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电疗法_第1页
第一节电疗法_第2页
第一节电疗法_第3页
第一节电疗法_第4页
第一节电疗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PhysicalTherapy&Physiatrics),江苏省康复医学培训中心,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12年版),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翟宏伟,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概述,物理因子治疗是利用电、光、声、磁、热、冷等物理因子作为治疗手段的方法,简称理疗。理疗是整体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康复治疗的起源和基础。合理选用物理因子,早期应用于临床,可改变病理过程缩短病程,提高和加强药物疗效,在各系统疾病的预防、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理因子治疗操作技术是康复治疗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主要内容,第一节电疗法第二节光疗法第三节磁疗法第四节超声波疗法第五节冷疗法第六节温热疗法第七节压力疗法第八节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要求与目的,熟悉物理因子的种类及生物学特点物理因子治疗的作用机制物理因子的生理与治疗作用根据不同疾病正确选用物理因子疗法掌握常用物理因子治疗适应证、禁忌证常用物理因子疗法治疗方法及操作技术常用物理因子疗法疗法注意事项,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物理因子分类,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主动-运动疗法,关节活动范围训练肌力训练有氧训练平衡训练、协调、运动控制训练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呼吸训练、体位引流、咳嗽训练牵张训练、牵引治疗站立、步行、转移、轮椅训练文体训练、医疗体操、中国传统拳功操,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被动-物理因子治疗,人工物理因子疗法电疗法光疗法声疗法磁疗法热疗法冷疗法水疗法压力疗法高压氧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空气负离子疗法,天然物理因子疗法日光浴疗法空气浴疗法森林浴疗法海水浴疗法洞穴疗法气候疗法矿泉疗法,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主被动物理治疗,功能性电刺激主被动训练装置康复机器人虚拟情境训练音乐治疗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压力、矫形器减重训练,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直接作用,间接作用(通过神经、经络、体液),理疗作用人体引起治疗作用模式,物理因子,能量被吸收/形式变换,物理和/或化学改变,局部反应,节段反应、全身反应按经络系统反应,治疗作用,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理疗对人体的间接作用,物理因子,体液内分泌调节,治疗效果,神经系统调节,多种反射:轴突反射肌梭反射皮肤内脏反射,改善缺血缺氧状态缓解酸中毒、缓解痉挛加速致炎致痛物质排出消除组织水肿增强营养代谢、修复免疫增强生理调节机制,物理化学变化:ATP、cAMP、cGMP、MLF、Ca2+等,经络,经穴,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理疗对人体治疗共性和特性,共性增强血液、淋巴液循环引起组织温度变化、调节局部物质代谢改变生物膜、血管、皮肤粘膜组织通透性改变细胞和体液内离子比例微量元素含量引起体内蛋白质、水分子等物质结构变化影响酶活性使体内产生生物学高活性物质调节神经-内分泌信息控制系统机能加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功能,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特性无痛苦、副作用少、收效比较快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镇痛、解痉作用消炎消肿作用松解粘连、软化疤痕脱敏或致敏作用提高药物在组织器官局部的浓度及透入提高机体或某些系统、器官的功能水平提高局部或全身抵抗力,增强适应能力,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物理因子生理及治疗作用,消炎消肿镇痛解痉抑菌杀菌镇静催眠兴奋神经-肌肉软化瘢痕消除粘连加速组织修复促进伤口愈合,促进骨痂形成增强机体免疫脱敏-致敏治疗肿瘤,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人体对理疗的一般反应,习惯或适应调整剂量间断治疗过度刺激现象过敏反应,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理疗的禁忌证(相对),整体出血倾向传染性疾病癫痫恶性肿瘤高热。