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练习 岳麓版_第1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练习 岳麓版_第2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练习 岳麓版_第3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练习 岳麓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精确预测命题前瞻1.东汉后期本地大姓子孙享有优先进用的权利被视为通例,因而州郡僚佐中所谓大吏照例由本地大姓垄断。大姓冠族每郡只此数姓,所以州郡大吏就带有世袭性。由此可知()a.大姓冠族凭借门第长期把持中央政权b.东汉时期贵族政治具有较强生命力c.九品中正制未能有效的选拔朝廷官员d.豪强士族势力的发展威胁中央集权【解析】选d。东汉后期的地方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当地大姓冠族控制的,导致州郡大吏带有世袭性,这说明地方豪强士族的发展势必威胁中央集权,故选d。大姓冠族凭借门第长期把持地方政权而不是中央政权,排除a;东汉时期贵族政治不是健康的官僚体制,没有较强生命力,排除b;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c。2.公元521年,梁武帝曾多次下诏责令郡县置孤独园,收养孤儿和单身老人,使“孤幼有归,华发不匮”。这反映当时政府()a.采取无为而治保护弱势群体b.践行民本思想防止贫富分化c.重视基层治理维护社会稳定d.形成了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解析】选c。由材料内容可知梁朝政府要求郡县“置孤独园”,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收养孤儿和单身老人”,以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故选c;由材料中梁武帝“多次下诏责令郡县置孤独园”,说明非无为而治,排除a;材料中梁武帝仅要求“郡县置孤独园,收养孤儿和单身老人”而不是调节社会贫富差距,排除b;材料中梁武帝仅要求“郡县置孤独园,收养孤儿和单身老人”,社会福利权仅涉及孤儿与单身老人,因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备,排除d。3.贞观年间,唐太宗曾签署一份向未满十八岁强壮男子征兵的敕书,但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这表明当时()a.官僚体制尚可制约皇权b.三公制度发展到达巅峰c.门下省掌控最高决策权d.科举制提升了官员素质【解析】选a。据材料“唐太宗曾签署一份敕书,但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可知门下省对皇权形成制约,故选a;材料只涉及太宗时期,没有和其他时期形成对比,无法得出发展到巅峰的结论,排除b;据所学知识门下省负责审议,排除c;材料与科举制无关,排除d。4.下表为北宋初期官员出席曲宴(古代宫廷赐宴的一种)的部分记载。这反映了宋初 ()时期 太祖朝 太宗朝曲宴记载建隆二年,“宴刺史、统军、军指挥使以上及诸道进奉使于广政殿” 太平兴国九年,太宗“诏宰相、近臣赏花于后苑”乾德二年,“宴大将王全斌于崇德殿” 雍熙二年,“诏辅臣、翰林、枢密直学士宴于后苑”开宝九年,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辞行前“宴于长春殿” 淳化三年,太宗率近臣和馆阁学士登秘阁“观书”,“赐从臣及直馆阁官饮”a.边患问题得以解决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科举制度日益完善d.崇文抑武局面形成【解析】选d。从北宋初期官员出席曲宴的表中看出,太祖朝以武将为主到太宗朝变为文臣为主,这说明北宋形成重文轻武的局面,故选d;材料不涉及边患问题,且有宋一代边患一直存在,排除a;材料说的是北宋初期官员出席曲宴情况,没体现中央对地方的集权,排除b;从北宋初期官员出席曲宴的表中得不出科举制度日益完善的结论,排除c。5.下表是南宋嘉定(宋宁宗年号)六年“四选”官员人数统计表。据此可得出的史实是,南宋()官员科举出身荫补出身其他共计尚书左选9251 380862 391尚书右选772 1051 6843 866侍郎左选9 4586 92662217 006侍郎右选41511 7023 48415 601合计10 87522 1135 87638 864a.逐步取消世卿世禄制b.科举制发展到成熟阶段c.平民入仕受到了阻碍d.统治基础已扩大【解析】选c。根据材料数据可知南宋尚书、侍郎等科举出身人数较少,占三分之一,荫补出身、其他所占人数较多,说明平民入仕受到了阻碍,故选c;军功爵制度实行后逐步取消世卿世禄制,排除a;根据材料数据可知南宋尚书、侍郎等科举出身人数较少,占三分之一,说明宋代科举制存在弊端,排除b;材料未将宋代与其他朝代统治基础比较,排除d。6.宋史载权臣吕惠卿之弟温卿以不法闻,大理正张近受诏治理,哲宗皇帝谕之曰:“此出朕命,卿无畏惠卿。”张近对曰:“法之所在,虽陛下不能使臣轻重,何惠卿也?”材料体现了宋代()a.司法实践中官员的法治意识b.司法事务独立于皇权之外c.理学坚定了司法官判案立场d.礼法合一的传统受到破坏【解析】选a。“法之所在,虽陛下不能使臣轻重,何惠卿也”表明官员的法治意识,故选a。中国古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权至高无上,司法不独立,排除b;理学强化了皇权,没有坚定司法官判案立场,排除c;材料表明官员的法治意识,但最终结果是皇权至高无上,因此礼法合一的传统没有遭到破坏,排除d。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唐朝推行较为开明的治边政策。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并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为了维护辽阔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军、城、镇等皆有使职专领,都有兵力配备,并可随时调派边疆民族军队作为补充。唐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边疆民族总体上讲是以怀柔、招抚为主,采取和亲和册封政策,以改善或加强与边疆民族的关系。为了巩固对边疆的统治,唐王朝也采取了积极开发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治边政策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治边政策特点形成的原因。【解析】第(1)题由材料“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为了维护辽阔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可知,唐朝设立了相对完善的边疆管理体系(羁縻府州制度)和防御体系(军镇屯戍制度);由材料“唐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边疆民族总体上讲是以怀柔、招抚为主,采取和亲和册封政策,以改善或加强与边疆民族的关系”,可知唐朝实行边疆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和亲、册封)为主;由材料“为了巩固对边疆的统治,唐王朝也采取了积极开发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可知唐朝通过开发边疆、促进发展来稳定边疆地区。第(2)题唐朝之所以重视边疆民族问题,是因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民族大融合;唐朝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是唐朝能实行相对完善的边疆政策的制度保障与经济基础;唐政府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因而采取了以怀柔、招抚为主的边疆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