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24十年后的礼物》(教院附小唐维萍)_第1页
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24十年后的礼物》(教院附小唐维萍)_第2页
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24十年后的礼物》(教院附小唐维萍)_第3页
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24十年后的礼物》(教院附小唐维萍)_第4页
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24十年后的礼物》(教院附小唐维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学年小学语文骨干第八组第四次教学研讨活动找 骆 驼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试用本)第四册浦东新区明珠小学 朱宝珏【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忿忿、不紧不慢、果然”等词语的意思。2、初步理解老人是怎样指点商人找到丢失的骆驼,并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式补充完整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教学重点和难点】1反复读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从后面的对话证实结论的正确,是观察与推断的结果。2理解老人为什么没看到骆驼却把骆驼的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教学过程:一、 谜语引入,揭示课题师:小朋友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轻松一下,我给大家猜个谜语:四腿长长脖子弯, 背上驮着两座山, 一次吃饱水和草, 几天不饿口不干, 驮着重担走沙漠, 不怕烈日和风寒。(打一动物)谜底:骆 驼 (正音)注意“驼”的读音,在词语中读轻声。师:请大家举起手来,跟着我一起写这个词语(板书:骆驼,要求学生书空)。由于骆驼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可以运货,也能驮人,所以骆驼一直享有“沙漠之舟”的美誉。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骆驼有关(板书)33、找骆驼 二、整体感知:1、找骆驼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上小节号。2、你能按照提示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课件出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商人( )了一只骆驼,向老人打听( ),最终商人按老人的( )了骆驼。三、细读课文19,了解骆驼特点1、 商人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 轻声读19小节2、用直线划出商人说的话,用曲线划出老人说的话。3、男女合作朗读对话。4、读老人说的三句话(1)读老人的三句话,随机板书骆驼的特点:左脚有点跛 左驮蜜,右驮米 缺了一颗牙齿(2)学习生字“跛、驮”(“驮”与“驼”区分)(3)让我们一起来分角色朗读商人与老人之间的对话。(男女生读、同桌互读、)过渡:老人没有看见商人丢失的骆驼,他怎么会知道得这么详细呢?答案就在课文中,你们能找到吗? 四、学习第10节,理解老人的分析推理1、读第10节,老人说了几句话。2、老人看到了什么现象,从他看到的这些现象中让他知道些什么?请分别用不同的记号标明。课件:看见什么知道什么脚印右深左浅左脚有点跛左有蜜,右有米左驮蜜,右驮米 啃过的树叶留下的牙齿印缺了一颗牙齿学习生字:啃3、看书、看表格、看板书自己说说老人是怎么知道这些特点的?用上“因为所以”(课件)4、再读第10小节,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仔细观察)五、学习第11节,总结全文1、朗读第11节,最后商人找到了骆驼没有?哪个词说明老人的指点是对的?(果然)理解“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2、轻声再读课文,骆驼走失以后,这位商人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商人:着急,忿忿。(理解“忿忿”)老人:不紧不慢指导学生读出各自的语气。六、小结全文:看,遇到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方法就不一样。聪明的老人通过路边骆驼留下的点点线索,推测出骆驼的特点,还为商人提供了寻找骆驼的最佳办法,商人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这其中除了仔细观察之外,还必须会认真思考。(板书:认真思考)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遇事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板书设计:33、找骆驼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得出结论看见 (图片)脚印右深左浅 左脚有点跛又看见 左边蜜,右边米 左驮蜜,右驮米还看见 啃过的树叶上留下的牙齿印 缺了一颗牙齿 24 十年后的礼物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试用本)第八册执教:浦东新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唐维萍【教学目标】知识:自主识字,积累“喧哗”、“咆哮”、“曙光”、“幸福”等词语;了解破折号的作用;了解课文插叙的叙述方式。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达格妮心理的变化,适当地展开想象,进行仿说和仿写。情感:读懂课文,知道大音乐家以奇妙的方式,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挚美好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教学重点、难点】找重点词句,品读体会达格妮的心理变化,了解音乐家信守诺言的可贵品质,体会人与人的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1、谈话揭题、读题。2、对课题质疑。二、带着疑问,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思考填空。相隔十年后, 送给 一件礼物。这份礼物是 。2、说话练习:这是一件 的礼物。三、学习课文,逐步感悟。1、自由轻声读课文,用“”划出描写达格妮心理活动变化的句子。2、学习第1、2节。(收到礼物前)交流并出示:* 白桦树上的彩灯,庄严、华丽的舞台,交响乐的美妙旋律,使她陶醉了。抓“陶醉” 指导朗读* 忽然,她很快地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抓“坐直、睁大” 指导朗读3、学习3、4、5小节。(收到礼物时)* 出示:起初,由于心情的激动,她无法静听音乐。渐渐地,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到乐曲中去了。