,局部金属异物活动性结核病灶局部心脏起搏器某些特定部位:心前区颈动脉窦区眼、睾丸孕妇腰腹部对物理因子过敏感觉障碍等区域,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电、光疗法常用单位,电压:伏特(V、mV)电流:安培(A、mA)电阻:欧姆()频率:赫兹(Hz、KHz、MHz、GHz)波长:米(m、cm、mm、nm、),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第一节电疗法,定义电疗法(Electrotherapy)即应用电流或电磁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种类直流电疗法低频电疗法:01000Hz中频电疗法:1100KHz高频电疗法:100KHz,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一.直流电及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1.定义应用电压50100V、方向恒定不变的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直流电疗法(Galvanization)。利用直流电“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将药物离子经皮肤和黏膜或伤口导入体内的方法称为主流电离子导入疗法。常用波形,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平稳直流电用于直流电治疗、药物离子导入、电水浴、电解拔毛除赘等,不规则直流电,脉动直流电单独应用或离子导入,断续直流电电诊断、神经肌肉电刺激等,直流电流波形,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生理及治疗作用,直流电作用电解、电泳和电渗现象阴极下兴奋性增高;阳极下兴奋性降低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营养和代谢过程,加速组织修复和再生,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生理及治疗作用,药物离子导入利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将药物离子经皮肤汗腺、毛囊孔、黏膜或伤口导入体内,局部形成“离子堆”,通过渗透渐渐进入淋巴和血液优点是局部表浅组织内药物浓度高,作用时间长,疗效持久,药物单纯并具有直流电与药物综合作用,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适应证促进骨折愈合顽固性浅溃疡慢性炎症浸润、感染周围神经损伤疾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各类关节炎静脉炎,禁忌证出血倾向急性化脓性炎症急性湿疹皮肤局部破损孕妇腰腹骶部装有心脏起搏器者,2.适应证与禁忌证,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设备直流电疗机电水浴箱水槽:单槽、二槽、四桶,用具导线:长短、颜色电极:主/辅衬垫:厚1CM药液滤纸其他:沙袋、松紧绷带防潮垫布,3.设备与用具,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药物离子的选用,选择易溶于水,易于电离、电解的药物离子明确需导入的药物有效成分及其极性浓度低:210%,便于稀释导入成分纯,不得同时应用几种药物或单味、多味中草药煎制导入,或阴阳极交替导入局部用药有效一般不选用贵重药,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1)治疗前准备暴露治疗部位检查治疗部位皮肤有无破损,如有应用绝缘胶布遮盖后再治疗检查仪器表盘指针在“0”位检查电极导线与治疗输出口的极性一致主、辅电极摆放位置与治疗要求相符导入药液或浸入药液的极性,4.操作方法与步骤,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2)操作方法1)常规法:放置好电极,联接上导线,缓慢旋转电位器,调节电流,使电流表指针平稳上升对置法:适合局部和较深的疾病并置法:适合面积大或周围神经肌肉病患,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4.操作方法与步骤,2)电水浴法:或将药液倒入水浴盆中,根据治疗需要将手、足浸入治疗盆中,避免手、足、肢体接触盆壁的电极发生电灼伤,保持稳定不动。另一个辅极置于肢体近端或颈背、腰骶部,然后调节电流输出,药物浓度为衬垫法的十分之一,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剂量成人:0.030.1mA/cm2儿童:0.020.08mA/cm2电水浴:单个肢体1015mA两个肢体1520mA四个肢体采用2540mA,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4.操作方法与步骤,(3)治疗结束缓慢将电位器旋回到零位,取下电极检查皮肤有无化学灼伤反应关闭电源,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5.