴心受拉构件,也同样适用于受弯、偏心受拉和偏心受压构件。式中Es为钢筋弹性模量。但是,应该指出的是按式(8-6)计算的m,是指构件表面的裂缝宽度,在钢筋位置处由于钢筋对混凝土的约束,使得截面上各点的裂缝宽度并非如图7-2(a)所示处处相等。现再将lcr,sk,的计算分述如下:,平均裂缝间距lcr的计算理论分析表明,裂缝间距主要取决于有效配筋率te,钢筋直径d及其表面形状。此外还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有关。有效配筋率te是指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Atc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即te=As/Atc(8-7)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Atc按下列规定取用;对轴心受拉构件,Atc取构件截面面积;对受弯、偏心受压和偏心受拉构件,取,Ate0.5bh(bf-b)hf(8-8)式中b矩形截面宽度,T形和工字形截面腹板厚度;h截面高度;bf,hf分别为受拉翼缘的宽度和高度。对于矩形T形、倒T形及工字形截面,Ate的取用见图7-3(a),(b),(c),(d)所示的阴影面积。试验表明,有效配筋率te愈高,钢筋直径d愈小,则裂缝愈密,其宽度愈小。随着混凝土保护层c的增大,外表混凝土比靠近钢筋的内部混凝土所受约束要小。因此,当构件出现第一批(条)裂缝后,保护层大的与保护层小的相比,只有在离开裂缝截面较远的地方,外表混凝土的拉应力才能增大到其抗拉强度,才可能出现第二批(条)裂缝,其间距lcr将相应增大。,根据试验结果,平均裂缝间距可按下列半理论半经验公式计算,(8-9),式中系数,对轴心受拉构件取=1.1,对受弯、偏心受压构件取1.0,对偏心受拉构件取=1.05;c最外层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区底边的距离mm,当c20时,取c=20;当c65时,取c=65;deq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ni为受拉区第i种纵向钢筋根数,di为受拉区第i种钢筋的公称直径;纵向受拉钢筋相对粘结特征系数,对变形钢筋取=1.0;对光面钢筋取=0.7。,裂缝截面钢筋应力sk的计算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作用下构件裂缝截面处纵问受拉钢筋的应力sk,根据使用阶段(阶段)的应力状态(图7-4)可按下列公式计算,A轴心受拉(图7-4a)B偏心受拉(图7-4b)C受弯(图7-4c),(8-10a),(8-10b),(8-10c),D偏心受压(图7-4d),(8-10d)(8-10e)(8-10f)(8-10g),当l0/h14时,可取=1.0。以上式中符号说明见下页:,As受拉区纵向钢筋截面面积,对轴心受拉构件As取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对偏心受拉构件,As取受拉较大边的纵向钢筋截面面积;对受弯构件和偏心受压构件As取受拉区纵向钢筋截面面积;e轴向拉力作用点至受压区或受拉较小边纵向钢筋合力点的距离;e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的距离;z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受压区合力点之间的距离,且z0.87h0;s使用阶段的偏心距增大系数;ys截面重心至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的距离,对矩形截面=h2-as;f受压翼缘面积与腹板有效面积之比值,,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的计算系数为裂缝之间钢筋的平均应变(或平均应力)与裂缝截面钢筋应变(或应力)之比,即sm/sksm/sk系数愈小,裂缝之间的混凝土协助钢筋抗拉作用愈强;当系数=1,即sm=sk时,裂缝截面之间的钢筋应力等于裂缝截面的钢筋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应力完全退化,混凝土不再协助钢筋抗拉。因此,系数的物理意义是,反映裂缝之间混凝土协助钢筋抗拉工作的程度。规范规定,该系数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1.1-0.65ftk/(tesk)(8-11)式中ftk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按附表1-1采用。,为避免过高估计混凝土协助钢筋抗拉的作用,当按式(8-11)算得的0.2时,取=0.2;当=1.0时,取=1.0.对直接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1.0。(2)最大裂缝宽度max由于混凝土的非匀质性及其随机性,裂缝并非均匀分布,具有较大的离散性。因此,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其短期最大裂缝宽度应等于平均裂缝宽度m乘以荷载短期效应裂缝扩大系数s。根据可靠概率为95的要求,该系数可由实测裂缝宽度分布直方图的统计分析求得:对于轴心受拉和偏心受拉构件,s=1.9;对于受弯和偏心受压构件已s=1.66。此外,最大裂缝宽度max尚应考虑在荷载长期效应组合作用下,由于受拉区混凝土应力松弛和滑移徐变,裂缝间受拉钢筋平均应变还将继续增长;同时混凝土收缩,也使裂缝宽度有所增大。