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名称:现代检测技术,本门课程的特点:,1、是后续专业课的基础,2、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性,3、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4、是一门工程性、应用性都非常强的课程,课程特点,课程的重要性,1、检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是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它们分别是智能系统的“感官”、“神经”和“大脑”。2、传感器是测量装置和控制系统的首要环节。如果没有传感器对原始参数进行准确可靠的测量,就无法实现信号的转换和信息处理、无法完成最佳数据的显示和控制。,课程的重要性,课程教材和参考书,课程教材和参考书,教材:周杏鹏主编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参考书:,1、王俊杰主编,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2、贾柏年主编.传感器技术(第三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3、吴道悌主编,非电量电测技术(第二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4、彭军主编,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5、强锡富主编,传感器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课程教材和参考书,课程教材和参考书,6、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3版费业泰机械工业出版社,7、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第2版余成波高等教育出版社,8、检测技术第2版施文康机械工业出版社,8、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第3版梁森机械工业出版社,课程要求,课程要求1、对课程的内容分“熟练掌握、掌握、理解、熟悉、了解”五个层次提出要求;2、对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应用领域中较重要的敏感技术有相当的认识;3、在未来具体工作中,在传感器和执行器选择、使用、设计以及进一步深入研究方面具备良好的基础;4、在学习过程中,应当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课程的考核方式,1、平时考核(作业、课堂回答问题、考勤)成绩,约占40%2、期末综合考试,约占60%,本课程总成绩的组成,一、传感器的作用传感器是信息采集系统的首要部件,是实现现代化测量和自动控制(包括遥感、遥测、遥控)的主要环节,是信息的源头,又是信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与技术基础。,绪论,0-1传感器的作用、定义与组成,二、传感器的应用领域,二、传感器的定义与组成1.定义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依据我国国家标准GB/T7665-1987传感器通用术语,绪论,绪论,传感器(Transducer/Sensor)的定义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定义包含的意思:传感器是测量装置,能完成检测任务;它的输入量是某一种被测量,可能是物理量,也可能是化学量、生物量等。它的输出量是某种物理量,这种量应便于传输、转换、处理、显示等等,这种量不一定是电量,还可以是气压、光强等物理量,但主要是电物理量;输出与输入之间有确定的对应关系,且能达到一定的精度。,绪论,输出量为电量的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敏感元件:它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量的元件。,转换元件:将敏感元件的输出转换成一定的电路参数。有时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的功能是由一个元件(敏感元件)实现的。,基本转换电路:将敏感元件或转换元件输出的电路参数转换、调理成一定形式的电量输出。,0-2传感器的分类,第一章传感器概述,非电学量传感器电学量,第一章传感器概述,1按被测物理量分类,常见的被测物理量,机械量:长度,厚度,位移,速度,加速度,旋转角,转数,质量,重量,力,压力,真空度,力矩,风速,流速,流量;声:声压,噪声.磁:磁通,磁场.温度:温度,热量,比热.光:亮度,色彩,电学式、磁学式、光电式、电化学式等。,2按工作原理分类:,切削力测量应变片动圈式磁电传感器,第一章传感器概述,第一章传感器概述,能量转换型和能量控制型.,3按信号变换特征:,能量转换型:直接由被测对象输入能量使其工作.例如:热电偶温度计,压电式加速度计.能量控制型:从外部供给能量并由被测量控制外部供给能量的变化.例如:电阻应变片.,第一章传感器概述,4按敏感元件与被测对象之间的能量关系:,物性型:依靠敏感元件材料本身物理性质的变化来实现信号变换.如:水银温度计.结构型:依靠传感器结构参数的变化实现信号转变.例如:电容式和电感式传感器.,5按输出电信号类型分类,根据传感器输出电信号的类型不同,可以分为:,模拟量传感器数字量传感器开关量传感器。,如:接近开关是一种采用非接触式检测、输出开关量的传感器。,第一章传感器概述,第一章传感器概述,1-3传感器的应用领域,一、传感器技术发展的重要性,二、传感器的应用领域,1、传感器在工业检测和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超声波检测,电容指纹识别,第一章传感器概述,第一章传感器概述,第一章传感器概述,这种遥控器所利用的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红外光,又称为红外线。,电视机的遥控器中就是使用着光学传感器。,肉眼看不见,2、传感器与家用电器,这种麦克风是一种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第一章传感器概述,唱卡拉OK时使用的麦克风,也是一种传感器。,透光率传感器,第一章传感器概述,温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感应水龙头,电子门,第一章传感器概述,这种温度室是一种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火灾报警器,第一章传感器概述,机械鼠标的内部结构,第一章传感器概述,传感器就是将光、声音、温度等物理量,转换成为能够用电子电路处理的电信号即电压与电流的器件。,第一章传感器概述,3、汽车与传感器,第一章传感器概述,汽车气囊的保护作用,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可以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经控制系统使气囊迅速充气。,第一章传感器概述,辅助泊车传感器,双声纳,间隙检测声纳,后声纳,电源指示,转向指示,间隙警告ECU,间隙检测声纳,集成开关面板,多功能信息显示,多功能显示,侦测栅,第一章传感器概述,主要功能是判断正前方及侧前方的障碍物,第一章传感器概述,定位、地理信息,第一章传感器概述,汽车行驶速度测量,4、传感器在机器人上的应用,第一章传感器概述,触觉能力:主要指确定工作对象是否存在,以及它的尺寸大小和形状等。接近觉:主要用于探测机器人自身与周围物体之间相对位置或距离的传感器。