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知识专题突破三 水体运动规律_第1页
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知识专题突破三 水体运动规律_第2页
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知识专题突破三 水体运动规律_第3页
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知识专题突破三 水体运动规律_第4页
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知识专题突破三 水体运动规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读高考设问知考向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2018江苏地理,9)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2016江苏地理,7)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2016江苏地理,8)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2019江苏地理,27)(2)比较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的差异并解释其成因。(3)分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文特征对三角洲地区的影响。(2016江苏地理,27)(2)湄公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依赖_,其径流变化的最显著特征是_,其中下游的最低水位通常出现在_月份。洋流分布及其影响(2016江苏地理,19)图中洋流甲(2015江苏地理,19)核泄漏物质随洋流扩散,下列国家受其影响较大的可能是(2015江苏地理,20)上述国家受影响海域,夏季表层海水等温线与下列示意图相符的是核心考点1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1从发生领域、环节等理解水循环的概念2.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1)正向利用及影响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加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受水区和沿途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实施人工增雨可加大降水量。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某些环节进行正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如修建水库进行拦蓄洪水,可减少洪水威胁和水灾发生,城市铺设渗水砖可防治城市内涝。(2)负向利用及影响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会减少蒸腾,使空气中水汽减少,降水量减少;同时会使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围湖造田减少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2018全国文综)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13题。1贝加尔湖形成于()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3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答案1.A2.C3.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贝加尔湖比较狭长,而且与东部山地落差较大,结合题干信息“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可推断,贝加尔湖是构造湖,是地壳断裂下陷集水而形成的。故选A。第2题,由材料可知,“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该地区地壳还在不断下沉,湖盆加深。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处于内陆,降水稀少,故A错误;入湖径流增多只会导致湖泊水量增多,与贝加尔湖湖水深度关系不大,故B错误;入湖泥沙增多会导致湖水深度变浅,故D错误。第3题,由题干信息可知,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水量巨大,再加上该地区降水稀少,水循环不活跃,因此更新缓慢。故选D。命题角度一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判断及影响因素(题型预测:选择题)(2019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期末)2018年6月8日,广东省部分市县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年度最强暴雨来袭,强降雨持续近16小时。特大暴雨致190万人受灾,初步统计造成经济损失近百亿元。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1这次暴雨洪涝发生时,可以推断上图中陆地上的水循环环节出现异常的主要有()Aa、c Bb、c、dCa、b、c、d Da、b、c、d、e2若图中植被遭破坏,则()A图示区域气候变得湿润Bd环节水量变小C图中湖泊面积缩小D对水库不会产生任何影响3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A海陆间循环 B跨流域调水C水库 D地下水补给湖水答案1.B2.C3.A解析第1题,这次暴雨洪涝发生时,图中的水循环环节出现异常的主要有b环节,输送到陆地的水汽多。有c环节,降水量大。有d环节,地表径流量大,B对。a环节是蒸发,来自海洋,e环节是海洋内部降水,与陆地洪涝无关,A、C、D错。故选B。第2题,若图中植被遭破坏,则调节气候功能减弱,图示区域气候变得干燥,A错。涵养水源能力下降,d环节水量变大,B错。河水含沙量增大,图中湖泊面积缩小,C对。库区泥沙沉积增多,水库调蓄径流能力下降,D错。故选C。第3题,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实现了海洋和陆地间物质迁移,能量的交换,其作用类似于海陆间循环,A对。