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氦气密度小,可以用做填充探空气球B氧气能支持多种物质的燃烧,可以做燃料C水可以溶解很多种物质,是常见的溶剂D金刚石硬度很大,可以用来切割玻璃2 .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错误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助燃剂,B铜丝具有导电性,可用作导线C氢气密度小,可用作探空气球D氢氧化钠显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3 . 如下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B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BA3+ BA3=B2+3A2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4 . 从化学角度分析,下列诗句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5 . 实验操作中应该严谨规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NaCl溶液,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以不用预热C过滤溶液时,漏斗内的液面要高于滤纸的边缘D在CO还原Fe2O3实验中,通入CO时,就立即用酒精灯加热6 . 铼元素广泛用于航空工业,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铼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的中子数为75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D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 g7 . 科学家探索用CO除去SO2,该研究涉及的一个反应:SO2 + 2CO = 2X + S,则X的化学式为( )ACO2BCCCS2DO28 . 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铁粉中混有的氧化铁加入稀硫酸B鉴别氯化钠和硝酸铵加水溶解C除去CO2中混有的CO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D检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呼出的气体中AABBCCDD9 .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下列性质与用途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因此通常可用于灭火B氮气含有氮元素,因此可用于生产氮肥C氧气具有可燃性,因此可用于做火箭燃料的助燃剂D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因此可作电极10 . 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B该实验说明了一氧化碳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C实验开始时,先点燃酒精灯给玻璃管加热,再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D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红棕色固体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1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白雾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下生成黑色固体12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行为符合此理念的是A大力发展水力发电B加大矿石的开采力度,促进工业发展C大规模开发水资源D为节约成本,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地下深井里13 . 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A、B的质量比为9:8,A与B的相对原子质量比为27:16,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BCD14 . 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转化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根据微粒观: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C根据结构观:氦原子与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D根据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60%的浓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30%15 .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材料在常温下都是固体B人类最早大量使用的金属是铁C金属的性质是决定用途的唯一因素D生铁和钢都属于铁的合金16 . 逆推是学习知识的一种思维,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一定不变,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改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B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C粒子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所以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D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17 . 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铁粉和镁粉C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将生锈严重的铁钉,放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A.A B.B C.C D.D18 . 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膜是普遍采用的金属防锈措施之一。下列自行车的防锈措施中,不属于覆盖保护膜的是A擦拭保持洁净与干燥B链条上油C轮圈镀铬D车架喷漆19 .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和产生大量白烟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0 . 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相同B属于同元素C表示的是氮原子D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21 . 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用明火检查天然气是否泄漏图书馆档案起火时,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将木材紧密堆积有利于其完成燃烧炒菜时油锅着火后应立即用水浇灭冬天用炭火取暖时及时开窗通风ABCD22 . 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下表是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时氯酸钾剧烈反应的温度氧化物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铜剧烈反应的温度/546540490350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 )A氧化镁B氧化铝C氧化铁D氧化铜23 .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KClO3是氧化物B化学变化往往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C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均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D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密切,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24 . 