注意事项,电灼伤:阴极下多为碱性灼伤,阳极下多为酸性检查治疗区域皮肤感觉是否正常检查治疗区域有否金属物异物检查治疗所用电极是否平整,电极与导线有否裸露直接接触皮肤如治疗区域皮肤出现电解产物刺激,及时以外用甘油酒精液外擦外敷以保护皮肤电极衬垫使用后应按阴、阳极性分别充分清洗、煮沸消毒,以清除残留的寄生离子,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二.低频电疗法(lowfrequencyelectrotherapy),1、定义应用频率1000Hz以下的低频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电疗法,又称低频脉冲电疗法。物理特性频率低:1000Hz电压低:100V电流小:3-510+mA无极性之分,无明显电解作用对感觉与运动神经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脉冲电流常用参数:波形、波宽、频率、通断比,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低频电疗法种类,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MES电体操)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ES)痉挛肌电刺激疗法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TENS)脊髓通电疗法,感应电疗法电兴奋疗法电睡眠疗法间动电疗法超刺激电疗法高压脉冲电疗法,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常用脉冲电流波形的选择,方波:(勒杜克Leduc电流)常用于电体操、电诊断、超刺激、电睡眠、电兴奋,指数曲线波(科瓦契克Kowarchik电流)常用于神经肌肉电刺激、电诊断,梯形波:由方波通过电阻给电容充放电而得。常用来治疗臂丛神经麻痹、膀胱麻痹等疾病,三角波(新感应电)常用于神经肌肉电刺激、电诊断,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常用脉冲电流频率的选择,410Hz:兴奋交感神经自主神经2040Hz:兴奋迷走神经100250Hz:抑制交感神经,110Hz:肌肉单收缩肌肉组织2550Hz:肌肉强直性收缩100Hz:肌肉收缩减弱或消失,感觉神经50Hz:震颤感明显100Hz:镇痛,血管120Hz:提高血管张力50100Hz:扩张血管,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1)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失神经肌肉延迟病肌萎缩;防止肌肉失水、发生电解质、酶系统和收缩物质的破坏;保留肌中结缔组织的正常功能;抑制肌肉纤维化,2、适应证与禁忌证,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治疗参数波形:三角波、指数曲线波极性:单极法阴极;双极法阴极置远端治疗时机:早期,最好发病1月内治疗时间/次数:每肌收缩10-15次、休息10反复4次。4-6次/d。加强电刺激效果方法:抗阻收缩、等长收缩,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2、适应证与禁忌证,2)NMES与生物反馈疗法相结合对病变肌肉常采用肌电图生物反馈法通过肌电生物反馈仪,将正常情况下意识不到的肌电信号,转变为可以意识到的声音、光亮度和仪表刻度变化,并通过指导和自我训练,让其学会控制自身不随意的功能,再通过主观意志反复加强讯号,提高康复疗效。,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3)NMES训练肌腱移植术后肌肉新动作、防止废用性肌萎缩治疗参数波形:方波(双向非对称性、对称性)波宽:t宽0.3ms频率:50ms通断比:1:2治疗时间:5/次,休息5-10重复1次,反复共3-4次。3-6/d,2、适应证与禁忌证,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2、适应证与禁忌证,4)NMES治疗因制动所致静脉血栓波形:方波波宽:t宽15ms频率:30Hz调制频率:10-30次/min治疗时间:2-3次/d,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2、适应证与禁忌证,5)NMES促进关节活动范围(ROM)恢复类似等长收缩,多在石膏拆除后进行波形:方波波宽:t宽200-500us、t升200-500us频率:20-35Hz调制频率:3.3次/min治疗时间:30-120min/次不等温水浴后效果更好,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2、适应证与禁忌证,6)NMES对抗肌痉挛波形:方波两组波宽:t宽0.2-0.5ms,t止0.1-1.5s频率:0.66-1Hz轮替刺激痉挛肌本身及其拮抗肌治疗时间:20-30min/次,1/qdorqod如松弛效果时间短于6h,2/d,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2、适应证与禁忌证,7)NMES用于平滑肌治疗顽固性便秘以及宫缩无力波形:三角波波宽:t宽150-200ms、t升150-200ms、t降80-100ms(60-300ms)频率:1Hz电流强度:耐受阈,20-30mA左右治疗时间:20-30/次,多次/d,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2)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ES)侧重肢体功能重建,多用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与生物反馈结合建立再学习过程帮助步态训练刺激膀胱改善排尿功能适用于: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等所致的单瘫、偏瘫、截瘫、四肢瘫、脑瘫以及呼吸功能障碍、脊柱恻弯等。