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为在读研究生,如何做好学术研究,是我们迫在眉睫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有了这样的思考和总结,才能更好的规范期间我们的研究态度和方法。在谈论我对于如何做好学术研究的认识之前,想先分享一则小故事,这个故事是我偶然在一篇博客上发现的,之所以于此分享,是因为我觉得,这个故事中影射着我认为做好学术研究的几个关键因素。故事是这样的: 一天,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庞帝雅克(Pontiac)部门收到一封客户抱怨信,上面是这样写的:“这是我为了同一件事第二次写信给你们,我不会怪你们为什么没有回信给我,因为我也觉得这样别人会认为我疯了,但这的确是一个事实。我们家有一个传统的习惯,就是我们每天在吃完晚餐后,都会以冰激凌作为我们的饭后甜点。由于冰激凌的口味很多,所以我们家每天会在饭后投票决定要吃哪一种口味,等大家决定后我就会开车去买。但自从最近我买了一部新的庞帝雅克后,在我去买冰激凌的这段路程问题就发生了。你知道吗?每当我买的冰激凌是香草口味时,我从店里出来车子就发不动。但如果我买的是其他口味,车子发动就顺得很。我要让你知道,我对这件事情是非常认真的,尽管这个问题听起来很猪头。为什么这部庞帝雅克当我买了香草冰激凌它就秀逗,而我不管什么时候买其他口味的冰激凌,它就没有问题?为什么?为什么?” 事实上庞帝雅克的总经理对这封信还真的心存怀疑,但他还是派了一位工程师去查看究竟。当工程师找到这位仁兄时,很惊讶地发现这封信是出自于一位成功、乐观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之手。工程师与这位仁兄的见面时间刚好是在用完晚餐之后,两人于是一个箭步跃上车,往冰激凌店开去。那个晚上的投票结果是香草口味,当买好香草冰激凌回到车上后,车子又秀逗了。这位工程师之后又依约来了三个晚上。第一晚,巧克力冰激凌,车子没事。第二晚,草莓冰激凌,车子也没事。第三晚,香草冰激凌,车子秀逗了。到目前为止,这位严谨而富有逻辑的工程师还是不相信这位仁兄的车子对香草过敏。因此,他仍然不放弃继续安排相同的行程,希望能够将这个问题解决。工程师开始记录下从开始到现在所发生的种种详细资料,如往返行驶时间、停放时间、车子使用的燃油种类根据资料,他有了一个结论:这位仁兄买香草冰激凌所花的时间比其他口味要少。为什么呢?原因出在这家冰激凌店的内部设置上。因为香草冰激凌是所有冰激凌口味中最畅销的口味,店家为了让顾客每次都能很快取到,就将香草口味特别分开陈列在单独的冰柜里,并将冰柜放置在店堂的最前端,至于其它口味则放置在距离收银台较远的后端。 现在,工程师所要解决的疑问是:为什么这部车会因为从熄火到重新激活的时间较短就会秀逗?原因很清楚,绝对不是因为香草冰激凌的关系。工程师很快想到,答案应该是“蒸汽锁”。因为当这位仁兄买其它口味的冰激凌时,由于时间较久,引擎有足够的时间散热,重新发动时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买香草口味时,由于花的时间较短,引擎太热以至于还无法让“蒸汽锁”有足够的散热时间。问题迎刃而解,厂家也发现了“蒸汽锁”设计不合理这个漏洞。 从这个故事中,我得到三个认识: 一、 没有荒谬的问题,只有荒谬的态度。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决定了一切皆有可能。不轻易下结论,而是付出足够的努力去探究隐藏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的真理,才是成功的关键。我们做学术研究也是类似的,不轻易判定一个论点正确还是错误,不人云亦云,只有踏实的求证才能得到最准确的结论。 二、 遇到问题时,查询起因,即要追本溯源,然后依照事情发展,对比,记录,最终得到症结所在。亦如故事中“严谨而富有逻辑的工程师”所为,从产生症状的问题出发,将所有的相关过程还原出来,只有进行了一次完整的实验,涉猎到所有的步骤,记录“种种详细资料,如往返行驶时间、停放时间、车子使用的燃油种类”等等,才能判定问题的症结出现在哪个环节。而这种探究问题的方法,在学术研究中,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 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小小的蒸汽锁,一个短暂的散热时间,这样的小事故可能带来的将会是巨大的利益损失。学术研究亦如此,每一个环节的制定都是需要经过仔细的推敲的,只有足够的准确才能经得住实践的拷问。 事实上,我自认还没有足够的权威来讨论如何做好学术研究这个宏观课题,因为目前没有任何一件有利的证据显示我已经拥有足够好的学术研究能力。但仅就日常的一些小的课题研究,小的科目学习,甚至缩小到一个小的概念理解,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见微知著”,通过这些小范围的学习,我总结到,要做好学术研究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做学术研究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之前看到这样一句话,很有道理“不要贪图无所不有,否则你将一无所有;不要试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不要企图无所不能,否则你将一无所能”,这句话在揭示某些深刻的人生哲理的同时,也告诉我们,业有专攻,术有专精。我们已经脱离了初高中,甚至大学的那种科普似的学习状态,进入研究生阶段,是时候要将知识专业化,将所学理论实践化了。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对所有的学科门类都研究透彻,而行业竞争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也不是学而不专,看似什么都懂,实际上却什么也道不清的门外汉。行业的划分就是对行业人才的划分,社会进步需要的是实际的利益,只有对专业知识的深入探究,才可能创新,才可能创造出更大的财富,所以做学术研究,首先要选好自己感兴趣的有价值的研究方向,然后一探到底,而不是感觉每个课题都很新鲜,每个都想尝试,却落到什么都研究不明白的悲剧境地。 