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1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练习 新人教版_第1页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1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练习 新人教版_第2页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1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练习 新人教版_第3页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1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练习 新人教版_第4页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1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练习 新人教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届湖南永州一模)现代考古在殷墟苗圃北地、孝民屯、大司空村等9处出土了石器共209件,其中农业生产工具的铲、镰、磨石等,计144件,另外出土蚌器205件,其中农业生产工具的铲、镰、刀等,计179件。这些考古发现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社会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地位重要c人们开始由迁徙走向定居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已经形成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石制农业生产工具占石器总数的60%以上,蚌制农业生产工具占蚌器总数的80%以上,这说明农业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故选b项;旧石器时代早在1万年前就已结束,商代已进入阶级社会,排除a项;新石器时代人们生活逐渐稳定,“开始”说法有误,排除c项;商代没有出现小农经济,排除d项。2(2019届河南天一大联考)从考古材料看,北至蒙古,南至湖南、江西,西至陕西、甘肃,东至海滨,都有商代后期的青铜器出土,这可用来说明商代后期()a官营手工业的发达 b等级制度走向瓦解c地区间交流的频繁 d青铜铸造达到顶峰解析:选a通过所学知识可知,青铜铸造属于官营手工业,通过题干可知,青铜器的出土范围比较广泛,这充分证明商朝时期的官营手工业比较发达,故选a项;在先秦时期存在等级制度,并且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中,等级制度一直存在,排除b项;题干述及青铜器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但这不是地区间交流之后出现的现象,而是说明官营手工业比较发达,排除c项;商周时期是青铜器的鼎盛时期,不是商代后期,排除d项。3(2020届湖北黄冈高三质量检测)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一改晚商早周时期厚重典雅的风格,转为简洁朴素;饕餮纹逐渐减少,代之而起的是写实性较强的凤鸟纹和简练的重环纹。这反映出()a周代青铜制造技术的进步b周代审美标准的变化c周人质朴尚文和注重人事d青铜器注重实用功能解析:选c材料中西周中晚期青铜器饕餮纹减少,写实性较强的凤鸟纹和简练的重环纹增多反映了周人在思想文化领域神秘主义思想趋弱,质朴尚文和注重人事的理性主义思想得到发展,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青铜器风格的变化,和技术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提到审美标准的变化,也没涉及标准,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青铜器纹饰的变化,与其功能无关,排除d项。4(2019届北京朝阳区二模)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图得出的正确认识是()a青铜器物铸造以货币为主b货币的发行流通趋向相对统一c货币经济占据了主要地位d钱文上镌刻的书法以隶书为主解析:选b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图可知各诸侯国实行不同的货币制度,在不同地区使用形制各异的刀币、布币、环钱,秦灭六国后,废除各国的布币、刀币等旧币,将方孔半两钱作为法定货币,货币的发行流通趋向相对统一,故选b项;材料主旨涉及货币演变,未涉及青铜器物铸造类别,排除a项;明清时期货币经济占据了主要地位,排除c项;汉代文字以隶书为主,排除d项。5(2019届江苏南京、盐城二模)“子赣(贡)既学于仲尼(孔子),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即子贡)最为饶益。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这反映出当时()a商人地位遭到了一定抑制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盛行c商业发展冲击了等级制度d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解析:选c材料中“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表明商人的地位高,说明商业发展冲击了当时的等级制度,故选c项,排除a项;材料表明商人地位高,没有涉及区域间长途贩运盛行,区域间长途贩运盛行是在明清时期,排除b项;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是从商鞅变法开始,排除d项。