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唤历史潜流中的私学传统私学源流遥望先秦,那是一个烽烟四起、战乱频仍的时代,也是一个私学百家争鸣的时代。我们今天津津乐道的儒、墨、道、法,以及阴阳、名、纵横、杂、农、小说各家各派,均系私学:孔子创办了儒家私学,重仁重礼,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墨家重武重辨,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与技能;道家倡导自然,反对“人为”的教育;法家“以法为教”,兼学诉讼、兵法、耕战那个时代的百家齐放,犹如费孝通先生所期冀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还是在这个时代,齐国的“稷下学宫”这种介于官学与私学之间、民办官助的社会办学形式出现,英国的李约瑟教授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甚至将之作为书院创始的标志之一。稷下学士在齐宣王时期“且数百千人”,齐湣王时期更盛,“多至数万人”。华中师范大学的喻本伐、熊贤君两位先生在中国教育发展史充满向往地介绍了“稷下之学”独特的教学形式,尤其是其“期会”制度。“期会”,即约期、定期举行的论辩会,师生与四方游士均可聆听或辩难,就不同学术观点开展坦诚交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其中,稷下先生、名家的田巴与学生儒家的鲁仲连的论辩流传最广。田巴“议稷下,毁五帝,罪三王,服五伯,离坚白,合同异,一日服千人”,但年方十二、人称“千里驹”的鲁仲连,却认为先生田巴夸夸其谈,不务实际,没有办法应对齐国危境,于是登台与先生辩论:“臣闻堂上不粪,郊草不芸,白刃交前,不救流矢,急不睱缓也。今楚军南阳,赵伐高唐,燕人十万,聊城不去,国亡在旦夕,先生奈之何?若不能者,先生之言有似枭鸣,出城而人恶之。愿先生勿复言。”一席话将人们的注意力从抽象的理论转移到现实问题,折服了田巴,田巴后弃文就武,为齐将。难怪喻、熊二君赞曰,各派平等、老少平等、师生平等、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以及求同存异、不强辩、不口是心非的学风在此可见一斑。后代书院的“讲会”制度正是期会精神的继承和变通。喻、熊二先生对中国历史上官学、私学长消特点的分析是有力的:官学废弛则私学炽盛;私学的生存与发展,与宽容的文化氛围成正比;一统的意识形态重建或强化时,官学兴盛私学消沉。现在看起来,私学最为昌盛的三个时代都是一统意识形态被动消驰的时代:一个是先秦春秋战国时代,一个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便是清末与民国时期。被动与消驰的管理却在无意中成就了教育的多元与繁荣。问题是,如何能在和平时期亦予私学以生存空间,以与官学并驾齐驱,使教育园地姹紫嫣红一片?清末民初之私学繁盛清末的社会办学曾得到皇帝的鼓励和嘉奖。戊戌新政时期的1898年7月10日,光绪帝在“上谕”中奖励民间办学:“各省绅民如能捐建学堂或广为劝募”,则“准各督抚按照筹捐数目酌情奏请给奖”,对于“有独力措捐巨款者”,光绪帝将亲自奖赏“朕必予以破格之赏”。清末,乡绅、地方名人创办的蒙学、义塾,在课程排定、教材选择、教师聘任等方面具有官学难以具备的自由,部分私学还兼有社团与党派性质。民国时期平民学校、私塾、私立学校、教会大学大量涌现。1912年5月13日,时任民国教育部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在向参议院宣布政见之演说中强调:“私立学校,务提倡而维持之。”壬子学制(1912)颁行后的有关法令,规定除高等师范外,其他学校均可由私人办理。民国时期,由社会团体和党派发起设立的、以劳动者为教育对象的平民学校和劳动补习学校大量涌现,例如毛泽东在湖南长沙创办的平民夜学(1917)和平民夜校(1920),以及晏阳初1922年开始先后在长沙、烟台、嘉兴、武汉、北京等地开办的平民学校等。数据见证了私塾和私立中小学之繁盛:据中华教育改进社1924年编辑的中国教育统计概览,当时广州私塾1000余所,学生2万余人;市立学校69所,学生8464人。乡绅以促进公共利益为宗旨办理私立小学也很普遍。1906年,持“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为公益民”教育理想的无锡荣氏家族创办了新式学堂“荣氏公益学堂”,1908、1915年荣德生(荣毅仁先生父亲)先生又携宗族与乡贤开设了竞化女校、竞化二(女)校,并以荣巷为中心,在当时的“开原乡”(今名“河埒口”)的周边地界先后创办了十余所新式小学校。康有为亲手撰联“安得如君千百辈,全华儿女做干城”赠予荣德生,以彰其重视教育之精神。陶行知先生几度来校,赠联勉励,并派弟子参与学校的管理与教学工作。私立大学则以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为最具影响力。张伯苓1919年靠捐款设立私立南开大学,1923年增设南开中学女中部,1928年专设南开小学,统称为南开学校。南开学校办学方针,学风谨严,以“允公允能”为校训,名播遐迩。抗战时期与北大、清华合组为西南联大,遂改国立。厦门大学为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与他创办的集美小学堂、集美学校师范部、中学部一起,称为“集美学村”,陈嘉庚先生并资助了福建省28个县市中的73所中小学。教会学校亦构成了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高等教育领域在民国早中期几乎被教会大学垄断。19131914年间,外国教会学校办理小学13万所(中国小学350万所);中学1.25万所(中国中学12万)所,高等教育为1.2万所(中国为1500所)。著名的教会大学有燕京大学(1919)、辅仁大学(1925)、金陵大学(1910)、齐鲁大学(1919)、华中大学(1924)、华西协和大学(1920)等。从汇文中学看私学的影响学生在私学度过了怎样的生活?他们有什么样的回忆?2008年3月26日,中国青年报“冰点”刊载了王丽老师写的一所中学远去的背影,这所远去的学校,是北京汇文中学。汇文中学的办学史,是清末至民国时期蒙学堂、书院、教会大学、中学、小学的办学及脱离教会自主办学的私立中学史,也是民国时期诸种社会办学形式的缩影。汇文始建于1871年,最初为美国基督教会设立教堂时附设的“蒙学馆”,后更名为“怀里书院”。1888年增设大学部,名为“汇文书院”。1904年改名为“汇文大学堂”,包括小学部、中学部和大学部。