其次,在选择好自己的研究方向后,就需要尽一切努力获取最全面的专业资料,步步为营。事物发展都存在一定的规律和规则,欲速则不达,否则将会舍本逐末。做学术研究亦如此。学术研究需要踏实务实的态度,需要一颗勤奋淡定的心境,需要不为眼前利益所惑,而能通过自己的远见卓识制作出最长远的计划,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需要研究者清楚的认识自己想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而做出最详尽的研究计划。从开题到最后的答辩,研究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可对比的情况,抓住研究目的这条链锁,做出各阶段的层层递进的研究内容和计划,各阶段的计划对于整个研究目的的实现就作用来讲是循序渐进的。事无巨细,每个阶段的任务又可划分为几个小的任务,针对不同的任务,涉猎不同的资料,达到不同的目的,为整个研究任务做不同的铺垫作用。所以,确定研究方向后,一个详细的研究计划,是确保研究工作高效进行,研究所获得的结论正确且全面的关键。当然研究计划也并不是要一步到位,不可改变的。这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作为学术研究者,对于整个研究的进程是要了然于心的,这其中,如果在哪个阶段发现新的问题,需要修改计划,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最最根本的,你的研究分几个阶段,需要研究的大的方面是要一开始就要确定好的。而“香草冰激凌和汽车”的故事中,“蒸汽锁”的问题,就是整个项目开发方案中的一个小失误,我们做学术研究,在制定计划时,最好能够将细节考虑清楚,避免这种漏洞,使最终的研究结果更加准确,无懈可击。再次,有了详尽的研究计划,就需要按部就班的按计划执行,这才是考验研究者研究水平高下的关键一环,这个步骤中需要正确的学术研究态度和学术研究方法。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在比较中日两个民族的认真精神时曾说:如果让一个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让一个中国人去做,那么他在第一天可能擦六遍,第二天可能擦六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会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后来,就不了了之。有鉴于此,他表示: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只有每一个规定的任务认认真真的做好,才会提供最有信服力的证明依据,在整个大的研究工作中,各个环节相辅相成的关系链才不会因为某一环的失误而出现松动。所以,认真踏实的态度,是做好学术研究必须具备的。另一方面,有了这种态度,用怎样的方法才能更有效的完成任务,这就需要好的学术研究方法了。研究方法很多,而且因人而异,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认识,在这里,我只是简单的拿“香草冰激凌和汽车”的故事举例,如果这个工程师不是随同那位仁兄将整个过程进行了一次观察去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没有将所有的详细资料都一一记录在案并且比较分析,而是先将汽车返厂检修,恐怕蒸汽锁的设计漏洞的发现,尚待时日吧。再者,如果工程师只将焦点放在仁兄买冰激凌到汽车上的过程,而忽视了对于冰激凌店中不同口味冰激凌放置位置的对比,恐怕也很难发现是由于这样的一个时间差,导致汽车开不了火的重大事故吧。所以,一个正确的研究方法,对于做好学术研究至关重要。 最后,做好学术研究,需要具备一定的总结和表述能力。当我们完成一项研究时,如何将研究结果用更准确的词汇呈现出来,如何将自己的研究过程概括的更加全面,如何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加具有信服力,在哪些地方需要数据对比和呈现,哪些地方需要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其更容易被理解,这些都是需要研究者深思熟虑的问题。研究成果的展现,亦如产品的包装,金玉其内的同时加上金玉其外,会获得更大的认可和成功。以上即是我对于如何做好学术研究的一些认识,相比于这些,可能真正要做好学术研究需要的更多,每个人也都有自己不同的践行标准,但是无论如何,我觉得,只要对于学术研究有足够真挚的感情,足够认真的态度,在不断地积累中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好的研究成果,指日可待。现阶段,作为一名在读的研究生,这样的一次总结,对于我本人来讲也是大有裨益的,我将努力按照我所想所思规范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 那么“到底是什么影响了科研和学术创新”? 这个问题,牵涉到诸多方面的因素,从现实情况看,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条,其中前四条是主观原因,后三条是客观原因。 底蕴不深 根深叶茂,本固枝荣。所谓“创新”,就是和别人看同样的事情,而能得出不同的结论。现如今,有的人把“创新”看得太容易,束书不观,游谈无根,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动辄宣称自己“创新”了什么。其实,他未必真的知道他说的“什么”是什么。拜读某些所谓论文,洋洋洒洒,海阔天空,词藻华丽,包装时髦,但下笊篱一捞,捞不出什么新鲜东西。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是读书太少,没有底蕴。当前,学术界存在着两种怪现象:一是学生给老师写书;二是写的书比读的书多。鲁迅当年告诫人们“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现在有的人不是“硬写”,而是“硬凑”,没话找话,光著书不立说,有论文无论点,味同嚼蜡,让人难以卒读。 