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中招试卷分析,1,一、积累与运用,二、现代文阅读,议论文阅读,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三、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阅读,2,积累与运用部分,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仍以字音、字形、词语运用、名著阅读、古诗文默写、语言的实际运用等常规内容为主。,一、积累与运用,3,字音字形考查多为课文、报纸杂志中出现的多音字、形近字、常用字、常错字。一般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且难度不断增加。所选字词以“常用”为原则,以“容易读错”的多音字和“容易写错”的形似字为考查重点。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这两项内容,考查题型年年有变化,而且考察的方式越来越灵活,越来越综合。古诗文默写是通过复习可以完成比较理想的题目,出题范围固定,学生复习时目标明确。综合性学习包含内容较多,有信息提炼、修改病句、图文转换、情境写话、仿写、发表看法等等。,积累与运用,2011河南中考语文试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湖泊淡泊角逐角色浑身解数解甲归田B缜密慎重机械训诫叱咤风云姹紫嫣红C滑稽畸形辍学点缀猝不及防鞠躬尽瘁D陨落吮吸分歧祈祷言简意赅骇人听闻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端详亲和力两全其美一如既往B捍卫必需品入不敷出不屑置辩C松弛名信片直截了当变本加利D抱负入场券不胫而走各行其是,2012河南中考语文试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扭转纽带粗犷旷日持久哽咽狼吞虎咽B频繁濒临骁勇百折不挠竣工崇山峻岭C奇妙奇数绰号绰绰有余称赞称心如意D埋伏埋怨脉络脉脉含情臭氧乳臭未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提炼化装品全神贯注汗流夹背B热衷百叶窗措手不及相得益彰c规矩口头禅以逸代劳浮想联翩D装潢照相机理屈词穷出谋画策,2013河南中考语文试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载体载重模范模式泥土拘泥反省省亲B扁舟偏旁惆怅绸缪嘹亮潦倒奴婢裨益C勉强强迫曲径曲解处理处境车轴压轴D缅怀腼腆任务烹饪顷刻倾诉维护帷幕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眷顾雄纠纠魂牵梦萦笑容可掬B缄默催化剂赏心悦目集思广议C荟萃文绉绉金碧辉煌博采众长D肯求检字法力挽狂澜目不暇接,4,二、现代文阅读,记叙文阅读,5,【考试题型】1.概括主要内容。2.语段在文中的作用。3.重点语句的含义作用。4.分析人物形象。5.解读标题。6.联系选文,谈自己阅读感受。,记叙文阅读,6,1.概括类题。根据分值确定答题模式。2.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要看语段的位置。3.分析重点语句的含义作用(赏析)。赏析句子,可从修辞、关键词、含义、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方面考虑。4.分析人物形象时可根据分值分点作答,要求联系选文时,格式为:性格+选文语句。5.解读标题时,可从修辞、与主题的联系等方面解读。6.联系选文,谈自己阅读感受的题型学生往往忘记联系选文。做题格式为:感受+选文相关内容。,【答题技巧】,记叙文阅读,7,现代文阅读,说明文阅读,2009年速冻食品也新鲜4小题12分2012年高山上的守望者岳桦4小题12分2013年“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4小题12分,8,【考点归纳】,1.概括提取文章信息。2.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3.辨识说明顺序,把握结构特点。,2013年12题肌肉记忆为什么“不假思索”?(3分)2009年15题根据第段内容,写出下面说法的依据。(3分),2009年12题给本文拟写一个能显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标题。(3分),2013年13题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2012年13题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2012年14题第段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岳桦,请将相关内容填写在下面空格处。(3分),说明文阅读,9,4.辨析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5.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6.表达心得,个人感悟,建议等。,2012年15题第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两种并分析其作用。(4分)2009年13题第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3分),2012年16题本文的语言及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任选一方面,结合第段的内容加以分析。(3分)2009年14题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2013年14题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了一种利用肌肉记忆原理发明的新技术。如果你想用它为上文锦上添花,你会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还是结尾部分?为什么?(2分),说明文阅读,10,1.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2.重点掌握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常见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复习重点】,打比方先说“把比喻成,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举例子先概括句子的内容,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作比较把和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引用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更有说服力。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文阅读,11,3.学会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答题要领: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答题要领:(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3)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答题要领:(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类型4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答题要领: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说明文阅读,12,4.逻辑顺序的辨别。5.关心身边的人文环境,高科技或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文章。,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了说明顺序的选择,在认清说明对象的基础上,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说明文阅读考查的题目常常引导考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解答这类题目,要求考生认真阅读文章以及题目中涉及的材料,然后结合实际,紧扣原文答题,还要注意语言表达要符合题目要求。,说明文阅读,13,20l0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共12分)匠人与大师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我们不应满足于敝“匠人”,要有较高目标、有追求、有不断创新的精神。(2分。意思对即可。若只答匠人和大师的区别不给分)14第段、第段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比喻论证,把匠人凭经验做事比作一个一个摘瓜,把大师按规律做事比作提瓜藤,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对比论证,用匠人和大师不同的摘瓜方式作对比,突出大师已上升到理论层面,靠规律运作。