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名句: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 何如 可也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3),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子曰:“赐(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 【注释】 (1)谄:音chn,意为巴结、奉承。 (2)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能够译为“怎么样”。 (3)贫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5)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6)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解释翻译】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能够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能够同你谈论诗了。” 这个章是子贡跟孔子的一段对话,是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学习心得的汇报,老师也是非常善巧的协助学生提升。从这里我们看到,师生之间那种学不厌,教不倦,师资道合这种情形。 我们来看朱子的解释,他讲到贫而无谄,谄就是卑屈的意思,我们讲谄媚巴结。富而无骄这个骄,是矜肆的意思,矜是骄傲,肆是放肆。朱子讲,常人溺于贫富之中,而不知所以自守,故必有二者之病。常人就是平常人,一般普通人在贫或者富这两种境界当中都不知道去自守。自守是守住自己的节操,我们讲操守。在贫穷的地位上,往往会生起卑屈的心,自卑而又爱好谄媚巴结;在富贵的地位上,很容易就会生骄慢放肆,这两种都是病。子贡在这里告诉他的老师,说能够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两种病都去除掉,所谓无谄无骄,这是知道自守了。 不过这个地位,这个境界,并不算很高。朱子讲,无谄无骄,则知自守矣,而未能超乎贫富之外也。换句话说,在这样的一个境界里头,心里还有贫富的分别。虽然不生谄媚或者骄肆的这些烦恼,但是心中还离不开贫富二相,离圣人境界还是很远的。子贡,我们想一定是达到这个境界了,他能做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他是富贵人,历记载他是大富,很会经营的,真的是富可敌国的。他能够做到富而无骄,在富贵当中仍然能够谦虚好学,难能可贵。 他把自己的心得向老师汇报,问老师能做到这样的地步怎么样?何如,就是请问老师,讨老师一个评价。那老师怎么回答?子曰:可也。孔子告诉他,这个还算能够。能够后头肯定还有未尽之辞,下面还有话说。换句话讲,子贡这样的一个境界算不错了,比起凡人来讲已经高出很多,但是还不算高,还有很多要进步的空间。所以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孔子所说的这个境界,就比子贡要高。他说,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这个乐是快乐,朱子讲,乐则心广体胖而忘其贫。在贫困的境界里头,依然保持心地宽广,身体舒泰。体胖,这个不念胖,念盘,它是表身体的舒泰,那种从容安详的样子。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因为他还在追求着成圣成贤,他忘记贫困的忧恼,所以他乐。就如颜回,箪食瓢饮居陋巷,仍然是不改其乐,他是贫而乐。所以颜回的境界就高过子贡。 富而好礼,在富裕的境界里头还能好礼。这个好礼,朱子讲好礼则安处善,乐循理,亦不自知其富矣。虽然家境富贵,不过他绝不会有骄慢心,处处都能够遵礼而行,真正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好礼。他不但是知礼,知礼是好礼的基础。论语里面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不但知礼,而且好礼,在遵循礼的生活当中,乐而忘忧,所以他能够安处善,乐循理。他安住在善法当中,他遵循天理而行,不亦悦乎,不改其乐,在富贵当中也不自知富贵。换句话说,他将贫富都忘了,心中已经没有贫富的分别执着。 所以子贡的境界,我们看出他是个善人的境界,但是贫富二相未破,还有分别执着。孔子这里讲到的贫而乐,富而好礼,是忘其贫富,没有贫富二相的分别。所以,子贡听到以后他也就更加的需要勉励了。孔老夫子在这里给他这么一回答,首先是称许他现在的这个水平,但是勉励他继续提升,真的是叫循循善诱。 郑康成的批注里面讲到,乐谓志于道,不以贫为忧苦。贫而乐,为什么他乐?像颜回,他为什么乐于箪食瓢饮居陋巷?因为他志于道,他有崇高的志向,他没有想到贫困是忧苦。所以,一个人专心致志求学求道的时候,他绝不以衣食贫困为苦。 郑康成自己也做到了,郑康成是东汉的大儒。他先后游学十几年,以前拜当时的经学大师马融为师。后来学成以后,马融都自叹不如。所以,郑玄(郑康成)一下子就成名了,远近向他拜师的弟子非常多。朝廷听闻他的德行学问,也多次的聘请他入朝担任要职。但是郑康成他不恋名利,看到当时东汉末年朝廷的黑暗,羞于跟那些追求名利者为伍,所以不愿涉足仕途。