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粒子的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B该粒子的核外有二个电子层C该粒子是一种金属元素的原子D该粒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二、填空题25 . 用下列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A活性炭B二氧化硫C高分子材料D食醋E金属铝F氯化钾(1)可形成酸雨的是;(2)可用于生产食品包装袋的是;(3)可用作钾肥的是;(4)可用于填充防毒面具的是;(5)可用于生产炊具的是;(6)可用于除去水垢的是难度:较易使用:374次题型:填空题更新:2015/9/7纠错智能换题收藏详情三、实验题26 .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1)写出编号的仪器名称: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制取装置应选择_填字母;此装置还可用于氯酸钾制氧气,请写出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若使用C收集氧气,验证氧气集满的方法为_。(3)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同学们认为是在加热时试管外壁不干燥或者加热前没有预热造成的,请帮助他们找出其他原因。写出一条即可_(4)若用D装置收集了一瓶氧气,用来做铁丝燃烧实验,却没有看到明显现象,有同学认为是收集的氧气不纯。请分析氧气不纯的原因。写出两条_、_(5)图2装置也可用来收集氧气,收集时氧气应该从_填“a”或“b”口进入,将空气排出。难度:较易使用:43次题型:实验题更新:2018/10/17纠错智能换题收藏详情四、推断题27 . 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则A为_,C与D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2)若A,A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则A为_写出BC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难度:一般使用:16次题型:推断题更新:2020/4/24纠错智能换题收藏详情五、科学探究题28 . 某化学兴趣小组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有黑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该小组同学猜想可能是镁与N2或CO2反应生成黑色固体。于是他们设计以下实验探究活动:(提出猜想)猜想I: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N2反应生成的。猜想: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CO2反应生成的。(实验一)镁带与氮气的反应(1)以下是获取氮气的方法及装置,其中得到氮气较纯的是_(填字母)(2)燃烧镁带,观察现象: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N2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3)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淡黄色的_(用化学式表示)。(4)实验反思: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原因是_。(实验二)镁带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CO2的集气瓶中,镁带剧烈燃烧,瓶内产生氧化镁和一种黑色固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探究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猜想_是正确的。(反思交流)小组同学通过以上实验发现镁在二氧化碳中也能燃烧,由此他们认为燃烧并不一定需要_。难度:较难使用:82次题型:科学探究题更新:2019/3/16纠错智能换题收藏详情六、计算题29 . 小华想测定CuZn合金的组成,小华称取10g该合金粉末,在粉末中连续三次加入稀盐酸反应。每加一次盐酸,小华记录所得气体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连续加入盐酸的体积(ml)101010生成氢气的质量(g)0.080.080.04(1)从上表数据分析,小华用10g合金粉末总共收集到_g氢气;(2)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请写出计算过程)难度:一般使用:160次题型:计算题更新:2018/1/12纠错智能换题收藏详情三、实验题26 .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1)写出编号的仪器名称: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制取装置应选择_填字母;此装置还可用于氯酸钾制氧气,请写出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若使用C收集氧气,验证氧气集满的方法为_。(3)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同学们认为是在加热时试管外壁不干燥或者加热前没有预热造成的,请帮助他们找出其他原因。写出一条即可_(4)若用D装置收集了一瓶氧气,用来做铁丝燃烧实验,却没有看到明显现象,有同学认为是收集的氧气不纯。请分析氧气不纯的原因。写出两条_、_(5)图2装置也可用来收集氧气,收集时氧气应该从_填“a”或“b”口进入,将空气排出。四、推断题27 . 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则A为_,C与D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2)若A,A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则A为_写出BC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五、科学探究题28 . 某化学兴趣小组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有黑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该小组同学猜想可能是镁与N2或CO2反应生成黑色固体。于是他们设计以下实验探究活动:(提出猜想)猜想I: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N2反应生成的。猜想: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CO2反应生成的。(实验一)镁带与氮气的反应(1)以下是获取氮气的方法及装置,其中得到氮气较纯的是_(填字母)(2)燃烧镁带,观察现象: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N2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3)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淡黄色的_(用化学式表示)。(4)实验反思: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原因是_。(实验二)镁带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CO2的集气瓶中,镁带剧烈燃烧,瓶内产生氧化镁和一种黑色固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HB-0017-生命科学试剂-MCE
- Glycochenodeoxycholic-acid-3-sulfate-d4-disodium-生命科学试剂-MCE
- 安全培训效果评价方法课件
- 2025恒丰银行成都分行春季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安全培训效果记录课件
- 财务共享服务协议
- 医疗健康产业科技创新方向
- 视频会议与远程协作综合工具
- 自然中的发现作文(4篇)
- 2025春季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大型活动医疗保障应急预案
- 退役军人心理培训
- 蔬菜采购合同模板可复制
- 系统商用密码应用方案v5-2024(新模版)
- 数字货币概论全套教学课件
- 《矿山安全落后工艺及设备淘汰目录(2024年)》
- 《公共机构建筑机电系统调适技术导则》
- 智慧农业的农田水利与水资源管理技术
- 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面试
- 三年级数学简便计算300题及答案
- 生涯发展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