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练习)_第1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练习)_第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练习)_第3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练习)_第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9咸阳) 下列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 A . 兔子以植物为食B . 含羞草的叶片受到碰触时会合拢C . 蘑菇的生长D . 小麦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 (2分) (2019六上泰安月考) 对于一只生长在农田中的青蛙来说,它的环境是指( ) A . 农田中的植物和动物B . 阳光、空气、水、土壤等非生物因素C . 除这只青蛙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D . 出这只青蛙外的其他的青蛙、其它的生物和非生物3. (2分) (2018七上江海期末) 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时,把盆栽天竺葵在实验前一昼夜置于暗处目的( ) A . 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B . 让叶片积累淀粉C . 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或转化D . 便于对照4. (2分) (2019八下峄城月考) 操作显微镜时,若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如果太暗和物像不清晰,应分别调节( ) A . 转动粗和细准焦螺旋B . 转动粗准焦螺旋和反光镜C . 转动反光镜和细准焦螺旋D . 转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5. (2分) (2018七上防城港期中) “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呢?”这句话属于( ) A . 提出问题B . 作出假设C . 得出结论D . 表达交流6. (2分) (2019七上织金期中) 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的蝗虫来说,它的环境是指( ) A . 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B . 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非生物C . 除蝗虫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D . 除这只蝗虫外的其他蝗虫、其他生物和非生物7. (2分) (2017青岛模拟) 光照充足时,天竺葵叶片气孔开闭情况及散失的气体分别是( )A . 张开,水蒸气和二氧化碳B . 张开,二氧化碳和氧气C . 张开,水蒸气和氧气D . 闭合,无气体散失8. (2分) (2018七上乌鲁木齐期中) 下列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的( ) A . 能否运动B . 是否耗能C . 能否生长D . 能否说话9. (2分) (2019七上东台期中) 如图所示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两个视野。现有下列操作,请你其中选择适合的操作并排序( ) 转动粗准焦螺旋 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光圈 转动物镜转换器 移动载玻片A . B . C . D . 10. (2分) (2018七上琼中期中) “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一现象说明( ) A . 生物影响环境B . 生物适应环境C . 环境影响生物D . 环境能适应生物11. (2分) (2019七上海州期中) 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地球之肾”是( ) A . 森林生态系统B . 沙漠生态系统C . 农田生态系统D . 湿地生态系统12. (2分) (2018七上揭西期末) 小明同学用同一台显微镜,通过调整目镜和物镜以及准焦螺旋,观察同一标本四次。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 A . 5倍、10倍B . 5倍、40倍C . 10倍、10倍D . 10倍、40倍13. (2分) (2019七上潮安月考) 下列选项不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 A . 枯叶蝶形似枯叶B . 箭毒蛙体色艳丽C . 变色龙根据环境改变体色D . 蚯蚓疏松土壤14. (2分) (2018七上蓬溪期末) 植物细胞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 ) A . 叶绿体B . 线粒体C . 细胞质D . 细胞核15. (2分) (2017八上东莞期中) 关于仿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模仿生物某些结构和功能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B . 飞行抗荷服是对长颈廘的仿生C . 蝇眼照相机、克隆羊都是仿生D . 人造地球卫星的控温系统模仿了蝴蝶调节体温的方式16. (2分) (2019八下昭阳开学考) 下列关于细菌真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B .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有:水分、适宜温度、有机物等C . 巴斯德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D . 细菌属真核生物17. (2分) (2019七上句容期中) “我们只有一个家,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园,那就是生物圈。”这句话中。“我们”指的是( ) A . 所有生物B . 人类C . 植物D . 植物和动物18. (2分) (2019定西模拟) 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纵切片,先用10的物镜观察,再换用40的物镜,若不调整准焦螺旋,此时视野的清晰度和亮度变化是( ) A . 清晰、变暗B . 模糊、变亮C . 清晰、变亮D . 模糊、变暗19. (2分) (2019七上甘南期末)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A . 叶绿体B . 