接近觉界于触觉与视觉之间。视觉:孔、边、拐角的检测及工作对象形状的检测等。压觉:主要用于检测机器人与作业对象之间接触面的法向压力值的大小。滑觉:主要用于检测物体因自重相对于机器人手爪的滑移量的大小。,弧焊机器人,第一章传感器概述,弧焊机器人,第一章传感器概述,喷漆机器人,第一章传感器概述,装配机器人,第一章传感器概述,5、传感器在医疗及人体医学上的应用,第一章传感器概述,医用传感器,是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那一部分传感器,它所拾取的信息是人体的生理信息,而它的输出常以电信号来表现。人体生理信息有电信息和非电信息两大类,从分布来说有体内的(如血压等各类压力),也有体表的(如心电等各类生物电)和体外的(如红外、生物磁等),6、传感器与环境保护,7、传感器与航空及航天,8、传感器与遥感技术,第一章传感器概述,学习网站:国家精品课程网,1-4传感器的发展方向,第一章传感器概述,1.努力实现传感器新特性,2.确保传感器的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3.提高传感器集成化及功能化的程度,4.传感器微型化,5.新型功能材料的开发,1-5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第一章传感器概述,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传感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特性。是传感器内部结构参数作用关系的外部表现。输入信号分为:稳态、动态对应传感器特性: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对传感器的要求:高精度信号(或能量)无失真转换反映被测量的原始特征,第一章传感器概述,一、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在稳态条件下(传感器无暂态分量)用分析或实验方法所确定的输入输出关系。这种关系可依不同情况,用函数或曲线表示,有时也用数据表格来表示。,表征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等。,第一章传感器概述,1.线性度,传感器的理想输入输出特性应是线性的。,第一章传感器概述,线性度是以一定的拟合直线作基准与校准曲线作比较,其不一致的最大偏差与理论满量程输出值的百分比来进行计算:,式中:YFSymaxymin满量程输出,对于非理想直线特性的传感器,需要进行非线性校正,常采用以下方法。理论拟合:理论直线,与实测值无关端点连线拟合过零旋转拟合端点平移拟合平均选点拟合最小二乘拟合,第一章传感器概述,第一章传感器概述,(2)端点连线拟合,实际特性上分别对应于测量下限xmin和测量上限xmax的点A和B的连线称端点拟合直线。,特点:方法简单,但由于数据依据不充分,且计算的线性度值往往偏大,因此不能充分发挥传感器的精度潜力。,A,B,第一章传感器概述,(2)平均选点法,把传感器全量程内的所有校准数据,前后分成两组,分别求出两组的点系中心,这两上点系中心的连线,就是平均选点法的拟合直线。,特点:拟合精度较高,试验点在拟合直线两侧分布,数据处理不复杂。,把斜率和截距代入y=a+kx中即得到平均选点法拟合直线方程。,第一章传感器概述,(3)最小二乘法,把所有校准点数据都标在坐标图上,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的直线y=a+kx,其校准点与对应的拟合直线的点之间的残差平方和为最小。,校准点,拟合直线,第一章传感器概述,特点:拟合精度高,计算复杂。,2迟滞,迟滞特性说明传感器加载(输入量增大)和卸载(输入量减小)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第一章传感器概述,产生原因:传感器机械部分存在摩擦、间隙、松动、积尘等,第一章传感器概述,3重复性,重复性是指传感器输入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动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第一章传感器概述,4灵敏度,5分辨力,分辨力是指传感器可能检测出被测信号的最小增量。,第一章传感器概述,6稳定性,稳定性指传感器在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输出量发生的变化,也称为长时间工作稳定性或零点漂移。,7温度稳定性,指传感器在外界温度变化时,输出量发生的变化,也称为温度漂移。,8抗干扰稳定性,指传感器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总结回顾,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应用范围静态特性线性度迟滞性重复性灵敏度分辨率,第一章传感器概述,二、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概述,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对激励(输入)的响应(输出)特性。,1、数学模型与传递函数,第一章传感器概述,特性关系式:拉氏变换:变形:传递函数:,第一章传感器概述,2.频率特性及其与动态品质之间的关系,在研究传感器时域动态特性时,为表征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常用上升时间trs、响应时间tst、过调量c等参数来综合描述。,上升时间trs输出指示值从最终稳定值的5或10变到最终稳定值的95或90所需的时间;响应时间tst从输入量开始起作用到输出指示值进入稳定值所规定的范围内所需要的时间。最终稳定值的允许范围常取所允许的测量误差值zr,如tst=5S(2%);过调量c输出第一次达到稳定值后又超出稳定值而出现的最大偏差。,第一章传感器概述,3.传感器的动态时域特征,第一章传感器概述,4.一阶传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364-1:2025 EN Low-voltage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 Part 1: Fundamental principles,assessment of general characteristics,and definitions
- 【正版授权】 IEC 60072-2:2025 EN Dimensions and output series for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 - Part 2: Frame numbers 355 to 1 000 and flange numbers 1 180 to 2 360
- 基础力量瑜伽课件
- 冬奥志愿服务培训
- 仓储主管培训报告
- 读书分享交流课件
- 课件模板人物主题
- 网络医生技巧培训
- 线描画女孩课件
- 培训生毕业汇报
- 2025年私人住宅装修合同及详细工程清单
- 师恩如灯照亮我们的成长路教师节主题班会课件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及教学计划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JJF 1076-2020-数字式温湿度计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GB 24427-2021 锌负极原电池汞镉铅含量的限制要求
- DBJ 14-073-2010 岩棉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电视摄像第二章电视画面的造型元素
- 桥梁转体施工专项方案(收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