6(2019届安徽淮南二模)西周时期,在较大的都邑中都出现了市场,有管理市场的“质人”,商贾在市场上进行贸易,都有“质人”制发买卖的契券。据此可知,西周()a形成契约精神 b规范商业行为c履践重农抑商 d出现货币经济解析:选b由材料内容可知西周时期由“质人”管理市场,并有制发买卖的契券,这便有利于规范商业行为,故选b项;契约精神是指商品交易中自然达成的契约精神,这与材料中由“质人”管理市场,并制发买卖的契券无关,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西周商业规范发展的情况,未体现政府的商业政策,且重农抑商政策是从战国时期开始推行的,排除c项;材料仅体现西周时期由“质人”管理市场,并有制发买卖的契券,未体现货币作为商品交易的媒介,排除d项。7(2019届重庆杨家坪中学高三月考)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到,商民族虽已从事农业,但在商朝五百多年的历史中,迁都的次数在六次以上,而且甲骨文上有经常狩猎的记载。材料中作者旨在强调()a商朝游牧习俗浓厚 b商朝贵族经常狩猎c商朝都城一直不固定 d商朝统治者不重视农耕解析:选a由材料中迁都频繁、“经常狩猎”可知,这些都是游牧习俗的体现,故选a项;材料中讲到的是商朝有经常狩猎的记载,不是局限于贵族,排除b项;盘庚迁殷后,商朝都城基本固定下来,排除c项;材料中提到“商民族虽已从事农业”但有游牧习俗,这不能说明统治者不重视农耕,排除d项。8(2019届济宁模拟)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已用铁农具耕种土地。但据考古发现,在长江流域春秋晚期吴国墓葬中发现的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均为青铜制造。在中原地区洛阳王城、郑州碧沙岗和山西侯马等地春秋中晚期以至战国之际的遗址中,还普遍存在石、骨、蚌器的生产工具。由此可见,春秋时期()a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过中原地区b中国经济重心仍在关中平原c中原地区的战乱严重影响了该地经济发展d铁制工具仍然没有普遍使用解析:选d根据题目中“齐国已用铁农具耕种土地”“长江流域均为青铜制造”“在中原地区还普遍存在石、骨、蚌器的生产工具”得出,春秋时期铁制工具仍然没有普遍使用,故d项正确;其他三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9(2020届河南新乡高三调研考试)春秋时期,晋国利用戎狄“贵货易土”的特点,用财货交换戎狄的土地。吕氏春秋异宝篇记载,孙叔敖死前告诫儿子,勿受封赏的良田,只取楚、越间的寝丘贫瘠土地,如此可保长有。材料表明春秋时期()a土地关系走向私有化 b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c井田制度开始瓦解 d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解析:选a据材料“春秋时期用财货交换戎狄的土地只取楚、越间的寝丘贫瘠土地,如此可保长有”,可知出现了土地买卖的情况,从而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土地私有化的现象,故选a项。10(2019届四川宜宾一模)商代留存的甲骨卜辞,能识别字义的约1 500个字左右。其中,关于“桑、蚕、丝、帛”等字频繁出现达153字之多。这反映了当时()a丝绸已成为人们最主要的衣料b养蚕缫丝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c蚕桑业是祭祀活动的经济基础d巫师是蚕桑生产的重要组织者解析:选b题干提及约1 500个能识别的甲骨文中桑、蚕、丝、帛等字出现多达153字之多,这说明商代时养蚕缫丝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故选b项;丝绸是十分昂贵的衣料,只有上层贵族才能穿戴,商朝人们的主要衣料应该是麻和葛,排除a项;c项的表述本身不符合逻辑且不符合史实,排除;巫师的工作是祭祀、使用巫术等,排除d项。11(2019届山东烟台三模)吕氏春秋上农载:“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於农。民农非徙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据此可知,古代统治者“重农”意在()a加强农业管理 b增加财政收入c保障百姓安居 d稳定社会秩序解析:选d根据材料“民农非徙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可知,古代统治者“重农”意在稳定社会秩序,故选d项;加强农业管理是“重农”的措施,排除a项;增加财政收入是目的之一,并非根本目的,排除b项;保障百姓安居是目的之一,并非根本目的,排除c项。12(2019届四川宜宾联考)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构成这段文字的是()a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b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c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d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解析:选d历史叙述指的是对历史事物进行客观合理的描述,题干中“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是历史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题干中“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是历史解释,故选d项;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评价,带有强烈的主观性,题干无涉及,排除a项;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带有主观性,题干无涉及,排除b、c两项。