,2、适应证与禁忌证,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2、适应证与禁忌证(3)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TENS),闸门学说治疗急性、慢性疼痛手术后切口痛骨科疼痛妇产科疼痛颌面部疼痛内脏疼痛,慢性疼痛腰背痛关节痛神经源性疼痛头痛,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治疗参数选择,TENS方式强度脉冲频率脉冲宽度适应证常规型舒适麻颤感75-100Hz0.2ms急慢性疼痛,短暂疼痛类针刺型运动阈上1-4Hz0.2-0.3ms急慢性疼痛,周围循环障碍长期疼痛短暂强刺肌肉强直或痉150Hz,0.3ms用于小手术、激型挛样收缩致痛性操作过程中加强镇痛效果,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2、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止痛作用与促进血液循环作用:各种扭挫伤、肌筋膜炎、瘢痕、粘连、慢性炎症等软组织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种骨关节疾病、脉管炎等血管疾病等兴奋神经肌肉作用:各种神经炎、脑与脊髓损伤所致的肢体瘫痪、废用性肌萎缩、尿潴留、肌张力低下、弛缓性便秘、癔症性瘫痪、外周神经损伤等,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2、适应证与禁忌证,禁忌证全身情况:出血倾向、癫痫,传染性疾病、各种重要脏器疾病急性进展期和危重期局部情况:金属异物及结核病灶局部,有心脏起搏器,心前区、颈动脉窦区、体腔、孕妇腰腹部等特定部位,皮肤过敏、破损、感染、皮疹等区域,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3.设备与用具,设备直流-感应电疗仪神经肌肉电刺激仪功能性电刺激仪痉挛肌刺激仪TENS治疗仪。,用具电极衬垫导线其他配件,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4、操作方法与步骤,治疗前准备按照治疗目的与部位选择电极,检查电极、导线连接正确,仪器电流输出调零后开机。暴露患者治疗区域皮肤,按照需要放置电极,采取并置法或对置法,电极紧密平整接触皮肤。,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4、操作方法与步骤,治疗操作选择所需波形与物理参数,缓慢调节电流强度直至达到治疗剂量,治疗剂量可用电流量直接表示,也可用感觉阈、运动阈等人体反应情况表示,在治疗时间内可根据需要调节电流输出。当需要移动法治疗时,可采用单点手柄电极或滚动电极为主电极。治疗结束:输出调零,取下电极后检查治疗部位皮肤,关机。,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5、注意事项,治疗前以兴奋神经肌肉为主要治疗目的时,神经肌肉电诊断有助于治疗参数的合理选择将治疗中的正常感觉和可能的异常感觉告知患者,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治疗中皮肤微细损伤局部可用绝缘衬垫后使用低频电疗法局部感觉障碍区域治疗时,需采用低电流强度谨慎治疗。电极需有良好固定,保证治疗过程中电极不滑落。,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三.中频电疗法(mediumfrequencyelectrotherapy),1.定义应用频率1kHz100kHz的中频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叫做中频电疗法物理特性无周期同步,多个脉冲连续刺激方可引起1次肌肉收缩无电解作用,皮肤无明显不适感易于耐受人体组织阻抗明显下降,治疗时进入体内的电流量大,作用深,刺激强度足够大时,肌肉收缩强烈电流的频率、波形、幅度不恒定,两种电流同时使用,患者不易产生适应性,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中频电疗法种类等幅中频电疗法(音频电疗法)低频调制的中频电疗法干扰电疗法(静态、动态、立体)由不同波形调制的中频电疗法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脉冲调制中频电疗法(电脑中频)低中频电混合疗法音乐电疗法波动电疗法,中频:2kHz-5kHz(载波)低频:10-150Hz(调制波),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干扰电疗法(interferentialcurrenttheray,ICT),静态干扰电疗法差频:将两路频率为4KHz与4KHz100Hz的正弦交流电流输入人体,电流交叉处形成电流干扰场差拍:在此场中按差拍原理产生由0100Hz低频调制“内生”中频电流,2,1,1,2,t,t,t,0,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静态干扰电产生原理,电极,类低频正弦波,f1=4000Hz,f2100KHz;波长:300m-1m-mm内生热作用对神经肌肉无兴奋性作用无电解作用热作用、非热作用无电解作用电极不必接触皮肤,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医用高频电流分类,1,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1.