因此,短期最大裂缝,宽度还需乘以荷载长期效应裂缝扩大系数l。对各种受力构件,规范均取l=0.91.661.5.这样,最大裂缝宽度为max=slm将式(8-6)和式(8-9)代人上式可得,(8-12),令cr=slc即可得到用于各种受力构件正截面最大裂缝宽度的统一的计算公式,(8-13),式中cr构件受力特征系数,利用式(8-12)和前述数据可算得:对轴心受拉构件cr=2.7;对偏心受拉构件cr2.4;对受弯和偏心受压构件cr2.1。在计算最大裂缝宽度时,按式(8-7)算得的te0.01时,规范规定应取te=0.01.这一规定是基于目前对低配筋构件的试验和理论研究尚不充分的缘故。对e0h00.55的偏心受压构件,可不作裂缝宽度验算。按式(8-13)算得的最大裂缝宽度max不应超过附表3-2中规定的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lim。,在验算裂缝宽度时,构件的材料、截面尺寸及配筋、按荷载标准效应组合计算的钢筋应力,即式(8-13)中的,Es,sk,te均为已知,而c值按构造一般变化很小,故max主要取决于d,这两个参数。因此,当计算得出maxlim时,宜选择较细直径的变形钢筋,以增大钢筋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积,提高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但钢筋直径的选择也要考虑施工方便。如采用上述措施不能满足要求时也可增加钢筋截面面积As,加大有效配筋率te,从而减小钢筋应力sk和裂缝间距lcr,达到符合式(8-4)的要求。改变截面形式和尺寸,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效果甚差,一般不宜采用。,式(8-13)是计算在纵向受拉钢筋水平处的最大裂缝宽度,而在结构试验或质量检验时,通常只能观察构件外表面的裂缝宽度,后者比前者约大b倍。该倍数可按下列经验公式估算b1+1.5ash0式中as一从受拉钢筋截面重心到构件近边缘的距离。,8.3受弯构件挠度验算,变形验算主要指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因此,本节对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方法进行介绍。8.3.1验算公式进行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时,要求满足下面的条件af,maxaf,lim(8-20)式中af,max受弯构件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计算的挠度最大值;af,lim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建筑工程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见规范;公路桥涵工程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为:梁式桥主梁的最大挠度处为l600,梁式桥主梁的悬臂端为l1300,此处,l为受弯构件的计算跨径,l1为悬臂长度。,因此,受弯构件挠度验算主要计算其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的挠度最大值af,max,待af,max求得后,按公式(8-20)即可知其挠度是否符合限值规定。8.3.2af,max计算方法1.建筑工程受弯构件af,max的计算方法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计算挠度的特点承受均布荷载gkqk的简支弹性梁,其跨中挠度为,式中EI匀质弹性材料梁的抗弯刚度。当梁的材料、截面和跨度一定时,挠度与弯矩呈线性关系,如图7-5中的虚线所示。,钢筋混凝土梁的挠度与弯矩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因为梁的截面刚度不仅随弯矩变化(图7-5b),而且随荷载持续作用的时间变化,因此不能用EI这个常量来表示。通常用Bs表示钢筋混凝土梁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的截面抗弯刚度简称短期刚度;而用B表示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影响的截面抗弯刚度,简称长期刚度。由于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中可采用平截面假定,故在变形计算中可以直接引用材料力学中的计算公式。唯一不同的是,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抗弯刚度不再是常量EI而是变量B。例如,承受均布荷载gkqk的钢筋混凝上简支梁:其跨中挠度,(8-21),由此可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变形计算问题实质上是如何确定其抗弯刚度的问题。,(2)短期刚度Bs的计算截面曲率与其刚度有关。从几何关系分析曲率是由构件截面受拉区伸长、受压区缩短形成的。显然截面拉、压变形愈大,其曲率也愈大。如果知道截面受拉区和受压区的应变值则能求得其曲率,再根据相应的弯矩与曲率的关系。即可确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截面刚度。由材料力学可知匀质弹性材料梁的弯矩M和曲率的关系为,式中、r为截面曲率半径;1r即为截面曲率。