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课堂教学变革的理论思考纷繁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让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感觉无所适从,感觉天天在变,又好像什么都没变。虽然课堂教学的变革是永恒的,但从抽象意义上说,不论课堂教学怎样变革,都会存在相对的不变。中小学教师只有把握课堂教学永恒变革中的五个相对不变,方能以不变应万变,推进课堂教学变革的良性发展。1.教师的职责相对不变教师的职责相对不变,变的是如何促使教师尽职尽责。唐代思想家韩愈在其名篇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时至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简言之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区别在于教何书、育何人、怎样教书与育人。在教师专业化快速推进的当下,教师完成教书的任务似乎已不是问题,因为教师的学历越来越高,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越来越丰富,教学改革的理念和方法层出不穷,这些都为教师“学术性知识”和“师范性知识”的获得提供了丰富的途径,于教书职责易于完成而言,教师育人职责的完成似乎存有问题,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因为育人并不能像教书那样具有可操作性与可模仿性。教学生如何做人的问题却依然难以解决,而这无疑是教师在完成教书任务、面临育人职责时的巨大挑战。正如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所一再强调的“教育性教学”,即没有无教育的教学,也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教育的根本特征就是教育性,这个教育性又集中体现在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方面。所以,没有育人的教育就等于取消了教育。因此,教书育人是教师永恒的使命与神圣的职责。无论课堂教学如何变革,教师这一称谓永远与教书育人的职责相伴。2.学生的发展相对不变学生的发展相对不变,变的是促进学生什么发展,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发展到什么程度。促进学生的什么发展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而是协调的、和谐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应是扬长避短的,应是合格加特长的。这个合格与特长,尤其是特长是内有的、引导的,而不是外加的、强迫的。正如孟子所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如何促进学生发展呢?学生是一群有着发展的连续性与突变性、发展的阶段性与个体差异性等特征的特殊群体,是一个个充满无限发展可能的鲜活生命体。每一个学生都会拥有不同的禀赋和个性特征;每个学生的发展在来源上有先天、后天之别,在出现程序上有初始、后继之别,在阶段上有共性、个性之别,在内容性质上有自然与社会之别,在载体上有身体、心理之别等。每个学生都是复杂唯一的个体,教师面对的则是这些复杂唯一个体的集合体。教师只有沉下来钻研自己的工作对象每一个具体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学生有差异的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发展到什么程度呢?学生的发展有其阶段性,个性的完善有其循序渐进性。撇开生理因素不说,若是人为因素导致发展不足固然可惜,但是超常规发展是否就可喜呢?未必,因为超常规发展在短期内往往能取得惊人的效果,因为采取了单项强化训练的办法。但是,人为的加速或强化某个方面的发展进程,通常会以牺牲、丧失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破坏学生和谐发展的正常进行。从长远看,在特定阶段过分地促进学生某个方面的发展,无异于“杀鸡取卵”“揠苗助长”。3.知识的传递相对不变知识的传递相对不变,变的是知识的具体内容、知识传递的过程与方法、知识传递的目的。从“两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到“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态度与情感)、“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态度与情感、基本价值观)。无论是实现“两基”“三基”还是“四基”,其基础就是知识(基础知识、基本知识、原理性知识),其中介就是“过程与方法”,其目的是人性的回归与超越。高分数不等于高知识,高知识不等于高智商,高智商不等于高能力。但是,高分数与高知识的吻合度、高知识与高智商的吻合度、高智商与高能力的吻合度是更高的(相对于低分、低知、低智)。所以,知识并不是智力、能力的天敌,而是好朋友,知识本身并没有错,有问题的可能是我们给的是什么知识(是知识还是信息?当下有许多的信息并不是知识而是毒害学生的垃圾),我们是怎么给的知识。此处仅就知识与信息的关系作一简单的阐释,以澄清部分人对知识的一些误解。有人说当下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有人说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相比而言,笔者赞同后者的说法,即当下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不赞同“知识爆炸时代”说。因为在笔者看来知识与信息之间是有区别的。无疑,知识是属于信息的,是属概念。但是许多的信息未必是知识,而且非但不是知识,可能还是有毒害的垃圾。苏格拉底曾说:“知识即美德。”那么套用此说法,凡是能够带给人以美德的信息才是知识。如果那些信息带给人的只是丑陋低俗乃至犯罪,则一定是有毒害的垃圾,介于知识与有毒害的垃圾之间的信息则是无用的信息,虽然它并没有毒害。4.人才的选拔相对不变人才的选拔相对不变,变的是衡量人才的标准,人才选拔的制度,人才使用的制度。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教师一定不要忘记中小学是“基础教育”,无论课程怎么改,打牢基础始终是中小学阶段的首要任务。那么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什么呢?基础教育的基础应是:奠定好健康身体的基础,奠定好公民品德素养的基础,奠定好专门建设人才的基础,奠定好未来从事劳动的基础。对于中小学来讲,为何要淡化教育评价的甄别功能、选拔功能而注重评价的发展功能呢?那是因为基础教育阶段应是奠定人才的基础而不是人才本身,一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人才本身较困难,难于实现;二是若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人才本身易于伤害“人才”。易于过早地将人才定型,将教师、家长等成人或社会的人才观强加给学生等。5.规范的教学相对不变规范的教学相对不变,变的是规范的具体内涵。有的教师说教学改革,如新课程改革、校本教研等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自由,增加了教师对教材的灵活处理,这是否意味着教师就享有绝对的自由,没有或不需要限制了呢?回答是否定的,是有限制的,这个限制就是学生的健康发展、就是教师职责的履行、就是知识的传递、就是人才基础的奠定。从绝对意义上讲,自由永远是对限制的打破,从相对意义上说,限制(合理的限制、阶段性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从终极意义上说,合理的限制就是自我的自觉约束,而自我的约束就是所谓的“良心”,这个“良心”就是高尚的“人性”。但在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相当盛行的社会,良心的作用往往是微薄的、苍白的、低效的,而代表最起码良心的制度和规范往往是立竿见影的、高效的。但这又构成了对教师的良心和人性的漠视,被认为是对教师的不信任和不尊重。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实是“规范制度”与“良心”的一个方面,即制度的制定方面与良心的矛盾。因为作为一种完善制度的制定者,他的价值取向是“人之初,性本恶”。简言之,只要在理论上有人可能会没有或丧失“良心”成立,那么制度的制定就必须要关照到这一可能,做到建章立制不留空白。但在制度的执行方面与良心是统一的、不矛盾的。作为制度的执行者,他的价值取向应是“人之初,性本善”,那么制度的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家居行业智能家居市场前景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物联网行业智能家居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态势与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2025年海藻提取物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压力容器安全培训课件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招聘应届毕业生拟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云南省2025云南红河州和信公证处招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上海市2025第二季度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设计集团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招聘2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遵义市赤水市丹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招聘水厂人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文具用品采购合同范本格式
- 树木学试题及答案北林
- 电气检修生产安全培训课件
- 2025第三季度作风建设党课以忠诚廉洁担当的政治品格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 《2025新版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评审报告》
- 2025劳动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卷
- 宠物急救标准化流程
- 焊工考试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云原生压测技术-洞察及研究
- 关联交易贷款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