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崇阳县众望高中高二政治 第五课 课时作业 必修3_第1页
湖北省崇阳县众望高中高二政治 第五课 课时作业 必修3_第2页
湖北省崇阳县众望高中高二政治 第五课 课时作业 必修3_第3页
湖北省崇阳县众望高中高二政治 第五课 课时作业 必修3_第4页
湖北省崇阳县众望高中高二政治 第五课 课时作业 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课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2分)当今,我国的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日渐冷清,而热衷于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的中国人迅速增加。其中不乏众多中学生的身影。据此回答12题。1材料表明()A“洋节”的吸引力比传统节日的吸引力大 B传统节日的魅力已消失C部分国人缺乏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D中华民族精神正在弱化2针对上述现象,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洋节”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影响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抵制“洋节”的侵入 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AB C D32020年广州亚运会的会徽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把跑道、五羊、“海上丝路,广州是起点”等代表着广州2200多年深厚的历史文明积淀的元素结合起来,构图以抽象和具体相结合,在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永不熄灭。既体现了广州历史名城的城市象征,也表达了广州人民的美好愿望,还表现了运动会应有的动感和现代感。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反映了()A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改变社会的发展方向B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C用一种标识概括多样性的文化,不利于文化的发展D该标识的使用将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4有人认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法是从外国“引进”的,是一种舶来品。其实翻开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主张环境友好的思想观点比比皆是。“环境友好”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说它是“古已有之”的“国粹”,倒是很贴切的。传统文化中的“环境友好”思想显现于今天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法中,这说明()A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B传统文化是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5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虚拟文化资源”,如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为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成果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网络文化。这说明()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K6客家山歌是极具民间特色的文艺形式。民间广泛流传的山歌、民谣,具有独特的、鲜明的通俗性和流传性,是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与个人情感、遭遇的吟唱。山歌的表现形式淳朴、自然、真实,乡土气息格外浓厚,流传方便,因此群众基础十分扎实。说明客家山歌这种传统文化()A基础在于文化继承 B需要吸取外国文化的精华C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 D需要不断创新7徐悲鸿作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以画马著称于世。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这表明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应该是()A不断创新的过程 B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C学习外域文化的过程 D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过程8漫画在现代中国的报刊中比比皆是,然而漫画并不“原产”于中国,而是向西方画界学习得来的。目前漫画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A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 B文化创新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C文化创新要体现时代精神 D发展民族文化必须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9下列关于文化继承、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三者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A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B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D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10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口号,号召作家深入群众,转变立足点,和劳动人民在思想感情上打成一片。这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一切文化创新都来源于社会实践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 文化创造者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是统一的A B C D11花儿乐队的穷开心单曲将相声里的唱口儿、曲艺和街边吆喝与外来流行音乐元素进行巧妙结合,以诙谐幽默的口吻传达出世人对开心快乐人生的美好期待,让人眼前一亮。这告诉我们,发展文化要()勇于创新,独树一帜,空前绝后 立足于社会实践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融合多种形式的文化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A B C D12在我国,从孩提时代起,牙牙学语的儿童便被告知,“大人的话总是对的”,致使他们的批判精神被销蚀。而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里,人们从小就训练孩子发问,鼓励他们质疑,培养他们求知的习惯,并经常循循善诱地启发、诱导、帮助孩子们一起思考问题。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孩子能力较强。这表明()A文化差异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 B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C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D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3上题材料启示我们()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必须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必须根本否定本民族传统文化必须注重教育对人的影响A B C D14中医药学术体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今天,在“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下,有人把盲目改造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可是,失去了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如同离开了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这说明()A中医药学不需要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 B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C弘扬中医药文化不需要体现时代精D中医药学要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15赵本山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传神、活灵活现的小品形象,他执导、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走红。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源于他始终对农村、农民怀有很深的感情,从黑土地上获得了丰富的营养,从民间文化中汲取了精华,黑土地上滋生出的民间艺术正是他艺术创作中一条割不断的血脉。这一事实主要说明()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基础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创作来自于文化创作者的灵感 D物质条件差的地方也能搞好精神文明建设162020年2月8日,徐州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新沂市草桥镇正式启动。徐州市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是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高考资源网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唯一动力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A B C D17中华民族从不缺乏志愿服务的精神。