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提升练八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人民版_第1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提升练八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人民版_第2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提升练八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人民版_第3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提升练八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人民版_第4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提升练八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人民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提升练八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宋代士人洪迈容斋续笔记载:“民俗火葬,自释氏火化之说起,于是死而焚尸者,所在皆然。”顾炎武日知录也记述:“火葬之俗盛行于江南,自宋时已有之。”这表明()a.火葬这一习俗始于宋代b.儒家孝义之说日渐式微c.士人阶层倡导移风易俗d.佛教的影响进一步深入【解析】选d。材料中宋代士人洪迈认为火葬的民俗开始于佛教火化,并逐渐形成了社会风气;后世的顾炎武指出火葬的习俗在江南地区盛行,在宋代已经出现。上述说法反映了佛教的影响在中国社会进一步深入,故选d。依据材料信息,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佛教的火化形式随之推动了民间火葬习俗的出现,故a错误;b、c所述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2.(2019三明模拟)宋代文献中妇女再嫁的事例颇多。宋史向敏中传记载:北宋初年嫠妇(寡妇)柴氏欲携资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争相求娶,闹得不可开交。材料主要反映()a.理学正统地位动摇b.门阀士族世风日下c.士大夫思想开明d.社会观念世俗化【解析】选d。据材料“妇女再嫁的事例颇多”“柴氏欲携资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争相求娶,闹得不可开交”可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社会观念逐渐世俗化,故d正确。宋代理学成为正统思想,故a错。材料未体现门阀,且求娶寡妇与世风日下无关,故b错。向敏中和张齐贤只是个例,无法以此说明士大夫思想开明,故c错。3.某族规记载“约之二: 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据此,中国古代族规起到的直接作用是()a.维护家族团结和睦 b.灌输儒家伦理道德c.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d.强化家国一体观念【解析】选a。根据“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可知族规对于维护家庭和宗族的和谐有重要作用,故a正确;材料的族规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隐含着儒家教化,与题干要求“直接作用”不符,故b错误;中国古代族规通过和睦家族,进而起到稳定统治的作用,与题干要求“直接作用”不符,故c错误;家国一体观念是通过族规间接体现的,与题干要求“直接作用”不符,故d错误。4.(2019衡水中学模拟)“二程”、朱熹也知道今世非古时可比,不存在一套能强迫人人顺服的体制。因此,他们向佛法禅学借来了“修心”的理念,宣扬“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这说明程朱理学 ()a.致力于社会稳定 b.意在束缚人的行为 c.融儒释道为一体 d.主张改良社会体制【解析】选a。“二程”、朱熹因知道当时“不存在一套能强迫人人顺服的体制”,故“改良个人”以改良社会,即使人注重秩序,讲究节义,以此来维护社会的稳定,故a正确。5.长期以来,儒学是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王艮提出“愚夫愚妇,与知能行便是道。圣人经典只是家常事。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条理处”。这说明王艮()a.抨击君主专制制度b.反对儒家的传统思想c.利于儒学“思辨化”d.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解析】选d。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王艮认为“道”就存在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是人们从日常生活中能感悟到的,这说明王艮批判地发展了传统儒学,故d正确, 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态度,故a排除; c与材料主旨无关。6.(2019邢台模拟)宋代理学家程颐说:“人与圣人,形质无异,岂学之不可至耶?”“(圣人)大抵须是自强不息,(人)将来涵养成就到圣人田地,自然气貌改变。”材料反映出宋代理学()a.强调“人”的自主性b.推崇“格物致知”思想c.否定了封建等级秩序d.否定“君权神授”理论【解析】选a。根据材料“人与圣人,形质无异”“大抵须是自强不息”等信息可知,宋代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先天平等,并无高低贵贱之别,人只要“自强不息”就能“成就到圣人田地”,强调“人”的自主性,故a正确。7.(2019海口模拟)明代后期广东一位缪族长在他的家训中,虽声称“士为贵,农次之,工商又次之”,但又劝家族子弟“量力勉图,各为所尚”,即从事工商等行均可。这反映了他()a.规范族人的从业行为b.持有重农抑商的思想c.面对现实和顺应时势d.强调传承族规的重要【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他对族人从业选择的建议,并没有体现规范从业行为,故a错误;根据“量力勉图,各为所尚”可知从事工商业也可,说明他已经转变了重农抑商观念,故b错误;明后期广东地区商品经济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人们的重农抑商观念已有所转变,他建议族人可以从事工商业正是面对现实和顺应时势的体现,故c正确;家训是对族人从业选择的建议,没有强调族规的传承,故d错误。8.李贽并未绝对地否定孔子及其思想,在佛寺生活期间,他谈经读佛却还供奉孔子;他反对把孔子言论的价值绝对化和对孔子的盲目迷信。这在当时()a.背离了传统儒家思想 b.开启了清代的考证学术之风c.推动了人们从正统儒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d.奠定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基础【解析】选c。根据题干中“并未绝对地否定”“还供奉孔子”“他反对把孔子言论的价值绝对化和对孔子的盲目迷信”等信息分析可知,李贽反对盲从孔子,向传统理学思想发起了挑战,推动了人们从正统儒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故c符合题意。根据设问中“在当时”可排除 b、d;宋明理学体系至王阳明时已较为完善,李贽言行的价值在于其批判性,李贽对儒家思想是批判继承,a错误。9.