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政治《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学案_第1页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政治《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学案_第2页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政治《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学案_第3页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政治《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政治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学案 基础知识整理:一、世界的物质性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 形成和发展的,它们都是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 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 。所以,世界是 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 。2、物质的概念物质是 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 。2、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1)运动是物质的 和 。(2)运动是 的运动,物质是 。(3)离开运动谈物质,是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 。3、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1)区别:运动是绝对的、 、 ;静止是 、 、。(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 ;物质世界是 和 的统一。(3)承认静止否认运动是 ,承认运动否认静止是 。4、人和客观规律的关系(1)所谓规律,就是 的联系(2)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 ,而不能违背规律。(4)人可以 利用规律, 。练习巩固一、单选1、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任何事物起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以下与他的错误相同的表述是( )A、“飞矢不动” B、“不是风动,幡动,而是心动”C、“人不可能一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D、“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2、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揠苗助长,苗枯田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B、人在规律面前只能老老实实服从C、尊重客观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3、“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A、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世界上一切运动事物都是物质的运动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4、爱因斯坦说:“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外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的知觉B、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前提C、人应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D、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5、“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规律是客观的 B、自然界的规律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C、自然界的规律是由“绝对精神”决定的D、是唯物主义的观点6、20世纪以来,我国以成功培育出水稻、小麦、棉花等作物的新品种200多个。这说明( )A、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客观性发生了变化B、人能改造自然界的具体形态C、人能改造自然界中的一切D、人只凭想象就能制造出新的物种7、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 )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C、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D、万事万物的总和8、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句话体现哲理是( )A、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B、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更重要的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使之为人服务D、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二、简答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什么是物质?为什么说“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2、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