跨流域调水改变的是地表径流,使得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更加合理,B错。没有水库调蓄径流等功能,C错。该工厂是利用海水生产淡水,不是利用地下水,D错。故选A。命题角度二水循环原理的应用(题型预测:选择题或综合题)(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模拟)六盘水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立起来的工业城市,被石灰岩山丘环抱,水城河穿城而过,以凉爽的高原气候著称。城市人口密集,在60 km2的土地上,居住了约60万的人口。为了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建设完善的生态基础设施,城市景观设计师们将水城河串联起现存的溪流、坑塘、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不同承载力的净化湿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雨水管理和生态净化系统,即绿色海绵体系。读图,完成46题。4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生态净化系统的一部分,关于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汽输送速度加快 B地表径流季节变化趋缓C地下径流不断减少 D水循环的周期逐渐延长5自绿色海绵体系建立以来,六盘水的城市内涝频率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绿色海绵体系的()A水域面积显著增大,蓄洪量增加B各种水体相互贯通,提高泄洪能力C植物多样性提高,利于雨水下渗D调节气候功能增强,暴雨频率下降6在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中,具有水体净化功能的要素主要是()A持续缓慢流动的水体 B阶梯状分布的湿地C可被溶解的营养盐类 D多样性的生物群落答案4.B5.A6.D解析第4题,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是利用现存的溪流、坑塘、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不同承载力的净化湿地。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生态净化系统的一部分,湿地调蓄径流,地表径流季节变化趋缓,B对。不影响水汽输送速度,A错。下渗增加,地下径流不断增加,C错。水循环的周期可能变长,不会逐渐延长,D错。故选B。第5题,自绿色海绵体系建立以来,六盘水的城市内涝频率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绿色海绵体系的水域面积显著增大,蓄洪量增加,A对。绿色海绵体系使径流速度减慢,不能提高泄洪能力,B错。利于雨水下渗,是因为植被覆盖率提高,而不是植物多样性提高,C错。湿地有调节气候功能,但不能改变气候特征,不能减少暴雨频率,D错。故选A。第6题,在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中,具有水体净化功能的要素主要是多样性的生物群落,水体中的污染物经生物的吸收、降解作用,使污染物消失或浓度降低,D对。持续缓慢流动的水体、阶梯状分布的湿地、可被溶解的营养盐类对污染物影响较小,A、B、C错。故选D。核心考点2河流的补给和特征1河流的补给类型(1)雨水补给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2)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3)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河流流量稳定。2河流的特征(1)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流量:取决于流域面积大小、流域内降水与蒸发的关系。流速:主要与流域内的地形条件有关。汛期: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季节变化。凌汛:与河流的纬度位置和流向有关。结冰期:主要与流域内最冷月气温的高低有关。含沙量:主要与流域内植被覆盖状况、河流补给条件、汛期或枯水期、流域内的人类活动有关。(2)河流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河流的流向:受地势的影响。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与海陆轮廓、地形有关。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水位和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内水库及湖泊的调蓄有关。(3)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人类活动流量和水位变化含沙量变化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增加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减少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表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铺设渗水砖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使河流水位平缓修建水库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下游水位平稳减少水库下游河段含沙量围湖造田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2019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并在达卡西北汇合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1.3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10.6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材料二图1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概况及其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图2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的月平均流量图。