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1页
武汉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2页
武汉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3页
武汉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4页
武汉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要塞(si)气氛(fn)不逊(xn)深恶痛疾(w)B颁发(bn)翘首(qio)诘责(ji)悄无声息(qio)C溃退(ku)教诲(hu)滞留(zh)颔首低眉(hn)D轩昂(xun)解剖(pu)炽热(ch)黯然失色(n)2 .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B高考失利,小涛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C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3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聪慧拮据(ji)与日俱增手不释卷B愧怍慰藉(ji)重峦叠嶂莫名其妙C鄙薄蓦然(m)粘轻怕重眼花缭乱D热忱魁梧(w)前瞻后顾栩栩如生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生命的盘虬黄婉婷放假回家,小侄女不住地缠着我说话,一会儿聊家里的猫,一会儿说楼下的树,突然又指着我的手背问道:“这是什么呀?”“这是青筋啊。”她一脸的迷惘。要我怎么向一个四岁的小孩去解释什么是青筋呢?“好像楼下大树的树根啊。”小侄女仰着头好奇地说。是啊,这不就是生命的树根吗?我努力回忆自己是何时开始出现这些青筋的,然而找寻不到它们的由来,好像一夜之间就出现了。它们像是细线般在指间、手背上延伸开来,如同河流般汇集到手腕,弯弯曲曲地向上攀爬着。我蓦然想起了学校墙壁上的爬山虎。某天停下脚步去细看,原先尚是浅细的根茎早已生长出许多的小茎,紧紧地依附在墙上,它变得愈发的茁壮,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新碧,像一条细细的墨绿河道在墙壁上流泻着,让我感到一种静穆,与生命的勃发。我又想到了外婆那双布满青筋的手。那真似年久的大树四下徘徊的盘虬,它们盘根错杂而狰狞地袒露着,显示着外婆的衰老与枯竭,又似乎隐含着无尽的力量。我不解于自己是如何将这两样东西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呈现的分别是生机与衰亡,然而它们都在岁月、风雨中愈加弥深。十几年的风雨刮倒了大树,却没有刮去爬山虎,它仍旧翠绿地依附在墙上,时或趁着微风掀开这碧绿的帘子,打量着日复一日相似的景与行走殊貌的人。而外婆呢,在经历幼年丧父、青年蒙受战乱、中年饱受饥荒与晚年丧夫的种种苦难之后,仍保持着淡然的心态。我总能回想起她独自一人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晒着太阳的样子,那般的平和安详,好像往日的苦难都不存在,余下的便是静谧的日子。生命又何尝不是一株大树呢?只是人总是看到它的枝繁叶茂、它的硕果累累、它的枯枝残叶,却没走近去看那盘缠的根虬。我记得老屋外不远处有棵榕树,那树很高大,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叶,撒下点点的斑影,它是如此茁壮,看不见丝毫的枯竭。然而走过去,却总有粗大的根茎伏在泥土里,像金石一样坚固,那是拿石头砸下去也不会断裂的根!我记得刚种下几年的树并没有这缠绕的根虬,遑论粗壮如斯。又想,树根既然在土下生长着,何必要探出头来呢?外婆便会说,树老了就会这样的,根长出来了才好去抵挡风雨。我想到了青筋,人开始变老,手上的青筋也会不住地凸显出来。我记忆中外婆的模样,是上了初中暑假再回老家时的样子。那时外公已去世,同条胡同里的邻居或死或离,四周一片寂静。我总是怀着恐惧走过那段青苔遍布的小巷去看望她,残败不堪的老屋泛着清幽的光与微微的寒气。外婆开始变得衰老,总听不清我的话,只是一味地低声应答。她的头发花白,脸上皱纹遍布,宽大的衣服遮盖不了她佝偻的背,以及那双满是青筋的手。一段时间里我为之惊恐,似乎死亡便这般在她的四周缠绕着。我看看自己,那未褪去稚嫩的手背上只有很浅的青丝,但那似乎预示着青筋终究会冒出来,慢慢侵蚀我的生命。我在外婆的脸上几乎看不到她对死亡的恐惧,她每天就这样安然地度过,不去抱怨生活的不如意,不去咒骂命运的不公。有一天,我突然问:“您不怕死吗?”