屡次朝廷邀请,他屡次都拒绝,自己是一心一意从事著书讲学这个工作。 记载里面还讲到,汉灵帝的时期,当时执掌朝廷大权的是外戚大将军何进,他为了笼络人心,想要邀请郑康成入朝为官。当时州郡的官吏胁迫郑康成,郑康成不得已只好入朝去见何进。何进就为了表现礼贤下士的样子,所以对郑康成是礼敬有加,设大礼来迎接。郑康成他为了保持自己名士的节操,拒不穿朝服,而是穿着普通儒者的便服,跟何进见面。仅仅隔了一夜,还没等何进给他授予官职,他就逃走了。 后来,朝廷也是屡次征他入朝为官,他都拒绝了。最后到汉献帝时期,献帝请郑康成做大司农。这是位列九卿的高官,而且当时圣旨下来的时候,要迎接郑康成入朝,所过的州郡的这些郡县长都出来送迎。郑康成他逼得没办法,在家拜受了朝廷的官职以后,乘着车到了许昌。到了半路,就借口有病请求告老还乡,所以仍然是没有到任就职。因为他也在形式上拜受了这样的一个官位,所以后人也称他为郑司农,他是大司农的官位。据记载,当时郑康成接受了十四次的邀请,请他出来做官,但是他皆拒而不受。这真的是名士的清高,不愿与那些唯利是图的官员为伍,而是一心一意在学术上去钻研,以布衣而雄视世人,不愧为真名士。 郑康成我们知道他的著作很多,论语实际上我们今天读到的版本也是最终由他会集而成,他也有对论语的批注,成为汉代最的经学大师。而他难能可贵的是,不但是真正在学术上有这样的成就,而且他的德行也跟他的学术成就相匹配,真正是有德有学。他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成就,正是他视名利如浮云,不恋功名,把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统统放下,真做到了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担当起颜子箪瓢陋巷家风,才有这样伟大的成就。这是什么?贫而乐,这是因为他志于道。所以郑康成他自己对论语这个句批注是志于道,他有真实的体会。志向最重要,学贵立志。 朱子讲,读书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唯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我们读书求学,目的是在哪里?朱子讲读书,背诵很难背,没关系,熟读就能背。读多几遍,人家十遍能背的,我百遍也能背了。人能十之,我百之;人能百之,我千之,我总是能背下来。对书里头的义理不能够精详的理解,细细的去思惟,去参考批注,也能够理解。唯有志向不立起来,那就没有着力处,所以最重要的是志向! 志向在哪?志于道,志在圣贤,我为道而求学的,不是为名利而求学。有这样的志向,那就将贫富都放下,真正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是有志向的君子,他才能做到真正的好学。所以,贫而乐就比贫而无谄要好。那富而好礼?好礼是自己能够内肃,待人能够恭敬,这就比富而无骄要好。待人恭敬比不骄傲这又高一筹。 子贡听到夫子的讲解,他就悟了,真的是做到闻一知二,举一反三。他悟了孔子的意思之后,他就引用诗经的一句话来表达,子贡这言语是相当优秀。夫子讲,不学诗,无以言,子贡学诗也学得很好,所以言语相当的漂亮。你看他这里用诗经一句话来表达他的悟处。诗经是引用诗经卫风淇奥篇,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这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出自于诗经里。他讲到的,他问夫子,说贫而乐,乐什么?乐道,志于道,乐道。富而好礼,乐道好礼这个意思是不是就是说诗经上讲的切磋琢磨?这是向夫子请教,同时也是汇报。 这个切磋、琢磨的意思,朱子的解释,他说这个句诗是讲到,言治骨角者,就是做骨角这样工艺品的人,既切之而复磋之。你看他用骨角来做成工艺品,他有切的时候,有磋,来雕琢。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有雕刻玉石的,用一块玉石雕成一个人物这种形像,他琢和磨。这都是雕刻时候的动作。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细细的去雕琢,精益求精。这是讲到切磋、琢磨的意思,这是用做骨角玉石的工艺品这桩事情,比喻我们治学也要精益求精。 朱子讲,子贡自以无谄无骄为至矣,闻夫子之言,又知义理之无穷,虽有得焉,而未可遽自足也,故引是诗以明之。子贡他原来就以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个境界已经是的了,马上就来向夫子报告,好像要准备请夫子来给他印证他学成了。不过他听到夫子这么一讲,说这个境界不行,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这样的境界,他就明白了,知道义理无穷,学无止境,不能得少为足。所以,他虽然得到了一点点水平,但是不能够自足,要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所以他引用诗经这句话来表明他的这个悟处。 学生如此的好学,而且如此的聪颖,当然老师是非常的高兴,底下老师也表达他的欢喜之心,也是对学生的嘉许。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这个赐就是子贡的名字,子贡姓端木名赐,端木赐。老师称呼学生,直呼其名,就好像父母称呼儿女的名字一样,老师跟父母的地位过去是相同,而一般的朋友不能称他的名,要称他的字。所以我们一般人称他子贡,不能称他端木赐,这样就很不礼貌。只有谁才能称?