定义利用火花放电产生高频电振荡,再通过共振(共鸣)和升压电路取得高压的脉冲减辐振荡的高频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因利用机器内蜂鸣器维持断续火花放电,故称共鸣火花疗法,又称达松伐电疗法,(一)共鸣火花电疗法,脉冲减幅正弦电流(达松伐尔dArsonral电流)仅用于共鸣火花疗法中,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2、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各种炎症、神经炎、神经痛、头痛、癔症性失语、癔症性瘫痪、神经性耳鸣、面肌抽搐、股外侧皮神经炎、皮肤搔痒症、脱发、慢性溃疡、伤口愈合迟缓、支气管哮喘等。禁忌证:局部金属异物、装有心脏起搏器、活动性出血、传染性疾病、妊娠。,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3、设备与用具,共鸣火花电疗仪,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4、操作方法与步骤,治疗前准备:选择适合的电极,在体表撒少许滑石粉,将电极置其上。治疗操作:打开电源开关,调节输出,治疗仪内蜂鸣器发生规律均匀的嗤嗤声、电极内氩气电离发生淡蓝紫色光;采用移动法、固定法;体腔治疗:先在体腔内涂少许消毒石蜡油,然后再放入电极进行治疗,其他操作方法与体表治疗相同;,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4、操作方法与步骤,治疗剂量分级强剂量:使电极离开体表25mm,电极与皮肤之间发生较强火花,称火花法;中剂量:使电极离开体表12mm,电极与皮肤之间只有微弱火花;弱剂量:使电极紧贴皮肤,电极下无明显火花与刺感。治疗结束:先关闭电流输出与电源,再从患者体表取下电极。,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5、注意事项,治疗前:除去患者与操作者身上金属物品。治疗中:操作者与患者应与地绝缘,相互之间或与他人之间不得相互接触。操作者手部及患者治疗部位均应保持干燥,任何人不得接触已通电的手柄口。如手柄发热或治疗仪内发出异常响声,应立即中止治疗。,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二)短波、超短波疗法,1、定义应用波长10010m的高频电流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短波疗法;应用波长101m(频率30300MHz)的超高频电场作用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超短波疗法。,用于脉冲短波脉冲超短波,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生理和治疗作用,热作用改善组织血液淋巴循环镇静、止痛、缓解肌痉挛改善器官功能,修复组织促进肺内慢性炎症吸收,改善换气功能增强肝内代谢,加强解毒功能增加肾血流量,促进排尿,改善肾功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改善机体适应能力缓解胃肠痉挛,改善营养、分泌、吸收功能促进骨折愈合和神经再生增强单核细胞吞噬功能,有利于炎症控制,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非热作用高频电场作用于人体时,在无温度热感觉的前提下引发的生物物理效应。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促进纤维结缔组织、神经纤维的再生抑制急性炎症,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2、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各种非特异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如肺炎、支气管炎、肌筋膜炎、扭挫伤、骨关节病、骨折与伤口延期愈合,胃、十二指肠溃疡、肠炎、胆囊炎、肾炎、神经炎、前列腺炎、盆腔炎等。高热治疗与放疗、化疗综合治疗适用于皮肤癌、乳癌、淋巴结转移癌、恶性淋巴瘤、宫颈瘤、膀胱癌、骨肿瘤、消化道癌、肺癌等。,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2、适应证与禁忌证,禁忌证恶性肿瘤(高热治疗时除外)局部、局部出血倾向、金属异物局部、装有心脏起搏器、青光眼局部、妊娠、活动性结核。,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3.