(答出一种即可)举例论证,以鲁班由匠人到大师的经历为例,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只有追求更高的目标才会断进步的道理。(一处2分,共4分)15笫段中有一个事实论据不恰当,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2分)画家的事例不恰当。第段阐述的观点是“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而这个论据的重点在目标和信念上,不能很好地证明观点。(意思对即可。2分)16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4分)先从三个方面分析匠人和大师的区别,然后揭示研究这种区别的目的,提出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意思对即可。4分。只答“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1分),议论文阅读,14,2011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二)阅读下文,完成l3一l6题。(共l2分)坚持“一件事原则”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意思对即可。2分)14请给第段再写一个事实论据。(3分)示例:居里夫人致力于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她专注于此,克服了重重嗣难,终于发现了镭并分离出纯镭,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古今中外的事例均可。事例1分,突出目标和专心2分共3分)15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一段的论证思路。(4分)第段列举名人事例论证成功的人都是先确定明确的目标,然后专心朝这个目标努力。(2分)第段分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如何做到专心。(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16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比喻论证(1分)生动形象(1分)地论证了“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把它做成功”(1分)的观点。(共3分),15,一.考点归纳:1.提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2.辨别论证方法。3.说明论证思路(论证过程)4.考查论据的类型及作用。5.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关键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6.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探究品析。,16,二.题型分析:,1.中心论点是什么?(1)经常出现的位置是:标题.开头.结尾(2)文章第二段:如果第一段列举生活的种种现象.可能在第二段出现论点。(3)文章有分论点出现.没有中心论点.要把分论点进行整合.自己概括中心论点。但这种情况在中考中很少出现。,17,2.指出下列语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1)道理论证:通过引用X的话,充分有力证明Y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举例论证:通过举X的例子,具体有力的证明Y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3)比喻论证:把X比作Y.证明Z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的生动形象.浅显易懂。(4)对比论证:通过X与Y对比,鲜明、有力的证明Z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增强文章的趣味性。,18,3.说说某段(或几段)的论证思路(论证过程)怎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作答。示例:(1)先(正反两方面)举出*事例或者道理论据.然后得出什么结论(或证明什么观点)(2)首先提出什么观点.接着用*事例(从正反两方面)或者道理论据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或说明了*的道理),19,4.文段中用了什么论据?有何作用?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大类。(1)事实:典型事例、史实、统计数字;(2)道理:一般都是经过验证的真理、名人名言、格言、谚语.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示例:用了*论据.证明了*论点。,20,5.根据文章.给文段补写一个恰当的论据。(1)要认真读文段.明确文段的论点是什么.(2)再看题干要求补充事实论据还是理论论据.(3)搜索平时积累的论据。(4)按照题目要求.注意与上下文之间的衔接.注意关联词语的运用.,21,6.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指代什么内容?(1)在原文中找到这个词语(2)联系上下文寻找所指代的内容.答案一般在这个词语的前面不远处出现.回答一般可以直接摘抄原文.有时也需针对题干进行概括、删改等。,22,7.下面句子(或语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1)作为文章的理论论据或事实论据。(2)引出论点或论题。(3)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示例:(1)通过写*事例(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2)通过引用名人趣事(典故.传说.诗歌.寓言)提出*论点(或引出*论题).吸引读者阅读兴趣。(3)把*事例(名言)作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来证明文章的*论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23,8.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1)不能。(2)这个词文中的意思是*.(3)删除后的意思是*.(4)这样表达不严谨.语言不严密.使论证缺少说服力。议论文的语言:1)严密性;2)词语的感情色彩;3)语气、句式(设问、反问、祈使、肯否定陈述.排比、双重否定等),24,三、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25,文言文阅读,【考点归纳】1.解释重点实词的含义。2.翻译含有重点词语的句子。3.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人物思想性格的概括。4.对文章内容、语言、人物、写法等方面的欣赏、归纳与评价。,26,存在的问题:1.重点字词识记不准。2.翻译句子时不能识别答分点是什么,导致失分严重。3.对作者情感及内容的分析不到位。4.表达不准确,概括不全面。5.答题不规范。,文言文阅读,27,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1.对基础知识不能放松,重点实词的解释要落实,要具体到每一个字。2.重要句子的翻译要注意句子的整体意义,以直译为主。要注意重点词和关键词的翻译,理解句式的变化。多关注名句的翻译。对实词要强调“字字落实”,兼顾句式,最后还要注意译句的通顺。3.理解文段的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班6岁育儿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正温特性热敏电阻(PTC)合作协议书
- 大汉风情蒙古包课件
- 2024年珠海市斗门区公办幼儿园招聘教职工真题
- 2025年压力表项目申请报告
- 2025年流化床干燥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旅游景区开发运营项目规划申请报告范样
- 大桥建设技术知识培训课件
- 大板车运输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展厅接待礼仪课件模板
- 申克振动筛操作和维护手册
- 儿科-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课件
- 三晶变频器说明书SAJ8000系列简约版
- 燃料电池课件
- 循环系统-超声诊断
- 《风力机理论与设计》全套教学课件
- 项目策划工作检查考核表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圆的周长 |冀教版 (共27张PPT)
- (标准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康复心理学 》课程标准
- 身体六大排毒PPT
- 在职人员报考(统招、在职)研究生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