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教育名家思想课程论文 课题:浅谈孟子的教育思想 姓名:余小磊 学号:2010212464 院系: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年级:2010级 指导老师:刘来兵 完成时间:2013年6月8日摘要:孟子是儒家思想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其思想著作中,有大量的关于教育的论述,其深刻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本文从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教学方法、学习要点五个方面对孟子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总结分析。关键词:孟子;教育思想;总结分析一、 教育的理论基础孟子以性善论著名。他说:“水信无分于东西, 无分于上下乎? 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孟子认为, 人性本来的善良就像水向下流一样自然,人性生来就是善的。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良的品性。他把性善具体阐述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这“四心”。而如何保持、完善和发扬这些良好的品性呢,孟子认为只有教育才能做到。教育是道德发展的先决条件,而性善论也自然成为教育的基础。教育会遵循性善的方向,培养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人性虽善,但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会面对诸多的诱惑和坎坷,在复杂多变的环境里,难免使自身沾染一些恶的脾性。这个时候就必须通过教育,加强自我修养,摒除不善的言行,达到 “人皆为尧舜” 的效果。 二、 教育的作用由于身处年代的特殊性,孟子一生的理想抱负是为了实现其王道仁政,在这方面也留下了很多著述。因此他的教育也是围绕实现这一目标而展开的,他把教育看做仁政的一部分,把教育看做是实现其政治理想的一种手段。他的政治主张是“民贵君轻”,推崇“民主、仁政”的思想。而没有教育,仁政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一个国家的君主不讲礼义,下面的臣民没有教养,那么违法作乱的人就会出现了,这个国家的灭亡也就不远了。孟子把教育看得比国防和经济还重要,目的是强调教育的政治作用,本在于强化封建礼教,巩固封建阶级的政权。从这一点来看,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深刻认识到教育的政治作用和社会作用。对人民施行教化,是每个统治者必须去做的一件事,目的是让人民普遍懂得封建伦理道德。从本质来看, 孟子重视教育, 是以教育为手段, 把统治阶级的政治信仰和道德规范灌输到人们的意识中去, 以实现其封建统治的长期稳定。三、 教育的目的孟子以性善论作为其教育理论的基础,那么在教育者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孟子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是 “明人伦” 。 他说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具体说来,“人伦” 指的就是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封建社会赖以维持的道德准则。“明人伦” 的教育目的决定了他的教育内容是以伦理道德为主体,教育是为了培养懂得封建伦理道德的 “君子” 、“圣贤” 、“大丈夫” 。而何为大丈夫?“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这就是说, 一个人格高尚的人, 一定要经得起富贵、贫贱、暴力的考验, 把道德意识转化为自己的坚定信念。并且,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君子” 、“圣贤” 、“大丈夫” 都应该积极主动的去争取入仕的机会,帮助统治者推行仁政和管理国家。在这里,我们可以认为孟子的此种观点与孔子的 “学而优则仕” 的教育目的是一脉相承的。直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孔孟的这种教育思想还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现实意义。古往今来,教育都是实现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4、 教学方法(一) “教亦多术” 教育者应该掌握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他说君子用来教育人的方式方法有五种:有的就像及时雨润禾苗,适时灌输,让他很快成长;有的侧重在品德的培养;有的针对各方面的基础进行教导, 让他成为有才干的人才;有的解答问题,解除他各种各样的疑惑;有的用自己的道德品质、作为作风言传身教,让他去效仿。这五种就是君子教育人的方式方法。这表明,孟子主张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对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以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在那个年代,孟子就能洞悉教育的“因材施教”原则,不得不令人叹服。(二)“盈科而进”孟子认为 教育者应该循循善诱,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切不可盲目冒进,否则,欲速不达。循序而进, 盈科而进, 对于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我们都知道,“ 欲速则不达”。孟子曰:“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进程过于迅速, 省掉了一些必要的环节,势必影响实际效果, 致使退步也快。孟子还以“揠苗助长”的寓言来说明循序渐进的重要性, 学习知识如同作物生长一样, 是一个自然有序的过程。学习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们应当关注并促进教学过程的实现,不能因为一味地谋求结果的获得,而忽视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学习的效果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三)“引而不发”作为教师,孟子注意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他主张“引而不发”, 忌讳“越俎代庖”。他说:“大匠不为拙式改变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毂率,君子引而不发, 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意思是说高明的木匠不会因为笨拙的徒工,而改变或是抛弃操作时必不可少的墨线;善射箭的后羿也不会因为学射人的笨拙,而改变弯弓时所应达到的限度。