“仁者爱人”的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德早已深深融入民族的血液。小到社区里的邻里互帮互助,大到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活动,志愿者的身影无处不在。由此可见,要实现文化创新,对传统文化就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注入时代精神以继承为主,以批判为辅A B C D18“送你一枝鲜花,请把火种留下”。2020年清明节,许多地方的市民以鲜花和植树等文明祭奠方式,取代上坟烧纸、烧香、烧花圈等陈规陋习。各地政府表示应大力提倡文明祭祀,让“绿色扫墓”取代传统陋习。这说明()A文化创新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B传统习俗是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C陈规陋习是阻碍社会进步的落后文化 D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19上题材料中的事实启示我们()A传统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应积极创新 B对清明节这一传统习俗应重点保护C对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陈规陋习严厉打击D把文明祭祀作为先进文化建设重点20对“前贤”的文章,杜甫主张既要兼取众长,加以继承(“转益多师是汝师”);又要区别真伪(“别裁伪体亲风雅”),反对一味因袭(“递相祖述复先谁?”)。这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的启示是()A亲自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力军C文化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D科技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工具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话题越来越热。从孔子学院到“中法文化年”,从动画片中华小子在法国热播并获得动画大奖到于丹论语心得版权被韩国人抢购,事例不胜枚 举。据此回答2122题。21假如以此话题,围绕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意义写一篇政治小论文,你认为比较合适的理论视角是()文化与综合国力 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一元化A B C D22中国文化走出去取得显著成果,但在强势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更好地走出去,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下列对文化创新的认识正确的有()高考资源网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 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A B C D2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下列关于这句话的解释正确的是()这里的“精华”是一切传统文化的精华文化的创新过程是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过程这里的“糟粕”是指一切传统文化 文化创新也包括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A B C D24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这说明文化创新必须吸收一切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文化创新就是指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融合必须反对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的“封闭主义”必须反对根本否定本民族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28分)25(10分)中国海信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占据市场竞争优势,投入巨资,耗时4年,终于研制出中国自己的电视机芯片,大大推动了我国电视机产业的发展。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的?(1)梁祝成功的关键是什么?(2)在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方面,上述事例对你有什么启示?27(10分)近年来,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人们存在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文化虚无主义。他们认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必须全盘否定。只有彻底解脱了传统文化的羁绊,我们才能走向新生。另一种是文化复古主义。他们认为近代中国的衰败,乃是由于传统文化精神的失落。只要复兴中国传统的儒家文明,中华民族就可以强盛起来。第三种态度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一个民族世代累积、相对稳定的群体经验的总结,虽然其中存在着过时的、保守的东西,但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则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往往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成为一个民族迎接新的时代挑战的内在动力。(1)如何看待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2)我们应该采取哪种态度?为什么?第五课练习题参考答案1答案C 解析 不能笼统地说“洋节”的吸引力比传统节日的吸引力大、传统节日的魅力已消失、中华民族精神正在弱化。材料中的现象体现了有些人对传统节日缺乏正确的认识,盲目推崇外来文化,缺乏正确的文化价值观。2答案C 解析大力提倡“洋节”和抵制“洋节”的侵入,都是错误的做法。正确。3答案B解析文化不能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故A错误。C观点错误。文化只能影响当地经济发展,不能起决定作用,故D错误。亚运会的会徽体现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故选B。4答案C5答案C解析材料主要强调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这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的表现之一。6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文化创作的根基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C项符合题意,应入选。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7答案D解析题干中提到徐悲鸿擅长中国画,强调的是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则是文化创新的表现。这告诉我们文化发展的过程是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过程。正确答案为D。8答案D解析中国文化中的漫画是借鉴外国优秀文化的成果,A、B、C不被材料所体现。1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造的主体及对文化创造者的要求。文化创造者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因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只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故符合题意,与题意无关。11答案D解析这首歌曲融合街边吆喝、吸收相声和外来音乐元素的特点,告诉我们文化创新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要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文化创新无止境,故错误,说法太绝对。12答案D解析文化差异不应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A不选。B、C不符合材料主旨。13答案C解析与材料中内容不符。做法错误。14答案B15答案A解析B在材料中不能体现。C观点错误。D不是材料的主要意思。16答案A解析“三下乡”活动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强调了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意义,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观点错误,文化创新的动力除了社会实践,还有个人需要等。强调文化创新的作用,不符合题意。17答案B解析的说法不科学。18答案A解析B、C、D不符合题意。19答案A解析B、C、D观点不正确。2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创新与继承的关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前贤”的文章,杜甫的主张既要兼取众长,加以继承,又要区别真伪,反对一味因袭,用文化生活知识来说就是既继承又要发展,这是创新的重要途径。故答案选C。A项观点错误,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B项错误,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D项与题干不符。21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文化交流,而不是文化的继承,故不符合题意,表述错误,也不符合题意,应选A。22答案D23答案C24答案B26答案(1)梁祝之所以能成功,关键在于坚持了文化创新。在内容及形式上积极借鉴和融合了不同民族文化,博采众长,增强了作品的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2)首先,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体现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