(1)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有_。(2)比较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的差异并解释其成因。(3)分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文特征对三角洲地区的影响。(4)为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指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答案(1)冰雪融水、雨水、地下水(2)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均流量较大;布拉马普特拉河峰值较早。原因: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内降水量大,雨季长。(3)有利:促进三角洲的形成与发育;提供水源。不利:引发洪涝灾害。(4)兴修水库,调节径流;加强区域合作;节约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地下水等。命题角度一河流补给与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题型预测:选择题或综合题)(2019四川内江三诊)山东半岛某入海河流的流域内在19522009年期间修建了大量水库,实施大面积坡耕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大规模林地、园地建设等,但该河流入海的泥沙受其影响不大。下图示意19522009年间该河入海年径流量(108m3),输沙量(104t)累积折线(图中数据为河口水文站监测资料)。据此完成13题。1下列人类活动可能对该河年输沙量造成影响较大的是()A坡地改梯田 B种植苹果树C种植夏玉米 D上游修水库2图中某项人类活动对该河流输沙量影响极小,其原因可能是()A腾库容为了防灾 B涵养水源为主C水库拦截粗沙为主 D建设的规模较小3该河在19522009年间,年入海泥沙量()A先增大后减小 B持续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 D持续减小答案1.A2.C3.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水库修建后,累积径流量和累积输沙量变化趋势差异不大,坡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以后,累积径流量和累积输沙量的比例关系折线斜度明显减小,且减少幅度明显大于园地、林地建设后减少的斜度。结合选项可知,坡地改梯田对该河年输沙量造成影响较大。第2题,读图可知,水库修建对该河流输沙量影响极小,其原因可能是水库主要拦截粗沙,细沙悬浮于水中流向下游,粗沙若没有水库拦截,在流向下游的过程中,当地势变得缓和,水流速度减缓时,仍然会沉积下来。故水库对入海泥沙量影响不大。第3题,结合材料可知,该地采取了多项措施减少河流年输沙量。读图可知,19522009年该河累积输沙量增长趋势逐渐变缓,故年输沙量持续减少。命题角度二河流特征的分析与描述(题型预测:综合题)4(2019安徽巢湖市柘皋中学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主峰太白山海拔3 771.2米,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1)描述乙地河流的水系特征及原因。(2)分析甲地地形对乙地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答案(1)水系特征:干流自西向东流,北部支流众多,南部支流稀少。原因:干流南侧秦岭为断裂上升构造,地势陡峭;且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故河流南部支流少。(2)甲山地使乙地河流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径流量减少;甲山地使乙地河流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利于寒冷气流堆积,气温低,延长了河流的结冰期。核心考点3洋流的分布及影响洋流问题的分析技巧(1)判断洋流流向的方法洋流成因法:根据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洋流性质法: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洋流概念法:水温低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是寒流,水温高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是暖流。一般寒流由较高纬流向较低纬,暖流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2)判断洋流性质的方法等温线判断法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这样的洋流是暖流;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这样的洋流是寒流。纬度判断法海水表面温度的分布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所以洋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一般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如图所示,A为暖流,B为寒流。根据大洋环流模式图来判断a(全球)中低纬度大洋东岸为寒流,大洋西岸为暖流。b(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东岸为暖流,大洋西岸为寒流。(3)洋流的应用技巧依据中低纬海区洋流的环流方向确定南北半球。依据西风漂流的性质确定南北半球: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暖流,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寒流。依据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流向确定季节:洋流为顺时针流向时为北半球夏季,逆时针流向时为北半球冬季。依据洋流分布特点确定渔场:寒暖流交汇处及沿岸寒流(上升流)流经处多形成渔场。(全国文综)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下题。