理解“激动”的原因指导朗读* 出示: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叫,牧童的笛声1)指导朗读后接问:她还可能听到那些声音呢?2)说话练习:沉浸在乐曲中的达格尼如痴如醉,她还听到了( )、( )* 学习课文4、5节。1)结合课文第4小节的内容说一说葛利格和达格妮之间的谈话。2)读读课文第5节,体会达格妮心理活动的变化。说话练习:当小女孩渐渐长大,有时她会微笑着想起这次相遇,愉快地想: ,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她开始怀疑了: ,最后,她有些失望了: 。3)抓“愉快、怀疑、失望”等心理变化的词指导朗读。4)了解课文“插叙”叙述方式。4、学习6、7、8节(收到礼物后)* 出示: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她竭力抑制住呜咽,弯下身子,把脸埋在双手里。1)说话练习:达格妮如此感动,是因为( )。2)指导朗读第7、8节。* 出示:这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来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比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再次体会“珍贵”并感情朗读。四、总结全文,激发情感。1、推荐阅读一首小诗。2、师总结激发学生用真诚积极的态度迎接未来。附板书: 24 十年后的礼物 (乐曲) 葛利格 达格妮 陶醉 惊讶 (大音乐家) 真诚 (守林人的女儿) 激动 感动 幸福16 、 家是什么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试用本)第六册浦东新区海桐小学 林莺 课时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并积累“亲情 辗转 亲生骨肉 悲喜交集”等8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所讲的两个故事,并能用想象的方法复述文中第二个故事。3、初步懂得有了亲情,有了爱,才有了真正的家。教学重点:在反复朗读课文后,理解“没有亲情的人和被爱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教学难点:用想象的方法复述文中第二个故事。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填字游戏,好吗?2、出示:(填空游戏)进行四字词语填空。( )徒四壁 万( )灯火 ( )境贫寒 重建( )园 ( )喻户晓 ( )( )户户师:在这些词语中,我们不约而同地填入了“家”这个字。3、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16课 ,谁愿意读课题,齐读课题 。16家是什么(出示媒体、板书)(二)初读课文1、师:家究竟是什么?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谁来读读自学要求:轻声读课文:(1)注意读准文中的生字新词。(2)用直线“ ”划出“家是什么”的句子。(出示媒体)2、交流反馈:检查词语读音,学习生字。(出示媒体)(正音集体读一遍,开火车读)洛杉矶、卢旺达、别墅、离散丧生、竹篱茅舍、高堂华屋、温馨、辗转数地、(1)开小火车读、齐读(2)师:你知道洛杉矶在哪里?有谁知道卢旺达?(地图出示)洛杉矶:美国的第二大城市。卢旺达:非洲中部的一个国家。(这两个词语都是城市的名称。) (3) 谁能来说说,怎样记住:“墅”;(用熟字的方法记住上面是野,下面是土合起来就是“别墅”的“墅”(4)师:在这些词语中,有2个多音字,你找到了吗?师小结:这里的竹篱茅舍的“ 舍”和辗转数地的“数”这两个词的,另一个读音是什么?分别说一说。(三)初读课文1.师:谁来交流你找到“家是什么”的句子?2、出示:在这个世界上,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它有时在竹篱茅舍,有时在高堂华屋,有时也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没有亲情的人和被爱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1)指名读(多名)(2)理解句中的“高堂华屋”“竹篱茅舍”“无家可归的人群”。教师依次:出示“高堂华屋”“竹篱茅舍”“无家可归的人群”的图片。(3)请男同学读第一句话。师小结:不论是竹篱茅舍还是高堂华屋都是指人们居住的房子。(4)女同学读第二句话。师: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亲情和被爱包围的人才是真正有家的人。(5)师生合作读(6)师总结: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家包含了房子和亲情两部分。(出示媒体)(板书:=房子 =亲情)(四)重点研读第四节1、师过渡:这段话中说到家在竹篱茅舍或是高堂华屋,我们都能理解,但对哪里你有疑问?(生:老师我对“家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有疑问?)2、师:好,这里有一个故事,或许能帮大家理解,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轻声读读第四小节,商量一下完成填空。出示填空: 一个叫热拉尔的人,在卢旺达内战期间,一家40口人几乎全部( 离散丧生 )。他失去了( 亲人 ),失去了( 家 ),他感到彻底失去了希望。(绝望)(1)指名交流。(2)介绍有关卢旺达内战(3)同学们你们看这些图片,看了以后,你们想说些什?3、师小结:是呀战争是残忍的,它无辜地夺取了人们的生命,让许多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带来了灾难,带来了痛苦。4、师:这就像课文中所提到的热拉尔,他们一家40口人几乎全部离散丧生,这里的几乎能否去掉吗?为什么?5、师:思考一下,此时热拉尔感到失去了希望,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么?(绝望)师:当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经过了许多地方,(就是课文中的“辗转数地”一词的意思)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身女儿时,感到( 悲喜交集 )。(出示媒体)7、那么此时他悲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8、指名回答。(请2-3名同学来回答) 悲的是失去亲人40口离散丧生。喜的是找到女儿,让她感到绝处逢生。所以见到女儿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9、 那现在你能否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热拉尔和女儿见面后的情形。老师给你提供以下一些词语,请你们选用以下恰当的词语说说热拉尔和小女儿见面后的情景。(出示媒体)(1)请一个同学把这些词读一遍。目瞪口呆紧紧相拥轻轻抚摸 深情亲吻 失声痛哭(2) 同桌讨论。(3) 再指名复述。(五)回顾巩固师过渡:历经千心万苦的热拉尔终于与女儿团聚了,这劫后重逢的场面更是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四、五小节1、齐读四、五节2、师:看来,就算是无家可归的人,只要心中充满爱,充满了亲情,一样会享受到家的温馨。家其实并不等于房子,却能和亲情画上等号。板书画一个“”3、 师:现在老师请大家用下面的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