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鉴赏(用)_第1页
山水田园诗鉴赏(用)_第2页
山水田园诗鉴赏(用)_第3页
山水田园诗鉴赏(用)_第4页
山水田园诗鉴赏(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水田园诗鉴赏,解题三部曲一把握意象特征和寓意二体味情景交融之意境三领会写景表现之情感山水田园诗情感热爱自然,钟情山水过故人庄(主旨)厌恶官场,向往隐逸归园田居淡泊宁静,志趣高远饮酒生活闲适,悠然自得鸟鸣涧解题思路:什么景意境情感答案构成:描摹图景,意境特点,手法或表达效果围常见问题: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意象意境表达情感)2、作者是怎样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的?(侧重表现手法:手法说明情感),复习大纲,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生活,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等等。2、画面意境恬淡宁谧,清新淡雅,明丽绚烂,雄浑壮丽,清冷空寂等等。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A、描写景物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白描、点面结合、渲染等B、写景的空间排列次序:由大至小、由小至大、由远至近、由近至远、由上到下、由高到低等C、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4、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等,1、概念补充: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樵夫等的劳动为题材。2、代表诗人:A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第一个山水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B盛唐时,山水田园诗的创作蔚为大观,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等。(宋:杨万里、范成大),明确概念,山水田园诗例子,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语言朴实清新,意境鲜明,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表达了诗人王维对大自然中空灵境界的追求和喜爱,课文中出现的山水田园诗,陶渊明归田园居王维山居秋暝柳宗元渔翁,描写宁静恬美的农村生活场景,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描写山中清新自然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官场,过宁静生活,向往隐居生活之情,描写了一个独来独往、悠然自得的渔翁形象,课内示例练习一首,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诗歌写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这首诗通过描写雨后空山、松间明月、清泉、莲、渔舟等清新自然的景色。(一步)渲染了一种闲适宁谧的氛围。(二步)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官场,过宁静生活,向往隐居生活的思想感情。(三步),(2)主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一步)诗中描写了月光洒满松间的静态景象,接着描写了淙淙流淌的清泉、嬉笑归来的浣衣女以及渔舟划过莲叶摇动的动态景象,(二步)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衬托出山间的清幽宁谧。(三步),高考连接,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苍壁:深青色的崖壁,问题: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答案示例: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次石湖书扇韵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答案示例,诗歌描绘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是由小桥、流水、村庄、岸阁、浮萍、荷花、人家等景物构成的。同意:此诗赞誉石湖的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不同意: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明证,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次石湖书扇韵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山水田园诗小结,1、山水田园诗的意象,思想情感2、意境类题型3、表达技巧类型4、炼字型,课外拓展练习两首,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注】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问:“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参考答案:,(1)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对仗工整,使诗歌富有节奏感,音乐美。(2)这首诗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这首诗写了“春行”时的所见所闻,一句一景,通过萋萋的草、流水、树、自落的花、山、空啼之鸟等景物,凸显出山中少有人来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归田园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