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章末检测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54分)1. (2分) (2017八上淮北期中) 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 耕地B . 石油C . 阳光D . 河水2. (2分) (2017八上武威月考) 下列哪一项不是自然资源?( ) A . 空气B . 鱼C . 水D . 书本3. (2分) 下列物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 . 布B . 煤炭C . 钢材D . 水泥4. (2分) (2020八上扬州期末) 快递包装产生大量的包装纸、不可降解的胶带和塑料袋,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下列做法能减少该问题的是( ) 适度包装; 用可降解的胶带和塑料袋包装 分类回收 随意使用包装盒A . B . C . D . 5. (2分) (2017七上卫辉期中) 影响我国农业生产中“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地形B . 海陆分布C . 气候D . 土壤6. (4分) (2018九上武城开学考) 我国水资源最贫乏的地区是( ) A . 东北地区B . 华北地区C . 西北地区D . 青藏地区7. (4分) (2018八上东莞月考) 我国各类土里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广的是:( ) A . 耕地B . 建筑用地C . 林地D . 草地8. (4分) 读漫画“美好的回忆”,漫画反映当地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A . 过度放牧B . 过度垦殖C . 水土流失D . 土地荒漠化9. (2分) (2019粤西模拟) 每年春季,图中的四个省市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已成为这些地区工农业生产较为突出的问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旱情发生地,主要分布在( ) A . 北方地区B . 南方地区C . 西北地区D . 青藏地区(2) 秦岭-淮河-线大体是我国的( ) A . 水田农业和旱地农业的分界线B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 . 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D . 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3) 为缓解本地区的用水紧张,正在建设的大型工程是( ) A . 抽取地下水工程B . 海水淡化工程C . 南水北调工程D . 污水处理工程(4) 下列关于图上四省市工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光热充足,农作物一年三熟B . 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工业的发展C . 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春小麦、玉米等D . 内河航运发达10. (8分) (2019八上泰兴期末) 读“我国部分流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1) 该图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 . 东多西少B . 南多北少C . 北多南少D . 夏秋多,冬春少(2) 针对图中反映的水资源分布不均状况,应采取的措施为( ) A . 兴建水库B . 海水淡化C . 跨流域调水D .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11. (4分) (2018八上河源月考) 节约用水,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下列不利于节约用水的行为是( ) A . 生活用水,一水多用B . 推广节水器具C . 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D . 开着水龙头刷牙12. (6分) 下列地形区中,缺水最严重的是( ) A . 东北平原B . 华北平原C . 长江中下游平原D . 成都平原13. (2分) 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是来自( )A . 海底B . 陆地C . 赤潮D . 石油污染14. (2分) (2019八上深圳期末) 海盐产量高的条件是:气温高,光照强,风大雨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秦岭淮河以北各海盐场,冬季为高产季节B . 东南沿海的海盐场,高产期基本上在春季C . 南海及北部湾地区的海盐场,高产期为冬季D . 我国南方海区蒸发旺盛,有我国最大的海盐场15. (8分) 下列关于保护“蓝色国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对海洋资源实行综合管理B . 提高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C . 用科技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D . 海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尽量开采二、 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16. (2分) 鱼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以随意打捞17. (2分) 东海近岸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渤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18. (2分) (2017黑龙江) 南水北调是我国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重大工程。19. (2分) (2015八上南京期末) 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发展畜牧业20. (2分) (2017八上翁牛特旗月考) 有人说:“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对吗? 三、 综合题 (共4题;共39分)21. (10分) (2019八上保山期中) 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土地利用类型均位于我国_(“季风区”或“非季风区”),地形主要以_地形为主。 (2) 图中耕地类型主要以_为主;耕地类型主要以_为主。 (3) 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图中_(填序号);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图中_(填序号),林地主要以_地形为主。 22. (10分) (2019八上新化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四川盆地湿气重,大雾阴雨天气多,日照时间少,潮湿的气候条件下人体汗液难以排出,往往会导致风湿类疾病。辣椒含有辣抽素,吃辣椒容易出汗,有驱寒祛湿的作用。(1) 图中A,B,C三地代表四川盆地的是_地,C地形区耕地类型以_为主。 (2) 图中A、C两地分别于7月和4月盛开美丽的油菜花,A地油菜开花时间较C地迟的原因是_。在A地形区修建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是_铁路。 (3) 成都人特别喜欢吃辣,请从自然角度简要分析原因。_。 23. (6分) (2018八上钦州期中)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反映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A图存在的问题是_,B图存在的问题是_。 (2)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东多_少, 多北少。耕地分布南_北_,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节约_、合理利用水资源,比如使用节水器具,一水多用。 24. (13分) (2019八下未央月考) 运用所学知识了解自己生活的地区是我们学习地理的目的之一,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陕西省地图和西安市经纬度图材料二:陕西省省会西安市,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目前,西安市正朝着“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鼻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的目标迈进。同时,政府注重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加强对秦岭北麓的保护和整治,采取多种措施治理雾霾问题。(1) 读图可知,西安市的经度是_、纬度是_。位于被称为“八百里秦川”的_平原,北临黄河最大的支流_。(2) 西安市南靠_(山脉),这座山脉在我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理意义,如_。 (3) 近年来,西安多次陷入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乃至身体都带来极大的危害,下列行为中,不能降低或缓解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 A . 机动车实行限号出行B .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C . 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D . 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54分)1-1、2-1、3-1、4-1、5-1、6-1、7-1、8-1、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保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医保政策调整对居民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试题
-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卷及答案(地理实验探究实验操作)
- 2025年医保报销流程专项考试题库及答案:备考
-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卷及答案(人文地理专项)-地理信息系统在人文地理监测中的应用
- 企业资质转让协议与企业赠与合同6篇
- 地形工程车辆租赁协议
- 采掘安全检查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食品安全负责人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介导的抗肿瘤血管生成机制-洞察及研究
- 基于AR的建筑设计安全评估方法研究-洞察及研究
- 遗传咨询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与生育相关的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治专家共识(2025年版)解读
- 吉林省吉林市第四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 2024年齐齐哈尔医学院公开招聘辅导员笔试题含答案
- 港口码头安全培训知识课件
- 2024义务教育科学新课标课程标准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标准)化妆学员协议书
- DG-TJ08-2461-2024 旧住房更新改造查勘标准
- 闲置资产盘活管理办法
- 中职历史说课课件
- 遥感科学与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