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上消化道大出血.ppt_第1页
《内科护理学》上消化道大出血.ppt_第2页
《内科护理学》上消化道大出血.ppt_第3页
《内科护理学》上消化道大出血.ppt_第4页
《内科护理学》上消化道大出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节上消化道大出血,(upper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上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常表现为呕血和便血。,上消化道出血,胃,肝胆胰腺,食管,十二指肠,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出血部位: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胃空肠吻合术后空肠病变,大量出血:短期内超过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临床表现:呕血、黑粪、,急性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一)上消化道疾病,1、食管疾病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性胃炎,(三)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四)全身性疾病,(二)门静脉高压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门脉高压性胃病,病因(Etiology),食管溃疡,食管炎,食管癌,食管异物损伤,胃角溃疡,胃体溃疡射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胃癌,急性胃粘膜病变,胃毛细血管扩张症,(二)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门脉高压性胃病,食管静脉曲张,胃底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病因(Etiology),(三)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1、胆道出血,2、胰腺疾病,3、主动脉瘤破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4、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四)全身性疾病,1、血管性疾病,2、血液病:白血病、血友病等,3、急性感染:流行性出血热、钩体病等,病因(Etiology),常见的出血病因: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Clinicalpresentation,临床表现,1、呕血与黑粪:特征性表现,一般为:恶心呕血黑粪,食管、胃出血:多为呕血和黑粪。,但如出血量小,,速度慢,亦可无呕血。,十二指肠出血:多仅有黑粪。,但如出血量大,,速度快,亦可有呕血。,呕血多呈咖啡色,血红素胃酸正铁血红素,黑粪呈柏油样,粘稠而发亮,血红蛋白的铁肠内硫化物硫化铁,Clinicalpresentation,临床表现,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表现,头晕、乏力、出汗、心悸、口渴、,心率增快、血压偏低、晕厥等,严重时呈休克状态:,烦躁不安、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唇发绀、呼吸急促、血压下降、,脉细速、尿少等。,Clinicalpresentation,临床表现,注意:出血后常有便意,,上厕所时常发生晕厥。,临床表现,3、发热:,34天:继续出血或再出血,休克时间过长,或原有肾脏病变肾衰竭,临床表现,5、血象变化,(1)Hb、RBC,(2)网织红细胞数,(3)WBC数,1、胃镜检查:出血后2448h内急诊内镜检查,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实验室及其他检查,2、化验:血常规、血尿素氮、肝功等3、钡剂:在出血停止后且病情稳定数天后进行4、其他:选择性动脉造影适用于内镜及钡剂未能确诊而又反复出血者5、吞线试验:不能耐受X线及内镜检查或动脉造影者可作吞线试验,根据棉线有无沾染血迹及其部位,可以估计活动性出血的部位。,(一)上消化道出血诊断的确立诊断根据(1)呕血、黑粪(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表现(3)呕吐物或黑粪隐血试验强阳性(4)Hb、RBC,诊断要点,确诊为肝硬化的病人,其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不一定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部分是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或其他部位病变。,2、鉴别诊断,(1)排除消化道出血以外的因素,鼻、咽喉、口腔出血,咯血,药物、食物引起的黑粪:如,动物血、炭粉、铁剂、铋剂、中药等。,(2)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早期识别,少数患者因出血速度快,早,期可无呕血及黑粪,仅有周围循,环衰竭表现。,直肠指检可发现尚未排出的,黑粪,有助于早期诊断。,(3)区分上消化道出血与下消化道出血,治疗要点,(一)迅速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放在一切治疗措施之首。立即配血,快速输液,必要时紧急输血。紧急输血指征:(1)体位改变出现晕厥、Bp下降、心率增快(2)SBP1000ml,250300ml/次,5070ml/日,510ml/日,出血量,出血量,胃内积血,出血量,出血量,400500ml,(一)一般护理(二)病情观察,护理措施,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二)病情观察,有无周围循环衰竭情况,体位变化:平卧坐位,1520mmHg、P10次/分,示血容量明显不足,需紧急输血。,120次/分,伴休克表现,示严重大量出血,需积极抢救。,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二)病情观察,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继续出血或再出血征象:,(1)呕血、黑粪情况:,反复呕血,或黑粪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呕血转为鲜红色、,黑粪变成暗红色,伴肠鸣音亢进。,(2)周围循环衰竭表现:经充分补液输血,后无明显改善,或虽暂时好转又恶化。,(3)血象变化:Hb、RBC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持续增高。,(4)BUN:持续或再次升高(在补液和尿,量足够的情况下)。,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5)门脉高压的病人原有脾大,在出血后暂时缩小,如不见脾恢复肿大提示出血未止。,(四)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期的护理,1)经常抽吸胃内容物如新鲜血说明压迫止血失败,应适当调整,2)病人感胸骨下不适出现恶心或频繁早搏,应考虑是否有胃气囊进入食道下端,挤压心脏,应适当调整,3)如提拉不慎,将胃气囊拉出而阻塞咽喉部引起窒息,此时应立即将气囊口放开或剪除三腔管放出气体,4)注意口鼻清洁,嘱病人不要将唾液、痰液咽下,以免误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每日2次向鼻腔滴少许石蜡油,以免三腔管粘附于鼻粘膜,5)一般三腔管放置24小时后,食道气囊应放气1530分钟同时放松牵引,以暂解除胃底贲门压力,然后再充气牵引,以免局部粘膜受压过久糜烂坏死,6)出血停止后按医嘱定时从胃管内注入流质饮食,但必须确认为胃管后再注入,以免误入气囊,发生意外,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二)病情观察(三)用药护理(四)三腔气囊管的护理(五)心理护理,关心、安慰病人,解释各项检查治疗措施,听取病人及家属的提问,以减轻疑虑,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二)病情观察(三)用药护理(四)三腔气囊管的护理(五)心理护理(六)健康指导,饮食指导生活指导疾病知识指导指导识别出血征象及应急,实验病例分析,病人张,男,54岁,呕血1天,量约300ml入院。病人既往有乙肝病史20年。入院查体:T37,P110次/分,BP:90/60mmHg,R22次/分。一般情况差,表情淡漠,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巩膜无黄染,面部和颈部可见3个蜘蛛痣。颈软无颈静脉曲张,两肺未闻及啰音,心率11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隆起,移动性浊音()。请思考下列问题:1、该病人呕血的原因?2、主要护理诊断3、若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请回答压迫止血期的护理,实验病例分析,病人李,男,35岁,3年来周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