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经济常识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教学案例 旧人教版(通用)_第1页
高中政治 经济常识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教学案例 旧人教版(通用)_第2页
高中政治 经济常识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教学案例 旧人教版(通用)_第3页
高中政治 经济常识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教学案例 旧人教版(通用)_第4页
高中政治 经济常识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教学案例 旧人教版(通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夯实课堂教学 落实三维目标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教学案例 案例描述案例A:(导入)片段一多媒体:日本积极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要继续参拜靖国神社 日企支持日本右翼教科书,美化侵华历史师:各地因此出现了“抵制日货”的运动,你怎样看待“抵制日货”?生:不能抵制。(导入即刻引起了学生的愤怒,但问题出现时,学生答者寥寥并没有出现我预期的激烈讨论,不得已叫起两位学生回答,也只是很规范的答出“不能”,暴露出我在设计时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瑞安五中生源来自飞云镇,农村孩子缺乏对热点时政的直接体验,教师又缺乏对相关知识的铺垫,预设中的激烈讨论并没有出现,自然无法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片段二多媒体:你知道我们温州、瑞安有哪些企业开拓了海外市场?这些企业是以什么方式打进国际市场的?(链接进入/chinese/market/gjmy.htm)在引出了当地知名企业“瑞立集团”后,我打开“瑞立集团”网站,逐一打开网页展示了“瑞立集团”积极面对经济“全球化”,并马上自己提取有效信息展示出来。师:“瑞立集团”是怎样积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哪些表现?瑞立集团与德国克诺公司合作开发了气制动阀类产品瑞立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科技开发与应用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瑞立集团国际销售网络生产国际化(结果出乎意料对于如此简单的问题,学生答非所问。后在老师指导阅读相关内容后才答出。这暴露出我在设计时,将三维目标分割开来了,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灌输,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三者是统一的,本案教师自己提取有效信息,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其结果只能是学生既没有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也没有“情感”体验。)片段三多媒体: (设置“绝对挑战”环节)瑞立集团招聘试题:公司有一份采购计划,请你完成采购任务。采购计划书公司计划在国际市场上购买:钢材300吨;混合橡胶10吨;合成塑料 35吨;金刚砂轮模具设备50台。并设置了四个国家9个厂家的材料、设备的价格,因为在预设中担心问题过于简单,所以将每一材料制成卡片,分散在9个同学手中,以增加难度。(一位积极参与的学习较好的学生选错了,再三提示“你确定吗”,该生还是坚持答案,显然我在设计时只是将活动环节当作一种摆设,过于注重形式,没有对问题的设问进行推敲,不在乎学生学习的过程和体验,人为割裂了三维目标的统一性,也就不能同时落实三维目标。总体来看,本案虽然采用了最新时政材料,选取了与学生紧密联系的当地素材,也设计了实践活动,但仍能看出是新材料、老观念,只有形式没有内容,没有真正落实三维目标要求,充其量算是“老枝抽新芽”。在听取有关专家建议后,对本案进行了重整。)案例B:考虑到本课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上没有难度,重在帮助学生坚定对外开放的信念,学会在丰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把握本质。因此我改变教学思路,重视过程与方法,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探究活动学习。(一)课前准备:考虑到我们的学生操作电脑不够熟练,委托信息技术老师利用信息技术课对学生进行了操作训练,主要是网络交流的手段和技巧等。课前指导学生分好了协作小组。(二)导入新课师:上课之前我想与大家分享我的早晨,早上醒来走进浴室,用“黑人”牙膏刷牙;使用美国“雅姿”化妆品洗脸、化妆;七点打开“三洋”牌电视机,边喝牛奶、啃蛋糕,边看国际新闻;七点半左右出门赶上第二节课。我感觉全球化已经深入渗透到我的生活里头。(许多学生深有同感的点头,有一些学生还忍不住交流了几句。)随之进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教学网站。师:日常生活中,你们使用过哪些国际品牌。 学生:略 师:我国又有哪些产品走出国门?我们温州、瑞安有哪些企业开拓了海外市场?学生: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我觉得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已经产生情感体验,饶有兴趣地进入教学情景,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作好探究的心理准备。)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入世后带来的一系列贸易摩擦,有人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不必面向世界。你认为呢?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在感知基础上提出问题,产生学习的需要。给出下表课题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困境“走出去”、“引进来”研究性学习研究任务1、瑞安有那些外向型企业?2、“瑞立集团”如何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3、经济“全球化”还有哪些表现。1、瑞立集团招聘试题:公司有一份采购计划,请你打开网页链接完成采购任务。(要求:假设市场开放,不考虑其他费用,以最低成本采购以提高竞争力。)2、说明理由。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原因是什么?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困难有哪些?3、主要困难是什么?4、解决途径有哪些。1、“走出去”“引进来”内涵及表现。2、“走出去”“引进来”作用分析。3、温州“走出去”“引进来”的意义。4、“走出去”“引进来”中注意的问题。1、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带来什么影响?