“我怕啊,所以我每天都穿戴好衣服去等待着。”她轻轻地说,“有你们记着我就好。”外婆几年前去世了,她最后的日子过得并不如意,她长久所渴求的自尊在病痛中荡然无存,满口的胡话,终日的昏沉。然而在她最后的一丝清明中,我想她是坦然的。关于死亡,外婆早已洞悉,能做到向死而生,死亡便不那么让人恐惧。也正如她曾表达的,在子孙后代的记忆里,她终究存在过,这就够了。当我再看到那枯败的榕树与它那仍旧缠绕不休的根茎时,我忽然意识到这在我身上缠绕着的青筋,也如同一道前人传留下的血脉,像是盘虬的枝干又发出枝丫,慢慢地生长、茁壮,或许百年后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人们观仰它的同时,也会想到它的由来,想到听闻中的那棵早已干枯被伐去的大树。于是,我俯下身与小侄女对视着:“你就像棵小树,这就是树根,或许现在它还很浅看不出来,但当你经历了伤心痛苦的事情的时候,流下的眼泪就像雨水一样,你见过树苗浇水就会长大吧,那时候这些小树根也会冒出来,那表示你成长了,能经受风雨了。”生死枯荣,从来都不是间断的。4 . 文章围绕“生命的盘虬”,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我”从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请分别概括。5 . 文中写到“我不解于自己是如何将这两样东西联系在一起的”,“这两样东西”指什么?你认为作者是“如何将这样两样东西联系在一起的”?6 .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7 . 文章两次写到“我”与小侄女关于生命的对话,有什么表达效果?8 . 本文以“生命的盘虬”为题,有什么作用?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下面小 题。老妪(梁晓声)(1)那个老妪是一个卖茶蛋的老妪。在12月的一个冷天。在北京龙庆峡附近。儿子需作一篇“游记”,我带他到那儿“体验生活”。(2)卖茶蛋的皆乡村女孩儿和年轻妇女。就那么一个老妪,跻身她们中间,并不起劲地招徕。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是沙哑的。所以她的生意就冷清。而老妪锅里的茶蛋未见得就 比别人锅里的小。(3)老妪似乎自甘冷清,低着头,拨弄煮锅里的蛋。时时抬头,目光睃向眼前行人,仿 佛也只不过因为不能总低着头。目光里绝无半点乞意。(4)我出于一时的不平,一时的体恤,一时的怜悯,向她买了几个茶蛋。活在好人边上 的人,大抵内心会发生这种一时的小善良,并且总克制不了这种自我表现的冲动。表现了, 自信自己仍立足在好人边上,便获得一种自我安慰。(5)老妪应找我两毛钱。我则扯着儿子转身便走,佯装没有算清小帐。(6)儿子边走边说:“爸,她少找了咱们两毛钱。”(7)我说:“知道。但是咱们不要了。大冷的天她卖一只茶蛋挣不了几个钱,怪不易的”(8)于是我向儿子讲,什么叫同情心,人为什么应有同情心,以及同情心是怎样一种美 德(9)两个多小时后,我和儿子从公园出来,被人叫住竟是那个老妪。袖着手,缩着 瘦颈,身子冷得佝偻着。(10)“你,”她说,“你刚才买我的茶蛋,我还没找你钱,一转眼,你不见了”(11)老妪一只手从袖筒里抽出,干枯的一只老手,递给我两毛钱,皱巴巴的两毛钱(12)儿子仰脸看我。(13)我不得不接了钱。我不知自己当时对她说了句什么(14)而公园的守门人对我说:“人家老太太,为了你这两毛钱,站我旁边等了那么半 天!”我和儿子又经过卖茶蛋的摊位时,见一老叟,守着她那煮锅。如老妪一样,低着头, 摆弄煮锅里的蛋,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同样是沙哑的。目光偶向眼前行人一睃,也不过是 任意的一睃,绝无半点乞意。比别人,生意依旧冷清(15)人心的尊贵,一旦近乎本能的,我们也就只有为之肃然了。我觉得我的类同施舍 的行径于那老妪,实在是很猥琐的选自散文荟萃 有删改9 .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句中加点词语。(1)就那么一个老妪,跻身她们中间,并不起劲地招徕。(2)我则扯着儿子转身便走,佯装没有算清小帐。10 . “我”买老妪茶蛋是出于什么用意?(请用原文回答) 对于自己的这种行为,“我”又 是如何自我评价的?(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11 . 有人认为原文第(11)段不够简洁,作了如下修改:“老妪从袖筒里抽出干枯的一只老 手,递给我皱巴巴的两毛钱。”你认为原文好,还是修改文段好呢?请简述理由。12 . 情景想象:当我和儿子回到家,深有感触的我,会教育儿子明白什么道理?