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复式操作法_第1页
小儿推拿复式操作法_第2页
小儿推拿复式操作法_第3页
小儿推拿复式操作法_第4页
小儿推拿复式操作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小儿推拿复式操作法,2,1.概述小儿推拿复式操作手法指具有特定姿势与步骤,特定名称和特定主治功用的一类手法。它涉及多穴位、多手法的联合运用,其疗效较单一手法及穴位显著与全面,备受历代推拿学者重视。,3,2.形成历史最早记载于明代徐用宣于永乐年间(14031424年)袖珍小儿方第十卷为家传“秘传看惊掐筋口授心法”载有“龙入虎口”与“苍龙摆尾”复式手法两种.,4,从原文中可以看出,复式操作手法不仅数量少,操作简单,适应症也只限于当时的儿科急症惊风。但它毕竟开创了多穴位多手法联合运用的先河.,5,至四明陈氏撰写第一部小儿推拿专著保婴神术按摩经(成书于14051601年之间)收录有小儿复式手法20种如黄蜂出洞、水底捞月、退天河水、天门入虎口等。,6,治疗范围亦大有拓展,除用于惊风外,还用于寒热不调、无汗、高热、脾虚、肚痛等。从而奠定了小儿推拿复式操作法的基础。,7,3.复式操作法命名规律复式操作法的名称是以动作的形式,作用的穴位或临床治疗的作用而制定的。,8,根据操作法的形象而定,如“苍龙摆尾”,“双凤展翅”,“老虎吞食”等;,9,依据手法名称和操作的穴位而定,如“运土入水”,“运水入土”;,10,依据其操作法的功用而定,如“飞经走气”。,11,4.复式操作法的操作规律复式操作法的应用规律,则是依据推拿手法,特定的穴位,主治的疾病,所做的组合,有利于操作,并便于掌握与应用。根据其主治的疾病,有以下规律:,12,单一的手法作用于单一的穴位,如黄蜂入洞等;,13,单一的手法作用于多个穴位,如运土入水等;,14,多个手法作用于单一穴位,如按弦走搓摩等;,15,多个手法作用于多个穴位,如揉脐及龟尾并推七节骨等。,16,5.具体操作方法,17,黄蜂入洞【操作方式】用食、中或小指指端在儿两鼻孔揉动。【治疗原则】发汗解表,泻热通窍。,18,【主治疾病】发热无汗,鼻塞不通。【文献辑录】按摩经载有:“黄蜂入洞:屈儿小指,揉儿劳宫,去风寒也。”,19,打马过天河【操作方式】先运内劳官,然后用左手拿儿二指,用右手食、中、无名指沿天河打至手弯止;或用食、中指沿天河弹至手弯处。,天河水,六腑,三关,20,【治疗原则】通经活络,行气散热。【主治疾病】恶寒发热,神昏,呕吐,下痢等疾病。,21,【文献辑录】小儿推拿全书载有:“打马过天河,止呕,兼止泻痢。”“打马过天河:温凉,以三指在上马穴边,从手背推到天河头上。”,22,水底捞月【操作方式】用冷水滴入掌心,在掌心旋推,边推边吹凉气。【治疗原则】清热镇惊。【主治疾病】发热(高热),惊风抽搐。,23,【文献辑录】小儿推拿全书载有:“水底捞明月主化痰、潮热无双。”“水底捞明月法:大凉。做此法,先掐总筋,清天河水:后以五指皆跪,中指向前,众指随后,如捞物之状,以口吹之。”,24,按弦走搓摩【操作方式】用双掌在儿胁上搓摩,从上自下多次。【治疗原则】理气化痰。【主治疾病】胸闷气促,咳嗽喘息,脘痞腹胀,大便闭结。,25,运水入土【操作方法】用拇指桡侧缘或指腹自肾水沿掌根运向拇指端脾土。,26,【治疗原则】健运脾胃,润燥通便。【主治疾病】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厌食,泻痢等病症。,27,【文献辑录】小儿推拿全书载有:“运水入土:能治脾土虚弱,小便赤涩。”小儿推拿广意载有:“运水入土,身弱肚起青筋,为水盛土枯,推以润之。”,28,运土入水【操作方式】用大指外侧缘或指腹自儿脾土穴沿儿掌边缘运向小指端肾水(另有推向坎水之说。),29,【治疗原则】滋补肾水,清利湿热。【主治疾病】少腹胀满,小便频数,泄泻等病症。,30,【文献辑录】按摩经载有:“运土入水,照前法(运水入土)反回是也。肾水频数无统用之,又治小便赤涩。”小儿推拿广意载有:“运土入水,丹田作胀、眼睁,为土盛水枯,推以滋之。”,31,老汉扳缯【操作方式】左手拇指大指腹或指端掐住大指根处,右手掐捏脾经穴并摇动儿大指。,32,【治疗原则】健脾消食。【主治疾病】腹胀、腹痛,便秘,厌食等疾病,33,【文献辑录】按摩经载有:“老汉扳缯:以一手掐大指根骨,一手掐脾轻摇之,治痞块也。”保赤推拿法载有:“老汉扳缯法“能消食治痞。”,34,(8)开璇玑【操作方式】两拇指指腹自患儿胸肋由上而下分推,分推至季肋后,从胸骨柄下端向脐处直推,直推后再用右掌摩挪儿腹,摩挪后从脐向下直推,最后推上七节。,35,【治疗原则】宽胸理气,健脾和胃。【主治疾病】胸闷咳喘,痰鸣气急,食滞胃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疾病。,36,【文献辑录】幼科集要载有:“武宁杨光斗曰:璇玑者,胸中,膻中、气海穴(在脐下)也。凡小儿气促,胸高,风寒痰闭,夹食腹痛,呕吐泄泻,发热搐搦,昏迷不醒,一切危险急症。医用两手大指蘸姜葱热汁,在病儿胸前,左右横推,。虚人泄泻者,逆推尾尻穴,至命门两肾间,切不可顺推,此法屡试屡验。”,37,(9)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操作方式】医者用中指指腹或掌揉神阙后,再用拇指指腹或中指指腹揉龟尾穴,最后用拇指指腹面自龟尾向上推至命门或自命门向下推至龟尾。”,38,【治疗原则】调理脾胃,泻热导滞。,39,【主治疾病】推上七节骨:有升阳固脱作用,主治腹泻,脱肛。,40,推下七节骨:有泻热通便作用,主治痢疾初期,便秘。,41,【文献辑录】幼科推拿秘书载有:“此治泻痢之良也。自龟尾擦上七节骨为补。水泻专用补。若赤白痢,必自上七节骨擦下龟尾为泄,先去大肠热毒,然后可补也。”,42,(10)总收法【操作方式】用双手中指指腹面分别按揉小儿左右肩井穴,再用手拿小儿食指无名指摇动数次。此法用于各推拿操作之后,治疗结束之前。,43,【治疗原则】平衡阴阳,调理脏腑。【主治疾病】调节与恢复机体功能,并且为各种治疗手法的结束。,44,【文献辑录】幼科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