只有老师和父母才能称名。连皇上称人都要称字,这是礼,这是敬人。夫子叫着子贡的名字说:我现在开始能够跟你谈诗了。为什么?告诸往,而知来者。这个诸,孔安国的批注说,之的意思,当之字讲。就是告诉他一部分的内容,他马上就能够引申理解下面的内容。 朱子说,往者,其所已言者,夫子已经说的,这是往。说了是什么?告诉他,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这是已经说了,这叫往。来者,其所未言者,没有说出的话,结果子贡都能悟出来。他马上悟到,学问就好像骨角玉石,要经过切磋琢磨才能成美好的工艺品。他悟到这个点,这是夫子没有说出来,但是他悟到了。所以孔子嘉许子贡的悟性,读诗要有悟性,要懂得举一反三。知道一点,他就能悟到另外的二、三点,这才能够读诗。所以孔子说,你有这样的悟性,才能跟你来谈诗,否则谈不上来。真正会读诗的,能鉴往知来,能够预知未来盛衰兴亡之事,这才是真正会读诗。 这悟性哪里来的?悟性就是一种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说你学得很多就有。恰恰相反,是你放下的多,你才会有。老子他也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求学肯定是学得愈多愈好,天天是增加。不过为道日损,损是减少,修道是要放下,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你持续的放下,损之又损,放下再放下,放到最后是统统放下了,就是无为的境界,什么都放下。什么都放下了,本性的智慧忽然现前,无为则无不为,无知则无不知,这是真正修道。 所以孔老夫子要我们学,学是什么意思?我们第一章学而时习之,这个学就讲到,就是觉悟的意思,不是让你仅仅学知识而已。知识是无穷尽的,学不完的,但是你能够放下障碍本性的那些妄想分别执着,你就觉悟。一觉悟,你证悟自性了,你就无所不知,这是真正圣贤为学之道。 所以,不能满足于现前的境界,要持续的去放下。为学就好比上高楼,你一层一层的上,你得先放下一楼才能上二楼,放下二楼才能上三楼。你一楼要是不肯放下,你怎么能上二楼?你上了二楼又不肯放下二楼,你就上不了三楼。所以,必须得放下。你看子贡他能放下,他原来的境界只知道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好比上了一楼,然后孔子给他一点拨,他就放下现在的境界,上了二楼,他就悟到还有贫而乐,富而好礼。你看,他境界提升了。他如果自足,不肯放下,他永远在那一楼。他一放下,悟性就现前,然后夫子给他讲,我现在能够跟你谈诗了。你放下了,这悟性现前了,继续放下,你的悟性愈来愈大,这是你本有的自性智慧,不是从外面学来的,放下就行。放下什么?就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 朱子有一段结论的话也讲得非常好,他说:此章问答,其浅深高下,固不待辩说而明矣。他说这章师生之间的问答,看出师生之间的境界浅深高下,不用去花费很多口舌就能够明白。然不切则磋无所施,不琢则磨无所措。故学者虽不可安于小成,而不求造道之极致;亦不可骛于虚远,而不察切己之实病也。 朱子在这里提醒我们,虽然学道要看悟性,但是如果好高骛远,一味的追求所谓的悟性,而不能踏踏实实的去修行,就是切磋琢磨,切磋琢磨是把自己的这些习气给消除掉,如果不这么做,那实在也得不到真实的学问。所以不切则磋无所施,不琢则磨无所措,这都是讲到要实实在在对自己的烦恼习气要切除,要磨掉,不可只在这些语言文字上去空谈所谓的悟性。人家子贡是真正通过切磋琢磨得来的学问,得来的悟性。我们不是这样,我们没有经过切磋琢磨的这些踏踏实实用功的过程,那悟性就出不来。所以学者虽然不可安于小成,安于这个浅的层次,而不求造道之极致,这是一个病。只安于小成,不肯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更上一步。学无止境,道极其高远,我们要求道,要求达到,极致是。如果没有这个志向,这是一种病。 有这个志向,亦不可骛于虚远,就是不能好高骛远,不能急于求成,想一步登天,学问不能躐等的。所以朱子在这里提醒我们,不可不察切己之实病也。切己之实病就是自己现在的习气毛病。虽然志向高远,但是这个过程还是一步步来,不能躐等,不能越级,脚踏实地。每天都像曾子那样吾日三省吾身,省察自己的过错,一点点改正,这是切磋琢磨,那我们的悟性才能够出得来。所谓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我们真修,把烦恼习气修掉,那我们本性的智慧德能才能透得出来。所以朱子这里提醒我们还要脚踏实地。 我们再看蕅益大师论语点睛里所说的,他说:子贡之病,在愿息,又在悦不若己。故因其所明而通之。告往知来,全是策进他处。这是一段。他讲子贡的毛病在什么?在愿息,又在悦不若己。这是孔子家语里头所提到的子贡两个方面的毛病。什么叫愿息?这个愿是愿望,息就是休息,就不干了,这叫愿息。 在孔子家语里头记载着,有一天子贡就跑到孔子身边,跟孔子说他不想留在老师身边继续学习了,学得很厌倦了,想辍学。孔子也是循循善诱,他的仁爱就在于不舍弃自己的学生,看到学生出现这种状况了,孔子就跟他交谈:你为什么会想停学?子贡说:我对学习厌倦了,倦于学,困于道,我愿息于事君,可乎?我想休息,怎么休息?我去事君。事君就是到朝廷里做个官,这也是一种休息,总比求学要好得多,这可不能够?孔子就告诉他,他引诗经一段话讲,说温恭朝夕,执事有恪。温是温和,恭是恭敬,朝夕就是日夜。你要事君,你要做一个好官,你得日夜都保持着温良恭俭让这种品德,做起事来认真负责,这是恪尽职守。所以事君很难,绝不比求学容易,你哪能说得到休息? 子贡又问,我愿息而事亲,事君很难,我就事亲,我回家孝敬父母,总没那么难吧?