刚度EI也就是M-1r上曲线的斜率(图7-6)。,或,(8-22)(8-23a),试验表明,钢筋混凝土适筋梁M-1r曲线的斜率(刚度)随弯矩增大而减小(7-6)。如果把实测的抗弯刚度(即实测M-1r)曲线的科率)与按换算截面惯性矩I。和混凝土弹性模量Ec求得的抗弯刚度EcI0相比较,则可知即使在未开裂之前的第I阶段,由于混凝土在受拉区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塑性实际抗弯刚度已经较EcI。为低,在混凝土未裂之前通常可偏安全地取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短期刚度为Bs=0.85EcI0(未开裂前)(8-23b)构件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后由于裂缝截面受拉区混凝土逐步退出工作,截面抗弯刚度比第1阶段的明显下降。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一般允许带裂缝工作,因此其变形刚度计算就以第阶段的应力应变状态为根据。现以图7-7所示的适筋构件纯弯段为分析对象。,在荷载标准效应组合作用下,该区段内裂缝基本稳定,裂缝分布实际上并不十分均匀,但可理想化为如图7-7所示均匀分布状态。其间距lcr可视为平均裂缝间距。,裂缝出现后受压混凝土和受拉钢筋的应变沿构件长度方向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图7-7)中和轴呈波浪状,曲率分布是不均匀的,裂缝截面曲率最大,裂缝中间截面曲率最小。为简化计算,截面上的应变中和轴位置、曲率均采用平均值。若以裂缝平均间距lcr为一单元(图7-8),根据平截面假定其受拉钢筋伸长s为ssmlcr受压边缘混凝土缩短c为ccmlcr,由图7-8可知由于三角形oab与三角形oab相似,利用几何关系即可得出,故,而曲率1r,与弯矩Mk和刚度B。有如下关系,将式(8-24)代人式(8-25)并整理得,式中sm裂缝截面之间钢筋的平均应变;cm裂缝截面之间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的平均应变。,(8-24),(8-25),(8-26),由前述可知:sm的计算公式,而cm则可按下式计算,式中确定受压边缘混凝土平均应变的抵抗矩系数,它综合反映受压区混凝土塑性应力图形完整性、内力臂系数及裂缝间混凝土应变不均匀性等因素的影响,故又称综合影响系数。将式(8-27)和(8一28)代人式(8一26)得,(8-27),(8-28),(8-29),以Esh0As同乘分子和分母。并取E=Es/Ec,=As/bh0,同时近似地取=0.87,即得,通过常见截面受弯构件实测结果的分析,可取,从而可得矩形、T形、倒T形、工字形截面受弯构件短期刚度的公式,(8-30),(8-31),式中,按式(8-11)计算,为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f为T形、工字形截面受压翼缘面积与腹板有效面积之比,计算公式为,(8-32),bf,hf分别为截面受压翼缘的宽度和高度,当hf0.2h0时,取hf=0.2h0。(3)长期刚度B的计算如前所述,当构件在持续荷载作用下,其挠度将随时间而不断缓慢增长。这也可理解为构件的抗弯刚度将随时间而不断缓慢降低。这一过程往往持续数年之久,主要原因是截面受压区混凝土的徐变。此外,还由于裂缝之间受拉混凝土的应力松弛,以及受拉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滑移,徐变使裂缝之间的受拉混凝土不断退出工作,从而引起受拉钢筋在裂缝之间的应变不断增长。规范关于变形验算的条件,如前所述,要求在荷载标准效应作用下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后的构件挠度不超过规定的允许挠度值。亦即,应用长期刚度来计算构件的挠度,按规范规定,受弯构件的长期刚度可按下式计算,(8-33),式中,Mk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算得,Mq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算得。在效应标准组合中荷载取标准值,在效应准永久组合中恒荷载取标准值,活荷载取标准值乘以准永久值系数q。活荷载的标准值和准永久值系数q可从附表12中查得。,根据试验结果,对于荷载长期作用下的挠度增大系数规范建议按下式计算2.0-0.4/(8-34)式中,(=As/bh0)和(=As/bh0)别为纵向受拉和受压钢筋的配筋率,由于受压钢筋能阻碍受压区混凝土的徐变,因而可以减小长期挠度,上式的/项反映了受压钢筋的这一有利影响。此外,根据国内试验结果:翼缘在受拉区的T形截面的值比配筋率相同的矩形截面的为大;故规范规定,对翼缘在受拉区的T形截面,应在式(8-34)的基础上增大20。(4)受弯构件挠度的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截面的抗弯刚度随弯矩增大而减小。因此,即使对于等截面梁,由于各截面的弯矩并不相,同,故其抗弯刚度都不相等。例如,承受均布荷载的简支梁,当中间部分开裂后,其抗弯刚度分布情况如图7-9a所示。按照这样的变刚度来计算梁的挠度显然是十分繁琐的。在实用计算中,考虑到支座附近弯矩较小区段虽然刚度较大,但它对全梁变形的影响不大,故一般取同号弯矩区段内弯矩最大截面的抗弯刚度作为该区段的抗弯刚度。对于简支梁即取最大正弯矩截面按式(8-33)计算的截面刚度,并以此作为全梁的抗弯刚度(图7-9b)。对于带悬挑的简支梁、连续梁或框架梁,则取最大正弯矩截面和最小负弯矩截面的刚度,分别作为相应弯矩区段的刚度。