(2019德州模拟)从明代后期开始,一些儒生一改“束手谈心性”,转而研究外国史、蒙元史、科技史,一大批关于农业技术、军事武器、医学制药的著作问世。这反映了 ()a.儒家开始关注现实问题b.有识之士批判君主专制c.程朱理学失去主流地位d.时代特征推动学风转变【解析】选d。明朝后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明朝后期学风由空谈向经世致用思想转变,说明时代特征促进学风的转变,故d正确;a“开始”不符合题意;批判君主专制的是明末清初思想家,故b错误;程朱理学依然是社会的统治思想,故c错误。10.梁启超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为一部“怪书”,它“的确含有民主主义的精神,虽然很幼稚,对于三千年专制政治思想为极大胆的反抗”。黄宗羲思想“很幼稚”的根本原因是()a.新经济因素的迟滞与微弱b.未能跳出传统思想的窠臼c.缺乏相应的阶级基础d.未提出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解析】选a。黄宗羲的民主思想内涵缺乏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清资本主义始终停留在萌芽状态,故a正确。11.(2019东营模拟)以下是一份不完整的某历史人物表,据信息判定此人是()姓名称号思想家籍贯思想主张主要成就提出“众治”的主张,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生卒年16131682年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康有为【解析】选b。黄宗羲的主要思想是反对君主专制,故a错误;顾炎武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故b正确;王夫之与材料中的“众治”“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无关,故c错误;康有为是近代思想家,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错误。12.明代思想家王夫之在批评理学“损人欲以复天理”的同时,提出了弱化“理欲一体”“以性正情,以义制利”的主张。这说明王夫之()a.彻底否定理学的“理欲”观b.意在提倡“尊公轻私”思想c.极力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认为私欲是理的物质基础【解析】选b。王夫之批评理学“损人欲以复天理”,即提倡的正是“尊公轻私”思想,故b正确;王夫之批判的只是理学“理欲一体”“以性正情,以义制利”等的主张而并未对其进行彻底的否定,故a错误;材料中不涉及王夫之对封建君主专制体制的批判,故c错误;王夫之只是主张弱化“理欲一体”而并未“认为私欲是理的物质基础”,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7分)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代官学教育“科举嚣张,富贵熏心,亦遂以朝廷之势利,一变其本领”。后来朱熹重修白鹿洞书院并指出:“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书院讲学形式活泼,主讲人不限于本院讲师,还可别请名师做临时主讲或作专题讲授;听讲者不限于本院生徒,四方学士都可前来。摘编自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材料二(19世纪哥廷根大学数学教授)克莱因特别提倡“走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他长年的积极努力之下,哥廷根大学的整个自然科学终于脱离了哲学领域,并先后成立了数学、天文、物理、化学、技术和机械学院。1898年,哥廷根大学与工业界之间的成功谈判,导致了“哥廷根应用数学与应用物理学促进协会”的建立。从而成为当时唯一的一所发生了科学重心从人文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转移的大学。 李工真著德意志现代化进程与德意志知识界材料三 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原本是晚清供官吏进修的机构,蔡元培从欧洲留学归来就职北京大学校长后使其摆脱了“官员预科学校”基调,设置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语言文学三大部分,聘用大量学贯中西的教师。北大改革的成功部分由于新教师质量高,部分也由于京师大学堂时代便有的师生讨论学术问题的传统北大在“五四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明显标志着高等教育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费正清等著剑桥中华民国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宋代白鹿洞书院和德国哥廷根大学办学理念的异同。(8分)(2)根据材料三,指出北京大学办学理念发生的变化。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17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从目的看,材料一宋代书院教育旨在改变官学教育培养官僚的办学方式,材料二德国哥廷根大学旨在改变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办学方式,都在探索新的办学方式等。第二问从内容看,材料一宋代书院教育旨在“讲明义理,以修其身”,弘扬儒家的伦理道德;德国哥廷根大学“走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把理论研究与工业实践相结合。第(2)题第一问由材料三“摆脱了官员预科学校基调”“设置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语言文学三大部分”得知,专业培养目标上,从培养官员转变为培养现实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等。第二问材料三“京师大学堂时代便有的师生讨论学术问题的传统”,可见中国传统教育的启发等。答案:(1)同:探索新的办学方式;为现实需要服务。异:宋代书院旨在弘扬儒家的伦理道德;哥廷根大学把理论研究与工业实践相结合。(8分)(2)变化:从培养官员转变为培养现实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主导转变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6分)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思想解放;中国传统教育的启发;蔡元培的个人经历和改革精神。(11分)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综上所述,可知(明清)启蒙期之思想界,极复杂而极绚烂。其所以致此之原因有四:第一,承(宋)明(理)学极空疏之后,人心厌倦,相率返于沈实。第二,经大乱后,社会比较安宁,人得有余裕以自厉于学。第三,异族入主中夏,有志节者耻立乎其朝,故刊落声华,专集精力以治朴学。第四,旧学派权威既坠,新学派系统未成,无“定于一尊”之弊,故自由之研究精神特盛。 摘编自清代学术概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材料所述提出你的观点,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赞成或者反对的观点均可,但要结合史实说明)【解析】先依据材料提取相应的观点,然后依据所学知识对提取的观点进行论证。赞成观点可以从材料中“承(宋)明(理)学极空疏之后,人心厌倦,相率返于沈实”提取观点,说明可以从明清儒学的实用性以及程朱理学理论性角度进行论证;反对的观点可以从材料中“异族入主中夏”来概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