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与胶黏剂_第1页
涂料与胶黏剂_第2页
涂料与胶黏剂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涂料:是一种涂覆在物体(被保护和装饰对象)表面并能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的工程材料。二胶黏剂:是把同种的或不同种的固体材料表面粘合在一起的媒介物,是以天然或合成化合物为主体制成的胶粘材料,又叫粘结剂,简称胶。三内聚破坏:胶黏剂内聚强度低于界面结合强度和被粘材料的内聚强度时,造成胶层的破坏。黏附破坏:胶黏剂和被粘物界处发生的目视可见的破坏现象。四固化:胶黏剂和被粘物界处,通过化学反应(聚合,交联等)获得并提高胶接强度等性能的过程。五硬化:胶黏剂和被粘物界处,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如聚合,氧化作用,凝胶化作用,水合作用,冷却,挥发性组分的蒸发等),获得并提高胶接强度的过程。六贮存期:在规定条件下,胶黏剂仍能保持其操作性能和规定强度的最长存放时间。七环氧当量:含有1mol环氧基的树脂质量(g)称为环氧当量。它可用环氧值来换算。Q1=100/E式中Q1环氧当量;环氧值。八固体含量:在规定测试条件下,测得的胶黏剂中不挥发物质的质量百分数。九临界颜料体积浓度(CPVC):胶黏剂恰好填满全部空隙时的颜料体积浓度。十涂料的主要成分及作用:基料、挥发性组成、颜料、助剂基料:形成连续膜附着于底材,将涂料其他物质结合在一起成膜和提供相当结实的外层表面的材料。挥发性组成:使涂料施工有足够的流动性。颜料:给涂料提供颜色和不透明性。助剂:可使涂料改变某些性能,如催干剂、稳定剂和流平剂等。十一.热熔胶主要成分及作用:(一)聚合物基体,增黏剂,蜡类和抗氧化剂等.(二)(1)聚合物基体对热熔胶性能其关键作用,赋予其必要的胶结强度和内聚强度,并决定胶的结晶,黏度,拉伸强度,伸长率,柔韧性等性能.(2)增黏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熔融黏度,提高其对被胶接面的润湿性和初粘性,以提高达到胶结强度,改善操作性能和降低成本的目的.(3) 蜡类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热熔胶的熔融黏度和熔点,以改善胶液的润湿性和流动性,降低成本.(4)抗氧化剂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热熔胶在长时间的熔融温度下热分解和氧化.十二。粘结机理:1.吸附理论:粘接力的主要来源是粘接体系的分子作用力,是胶黏剂分子与被粘接物分子在界面上相互吸附所产生的,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物理吸附则是产生粘接作用的普遍性原因。同时,胶黏剂对被粘物表面的黏附作用来自于固体表面对胶黏剂分子的吸附作用,这种吸附作用可以是分子间作用力,也可以是氢键、离子键和共价键。2.扩散理论:高聚物 的自黏附和相互间粘接是由于界面上高聚物分子相互扩散所致。3.电子理论:当金属与非金属材料密切接触时,由于金属对电子的亲和力低,容易失去电子,而非金属对电子的亲和力高,容易得到电子,所以电子可以从金属移到非金属,这样就在界面产生接触电势,形成双电层,双电层电荷的性质相反,产生静电引力 。4.机械互锁理论:粘接力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胶黏剂在不平的被粘物表面形成互锁力。5.弱边界层理论:粘接体系由于工艺上或结构上 的原因,存在着这种或那种较弱的结合处,即内聚强度较低的部位。6.化学键理论:胶黏剂与被粘物表面产生化学反应而在界面上形成化学键结合而把两者牢固地连接起来。十三.四大合成涂料树脂:分别是醇酸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聚丙烯酸酯。 十四 .涂料设计包含哪些内容?如何进行涂料设计?涂料设计包括性能设计,配方设计,结构设计,干燥和固化过程设计,生产和施工工程设计。性能设计:了解影响涂料性能的因素,对涂料的性能进行合理的设计,确定和达到性能的思路和方法。配方设计:一方面以性能为目标,优化你选择原材料的组成和用量,还应该考虑环保问题。十五.绿色涂料的发展趋势:现在越来越多使用绿色涂料,下面几种新涂料是目前开发较好的涂料。 1、固含量溶剂型涂料。2、水基涂料。3、粉尘涂料。4、液体无溶剂涂料。