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疾病知识文库:直肠前突_第1页
医学科普·疾病知识文库:直肠前突_第2页
医学科普·疾病知识文库:直肠前突_第3页
医学科普·疾病知识文库:直肠前突_第4页
医学科普·疾病知识文库:直肠前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科普疾病知识文库: 直肠前突直肠前突 人类的疾病有很多,为便于大家了解掌握, 本文收集整理了疾病 直肠前突的相关资料 以供大家参阅。 由于部分内容人类 尚未掌握或其他原因暂缺,敬请谅解。 直肠前突直肠前突 别名:别名:直肠膨出 简介:简介:直肠前突(rectocele,RC)的译文是直肠膨出,即直肠前壁突出, 亦称直肠前膨出。为出口阻塞综合征之一。患者直肠阴道隔薄弱直肠壁 突入阴道内,亦是排便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 但近年来男性发病者也有报道。 部位:部位:腹部 科室:科室:肛肠外科 外科 症状:症状:便秘 腹部肿块 便血 便秘 腹部肿块 便血 直肠狭窄 相关疾病:相关疾病:直肠息肉 直肠损伤 直肠内套叠 直肠膨出 直肠脱垂 病因:病因:直肠前突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直肠前突 大部份学者认为女性直肠前壁薄弱是直肠前突的病因,直肠前壁由 直肠阴道隔支撑,该隔主要由骨盆内筋膜组成,内有肛提肌的中线交叉 纤维组织及会阴体。若直肠阴道隔松弛,则直肠前壁易向前膨出,类似 疝突出。多见于慢性便秘致腹内压长期增高的女性、多产妇、排便习惯 不良者、老年女性会阴检弛等。 分娩、发育不良、筋膜退变及长期腹压增高均可使盆底受损而松 弛。尤其是分娩时,可使肛提肌裂隙中的交织纤维撕裂,腹会阴筋膜极 度伸展或撕裂,从而损伤直肠阴道隔的强度,影响其抵抗排便的水平分 力而逐渐向前突出。本组患者多在产后发病,提示本病发生与经阴道生 产有关;本病多发生于中年,提示可能与结缔组织的退变有关。 症状病史:症状病史:直肠前突症状_直肠前突有什么症状 排粪困难是直肠前突的主要症状。用力排粪时腹压增高,粪块在压 力的作用下冲向前突内,停止用力后粪块又被挤回直肠,造成排粪困 难。由于粪块积存在直肠内,患者即感下坠,排便不尽而用力努挣,结 果腹压进而增加,使已松弛的直肠阴道膈承受更大的压力,从而加深前 突,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排粪困难越来越重,少数患者需在肛周、阴道 内加压协助排粪,甚至将手指伸入直肠内挖出粪块。部分患者有便血及 肛管疼痛。 诊断:诊断:直肠前突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直肠前突 诊断 根据上述典型病史、症状及体征,直肠前突诊断并不困难。正常人 用力排粪时,在肛管直肠交界处前上方有时可见向前膨出,长度较长, 但深度一般不超过5cm。国内医学界提出直肠前突排粪造影检查,可分 为三度:即轻度,前突深度为0.61.5cm;中度为1.63cm,重度 3.1cm。 另外,Nichols等建议将直肠前突分为低位、中位和高位三种。低位 直肠前突者多由分娩时会阴撕裂引起;中位直肠前突最常见,多因产伤 引起;高位直肠前突是由于阴道上1/3、主韧带、子宫骶骨韧带破坏或病 理性松弛所致,常伴有阴道后疝,阴道外翻,子宫脱垂。 鉴别 主要与便秘、直肠肿瘤、肠梗阻相鉴别。 并发症:并发症:直肠前突并发症_直肠前突有哪些并发症 多合并有直肠前壁粘膜脱垂、直肠内套叠、会阴下降、肠疝等。 