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6.47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课件 岳麓版_第1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6.47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课件 岳麓版_第2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6.47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课件 岳麓版_第3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6.47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课件 岳麓版_第4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6.47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课件 岳麓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题47古代历史上的改革,内容索引,必备知识拓展补遗新题快训强技提能,考点一商鞅变法【基础梳理】一、背景1.经济:(1)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2)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2.政治:(1)新兴地主阶级要求进行社会变革,建立地主阶级政权。(2)各国进行变法。3.军事:兼并战争十分频繁。4.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出现,形成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二、内容1.前期:开始于公元前356年。(1)政治: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加强对人民的控制。(2)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3)军事: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2.后期:开始于公元前350年。(1)经济: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2)政治:推广县制,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习俗:“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三、作用1.政治上:(1)实行按军功授爵的二十等爵制,打破了贵族世袭制,新兴的_成为维护秦国封建统治的重要支柱。(2)秦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封建专制_政治体制。2.经济上: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3.军事上: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军功地主,中央集权,4.局限性:(1)严刑苛政,导致社会矛盾激化。(2)重农抑商成为明清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归纳提升】商鞅变法的特点1.以法家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法律推动和巩固改革。2.以富国强兵为目的,措施全面,中心是“农战”和“法治”。3.实质是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是一场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4.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沉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久的改革。5.影响最为深远,不仅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而且对中国历史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备选要点】商鞅变法体现的新兴地主阶级政治经济要求1.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商鞅变法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增强了士兵作战的勇气,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商鞅变法同时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地位。2.废除井田,奖励耕织:商鞅下令“为田开阡陌封疆”,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自由买卖土地,推动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的发展。,3.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县制的建立及推广预示着它将取代西周分封制下的封国采邑制,成为新的政体制度。而国君直接任免官员则使从地方到中央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集中于国君一人,强化了中央集权,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考点二北魏孝文帝改革【基础梳理】一、背景1.阶级矛盾:北魏统治腐败,赋税繁重,阶级矛盾尖锐。2.民族矛盾: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3.统治危机:北魏社会动荡,人民起义不断,北魏统治面临严重危机。,4.有利条件:(1)北魏统一_,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2)拓跋部受中原文化的影响,逐渐由游牧生活转向农耕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3)北魏重用汉族儒生、兴办太学,吸收汉族_。,黄河流域,先进文化,二、内容及作用,国家控制,俸禄制,汉制,封建化,【归纳提升】一、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比较,二、全面认识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1.汉化政策的具体措施表现为移风易俗和实行汉制等内容。对鲜卑族来说,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就中华民族而言,更加丰富、发展了汉族文化。2.从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来看,巩固了鲜卑族的统治;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看,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的历史作出了贡献。,3.该政策体现了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文化所征服的历史规律,从这个角度讲,孝文帝的汉化政策自觉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值得肯定。4.从本质上说,汉化政策既是落后文化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考点三王安石变法【基础梳理】一、背景1.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以及实行“守内虚外”的军事部署政策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的形成。2.阶级矛盾尖锐: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起义不断。3.民族矛盾尖锐: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4.有利条件:(1)以_为中心的“庆历新政”,揭开了北宋革新除弊、变法改革的序幕。(2)面对财政危机严重、社会矛盾尖锐的情况,宋神宗支持王安石进行变法。,整顿吏治,二、内容及具体作用,均输法,青苗法,将兵法,三、评价1.根本目的: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弹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统治。改革实质上是地主阶级推动的封建生产关系内部的部分调整。2.显著成效: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1)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2)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使财政收入增加,改善“积贫”的局面。(3)使军队战斗力增强,改善了“积弱”的局面。,3.不足:(1)指导思想上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违背客观经济规律。(2)新法实行过于急进。,【归纳提升】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备选要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启示1.改革必须遵循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原则。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