设备与用具,短波治疗机输出波长:22.12或11.06频率:13.56MHz或27.12MHz功率:250300W用于恶性肿瘤的短波治疗仪功率12kW。脉冲短波治疗仪的脉冲波组持续时间25400ms,脉冲峰功率1kW,平均功率80120。,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超短波治疗机常用输出波长:7.7、7.37、频率:38.96Hz、40.68MHz、50MHz功率:五官超短波5080W较深部位功率250300W恶性肿瘤治疗仪的功率1kW,3、设备与用具,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3.设备与用具,脉冲超短波治疗仪脉冲波组持续时间10100ms脉冲周期110ms脉冲重复频率1001000Hz脉冲峰功率110kW,平均功率100W,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治疗技术与方法,电极法短波:电容电极电容场法电缆电极电缆电极法电鼓电极电鼓电极法超短波:电容电极电容场法电极种类板式:长方形(大中小号)适用于较平坦部位;圆形(大中小号)小而浅病灶玻璃电极:圆形(大中小号)感染、溃疡创面,高频电疗法,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电极大小,治疗部位,电极,电力线,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电极放置法对置法并置法单级法治疗剂量级:无热量级:微热量级:温热量级:热量,高频电疗法,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临床应用,适应证亚急性慢性炎症及疼痛呼吸、消化、泌尿系统脊髓炎、神经根炎、肌炎、周围神经损伤、坐骨神经痛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急性肾衰、血栓性脉管炎无热量用于急性炎症,禁忌证恶性肿瘤出血倾向结核病妊娠局部有金属异物心脏起搏器植入着,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4、操作方法与步骤,(1)治疗前准备检查各开关旋钮在指定位置,电流输出在零位,电极导线的插头牢固。(2)治疗操作1)接通电源,治疗仪预热23分钟,按要求将电极放置于治疗部位;,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2)间隙调节按照治疗仪的输出功率、病灶部位的深度与患者的温热感觉调节,调整治疗部位电极与皮肤之间的间隙微热量治疗时,小功率治疗仪浅作用时电极皮肤间隙为0.51cm大功率治疗仪浅作用时电极皮肤间隙为34cm无热量与温热量治疗时适当加大或减小间隙,4、操作方法与步骤,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3)将输出档调至“治疗”档,人工或者自动调谐,输出时不论应用何级剂量,必须使仪器输出谐振4)治疗剂量按患者治疗时局部的温热感觉分为无热量、微热量、温热量、热量四级。(3)治疗结束:将输出档调回到零位,关闭高压与电源,取下电缆,移开电极。,4、操作方法与步骤,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5、注意事项,(1)电容法:电极对置法的作用较深;电极并置法的作用较浅,两电极的最近距离应大于两电极与体表间隙之和,约6cm。(2)电缆法:肢体治疗时选用电缆电极,电缆圈间应距离23cm。(3)治疗前:除去患者身上的金属物品,局部衣物和皮肤要保持干燥。有感觉障碍者不能根据患者主诉调节剂量,头部不宜选择大功率治疗。,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4)治疗中:设施要符合高频电疗安全规范,输出电缆不能交叉打圈,每次治疗应使仪器保持谐振状态。要注意询问患者治疗时的感受,严格控制治疗剂量。肿瘤高热治疗时需暴露治疗部位,肿瘤热疗与放疗、化疗同步。治疗中有不适反应及时停止治疗,对症处理。(5)超短波产生的非热效应比短波明显。对某些急性炎症、急性损伤、化脓性炎症疾病,采用无热量有显著疗效。,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6)感觉障碍者避免烫伤,治疗部位干燥(7)如果身体局部有植入金属物,需要依据病情、人工假体材料,严格按照医嘱,在控制剂量下给予适当治(8)治疗场地绝缘性,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三)分米波疗法、厘米波疗法,1、定义波长为1m1mm,频率为300300000MHz的电流称为微波电流,应用其进行治疗的方法称为分米波疗法与厘米波疗法。也称为微波透热疗法种类:分米波、厘米波和毫米波分米波与厘米波属于特高频率波,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2、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普通治疗与短波基本相同。微波组织凝固治疗适用于皮肤良性与恶性赘生物、鼻息肉、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癌、胃息肉、胃溃疡出血、胃癌、食管癌、直肠息肉、直肠癌等。禁忌证:避免照射眼部、小儿骨骺部位、睾丸及孕妇下腹部,余禁忌证同短波。