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堂学案课件-近代史板块综合(二)_第1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堂学案课件-近代史板块综合(二)_第2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堂学案课件-近代史板块综合(二)_第3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堂学案课件-近代史板块综合(二)_第4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堂学案课件-近代史板块综合(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板块二近代史部分,近代史板块综合(二),内容索引,分阶段抓特征,壹,一、世界近代史,二、中国近代史,返回,大跨度广视角,贰,1.背景不同(1)西方近代化是在本国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前提下开始的。(2)中国近代化是在西方列强逐步加紧侵略的情况下逐步开始的。2.过程不同(1)西方:14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和控制,推动了欧洲向近代化社会的转变;18世纪的启蒙思想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专制和天主教神学思想的束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9世纪上半期起,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大机器生产方式确立,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一、中西方近代化历程的比较,(2)中国: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并没有实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3.领导阶级和目的不同(1)西方的近代化无论是思想革命、政治革命还是工业革命,领导阶级都是资产阶级,其目的都是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建立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2)中国的近代化中出现的新思潮以及洋务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地主阶级,其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维新变法运动及辛亥革命由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别领导,其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4.阻力不同(1)西方近代化的阻力主要是本国的封建制度以及封建经济方式。所以近代化的主要任务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神学以实现民主政治。(2)中国近代化的阻力不仅有本国的封建势力,还有外国侵略势力,所以中国实现民主化、工业化的前提是反抗外国的侵略,实现国家的独立。,5.从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看中西方近代化历程,针对练1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据此可知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解析进入19世纪后,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之前“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模式被打破,家庭手工业逐渐没落,但是这种制造业的衰落也不是中国所占份额被欧洲超越的主要原因,故A、B均错误;从图表中无法体现出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故C项错误;解读图表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欧洲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欧洲所占份额逐渐超越中国,并且差距越来越大,故D项正确。,二、新文化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的比较,1.历史背景相似:都是因为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2.性质相似:都是资产阶级为了打破思想束缚,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3.内容相似:打倒专制主义,倡导民主政治;铲除维护专制的精神支柱,弘扬资产阶级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愚昧;造就了一大批时代英才。4.作用相似:都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后来的民主革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总之,新文化运动和启蒙运动都主张以人权取代封建王权、以民主政治取代封建专制、以科学知识取代愚昧和迷信,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因而是历史的一大进步。,针对练21791年,法国人民大规模纪念伏尔泰,将其灵柩请入先贤祠;1915年,中国出现了新文化运动。两者说明了A.社会变革促进先进思想的传播B.民主共和观念早已深入人心C.专制统治扼杀启蒙思想的萌发D.革命是思想解放的必要前提,解析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促进法国人民对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主张的认同,推进先进思想传播;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推进国人思想进一步解放,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综上,二者共同说明社会变革有利于促进先进思想的传播,故A正确。,针对练3下面是民国初年一学者笔下描述的“中国”与“西方”的一些特征的对比。这些特征,A.是民族危机出现后的最初反思B.推动了中国由君主立宪走向民主共和,C.与新文化运动主流认识相一致D.体现了新文化运动思想内涵的丰富性,解析依据材料“专制独裁、野蛮、民主、文明、迷信的、死气沉沉的、科学的、活跃的以家族为本位、以感情为本位、以个人为本位、以法治为本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中西方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与人文精神等方面的不同,这种不同在新文化运动中有集中体现,故C正确。依据材料信息不足以得出“是民族危机出现后的最初反思”的结论,故A错误。B项所述材料无从体现。D项所述夸大化,且材料无从体现。,三、综合认识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对生产力的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2)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生产力有了巨大的飞跃,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3)第三次科技革命:生产工具更新自动化、智能化,劳动对象发生深刻的变革,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提高。,2.对生产关系的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欧洲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从根本上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2)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第三次科技革命: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的调整,以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3.对世界格局的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2)第二次工业革命: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日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3)第三次科技革命:各国抓住这次发展机遇,经济获得迅速发展,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这就使得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4.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1)影响第一次:中国处于清朝中后期,受专制统治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中国经济没有发生大的变动。中国没有抓住这次机遇,从而落后于西方国家,最终成为列强的猎物,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中国仍然处于清朝的封建统治之下,洋务运动只是为维护封建统治而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和科学技术,结果失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不希望中国强大,因而没有将先进技术设备引入中国,反而通过战争和资本输出在中国继续掠夺。中国错失了第二次机遇。,第三次:中国处于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中国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和平环境,也缺乏正常的交流;新中国成立后受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影响,“左”倾思潮泛滥,没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教育发展受到冲击,科学技术失去了发展的好机会。直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正式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主动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终于赶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科技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2)启示:纵观三次科技革命,由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飞速发展和社会的狂飙式进步可知,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强大。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其中科技是关键。所以,我们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去建设创新型国家。