君子教人,正像射手教射一样,搭上箭拉满弓,并不把箭发出去,只是示范性地做出跃跃欲试的姿势。他认为教师应有一个标准,并且不能随便使之降低,要以跃跃欲试的姿势去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启发性的引导,能够激起受教者的多维思考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己主动去探求知识,体会知识的魅力,而不是未加思索地接受老师灌输的内容。(4) “善言”孟子认为教师 “善言” 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的语言不仅要生动形象,而且要富于启发性。“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就是说教师要能以浅近的语言,启发开导学生去理解深刻的道理。他认为教师要从眼前的事情入手,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去探求事物的本质规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而且掌握的知识才能更牢固。教师的“善言”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发展前提下的,教师应该知晓学生的思考模式,难点突破口,然后巧妙地设计问题,具有启发性地一步步引导。另外,精炼而有趣的言论,也会提高受教者的注意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5、 学习要点(1) 勤奋刻苦孟子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刻苦学习的精神。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一个成就大事的人,一定是经历过艰难困苦,意志坚定的人。孟子勉励人们从逆境中奋起,在艰苦的环境中勤奋努力,刻苦学习。牢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但我们应该不畏艰难,努力学习把眼前的困难当做是对自己意志力的磨练。相信“艰难困苦,玉汝而成”。(2) 持之以恒孟子还认为学习应该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二意,半途而废。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意思是,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种活的植物,你让它晒上一天,冻上十天,也没有能够成活的。对学生来说, 学习一定要有恒心,就是最容易的事,热上一阵就放下来,也是干不成的。做什么事情要想收到成效都要持之以恒,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更应做到坚持。坚持每天比别人多学一点,一个月,一年后,就会看到区别。从量变到质变需要一个过程,那就是坚持积累的过程。(3) 融会贯通 学习的关键是融会贯通。人对思维的运用使人具备了判别是非的能力,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孟子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另外,对于读书,他则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学习为了明理,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学习者应该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与判断。我们学习了一定的知识,不能单方面地全盘接受,还应该思考,咀嚼,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对于老师传授的或书本上的内容,不可盲目地视之为权威,而应该结合自己学过的内容,进行理性地分析辨别,然后选择性地接受或是不接受。融会贯通,还要求学生有随机应变能力,懂得变通。(四)优良环境孟子认为教育要想取得成功, 除了教育者的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者的积极主动之外, 良好的教学环境也很重要。所以对于求学的人来说,如果能选择甚至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以他自己为例,“孟母三迁”很好地诠释了环境的重要性。孟子曰:“居移气,葬移体,大哉居乎! ”他认为环境能够改变人的习性,所以他主张要有贤父兄来教养子弟,排除不良的环境影响。学习要具备适当的环境,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孟子是从性善论的角度说明了环境对人们的影响,这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说明了环境对学习的重要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大家都认可的道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自然环境的嘈杂,脏乱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干净舒适的自然环境对学习都非常重要。6、 结语孟子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见解独到。本文鉴于笔者认识水平的有限,对于孟子思想深度的挖掘还不够,但从大量文献史料的查阅中,对孟子的教育思想有了基本认识。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回过头去认真研读经典,学习经典。从古人的言论中,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解读《GB-T 31304-2014环氧涂层高强度钢丝拉索》
- 婚前房产单方名义购买协议6篇
- 老式钻机转让合同范本
- 拆除房屋合同范本
- 学校互换生合同范本
- 酒吧合作股份合同范本
- 阀块设计合同范本
- 抽水台班合同范本
- 代课教师劳务合同范本
- 啤酒销售促销合同范本
- 五年级开学收心班会
- 《大理环洱海地区民宿旅游发展问题及完善对策策略探究》9100字(论文)
-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 2024年建设工程监理人员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新《税收征管法》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发电运营事业部场(站)运维奖惩管理办法(二)
- 1.1高中化学开学第一课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
- 音视频通话业务体验指标及评估方法
- 酸枣仁介绍课件
- 高考英语词汇3500词精校版-顺序版
- 社区公共卫生护理考核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