线粒体C . 细胞核D . 细胞膜20. (2分) (2015七上清远期中) 人们常常把收割后的麦杆、稻杆留下,作为柴草备用麦杆和稻杆之所以能燃烧,是因为其中含有( )A . 有机物B . 二氧化碳C . 氧气D . 水21. (2分) (2018七上江城期中) 41在进行科学研究时,不能作为相互对照的一组实验是( ) A . 甲组有光,乙组有水B . 甲组有光,乙组无光C . 甲组干燥,乙组湿润D . 甲组有空气,乙组无空气22. (2分) (2017八下宣城期中) 生物圈能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 ) A . 营养物质、空气、阳光B . 立足的地方及空气和水C . 生活的水域、空气和阳光D .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23. (2分) (2019七上杭锦后旗月考) 蚯蚓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可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这说明( ) A .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B .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C . 生物能够破坏环境D .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24. (2分) (2019七上和平期末) 如图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当视野变到视野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 A . 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B . 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C . 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D . 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25. (2分) (2018龙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体现了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 . 水B . 阳光C . 温度D . 土壤26. (2分) (2017八下青龙期末) “当你置身于一片树林中,你会看到高大的树木,不知名的花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枝叶间透过的阳光;你会听到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不远处溪水淙淙、虫鸣鸟唱,此起彼伏,”文中所描述的树、花、草、虫、鸟、阳光、微风、溪水等事物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叫( )A . 生物圈B . 生态平衡C . 食物链和食物网D . 生态系统27. (2分) (2017八上江津期中) 木材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热量,可以将水烧开,把饭煮熟;木材中贮存的能量是( ) A . 太阳光能B . 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时释放的能量C . 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贮藏在有机物里的能量D . 电灯光能28. (2分) (2018七上梅县期中) 麦田中,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 阳光 杂草 水分 土壤 田鼠 空气 蝗虫 蚜虫A . B . C . D . 29. (2分) (2018七上湘桥期末) 若要使位于视野右上角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是( ) A . 右上B . 右下C . 左上D . 左下30. (2分) 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向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A . 杀死细胞B . 清洁玻片C . 染色D . 保持细胞原有形态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3题;共13分)31. (5分) (2017七下启东期中) 小明是个善于思考的同学,他在家中观察饲养的金鱼时,想到一个问题:温度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没有影响?为探究这一问题,他设计了如下方案,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步骤烧杯烧杯烧杯烧杯烧杯烧杯1各加入1 000毫升温水、一条相同状况的金鱼,并测量记录水温2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并记录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3各加入适量热水,使水温均升高10均用水浴锅隔水加热,使水温升高10不做任何处理4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分析得出结论(1) 该探究活动的实验变量是_(2) 如果你做这个实验,你根据什么判断金鱼的呼吸次数?_(3) 小明在步骤3的设计中,对每种情况的操作均同时设置了两个重复组,其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可信度烧杯和烧杯两组设计中,哪组更科学、更严谨?_,试说明理由_32. (4分) (2018八上丰台期末) 某校生物小组的同学捡到一只受伤的小麻雀。经观察,同学们发现学校里有很多麻雀的巢,是哪家的麻雀“妈妈”丢了“孩子”?同学们希望小麻雀康复后回归父母的怀抱。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小麻雀和“妈妈”之间能通过哪种(视觉/听觉)通讯方式,有效的让“妈妈”找到小麻雀。实验设计可用铅笔绘图并用简短文字说明设计思路,也可以使用文字描述设计。实验材料用具:小麻雀、鸟笼、遮光布、透明隔音罩、香水、温度计、望远镜、录音机、录像设备、放映设备若干。 33. (4分) (2019宜昌) 科学探究是我们认识科学知识、应用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1) 在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实验中,看到黄粉虫(如图)都躲藏在食物(麦麸)下面,因此提出了要探究的问题是_?