孔子也告诉他,事亲也是难的,真正的孝子是从不厌倦的来侍奉自己的双亲,永远无休止的去奉献,所以你也怎么能得到休息?子贡就如是的又问了好几条,说我愿息于妻子,我侍奉妻子,总算会简单一点?或者说愿息于朋友,愿息于耕,耕种,我回家耕田。所以每一次的问,孔子都一条一条的给他驳正,做这些事情都不容易。 搞得最后,子贡也没法了,他就问难道我就没得休息吗?孔子就告诉他:有。他就拿手指着身旁一个坟墓,就在这里你就得到休息了。你看到这个坟墓,高大的样子,这就是我们休息的地方。结果子贡很感叹说了一句: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死亡真的是这么样的重大的事情,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到这都得停止了。古人讲到,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君子一生都是好学,真正是学到断气那一剎那,还不停止,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佛法从三世的角度来讲,就更明了了。人生在世做什么?就是持续提升自己,到了下一生又能提升,一直提升到最后,把所有的妄想分别执着都切掉,都磨掉,你本性现前,你成佛。所以学无止境,修道之路非常的长远,怎么能够那么容易退心?看到这个路途长远就退了,那怎么能成就?所以子贡的毛病,这里讲在愿息,他没有那种恒心来学,老师给他驳正。 另外一条,又在悦不若己,这也是出自孔子家语里面的记载。什么叫悦不若己?孔子有一天说,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商是子夏的名字,赐是子贡。孔子说,我死了以后,子夏还能天天进步,但是子贡就会天天退步。曾子在旁边就问:何谓也,为什么?孔子说,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说子夏他喜欢跟比自己贤能的人相处,所以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他天天能进步。但是子贡他喜欢什么?跟不如自己的人相处,所以悦不若己,悦是喜欢,不若己就是不如自己的人,跟他相处,所以会天天退步。 孔子告诉我们,无友不如己者,不要跟在德行学问上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这个做朋友就是向他学习,跟他亲近。不要这么做,为什么?你这么做,你自己提升不了,你会被他影响,给他拖后腿。应该跟比自己德行学问高的人交往。如果没有这样的人,你找不到,怎么办?跟古人交往,古人贤者多。读他们的书,读他们的著作,不等于听他们的教诲吗?像我们的恩师当年师从李炳南老先生,李老告诉他:你要拜印光大师为师,向他学习。我们恩师没有跟印光老法师见过面,但是有印光大师文钞在,那么就能够读他的著作,这也就是做他的弟子,这叫私淑弟子,那我们也能够德日进,过日少。 所以夫子讲,子贡他有这个毛病,很喜欢跟不如自己的人交往,为什么?我们想想,大概是子贡比较喜欢显耀自己。在比他优秀的人面前没东西显耀,他就跟那些不如自己的显耀。我们从论语里面一些篇章,我们也能体会到、品味出子贡有这么一个性格。就是本章,你看他有这样的心得,他也要跟老师说出来,请老师给他印证,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点点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肺解剖的考试题及答案
- 方言8级考试题及答案
- 2025个人小额信用贷款借款合同范本
- 冬季四防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裸铜线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华能黑龙江公司新能源分公司-企业报告(业主版)
- 电路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 电工电子联考试题及答案
- 电叉车操作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乙xi柠檬酸三丁酯(ATBC)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二构钢筋包工合同范本
- 医院培训课件:《中医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 2025团校入团积极分子100题题库(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皮肤外用药市场竞品分析与产品定位报告
- 2025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临时辅助用工招聘6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贵州黔西南州州直机关面向全州遴选公务员31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福建省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应力腐蚀和氢脆
- GA/T 830-2021尸体解剖检验室建设规范
- 基于STM32的自动灌溉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