请以“我”的口吻,对“儿子”讲述“我”得到的启迪。(不能照抄原文)13 . 如果当时你拿着摄像机在场,准备拍下文中令人感动的场面,送到重庆电视台“天天630”栏目播出,你会选取哪个人物作为特写镜头?为了使画面震撼人心,你会融入自己的 哪些创意?请简要阐述自己的设想。(可从人物刻画、环境烘托、对比手法运用等方面着手 设计创意)三、对比阅读阅读爱莲说和闲情偶寄桂,完成后面的问题。(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衰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二)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予有惜桂诗云:“万斛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开?”盛极必衰,乃盈虚一定之理,凡有富贵荣华一蹴而至者,皆玉兰之为春光,丹桂之为秋色。(李渔闲情偶寄桂)(注释)斛:容量单位,古代十斗为一解,南宋末年改为五斗为一解。次第:依次。盈虚:盈满或虚空,指发展变化。14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的词。(1)可爱者甚蕃(_)(2)陶后鲜有闻(_)(3)莫能如桂(_)( )(4)乃盈虚一定之理(_)15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16 . 甲、乙两文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甲文中,作者描绘莲的生长环境来赞美君子_的品行;乙文中,作者由_的特点联想到盛极必衰的人生哲理。17 . 甲、乙两文中,都流露出作者对“富贵者”的态度,请分析其异同。四、句子默写18 .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1)_,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白杨礼赞)(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_,_,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生子优患,死于安乐)(3)富贵不能淫,_,_。(富贵不能淫)(4)此中有真意,_。(饮酒(其五)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注)玉垒:山名,在今四川茂汝。北极:即北极星,喻指唐王朝。西山寇盗:指吐蕃。梁父吟:诸葛亮遇到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19 . 试分析“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一句中“变”字的妙处。20 . 请你说说诗人借登楼所见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六、语言表达21 .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外表丑陋、食之奇苦的苦瓜营养价值丰富,是餐桌上的佳肴。_:青苦瓜可去热解毒、明目清心;熟苦瓜可以养血滋肝,润脾补肾,是治病良药,被誉为“药蔬之王”。苦瓜又有“君子菜”的雅称,同时与别的食物同炒同煮,_。如用苦瓜烧鱼,鱼块绝不沾苦味。清代的屈大均对苦瓜的评价极为中肯:“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七、名著阅读22 . 海量阅读儒勒凡尔纳是国的(类别)小说家,他被公认为“”,海底两万里是他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第一部,第三部是。八、综合性学习23 . 2009年4月25日至29日,第十九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山东的济南、青岛和曲阜成功举办。这届书博会营造了倡导读书、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浓厚氛围。借这次会议的东风,学校想举办一次读书活动。请你写一句关于读书的名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主题语。名句:主题语:九、作文24 . 请将“总想为你”这个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