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与评价,周献旺2015/10/8,主要内容,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概念,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工作场所中存在或产生的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其他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与评价的内容,识别建设项目各类危害因素的来源、分布及其所影响的人员分析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的作业工种、接触机会、接触方式及接触时间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具有的有害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健康影响评价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的接触水平及其与职业接触限值标准要求的符合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一、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有毒物质,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2、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射线、放射性同位素等。3、生物因素,(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5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通风不良、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中所致危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二、按所致职业病的种类分类,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十大类:1、生产性粉尘2、放射性同位素与放射线3、有毒化学物质4、物理因素5、生物因素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9、导致职业性肿瘤的危害因素10、导致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性粉尘,矽尘:游离二氧化硅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煤尘;石墨尘:碳元素为主的矿物质(含游离二氧化硅较高),石墨矿开采、碳素制品制造;炭黑尘:含炭黑为主的粉尘,炭黑制备、橡胶制品、稀有金属冶炼;石棉尘:石棉开采、耐火保温材料、建筑材料、刹车制动品制造;陶瓷尘;滑石尘:采矿、滑石粉加工应用;水泥尘;云母尘:云母开采、电器设备制造;铝尘:采矿、铝提炼、铝制品;电焊尘;铸工尘;其他尘职业接触限值:47种,有毒化学物质,金属与类金属:铅、汞、砷、锰、镉、镍、铍、铊、钡、钒、铬、铀;刺激性气体:氯气、氨气、光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有机化合物:农药;职业接触限值:339,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铬、强酸强碱、紫外辐射、油彩、高温高湿三氯甲烷、煤焦沥青、有机溶剂、棉麻皮毛与饲料粮食加工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强酸强碱,刺激性化合物,紫外辐射、电离辐射、三硝基甲苯、高温红外辐射、激光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病危害因素:噪声;铬(铬鼻病);酸雾(牙酸蚀病),导致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石棉;联本胺;氯甲甲醚;苯;砷;氯乙烯;焦炉烟气;铬,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三、按职业接触限值分类分类,按照GBZ2.1和GBZ2.2标准分为化学有害因素和物理因素两大类(1)化学有害因素包括化学物质(339种)、粉尘(47种)、生物因素(2种)(2)物理因素包括超高频辐射、高频电磁场、激光辐射、紫外辐射、高温、噪声、手传振动、煤矿井下采掘工作场所气象条件、体力劳动强度、体力劳动是心律等11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是按照划分的评价单元,在工程分析和职业卫生调查的基础上,识别建设项目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环境、劳动过程中以及建设施工过程可能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来源、分布与影响的人员。,识别的意义,识别的内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人员,识别的方法,类比法资料复用法经验法工程分析法职业卫生调查法检测检验法,类比法,概念:类比法是利用与拟建建设项目相似的现有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资料进行类推的识别方法。适用范围:类比法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中最常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类比法,优点:直观、可以定量(通过对类比现场的调查、监测);缺点:相似可比性的差异带来偏差。工程特征的相似性(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辅材料、产品结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差异性;环境特征的相似性。,资料复用法,概念:是利用已完成的同类建设项目或从文献中检索到的同类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资料进行类比分析、定量和定性识别的分析该法属于文献资料类比的范畴,具有简便易行等优点,但可靠性和准确性难以控制,经验法,概念:经验法是评价人员依据其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借助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对工作场所存在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分析的方法。适用范围: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传统行业中采用传统工艺的建设项目的评价,评价人员积累的这类典型行业和工艺的职业卫生基础资料较为丰富,可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原有的资料积累对此类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经验法,优缺点:优点-简便、易行缺点-受评价人员占有的知识、经验和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和偏差。,工程分析法,概念:对识别对象的生产流程、生产设备布局、化学反应原理、原辅材料及其杂质种类含量等进行分析,推测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潜在的、可能产生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新工程、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项目,不易找到类比对象。,职业卫生调查法通过对建设项目的现场调查使用的原辅材料的种类及用量、产品种类及产量以及生产工艺设备及工艺特征来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方法检测检验法是采用仪器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采样分析的方法,特殊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前面所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主要涉及在正常生产状态下的识别。事实上有些职业病发病原因并非正常工作状况所致,特别是许多记性职业中毒事故都发生在非正常生产情况下。我国近年来硫化氢和一氧化碳急性职业中毒事故50%以上发生在密闭空间作业。