治疗:治疗:直肠前突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直肠前突 西医治疗 先采用保守治疗,但不主张采用峻泻剂和灌肠,而强调三多,多食 粗制主食或富含食物纤维的水果蔬菜;多饮水每日总量达20003000ml; 多活动。通过以上治疗,一般患者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经过3个 月正规非手术疗效治疗症状无好转、疗效不明显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 术方式主要有以下3类: 经直肠内修补:患者取俯卧位,双下肢下垂45o左右,下腹及耻 骨联合部略垫高。可采用腰麻或骶麻。用宽胶布粘贴双侧臀部,向两侧 牵开,显露肛门部。常规消毒臀部、肛门及阴道,用手指轻轻扩张肛 门,以容纳46指为宜。将直角拉钩或S形拉钩伸入肛门内,助手协助 暴露直肠前壁。具体手术方法分2种。 1、Sehapayah法:在直肠下端,齿线上方0.5cm处作纵形切口,长约 7cm,深达粘膜下层,显露肌层,根据前突的宽度,游离两侧粘膜瓣, 为12cm。左食指插入阴道内,将阴道后壁向直肠方向顶起,以便于协 助压迫止血及防止损伤阴道,然后用2/0铬制肠线缝合,进针点距中张的 距离可根据前突程度而定,一般进针点选择在前突的边缘正常组织处可 从右侧肛提肌边缘自外向内进针,再从左侧肛提肌边缘毕,用右手食指 能触摸出一条垂直而坚固的肌柱。缝合时针尖切勿穿过阴道后壁粘膜, 以防发生阴道直肠瘘。最后修正两侧膜瓣,用铬制肠线间断缝合粘膜切 口。直肠内置凡士林纱条,从肛门引出。 2、Khubchandani法:在齿线处作横切口,工为1.52cm,在切口两 端向上各作纵作切口,每侧长约7cm,成“U”字形。游离基底较宽的粘膜 肌层瓣(瓣内必须有肌层),粘膜肌层瓣向上分离须超过直肠阴道隔的 薄弱处。先做34间断横行缝合,横行缝叠松弛的直肠阴道隔;再做2 3针间断垂直缝合,缩短直愮前壁,降低缝合粘膜肌层瓣的张力,促 进愈合。切除过多的粘膜,将粘膜肌层瓣边缘与齿线间断缝合,最后间 断或连续缝合两侧纵形切口。 在齿线上作粘膜肌瓣切口 松弛的直肠阴道隔经3或4针横行折叠缝合 横行折叠后再作垂直缝合加强 经直肠闭式修补(Block)法:根据前突大小,用弯血管钳纵行钳 夹直肠粘膜层,再用2/0铬制肠线自下而上连续缝合粘膜肌层,直到耻骨 联合处。缝合时应下宽下窄,以免在上端形成粘膜瓣影响排粪。该法仅 适用于较小的(12cm)直肠前突。 经直肠入路修补直肠前突的优点:方法简便;可同时治疗其他伴 随的肛管直肠疾病;可用局麻完成手术;更直接接近括约肌上区, 能向前折叠耻骨直肠肌,重建肛管直肠角。该法缺点是不同是纠正膀胱 突出或阴道后疝,有肛管狭窄者亦不是经肛门修补,合并以上情况者以 阴道修补为宜。 直肠内封闭缝合法修补直肠前突:其手术要点是,在直肠前突处 行双重连续交锁缝合,将该处直肠粘膜、粘膜下组织和肌层缝合一起, 消灭直肠前壁囊袋。连续交锁缝合要勒紧,以达到绞窄效果,从而引起 粘膜坏死脱落,靠该处粘膜下和肌层组织使创面快速愈合。该类手术适 用于中间位直肠前突,特点是快速、简单易行、出血少,不足之处是有 时前突封闭不完全,术后可复发。 必须注意,单纯直肠前突较少,多合并有直肠前壁粘膜脱垂、直肠 内套叠、会阴下降、肠疝等。治疗时应同时治疗合并疾患,否则将影响 疗效。另外,需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术前3日口服肠道抗生 素,术前2日进软食,手术当日禁食,并清洁灌肠、冲洗阴道。术后继 续用抗生素或甲硝唑等预防感染,进流食,保持57天不大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详细咨询相关医师或者相关医疗机 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