眼光不敏 敏锐的眼光,是学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有人想搞创新,但一问三不知:不知道学术渊源,不知道学术前沿,不知道学术生长点,那怎么行呢?曾经担任二十多年哈佛大学校长的科南特先生,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一个人不了解他出生之前的历史,就始终是个孩子。”学术研究的道理,也是如此。“如果不知道他人已经研究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那么我们所做的大量研究就可能只是、而且目前实际上就是在重复他人已经做过的事,研究他人已经研究过的课题,发现他人已经有的发现”(杨玉圣:学术批评丛稿第25页,辽宁大学出版社)。要搞创新,还必须紧紧盯住学术前沿。现在有些人不管什么“前沿”、“后沿”,一张嘴,罗罗嗦嗦,假话、空话、套话,比比皆是。动辄说某项成果达到了“国内最高水平”、“国际领先水平”等等,其实,“最高”是多高,“领先”先多少,可能他根本就搞不清楚。不知道学术生长点,原因是缺乏问题意识,不知道什么问题有研究价值,在不长庄稼的地方下种。有人说,给他两门学问、三天时间,他就能再鼓捣出一门新学问来。能否做到姑且勿论,一个更加务实的问题是,鼓捣出这样一门新学问来干什么?什么回忆录学、什么红娘学等等,为创新而创新,创不出什么有份量的东西,充其量不过创出几个“自造的形容词之类”(鲁迅语),既难懂,又无用。 胆力不足 所谓胆力,包括胆量和魄力。胆力不足的人,没有办法搞创新,因为搞创新是要担风险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有一句名言:“科学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葬礼而前进的。”古今中外,有多少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人,反而被历史车轮无情地碾碎了。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要想搞创新,都需要有一种大无畏的气概和不怕死的精神。马克思说,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拒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所以,不拿出点“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精神,就休言什么“创新”。 治学不勤 从本质上讲,做学问是一种创新的过程,而创新是一件苦差事。需要淡化当官心理,强化学者心理,清心寡欲,苦读深思,“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现在,急功近利的人太多了,恨不得早晨种麦子中午吃饺子,哪还有心思去“耕耘”呢?世界上哪有这么简单的事呢?现在一些人只要成果,不要过程。这种情绪,是科学创新的大敌。 氛围不浓 做学问能否创新,不但取决于研究者自身的因素,而且和环境条件特别是研究者所受的教育情况,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做学问,前提是想问、敢问、会问,然而,传统中国的教育,不是教人学“问”,而是教人学“答”,答案是标准的,结论是惟一的。这样就造成创新思维不足。科研创新氛围不浓的另一条重要原因,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相当多的人有浮躁情绪、急躁情绪,甚至把做学问也变成了一种做买卖。互联网上竟有论文“超市”,论文覆盖了文学、法学、医学、金融、计算机等多个学科。明码标价,本科、硕士、博士价钱不等。评价不公 “有状元徒弟,没状元师傅”。就一般的规律而言,越是创新价值大的成果越难评价。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时候,很多人包括一些学术权威都感到不可理解。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成果的鉴定,就更加复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急又急不得,等又等不得。一位经济学家曾说:“优质的学术成果如葡萄美酒,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有些专家能品尝新酒而相当准确地推断十年之后的酒味。我们需要这种专家。”如果没有这种专家,我们就得准备接受历史的检验。20世纪5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质生产力:热议背后的深层动因
- 9.20全国爱牙日护牙健齿健康科普课件
- 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 2025年免疫学免疫细胞生物学答案及解析
- 医患关系类型研究
- 2025年普外科常见手术并发症处理模拟分析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妇产科子宫肌瘤微创手术操作规范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内分泌科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儿童心理学儿童行为障碍评估测试答案及解析
- 老师三年个人进展方案
- 高纯镁砂的生产技术及生产现状
- 急性会厌炎护理查房
- 混凝土模板工程验收表(含续表)GDAQ2090202
- GB/T 29466-2023板式热交换器机组
- 多模态大模型技术演进及研究框架
- 中国教育史全套
- GB/T 818-2000十字槽盘头螺钉
- GB/T 31298-2014TC4钛合金厚板
- 口腔科中医临床诊疗技术
-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培训课件
- 中学生物学教学技能与实践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