,特殊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一)密闭空间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二)异常运转情况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三)维修时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四)工程项目建设期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是按照划分的评价单元,在工程分析、职业卫生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基础上,分析改建设项目存在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工种(岗位),以及该工种(岗位)涉及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工作地点、作业方式(接触方式)、接触时间与频度等,并分析接触该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引起的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主要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有害性分析和接触分析,分析的意义,分析的内容,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害性分析指职业病危害因素造成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导致职业病或其他健康影响的能力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分析按照划分的评价单元,通过开展现场调查和工作日写实,调查分析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工种(岗位)及其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地点、作业方法、接触时间与频度。,分析的内容,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害性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理化性质;侵入人体的途径;健康影响;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等。,分析的内容,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分析接触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所属的工种(岗位)及其接触的工作地点(工序)、接触时间,作业方式;关注非常规作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情况,如检维修作业、密闭作业、临时性抢修作业、外委作业等,分析的方法,资料查阅有害性分析的主要方法。通过查阅教科书、文献资料、MSDS(化学品安全说明书)、GHS(全球化学品同一分类和标签制度)等资料,可以获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有关理化性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等数据信息工作日写实是指在生产劳动现场,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的整个工作日内的各种活动及其时间消耗,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连续观察、如实记录,并进行整理和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是按照划分的评价单元,针对其存在的各类职业病危害作业工种(岗位)及其相关工作地点,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并对照GBZ2.1或者GBZ2.2标准等,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的符合性及其危害程度,评价的意义,评价的内容,不同工种(岗位)及其具体作业任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不同人群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不同工作地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评价的依据,目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主要采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的评价。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并对照GBZ2.1或者GBZ2.2的职业接触限值标准,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的符合性。职业接触限值: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限值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评价的依据,评价的依据,评价的依据,评价的依据,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PC-TWA的应用PC-STSL的应用MAC的应用超限倍数的应用,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PC-TWA的应用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PC-STEL的应用1、PC-STEL是与PC-TWA相配套的短时间接触限值,可视为对PC-TWA的补充。2、即使当日的TWA符合要求时,短时间接触浓度也不应超过PC-STEL。当接触浓度超过PC-TWA,达到PC-STEL水平时,一次持续接触时间不应超过15min,每个工作日接触次数不应超过次,相继接触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60min。3、对制定有PC-STEL的化学物质进行监测和评价时,应了解现场浓度波动情况,在浓度最高的时段按采样规范和标准检测方法进行采样和检测。,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PC-STEL的应用在遵循PC-TWA的前提下,PC-STEL水平短时间接触不引起:1、刺激作用2、慢性或不可逆组织损伤3、存在剂量接触次数依赖关系的毒性效应4、麻醉程度足以导致事故率升高、影响逃生和降低工作效率,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MAC的应用MAC主要是针对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的不应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即任何情况都不容许超过的限值。最高浓度的检测应在了解生产工艺过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工种和操作地点采集能够代表最高瞬间浓度的空气样品再进行检测。,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超限倍数的应用对于粉尘和未制定PC-STEL的化学物质,即使其8hTWA没有超过PC-TWA,也应控制其漂移上限。因此,可采用超限倍数控制其短时间接触水平的过高波动。超限倍数所对应的浓度是短时间接触浓度,采样和检测方法同PC-STEL。在符合PC-TWA的前提下,粉尘的超限倍数是PC-TWA的2倍;化学物质的超限倍数见下表。,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超限倍数的应用,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4.注意事项对分别制定了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PC-TWA的粉尘,应同时测定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当工作场所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时,若缺乏联合作用的毒理学资料,应分别测定各化学物质的浓度,并按各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济南市槐荫区事业单位2025年下半年招考工作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兄妹分配家产协议书
- 机构帮助招生协议书
- 危险期运输合同范本
- 成都市岷江自来水厂双流聚乙烯管材生产车间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金融管理课程第六章课件
- 广州番禺区中心血站2025(第四批)事业单位招聘编外人员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危房收购协议书模板
- 机票预订服务协议书
- 广东番禺区人防通信站事业单位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基于多尺度建模的AZ31镁合金固态增材制造机理与性能优化研究
- 2025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制氢技术与工艺 课件 第5章 电解水制氢
- 【课件】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 水利水电工程资料员手册
- 《道德经》的智慧启示-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
- 尼莫地平在蛛网膜下腔中应用
- GB/T 232-2024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 2015年10月浙江省自考00504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一例化疗后骨髓抑制护理查房
- 制药工程专业生涯规划报告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