,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3、设备与用具,(1)分米波治疗仪波长:33cm频率:915MHz、69cm、434MHz功率:300W,肿瘤治疗仪功率700W(2)厘米波治疗仪波长:12.24cm频率:2450MHz功率:200W,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四)毫米波疗法,1、定义毫米波为频率30300GHz,波长101mm的高频电磁波,介于微波波长的高段。应用毫米波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毫米波疗法,又称为极高频率电疗法。又因目前认为毫米波通过与人体内粒子发生谐振产生治疗作用,故毫米波疗法又称微波谐振疗法或毫米波谐振疗法。,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2、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各种炎症、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神经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颈椎病、面神经炎、关节损伤、骨折、扭挫伤、伤口愈合迟缓、烧伤、肾盂肾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炎、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癌痛、恶性肿瘤、放疗后皮肤反应等。禁忌证:妊娠、植有心脏起搏器、活动性结核、眼部疾患者。,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3、设备与用具,毫米波治疗仪常用波长/频率8.0mm/37.50GHz7.10mm/42.25GHz5.60mm/53.57GHz4.90mm/61.22GHz输出功率10mW/cm2,多为15mW/cm2,少数治疗仪的输出功率可调。,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直接作用-组织器官a,电疗:直流电场引起组织离子移动,化学成份改变,产生生理变化;低频电刺激使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引起肌肉收缩反应;短波、超短波电场下,偶极子产生振荡,产生热和非热效应。,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直接作用组织器官b,紫外线照射体表蛋白质分解产生类组织胺物质皮肤红斑反应;二氧化碳激光聚焦治疗疣、痣等。,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直接作用致病因子,超短波、紫外线、微波直接杀菌或抑菌抗生素直流电离子导入病灶,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间接作用,轴索反射节段反射全身反射电、光、热、冷、机械等刺激内外感受器,通过反射作用,产生效应。,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轴索反射,刺激引起的兴奋由传入神经纤维轴突的一个分枝传导到另外一个分枝。即神经冲动绕过中枢神经,从感受器直接传到效应器,在局部引起反应。,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节段反射,又称皮肤内脏反射,每个脊髓节段控制着一定范围的皮肤、肌肉和内脏。物理因素作用于内脏皮肤反射区,通过节段反射改变器官的功能状态。,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全身反射,全身大面积受到物理因子作用时,反射传递到中枢,产生机体全身性反应。如:冷水浴后,人体精神焕发,兴奋性增高。温水浴后,对大脑产生抑制,人体兴奋性下降,易入睡。,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电解,电解:电解质溶液导电时,溶液中离子发生迁移和电极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称为电解。,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电泳和电渗2-1,电泳:直流电通过人体时,蛋白粒子及其吸附层向阳极移动,称为电泳。电渗:扩散层正离子连同其水化膜向阴极移动称为电渗。电泳影响胶体蛋白的分布和密度电渗使一极下的水分相对增多,而另一极则相对脱水,从而对生理活动产生影响。,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电泳与电渗示意图2-2,阳极,阴极,电泳,电渗,蛋白质,+,+,+,水偶极子,水偶极子,水偶极子,水偶极子,水偶极子,+,水偶极子,水偶极子,+,+,+,+,+,+,+,扩散层,吸附层,水偶极子,+,-,吸附层:蛋白表面负电荷和所吸引的少数正电荷构成,吸附层四周的正电荷构成扩散层,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理因子治疗(2012年10月27日),导入途径分布深度、数量和极性,1.导入途径、分布、深度经皮肤汗腺管口和毛孔进入皮内,经粘膜上皮细胞间隙进入粘膜组织。直流电直接导入离子只达皮内,主要堆积在表皮内形成“离子堆”,以后通过渗透作用逐渐进入淋巴和血液。进入血液循环后,有的药物选择性地停留在某器官组织内。,卫生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