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答案D解析结合经纬网可知,该地(旧金山)位于北美大陆西岸,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下垫面温度较低,夏季当海洋暖湿气流经过时遇冷凝结形成大雾天气。命题角度洋流的形成因素及其影响(题型预测:选择题)(2019四川德阳二诊)“流冰”指的是随水流动的浮冰。每年13月,鄂霍次克海北部的浮冰会南下来到日本北海道沿岸,形成著名的流冰旅游景观。下图示意鄂霍次克海位置。据此完成12题。1推动鄂霍次克海浮冰南下的动力可能是()洋流海陆风季风地球自转A B C D2鄂霍次克海流冰的形成,与黑龙江密切相关。其原因是()A汇入淡水,易凝结成浮冰B江水流动,推动浮冰运动C凌汛明显,带来大量冰块D冲散海冰,避免海面封冻答案1.C2.A解析第1题,由于鄂霍次克海表层海水的含盐量较低,受冬季风和南下寒流的影响,河流入海口表层海水降温剧烈,表层海水易冻结形成海冰,而深层海水因降温幅度较小、盐度较高而未冻结,易形成流冰。在偏北风和南下洋流的共同作用下,鄂霍次克海北部的浮冰会南下来到日本北海道沿岸,形成著名的流冰旅游景观。故C项正确。第2题,鄂霍次克海流冰的形成,与黑龙江密切相关,其原因是黑龙江汇入大量淡水,导致表层海水的含盐量较低,易凝结成浮冰。故A项正确。(2019江苏南通市高三模拟)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于2018年6月28日至2019年1月18日执行第七次“和谐使命”任务。下图为“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行驶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从舟山港出发到汤加航行途中大多()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C逆风逆水 D逆风顺水4从厄瓜多尔到智利航段()A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北凸 B降水较多,多海雾C寒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D沿岸雨林植被广布答案3.C4.A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从舟山港出发到汤加航行的时段为北半球夏季,西北太平洋盛行偏南风,赤道附近为偏东风(信风带),同时航行途经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均逆风逆水,故选C。第4题,从厄瓜多尔到智利航段途经秘鲁寒流,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北凸,A对;寒流降温减湿,沿岸降水较少,沙漠广布,B、D错;该海区因上升补偿流形成大渔场,C错。故选A。精讲点拨河流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描述某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二是分析某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侧重于气候因素)或水系特征与地形的关系;三是比较两条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区分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然后再针对具体水文(水系)特征进行描述。近年来对河流水文特征的考查更偏重于某一特征的深入考查,因此做这类题目时应关注影响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特别专练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约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答案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答案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2019湖南省永州市模拟)近年来,黄河水文情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游地区尤为明显。头道拐和龙门是黄河中游地区两座水文站,窟野河是其间主要支流。读“不同时期头道拐和龙门水文站水、沙变化表”,完成34题。年份(年)头道拐水文站龙门水文站水量(亿m3)沙量(亿吨)水量(亿m3)沙量(亿吨)2006174.90.635199.61.82007189.30.719205.91.442008164.10.476177.60.5842009169.60.457178.30.56819701979(均值)233.121.15284.548.683.20062009年间,两水文站之间的支流流入黄河的水量()A逐年增加 B逐年减小C先减后增 D先增后减420062009年与19701979年相比,黄河中游水、沙发生明显变化,与其形成的原因无关的是()A打坝淤地,拦沙蓄水 B退耕还林,保持水土C毁林开荒,过度放牧 D采砂取土,疏浚河道答案3.B4.C解析第3题,20062009年间,两水文站之间的流量差值就是两水文站之间的支流流入黄河的水量,结合表中数据,通过计算龙门和头道拐水文站水量的差值,可知两水文站之间的支流流入黄河的水量逐年减少。故选B。第4题,20062009年与19701979年相比,黄河中游水量和沙量都明显变小。打坝淤地,拦沙蓄水和退耕还林,保持水土以及采砂取土,疏浚河道,都会使得洪峰洪量减少,河流的含沙量减小;毁林开荒会导致地面径流增大,对土壤的侵蚀作用增强,会导致来水来沙量增多,故选C。(2019四川省泸州市三诊)北川河为湟水河的最大支流。据调查发现,河流含沙量除与植被覆盖度、土壤条件有关外,还与人类活动有关。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下面图1为“湟水河流域分布图”,图2是“1995年至2010年按年序含沙量与植被覆盖度散点关系图”。据此回答57题。5据图判断两河含沙量的差异及原因是()A北川河因水库冲淤含沙量较大B湟水河因人类活动频繁含沙量较大C北川河因土壤疏松含沙量较大D湟水河因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较小619952010年两河流域含沙量与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是()A植被覆盖度增加,含沙量减小B植被覆盖度增加,含沙量增大C植被覆盖度减少,含沙量减小D植被覆盖度减少,含沙量增大719952010年两河流域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B蒸发减弱C气温年变化增大 D地下水位升高答案5.B6.A7.D解析第5题,北川河上游水库会使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在水库淤积,水库下游地区含沙量减小,A错误;读图1可知,该流域内城市多分布在湟水河两岸,人类活动频繁,含沙量较大,B正确;读图2可知,与湟水河相比,北川河含沙量较小,C、D错误。