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 (2)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酒精脱色”时为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需要_加热。 (3) 下表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馒头碎屑或块试管中加入物是否搅拌保温加入碘液A适量碎屑2mL唾液充分搅拌37水浴保温10分钟2滴B适量碎屑DC适量馒头块2mL唾液不搅拌为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为探究“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D处应加入_。(4) 关于生男生女的奥秘,可用“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实验”来探究,用白围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黑围棋子代表含_的精子;统计全班实验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率大致相同,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_。 (5) 在讨论探究实验时,甲说“为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要设计对照实验”;乙说“实验的结果一定与实验前做出的假设一致”;丙说“多次重复实验可减少实验的误差”;丁说“探究过程中需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你认为_同学的说法不科学,理由是_。 三、 判断题 (共10题;共19分)34. (2分) (2019八下南平期中) 如图为显微镜结构图,下列是某同学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后进行的有关叙述,请你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 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对光时,应将的平面镜对准,并选大光圈。(判断对错) (2) 放大的倍数越大,镜头越长。(判断对错) (3) 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应首先转动,再调节,使视野适宜。(判断对错) (4) 当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着。(判断对错) 35. (2分) (2016七上咸丰期中) 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两大类(判断对错)36. (2分)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美丽的田园风光,稻田里有少许杂草与水稻争夺着阳光、水分和空间,蝗虫、三化螟在稻秧上取食,青蛙是忠实的田园卫士,一旦发现害虫,会迅速地将其捕获。请根据资料判断下列各项是否正确: (1) 资料体现了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判断对错) (2) 稻田中的杂草、蝗虫、三化螟和青蛙构成了水稻的环境因素。(判断对错) (3) 稻田边靠昆虫传播花粉分野花,一般具有鲜艳的颜色和芳香的气味。这个事例体现出生物能影响环境。(判断对错) (4) 稻田中的杂草会影响水稻的生长,水稻和杂草之间属于竞争关系。(判断对错) (5) 资料中蝗虫和青蛙是捕食关系。(判断对错) 37. (2分) (2018七上宜兴期中)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判断对错) 38. (2分) (2017七下长垣期末) 森林阴暗潮湿,对森林中的动物生长不利。(判断对错)39. (2分) (2016湘潭) 植物茎中的导管能将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根(判断对错)40. (2分) (2019七上宜兴期中) “合理密植”是有效利用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了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 41. (2分) (2018玉林) 温室效应增强是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的。(判断对错) 42. (1分) (2019七上宜兴期中) 在对生物的观察和研究中,常用的玻片标本有:装片、切片和临时性玻片标本三种。(_) 43. (2分) 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四、 综合题 (共1题;共3分)44. (3分) (2018大兴模拟) 阅读下列短文: “月宫一号”是我国第一个、世界第三个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有人综合实验系统。它的建立使我国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领域的研究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月宫一号”是一个能与地球媲美的“微型生物圈”,它由一个综合舱和两个植物舱组成,总面积150平方米,总体积500立方米。综合舱包括四间卧室、饮食交流工作间、洗漱间、废物处理和动物养殖间。植物舱分隔为2个植物间,可根据不同植物生长需要独立控制环境条件,种有小麦、蔬菜等。整个系统可满足四人长期高闭合度的生命保障需求,开展各种科学实验研究。“月宫一号”首次长期高闭合度集成试验中,在植物舱中完全人工控制的环境下,乘员们栽培了5种粮食作物、巧种蔬菜作物、1种水果。乘员们收获粮食、蔬菜、水果和黄粉虫,自己加工并食用。综合舱中人、动物和废物处理产生的富二氧化碳空气经净化后送达植物舱,供植物光合作用;植物舱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富氧空气净化后送到综合舱供人和动物呼吸,并提供废物处理所需氧气;植物蒸腾作用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净化后,一部分经系统补充微量元素后送到综合舱满足人的生活用水,其余与净化后的生活废水和尿液一起用于植物栽培,形成一个闭环生命保障系统。“月宫365”实验于2017年5月10日开始,将于2018年 5月10日结束。实验顺利完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将会是人类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密闭生存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最重要的是中国在准备进行第一次载人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