这就是挠度计算中通称的“最小刚度原则”,据此可很方便地确定构件的刚度分布。例如,受均布荷载作用带悬挑的等截面简支梁其弯矩如图7-10a所示,而截面刚度分布如图7-10b所示。,构件刚度分布图确定后,即可按结构力学的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f=CMkl02/B式中C与荷载类型与支承条件有关的系数Mk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值B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后的刚度,在同号弯矩区段内取最小值受弯构件挠度除弯曲变形外,还受剪切变形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这种剪切变形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但是,对于受荷较大的工字形T形截面等薄腹构件,则应酌情考虑。,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效应影响的长期刚度B计算所得的长期挠度af,max,应不大于规范规定的允许挠度af,lim,亦即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式(8-20)的要求。当该要求不能满足时,从短期及长期刚度公式(8-31),(8-33)可知:最有效的措施是增加截面高度;当设计上构件截面尺寸不能加大时,可考虑增加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某些构件还可以充分利用纵向受压钢筋对长期刚度的有利影响,在构件受压区配置一定数量的受压钢筋。此外,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也是提高受弯构件刚度的有效措施,8.4耐久性设计,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在正常维护的条件下,在预计的使用时期内,在指定的工作环境中保证结构满足既定的功能要求。所谓正常维护,是指不因耐久性问题而需花过高维修费用。预计设计使用时间,也称设计使用寿命,例如保证使用50年,100年等,这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程度或业主需要而定。指定的工作环境,是指建筑物所在地区的环境及工业生产形成的环境等。耐久性设计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分类,针对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2)耐久性等级或结构寿命分等;(3)耐久性计算对设计寿命或既存结构的寿命作出预计;(4)保证耐久性的构造措施和施工要求等。,8.4.1结构工作环境分类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结构工作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同一结构在强腐蚀环境中要比在一般大气环境中使用寿命短。工作环境分类可使设计者针对不同的环境种类采用相应的对策。如在恶劣环境中工作的混凝土一味增大混凝土保护层是很不经济的,效果也不好,还不如采取防护涂层覆面,并规定定期重涂的年限。目前一些地区和国家对耐久性设计均对工作环境分类。规范中,提出把结构工作环境分为五大类,见表8-1。,表8-1混凝土结构的使用环境类别,8.4.2结构耐久性等级耐久性设计的目标是要保证结构的使用年限,也称为设计使用寿命。目前还很难说有了一个统一的规定。我国设计标准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它与设计使用寿命不完全相同。设计使用寿命和结构的重要性有关,重要的建筑当然设计寿命要长一些。此外,设计寿命与经济发达状况有关,与结构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重量的考试题及答案
- 古诗考试题卷子及答案解析
- 公卫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课堂与实践结合的建筑力学知识技能培养路径
- 电力协同发展中的创新商业模式与未来趋势
- 客服基础业务试题及答案
- 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节能评估报告
- 2025员工福利与保险专项集体合同
- 涤纶生产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 食品加工产业园建设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十八项核心制度
- 情商与领导力课件
- 幼儿园保育员安全培训内容
- 《拒绝服务攻击》课件
- 2024年考研英语核心词汇
- 起重作业十不吊、八严禁
- 核电知识学生科普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钢筋混凝土污水管道施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百度在线朗读器
- 医院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常压储罐日常检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