1918年,汇文大学部与华北协和大学及通州协和女子大学合并为燕京大学,迁到今天的北京大学校址,原崇文门内船板胡同的校址转给汇文小学和汇文中学。1927年,任职校长一年的高凤山先生呈报教育部备案,开教会学校在中国政府立案之先河,并遵部令改为“京师私立汇文中学”,不久改名为“北平私立汇文中学”。后逐步取消有关宗教课程,统一于部颁教学计划,脱离教会,自主办学。1952年被新成立的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市立第二十六中。1989年,在一批汇文老校友的努力下,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校名恢复为“北京汇文中学”。1927年,汇文以“智、仁、勇”为校训。1929年蔡元培先生以中庸原句“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题释之,并题写赠汇文学校。意在“融汇中西文化精华”的汇文,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追求与现代教育目标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第一任中国校长高凤山先生自1926年上任,1952年卸职,执掌汇文26年,这位受杜威教育哲学影响不小的校长提出的是“全人教育”宗旨:一、增进身体健康;二、涵养审美情操;三、增殖职业知能;四、预备升学基础;五、练习善用闲暇;六、学做良好公民;七、养成高尚品德。这七条宗旨,与校训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形成汇文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校风。1936年毕业于汇文高三理科甲班的何纯渤先生,是曾任国家电力部水电总局局长、新中国水电事业的开拓者。2007年,老先生向王丽回忆老汇文的体育生活时说:当时汇文学校运动场的项目有48种,每天下午4点到6点,所有的图书馆、自修室锁门,不让学生呆在屋子里,汇文校史纪念册里的一组照片记录了学生这个时间段的生活:在操场上打网球、翻单杠、踢足球、扔棒球、打篮球、练习田径,一派龙腾虎跃的景象,照片右上角写着四个字“四点以后”。在汇文的6年,400米一圈的跑道,何纯渤风雨不误,每天坚持跑6圈,累计里程可绕地球一圈半。当被质疑参加这么多体育活动是否耽误学习时,老先生脱口回应:“我们老校长讲:Astrongmindinastrongbody(健全的头脑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像这样的警句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我在校期间的所有功课都在95分以上。”老校长高凤山坚持,重视体育的意义不仅是为了练就一副强健的体魄,更重要的是为了塑造坚毅、勇敢、顽强、大度、乐观和自信等优秀的人格素质。汇文当时分文科、理科、商科和教育科四科,课程设计学贯中西、文武兼备。老校友顾景祥先生回忆,汇文的学生一方面写得一手好骈文;一方面广泛涉猎英文名篇,初中的英文名著选读课学习鲁滨逊漂流记、亚瑟王等,高中英文教材则选用莎士比亚的麦克白等,教英语语法的杨建章老师要求学生将红楼梦中的片断翻译成英文,以及翻译李白、杜甫、苏轼等人的诗词。高中生物、化学、数学、物理及外国史课程的教材采用英文原版。汇文的课外活动亦中西融汇:学校有阵营强大的国剧团(京剧社)和国乐队,也有西乐队和话剧团,话剧团能用英语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汇文重视书法、美术和武术,校史纪念册上的照片显示,参加武术训练的学生清一色中式白褂子,玄色灯笼裤;马步横刀,列成方阵,一副顶天立地的气概。汇文学子身体力行实践母校“智、仁、勇”的校训。王忠诚先生1942年高中毕业前夕曾一度因贫退学,老校长高凤山主动给他写信,把他叫回学校,破例让他免费就读,半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考上北平医学院。在60年从医生涯中,他以一把手术刀解除了上万名病人的痛苦。2003年“非典”爆发时,77岁高龄的他主动请缨要求上“非典”第一线,震动了他所在的天坛医院。启功先生1990年为了帮助家境贫寒的北师大学生,在香港举办书画义卖,筹集资金一百六十余万元,设立“励耘奖学金”在“维基百科”的“汇文中学”词条里,除了王忠诚和启功两位先生,我还看到了其他“著名与非著名校友”的名字:贾兰坡(著名考古学家、地质学家)、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学家)、王大珩(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林同炎(美籍华裔,著名结构工程師)、孙敬修(著名儿童教育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不良资产合作6篇
- 灵山食品安全培训课件
- 智能仓储物流机器人研发中心2025年技术创新推动物流行业智能化转型报告
- 2025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第二批公益性岗位人员招募13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支付令申请书管辖
- 老婆入户申请书
- 小孩改姓申请书范文
- 二手设备销售协议范本5篇
- 众安保险退保申请书
- 2025-2030工业机器人应用场景拓展及技术突破分析报告
- 《中国诗词大会》必背经典古诗词100首
- 第5课《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1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中职专用】《哲学与人生》同步课堂课件
- 垃圾渗滤液处理调试方案
- 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后测试卷班附有答案
- 武汉龙泉社区规划方案
- 2024年罗非鱼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钢丝绳吊装时最大允许吊装重物对应表
- XX医院DRG绩效分配方案
- GB 14866-2023眼面防护具通用技术规范
- 百鸟朝凤中国经典神话故事中文绘本故事演示课件两篇
- 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田字格描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