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什么影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3、你怎样看待“抵制日货”?相关网络连接瑞安企业网瑞立集团公司温州民企瑞立集团8月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茂兴国际销售网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现代市场经济的五大特征瑞安国际投资贸易促进网瑞安网-2020两会专题-用数字说话 为发展服务浙商网瑞安国际投资贸易促进网从走出去到引进来 温州模式转型蕴藏四大商机新闻频道抵制日货是民间对日经济制裁羊城网友周刊吴建民:维护好国家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做到爱国师: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我们将采取小组合作分工的方式。每组选择一个研究任务共同探究,最后选出代表将本组探究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与其他同学分享你们的探究成果。组长先根据小组任务,协调分配好每个组员的任务,有问题可请老师帮助。同学完成任务后,根据情况,可重新选择其他角色进行相关的探究学习。有的同学如想了解更多资料,可在课后浏览相关链接中的相关网站。(三)指导学习屏幕一放开控制,各组同学开始自主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注意调控学生,在学生之间穿梭,了解学习情况,针对学生思维的多样化,给予个别指导。角色探究结束后,进行课堂交流。先是小组代表发言,将本组探究的结果在全班交流。其他同学也在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同学分享探究成果。多数学生平时发言不多,没有机会完整表达意见,互动区域给了人人参与交流的机会,大家积极参与。在每一角色讨论结束时,归纳,总结,挑选论坛中有代表性的发言进行简评,并在论坛粘贴归纳的知识,学生基本能了解知识。但也有个别小组没有完成任务,课间拖了6分钟。课后反思从两节课的效果来看案例A虽然也设计了“网上查询”,“绝对挑战”等形式,但没有真正让学生去探究,忽视了“过程与方法”只为形式而形式,学生缺乏有效的情感体验,教师只是将“知识与技能”灌输给学生;案例B从学生实际出发,“知识与技能”在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反思,较好的落实了三维目标。从这两节课的比较分析来看,在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达成要重视以下几方面。1、转变观念,关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两案例虽然采用相同教材、相同主材料、相似的学生,但因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学方式,获得了不同的目标达成。案例A虽然采用了最新时政材料,选取了与学生紧密联系的当地素材,也设计了实践活动,但仍能看出是新材料、老观念,没有真正落实三维目标要求,充其量算是“老枝抽新芽”;案例B,材料不变、观念变,真正关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方式上采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整个教学过程中决大部分的问题都是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自己分析、自己解决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是以“平等中的首席”身份出现,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还给了学生,较好的落实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面上的目标要求,正是“一波才动万波随”。2、整合“三维”,优化目标。三维目标不是三块,而是一个整体。不是要在知识、技能上加上情感。实际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因此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关键看“三维目标”整合的状态,整合的水平。如比如案例A,整个设计理念就是如何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设计案例B时力求做到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例如案例B中探究“瑞立集团”是如何逐步发展起来的问题时,既落实了“经济全球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必须面向世界的客观要求”的知识目标;又坚定了走对外开放的路线的信念;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在网络当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学习方法,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很好的将三维目标整合成一个整体。3、经历过程、重视体验。落实三维目标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重视情感体验,来获得“知识与技能”。案例B整个教学过程中决大部分的问题都是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自己分析、自己解决的,并且在探究过程中,个别学生上网能力很差,搜索不到相关的资料,教师及时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探究问题,让他获得体验,感受成功,其间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建构过程,经历了策略与方法的形成过程,自然也有情感体验的过程。案例A教师关心的是我这知识讲到了没有,学生能不能答出来,至于如何获得知识,有没有形成价值观并不关心。4、精心选材,源于生活。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教学选材上,应寻找教材理论与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三者的最佳结合点,尊重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案例A中,“抵制日货”虽然是时政热点,但在没有为学生做好知识铺垫前提下,又没有直接经验,农村学生很难答出个一、二、三来。案例B从教师本人的生活实际(与学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入手,极易引起学生的共鸣,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为落实三维目标打下基础。并且案例B中打开“瑞立集团”网站时,很多学生发出惊奇的声音,不知道自己家门口就有一家这样的企业,马上激起学习、探究的兴趣。而在案例A中冷场的评论“抵制日货”环节,在案例B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兴趣却最大,不仅在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后还争论不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