第6题,读图2可知,19952010年两河流域含沙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植被覆盖度呈上升的趋势,A正确。第7题,19952010年两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增加,植被滞留地表水的能力增强,水位季节变化变小,蒸发增强,气温年变化减小,下渗增多,地下水位升高,D正确。二轮专题强化练一、选择题(2019黑龙江鹤岗质检)读“某城市透水性人行道示意图”,完成12题。1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后()A水汽蒸发减少 B地表水下渗增加C地表径流增加 D大气降水减少2透水性人行道的建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主要有()A缓解城市热岛效应B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C根治城市内涝问题D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问题答案1.B2.A解析第1题,可增加下渗,由于土壤水分增多,蒸发也增加,降水也有可能增加,地表径流减少。第2题,可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减小城市气温日较差,不会根治城市内涝和地下水水位下降问题。(2019北京市丰台区期末)下图为“色林错流域位置及冰川、湖泊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3色林错流域()A地势东北高,西南低B湖泊众多,互不相通C水体蒸发参与陆地内循环D水能资源和生物资源丰富419902010年()A流域内气温显著上升,降水量减少B湖泊水位总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C湖泊面积变化与冰川面积变化速度一致D流域湖泊变化有利于促进渔业规模扩大答案3.C4.B解析第3题,根据图示海拔及河流流向信息可以判断,色林错流域地势南北高,中部低,A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色林错流域湖泊众多,有河流连通,B错误;图中河流没有注入海洋,属于内流区,故水体蒸发参与陆地内循环,C正确;图示地区海拔高,气温低,自然环境恶劣,生物资源并不丰富,D错误。故选C。第4题,从流域内各拉丹东冰川面积有所减小来看,流域内气温虽有上升,但没有信息显示显著上升,降水量变化没有相关信息,A错误;根据图示湖泊变化信息显示,湖泊面积在变大,水位总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B正确;湖泊面积随冰川面积的减小而变大,但补给湖泊的水不光是冰川融水还有众多河流,所以变化速度不一致,况且冰川融水并没有全部汇入湖泊,C错误;流域内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大规模渔业生产,D错误。故选B。(2019湖北省武汉市4月模拟)径流深为径流总量和流域面积之比,径流深又分为地表径流深和地下径流深。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地区某小流域多年平均月降水量与径流深,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 334 mm,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约920 mm,地表和地下多年平均径流深合计约为757 mm。据此完成57题。5该流域5月份较4月份降水量明显增加,而径流深增加缓慢,与此不相关的是()A3、4月地表较为干燥B流域内植被茂盛,水流汇聚速度慢C4、5月农业用水较多D前期地下溶孔裂隙处于非饱和状态6若不考虑人类因素,下列有关该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流域水资源总量减少 B有流域外地表径流汇入C有流域外地下径流汇入 D流域内地表水下渗严重7地下水矿化度是指单位体积地下水中可溶性盐类的质量,浅层地下水矿化度与农业生产和植被状态等方面密切相关。调查发现,当地秋季地下水矿化度最低,水质最好。有关这一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植被生长旺盛,消耗土壤矿物质最多B秋季降水量大,雨水淋溶作用较强C作物大多已成熟,化学肥料使用量少D河流径流较大,流水溶蚀作用较强答案5.B6.C7.C解析第5题,5月份较4月份降水量明显增加,径流深增加缓慢,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快,大风天气多,气候干旱,地表较为干燥,同时前期降水少,地下溶孔裂隙处于非饱和状态,因此可吸纳大量降水,春季作物返青,农业需水量大,因此A、C、D正确,B错误,选B。第6题,不考虑人类因素,即没有工农业用水以及生活用水和浪费的影响,因此该流域水资源总量不会减少;由图可知该流域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比值变化不大,地表水下渗并不严重;由材料可知该地径流深大于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差值,说明有流域外径流汇入,在排除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应来自流域外地下径流的汇入,因此C正确,A、B、D错误。第7题,当地秋季地下水矿化度最低,说明单位体积地下水中可溶性盐类的质量少,水质最好,同时浅层地下水矿化度与农业生产和植被状态等方面密切相关,秋季作物大多已成熟,浅层地下水矿化度的高低和化学肥料使用量有关,矿化度最低,说明化学肥料使用量少,因此正确答案选C。(2019江苏南京、盐城市高三模拟)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图中表示陆地内循环的是()AabdfBbdfCabcinDabdho9长江水源补给量最多的过程是()Aabci BabcgkCabdhl Dabdj答案8.B9.A解析第8题,陆地内循环是指水循环的各环节发生在陆地上,不与海洋直接相关,读图可知,B对。第9题,给长江水源补给量最多的是大气降雨,读图可知,A对。(2019湖南省湘潭市模拟)每年有大约400座冰山完成从格陵兰岛始发的漫长行程,最终漂入纽芬兰岛附近的温暖水域,威胁着航道上的船只安全。读“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