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每一位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观。B有的游客明明看到景点有“禁止拍照”的提示,不是义无反顾地拍照留影。C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不懈的追求。D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攀,我们只有锲而不舍,才能登上理想之巅。2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祈祷(do)恻(c)隐倒坍(t)龙吟凤哕(hu)B真谛(d)炽(ch)热酝(yn)酿惟妙惟肖(xio)C阔绰(chu)伶(ln)仃逶迤(y)鳞次栉(ji)比D拮据(j)强聒(ku)汲(j)取心无旁骛(w)3 . 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来不合坐一条板凳。B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C阿里巴巴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交易,十年前与马云分道扬镳的高盛悔恨不已。D四面山的望乡台瀑布,飞珠溅玉,与周围的山峰互相映衬,真是别具匠心。4 .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B怀着“心容天下,敢为人先”精神的来宾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C在“端午节”期间,我市开展并通过了“民风民俗游”的休闲旅游活动。D通过开展“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活动,使我校师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二、字词书写5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佩服他、yng m(_)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2)让我们远离xun xio(_)去倾听,去沉思吧。(3)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xing d y zhng(_)。(4)他本是个整天跑野马的孩子,从早到晚关在家里,难受得屁股下如坐针毡,身上像mng c zi bi(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别让速成毁了匠心郭震海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不少物事的生产创造似乎也加速起来。比如各类技能培训,只要有钱,到处都是班,两三个月就能拿到一本证书。写书、拍电视剧等等,也无不可以速成。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命,办事讲效率没有错。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事情确实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但实践也告诉我们,有些时候“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正所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就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拔苗助长。一些以次充好的假冒伪劣“速成”产品,一些偷工减料的“速成”工程等等,多是以牺牲质量或成效,乃至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样的速成就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常言道: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匠心独运,不尚速成。如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有多少巨匠们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出高纯度的器具。这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工匠精神”。“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只有沉得下心,才会创造出经得起时间检验和考验的产品。高风林作为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35年如一日,一心专注于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0.08毫米是高风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纪录。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丝”级,顾秋亮作为一名焊工,40多年来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一次又一次挑战极限,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他也被称为“有钻劲儿的螺丝钉”。没有那种精细入微的追求,没有那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体认,就很难有过硬的高精尖技术。其实,不管是科技研究、手工制造、养殖种植,还是行医执教、著书立说,行业千万种,从业者至少都应该有一颗基本的“匠心”。这颗匠心,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是一种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养此匠心,则会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涵养工匠精神,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容不得急功近利的“速成”。“速成”是匠心的克星,欲养匠心,必戒“速成心”。多少粗制滥造、速生速朽的物事告诉我们,急于求成于事无益,急功近利更难立身。唯养一颗匠心,不迷于声色,不惑于杂乱,沉潜自己、专注一事,方能有所成、有所立。6 . 请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7 . 在文段横线处补充一个论据,你认为下列哪项最合适?A荣氏集团的奠基人荣德先生从一名学徒做起,成为当时蜚声中外的实业巨子,拥有亿万财富,而在他的居室里却挂着一幅亲书的横幅:“立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B著名作家二月河在谈到“成功秘诀”时,曾说过;“我没什么才气我写小说基本上是个苦力活,不信你试试,一天写上十几个小时,一写就是二十年,怎么着也能够弄点东西出来。”C法拉第要求弟子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弟子觉得这事枯燥无味,不久就离开了。凭着强大的决心和毅力,法拉第却矢志不移地坚持了10年,最终法拉第在电磁学方面有了重大的发现。D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整整翻译了6年。他一生始终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8 . 请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结合文意说明理由。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命,办事讲效率,但实践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文章凤用高风林、顾秋亮的事例,论证了高精尖技术人员应该有一颗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匠心”。9 . 概括本文作者的思想观点。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0 .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解衣欲睡_(2)月色入户_(3)相与步于中庭_(4)庭下如积水空明_11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2 . 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文章篇幅短小,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B文中的“但”字,在两个“何”字的映衬下,为“闲人”增加了不少情感色彩,显示了作者不能修齐治平,只能闲游赏月的自得。C作者写景时特别巧妙,运用比喻描绘出月光如水般的空灵澄澈,竹柏倒影如藻荇般的清丽淡雅,营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D文章的叙事部分,虽然短短三句,却起伏跌宕,蕴含了作者的欣喜、无奈与孤独。13 . 文章和链接材料中的词都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请结合文章和材料内容,分析苏轼面对逆境时的人生态度。链接材料: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五、句子默写14 . 用古诗文原句填空。(题必做,两题选做一题)问君何能尔?。(陶渊明饮酒)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稻花香里说丰年,。(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刘禹锡陋室铭一文中描写陋室自然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两句现在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东坡苏轼(宋)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之所的地方。荦(lu)确:大而多的山石。15 .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出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是全诗的铺垫。B“市人”指城市之人,隐指追名逐利奔走于仕途的人;“野人”指乡野之人,这里是诗人自指。C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小诗以寻常生活小景月夜里拄杖漫步于山石高低不平的东坡为乐,表现了诗人身处逆境仍泰然自处,仍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D这首诗是苏轼贬谪黄州后所作,题目中的“东坡既是他劳动与生活的处所,也是他“字”的来源。16 .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七、语言表达17 . 假如居里夫人人选了“2017感动世界人物”,请你为她写一段颁奖词。八、名著阅读18 . 本学期推荐阅读的名著是西游记,结合作品内容回答下面问题。(1)说出作品中你喜欢的情节,并说说喜欢的理由。(2)你从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九、综合性学习19 . 综合运用骄阳似火,绿树浓荫,校刊编辑部决定出一期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专刊,请你运用所学“叶”专题知识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叶之成语】写出两个有关“叶”的成语。 _。【读诗品叶】古代诗歌中,不乏咏“叶”之作,有些诗人会给意象着色,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佳句都用了红与绿这种对比色,请谈谈这种对比色的运用有什么艺术效果。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绿叶”来比喻哪一类人? _。十、作文20 . 按要求作文。淡雅的菊花,寄托史铁生顽强的信念;一次冒险的经历让作者自己明白了“把困难化大为小,化整为零,从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