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届浙江十校联盟高三联考)(25分)中国青铜时代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一件青铜礼器都是随着贵族地位而来的权力象征性的徽章与道具。青铜礼器中大量狰狞的纹饰,使王公贵族附上莫须有的神力,成为王权的守护者。青铜礼器与兵器是被国王送到他自己的地盘去建立他自己的城邑与政治领域的皇亲国戚所受赐的象征性礼物的一部分,然后它们又成为沿着贵族线路传递下去的礼物的一部分。青铜礼器获得这等意义是因为它们与在仪式上认可了建立在亲属关系上的贵族政治的祖先崇拜祭仪之间的联系关系。同时也因为它们是只有控制了大规模的技术的与政治的机构的人才能获得的珍贵物品。说到底的话,青铜器是只与地位高贵的人相联合的。 据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等材料二我国大约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利用铜。到了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臻于成熟,春秋战国时期更有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出土的大量精美的先秦青铜器,例如展示了酒礼器中至尊气象的四羊方尊,湖北随县出土的大型编钟等,看到当时青铜冶铸技术所达到的高超境界。除大量的青铜器之外,还总结出有一定合理性的青铜合金配比规律,即按照青铜器的不同用途的性能要求,配置不同比例的青铜合金。这就是考工记中记载的“金有六齐”。 摘编自金秋鹏中国古代科技史话材料三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一种成系统的文字。甲骨文卜辞的内容,绝大部分与殷商王室有关。小至殷王的耳鸣、牙疼,大至年成、祭祀、征伐,无不以殷王或王室为中心,其他非卜辞的刻辞也是如此。因此,认定它是殷代王室的档案,是可信的。甲骨文卜辞的文句都很短,而西周出现了上百字、数百字的铭文。其内容的丰富多彩,及其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都不是甲骨文能比拟的。金文又多讲求押韵。西周较长的铭文都比较注意纪时,显然更利于仔细地记述历史事件。对于认识商周,特别是西周的历史文字,金文是宝贵的第一手材料。 据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青铜器成为“权力象征性的徽章与道具”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的特点。(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商代和西周的代表性文字,并说明它们的历史价值。(10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青铜礼器是祭祀的神圣用具,反映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青铜礼器是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物质载体;是个人对社会资源支配的能力的象征,是社会等级地位的标志。(2)据材料二“我国大约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利用铜。到了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臻于成熟,春秋战国时期更有进一步的发展”可以得出历史悠久;据材料二“人们可以从出土的大量精美的先秦青铜器,例如展示了酒礼器中至尊气象的四羊方尊,湖北随县出土的大型编钟等,看到当时青铜冶铸技术所达到的高超境界”可以得出冶铸技术不断进步;据材料二“除大量的青铜器之外,还总结出有一定合理性的青铜合金配比规律,即按照青铜器的不同用途的性能要求,配置不同比例的青铜合金”可以得出铸造工艺水平高(依照不同用途配制不同配方)。(3)第一小问“文字”,根据所学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价值”,可以从对汉字、书法和文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大作用及为研究商周历史提供了宝贵而可信的第一手资料等角度回答。答案:(1)原因:青铜礼器是祭祀的神圣用具,反映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青铜礼器是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物质载体;是个人对社会资源支配的能力的象征,是社会等级地位的标志。(2)特点:历史悠久;冶铸技术不断进步;铸造工艺水平高(依照不同用途配制不同配方)。(3)文字:商:甲骨文。西周:金文。价值:一方面,对汉字、书法和文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大作用;另一方面,为研究商周历史提供了宝贵而可信的第一手资料。14(2019届湖北黄冈新联考)(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画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面是某地古代的孔子圣迹(周游列国)图中的子路问津石刻画: 有人说,这幅石刻画创作于汉代;也有人说,这幅石刻画再现了春秋时期的历史风貌,你同意这些说法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解析:首先摆明态度,关于这两种说法是持肯定或否定,很显然通过画的内容和史实判断是: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然后说明理由,第一种说法“这幅画创作于汉代”纠正为“这幅画创作于唐代以后”,理由可以从图中的犁耕入手,图中是曲辕犁,结合所学可知道是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