,针对练4下图呈现了人类工业革命发展的三个阶段的时间进度和复杂程度。这反映了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A.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关系变革B.经济思想转变推动了各国工业化发展C.工业革命引发生产方式革新D.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转型的根本动因,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三次科技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材料不能反映科技革命是否推动生产关系变革,故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经济思想转变的相关情况,故排除B。依据材料可知,三次科技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分别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故C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社会转型的问题,故排除D。,返回,微专题新视角,叁,1.最初缘起:英国是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18世纪初,为了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英国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2.文官设立:19世纪初,为了保证政府工作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英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这样,英国政府的官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他们随内阁共进退;另一类是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长期任职。3.文官选拔:1854年,英国与俄国在克里米亚作战。由于政府机构混乱,官员昏庸无能,导致英军因后勤供应问题伤亡惨重,人们对政府官员的管理能力强烈不满。1855年,英国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一、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4.最终确立:1870年,英国再次颁布了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被录用文官的基本条件,对录用文官的制度进行完善,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针对练5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文官制度的国家之一。19世纪30年代,英国政府对文官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于1853年制订了一套行使至今的制度。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主要原因是A.传统选官制度弊端B.英国政府的推动C.工业革命的影响D.中国科举制的影响,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时间上来看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时期,是工业革命使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才导致了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建立,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针对练6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光荣革命后,旧制度带来贪污腐败、卖官鬻爵、政治丑闻屡见不鲜。这些严重影响到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加速发展经济和实现自由竞争的愿望。19世纪5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加大了政府工作量,也使得政府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更加专业化,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管理这些新老产业。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材料二(英国)文官职责是执行政府的政策。他们是“非政治分子”,不参加党派斗争,不参加政党政治活动,不得竞选议员,保持政治中立。在内阁时常更迭的情况下,他们不与内阁共进,无过错不被免职。还经常受大臣们的咨询,向其提供情报、知识、经验。这些职能的行使,使文官成为统治阶级“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摘编自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答案原因:旧的选官制度导致了政治腐败;工业发展要求文官队伍更加专业化;资产阶级平等自由思想的推动。(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影响。答案影响:有利于提高政府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促进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与完善。,1.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1)各级苏维埃政权的陆续建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起义和暴动中,革命根据地不断涌现,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在各个革命根据地,各级苏维埃政权也陆续建立起来。(2)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通过了土地法、劳动法等法令,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宪法大纲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大会推选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2.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1)抗日根据地的扩大: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逐步扩大。根据地初期称“边区”,后期称“解放区”。初期的根据地有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等边区,抗战胜利时发展为19个解放区。(2)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加强:在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上,中国共产党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同时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在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时期,为巩固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在政府和其他民意机构中,共产党员只占1/3。这些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3.解放区地方行政区的设置解放战争期间,随着战局的发展变化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上采取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的办法,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东北、华北、中南、西北等行政区先后建立起来。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作为最高一级的地方政府机关,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针对练7(2019内江二模)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规定,在边区境内只准使用边区银行币,边币图案多为边区名胜,如中共中央办公楼、边区参议会会场、边区银行大楼等。自此,边币逐渐成为独立于法币之外的货币体系。边区政府这一做法A.打破了日军的残酷“扫荡”B.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C.扭转了根据地面临的困境D.有利于抗日民主政权的巩固,解析通过人们对边币的认知强化人们对抗日民主政权的认知,有利于抗日民主政权的巩固,故选D项。,针对练8下表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陕北地区民主代议机关名称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源于,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C.国共两党阶级斗争的推动D.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性质的认识,解析依据材料“表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陕北地区民主代议机关名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19341945年期间阶级矛盾的变化。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之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由于抗日的需要,苏维埃政权变为陕甘宁边区;由于抗日战争的胜利,导致了民族矛盾向阶级矛盾转化,相应的中共领导的陕北地区民主代议机关名称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故B正确。,三、近代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1.文化侵略的双重影响:在欧洲的殖民侵略中,文化侵略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殖民国家通过向被殖民地区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基督教等,改造甚至消灭后者的文化、淡化后者的民族意识,达到殖民目的。但是,令殖民者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在殖民侵略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把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带到被殖民地区,激发了被压迫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被侵略的民族不仅会不同程度地接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