涂料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越来越明确,就是寻求VOC不断降低、直至为零的涂料,而且其使用范围要尽可能宽、使用性能优越、设备投资适当等。因而水基涂料、粉末涂料、无溶剂涂料等可能成为将来涂料发展的主要方向。十六.聚氨酯结构对性能的影响(1)聚酯型 PU 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黏附力、抗热氧化性;(2)聚醚型 PU 具有较好的柔顺性,优越的低温性能,较好的耐水性;(3)对称性的二异氰酸酯(MDI)制备的 PU 具有较高的模量和撕裂强度;(4)芳香族异氰酸酯制备的 PU 强度较大,抗热氧化性能好;(5)二元胺扩链的 PU 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模量、黏附性和耐热性,且较好的低温性能。十七.热固性酚醛树脂是怎样合成的?在NH4OH、NaOH或NaCO3等碱性物质的催化下,过量的甲醛与苯酚(其摩尔比大于1)反应生成热固性酚醛树脂。其反应过程如下: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使反应介质PH大于7,苯酚和甲醛首先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一羟甲基苯酚;室温下,在碱性介质中的酚醇是稳定的,一羟甲基苯酚中的羟甲基与苯酚上的氢的反应速度比甲醛与苯酚的邻位和对位上的氢的反应速度小,因此一羟甲基苯酚不容易进一步缩聚,只能生成二羟甲基苯酚和三羟甲基苯酚; 当以上反应生成的羟甲基苯酚受热后,又可发生羟甲基苯酚上的羟甲基与苯酚上的氢的缩合反应生成次甲基桥,或发生羟甲基与羟甲基之间的缩合反应形成醚键连接: 其中n=410,m=25。这是含有羟甲基的线型或支链型酚醛树脂,由于分子中含有羟甲基,它们在受热情况下会进一步相互缩合形成高度交联的体型结构产物,因此,这些含有羟甲基的酚醛树脂是热固性树脂。十八. 如何降低脲醛树脂胶接制品中的甲醛释放量 答:(1)树脂的合成工艺:降低F/U的摩尔比;分次加入尿素;(2)使用甲醛捕捉剂;(3)合理选用固化剂;(4)对人造板后处理;(5)利用甲醛具有还原性的特点,将甲醛氧化。 十九.胶黏剂黏结的主要过程:二十. 涂料树脂水性化可通过三个途径:在分子链上引入相当数量的(极性)基团,使之具有水溶性或增溶分散性;在分子链中加入一定数量的(强亲水性)基团(如羧基,羟基,氨基,酰胺基等),通过自乳化分散于水中;外加(乳化剂)乳液聚合成树脂强制乳化形成水分散乳液。二十一. 环氧树脂的固化是环氧树脂的固化须借助于固化剂固化。以伯胺为例二十二. 胶黏剂的组成及成分的作用:胶黏剂的组成:胶料,固化剂与促进剂,增塑剂与增韧剂,稀释剂与溶剂,填料,偶联剂,其他助剂。胶料:是使两个被粘物结合在一起时其主要作用的组分,他决定着胶黏剂的基本性能。固化剂与促进剂:固化剂直接或通过与催化剂与主体聚合物进行反应,能将可溶、可熔的线型结构高分子化合物转变为不溶、不熔的体型结构。凡能加快胶黏剂固化反应速度的物质均可成为促进剂。增塑剂与增韧剂:增塑剂是一类能增加胶黏剂的流动性,并使胶膜具有柔韧性的高沸点难挥发性液体或低熔点的固体。增韧剂能改进胶的剪切强度、剥离程度、 低温性能和柔韧性。稀释剂:可以使胶黏剂具有良好的浸透力,能提高湿润性、改善胶黏剂的工艺性、降低胶黏剂的活性,从而延长胶黏剂的试用期。溶剂能够降低某些固体或者液体分子间力,从而使被溶物质分散为分子或离子的液体。填料具有补强、增稠、阻燃、耐磨、增大强度、降低收缩性、减少热膨胀系数、增加导热性、导电性、触变性,提高耐水性、耐热性、耐老化性,延长适用期等多种功能。偶联剂:为了使胶黏剂和被粘物表面之间形成一层牢固的界面层,使原来不能粘接的或者难粘接的材料通过这一界面层使其粘接力提高。其他助剂:改善胶黏剂的某一特性有时还加入一些特定的添加剂。二十三.涂料与胶黏剂的异同点:(1)目的:涂料的主要目的是对被涂物体表面起保护和装饰作用;胶黏剂的主要目的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同质或异质的材料连接在一起,固化后具有足够强度的物质。(2)配方组分:涂料主成分大多是以高分子树脂为基础的成膜物质,其次是起装饰效果的颜料,大助剂包括固化剂、催干剂、流平剂及表面活性剂;胶黏剂的主成分大多是以高分子树脂为基础的胶接力强大的粘合物质,它基本不含颜料,也有溶剂或水,助剂以固化剂、偶联剂为主而不需要催干剂、流平剂等。 (3)性能:涂料性能主要要求粘附力好、成膜均匀并有一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