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管理_穆淑霞_第1页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管理_穆淑霞_第2页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管理_穆淑霞_第3页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管理_穆淑霞_第4页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管理_穆淑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的专家共识,宝山区吴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讲人:穆淑霞,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趋势正在加剧,DIABETES,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13年公布第六版“IDF糖尿病地图”,据IDF统计,2013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为3.82亿,按照2007年流行病学数据计算,中国2013年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为9840万,居全球首位。,2007-2008年,2013年9月,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对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进行的大型调查研究报道:,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对国内14个城镇20岁以上人群中的4万多人进行了调查:,关注控制高血糖以外的相关因素,血糖的控制:,降糖策略;,多项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血糖控制的基本原则,糖尿病患者多重危险因素综合管理,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2010年9月,糖尿病患者多重危险因素综合管理生活方式管理血压管理微量白蛋白尿筛查与干预血脂管理抗血小板管理,血压每下降10mmHg任意糖尿病相关终点风险降低12%,BMJ.2000;321;412-419,23所医院4801UKPDS患者的前瞻性观察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预后与血压密切相关,UKPDS,降低血压可显著减少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被众多医学证据所证明,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的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2012年,2012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提出:,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8(28):614-618,降压治疗的时机和目标,降压治疗的四项原则,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所有血压140/90mmHg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应: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积极启动降压药物治疗,从2005年2010年看:糖尿病伴高血压强调严格的治疗目标,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7ESH/ESC(国际心脏和高血压学会)指南,2007NKF(国际肾脏基金会)指南,2008ASH(美国高血压协会)指南,2010ADA(美国糖尿病协会)指南,降压目标值130/80mmHg,糖尿病研究,强化血糖控制与糖尿病血管转归,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美国退伍军人糖尿病研究,强化血糖控制为主要手段,预设的HbA1c靶目标值分别为小于6.5%、6.0%和6.0%,期望通过强化降糖达标来证明是否能给病程相对较长或有心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心血管益处。,ACCORD研究强化降压未显著降低主要复合终点事件,降压治疗后两组血压平均水平标准降压133.5mmHgvs.强化降压119.3mmHg,=14.2mmHg,研究发现:强化降压(收缩压120mmHg)较之常规降压患者未进一步获益,强化治疗增加了总体死亡率,因此提前终止了研究,ACCORD研究强化降压未显著降低主要复合终点事件但更有效卒中风险,降压治疗后两组血压平均水平标准降压133.5mmHgvs.强化降压119.3mmHg,=14.2mmHg,对其二级终点进一步分析显示强化降压组患者卒中发生率显著降低。考虑到我国人群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欧美国家,因此严格控制血压水平,降低卒中致残致死率对于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ACCORD降压分支研究带来了对降压目标的新思考,2012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提出我国糖尿病患者血压“分层管理”血压目标值个体化,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8(28):614-618,2012年我国糖尿病患者血压分层管理,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8(28):614-618,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注*:毛细血管血糖,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征求意见稿,BP,BP,BP,BP,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高血压,LVHIMT微量蛋白尿轻度肾病近期糖尿病,MI卒中CHFESRD,心绞痛TIA跛行蛋白尿中度肾病糖尿病,亚临床器官损害,危险因素,临床疾病,心血管事件,死亡,Zanchettietal.,JHypertens2005;23:1113,糖尿病患者血压达标越早,获益越大,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糖尿病患者多重危险因素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降压药物治疗的四项原则,小剂量开始,优选长效制剂,联合用药,个体化原则,共识对于降压药物选择的建议,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ARB和ACEI基于大量临床试验证据ARB与ACEI被推荐为治疗糖尿病伴高血压的基石药物ARB/ACEI不仅有效降压,而且有效改善糖代谢,并可显著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泌、延缓肾脏损害的进展等,因而被推荐为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首选降压药物,糖尿病患者多重危险因素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共识对于降压药物选择的建议,CCB长效CCB具有可靠的降压效果和靶器官保护作用,且对糖代谢无不良影响可用作不能耐受ARB/ACEI治疗的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首选药物,或在单用ARB/ACEI治疗血压不能达标时与之联合应用利尿剂不推荐将此类药物作为高血压伴糖代谢异常患者的首选药物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25mg)对糖代谢的影响甚微,联合应用ARB/ACEI+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可显著增进降压效果,提高血压达标率,降低低血钾发生率,糖尿病患者多重危险因素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共识对于降压药物选择的建议,-受体阻滞剂不推荐将此类药物作为高血压伴糖代谢异常患者的首选药物对于存在交感张力增高、心动过速、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患者,可考虑在ARB/ACEI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受体阻滞剂不推荐将此类药物作为高血压伴糖代谢异常患者的首选药物对于应用ARB/ACEI、CCB和利尿剂治疗后血压仍不能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考虑联合应用此类药物,糖尿病患者多重危险因素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ARB/ACEI,+,CCB,2012ADA糖尿病指南:为使血压达标一般需联用多种药物(使用2种药物的最大剂量)。,2012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ARB/ACEI联合CCB治疗,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需联合治疗,机制互补,增强降压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保护靶器官有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压目的是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建议所有特定年龄段的男(40岁以上)、女(50岁以上)均应进行一次完整的心血管风险评估,指南中明确提出IMT、PWV等多项指标可作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EuropeanGuidelinesonCVDpreventioninClinicalPractice2012.,关注独立预测因素重视心血管风险评估,2012年5月3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最新公布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2012ESC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应重视心血管风险评估,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强调:血管指标是独立于血压的心血管事件预测因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粥样斑块可独立于血压水平预测心血管事件,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增快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IMT,内中膜厚度的五分位数,颈动脉IMT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指标,脑卒中的发生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密切相关,每千人年心梗或卒中比率(%),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1999;340:14-22,LauraTripkovic,KathrynHart.SummerMeeting30June3July2008,PW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