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险源辨识培训,.,前言,培训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能理解危险源的定义及种类了解危险源风险评价的方法,适用的控制要求掌握实用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技能掌握针对所发现的危险源落实控制措施的方法进一步识别的能力需求,.,目录,危险源的定义及种类,危险源产生的原因,.,一、危险源辨识的目的,为什么要开展危险源辩识工作,启示:扁鹊论医与预防管理,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都精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长兄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其能事先铲除病因,故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识别危害、主动预防事故)二哥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有本乡里邻居知道,无法声名远扬(险兆事件(苗头)四不放过)我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别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引线、实施大手术,以为我医术高明,名气响遍全国(注重事故处理和应急处置),危险源辨识的目的,.,进行危险源辨识的目的:降低和消除事故;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及健康安全;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维护企业的外在形象;公司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危险源辨识的目的,一、危险源辨识的目的,.,二、危险源的定义及种类,危险源: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的种类,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安全是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二、危险源的定义及种类,危险源的种类,危险源的定义,(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第1类: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第2类: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第3类: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第4类: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第5类: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第6类: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二、危险源的定义及种类,其他,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危险源的种类,危险源的定义,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第1类,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明火,运动物危害,作业环境不良,粉尘与气溶胶,标志缺陷,信号缺陷,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二、危险源的定义及种类,危险源的种类,危险源的定义,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第2类,.,二、危险源的定义及种类,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致病微生物,致害动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植物,其他,5种,第3类,危险源的种类,危险源的定义,.,二、危险源的定义及种类,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第4类,危险源的种类,危险源的定义,.,二、危险源的定义及种类,1,第5类,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源的种类,危险源的定义,.,二、危险源的定义及种类,作业空间,标识不清,搬举重物,工具不合适,第6类,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源的种类,危险源的定义,.,二、危险源的定义及种类,危险源的种类,危险源的定义,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二)、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三、危险源产生的原因,事故因果链锁模型,不安全状态,起因物,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事故,行为人,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原因:(1)人的不安全行为;(2)物的不安全状态;(3)管理的缺陷。,轨迹交叉论,.,管理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三、危险源产生的原因,.,管理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补充):知识缺陷:知识的有效期知识本身的先进性;本人知识的有效利用期。生理心理缺陷:生理心理功能性缺陷的特点相对性(大家都有,程度有别)、不自觉性(自身缺陷往往不可自觉或自我感觉到了,而缺陷却以显现出来)、个体性(功能性缺陷只能是个人所有)、极限性(功能不会无限大)、波动性(一个人的功能强弱生理、病理、心理、经历、环境等因素影响制约),性格的差异、生理负荷极限、意志与情感因素、天赋资质、隐伤、后天的训练、病态反应、生理心理低潮期、从众心理与行为等。常见不安全心理:好奇心、虚荣心、侥幸心。,三、危险源产生的原因,.,管理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操作现场常见的人的不安全行为1、设备传动部分防护罩(栏)缺损或未关好就开车操作。检修带电设备时在配电开关处不断电或不挂警示牌。2、进入机械设备内检修运转部件不设人监护或未采取重复断开动力源措施。3、任意开动非本工种设备。4、特种作业非持证者独立进行操作。5、超限(如载荷、速度、压力、温度、期限等)使用设备。6、非特种作业者从事特种作业。7、设备上有安全装置,而开车操作时不用。8、开动被查封设备。9、危险作业无人监护或未经安全管理部门审批。,三、危险源产生的原因,.,10、任意拆除设备上的安全、照明、信号、防火、防爆装置和警示标志、显示仪器。11、使用未经审批的临时电源线或使用时不挂临时线牌。12、检修高压线路或电器,不停电、不验电、不跨接地线。13、使用非安全电压灯具作业。14、带负荷运行时断开回路配电闸刀或总开关。15、潮湿地面、容器内或金属构架内使用非双重绝缘的电动工具工作。16、容器内作业时不使用通风设备。17、高处作业往地面任意扔物件。18、违反起重“十不吊”。19、开动无卷扬限位器的起重设备工作。20、货梯载人运行。,管理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三、危险源产生的原因,.,21、非岗位人员任意在危险、要害、动力站房区域内逗留。22、焊接未经完全清洗和充分通风的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封闭容器和管道。23、禁火区抽烟或动火。24、物件堆放超高、不稳妥就结束工作。25、开动情况不明的电源或动力源开关、闸、阀。27、长发者不戴工作帽进入生产区域。28、高处作业或在有高处作业、有机械化运输设备下面工作而不戴安全帽的。29、进入现场穿高跟鞋的。30、高处作业穿硬底鞋的。31、电气作业不穿绝缘鞋的。32、带电作业(检修)不带绝缘手套的。,管理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三、危险源产生的原因,.,33、旋转机床切削时戴手套操作的。34、高处作业不使用安全带的。35、操作旋转设备或进行检修试车时散开衣襟、戴围巾、头巾或穿裙子、系领带操作的。36、在易燃易爆、明火、高温作业场所穿化纤料服装操作的。其它违反防护用品使用规定的。37、设备传动部分防护罩(栏)缺损或未关好就开车操作。38、检修带电设备时在配电开关处不断电或不挂警示牌。39、进入机械设备内检修运转部件不设人监护或未采取重复断开动力源措施。40、任意开动非本工种设备。,管理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三、危险源产生的原因,.,管理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三、危险源产生的原因,.,管理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符合性2.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3.预防事故发生的组织措施的完善性4.操作者和管理者安全素质高低及对不安全行为的控制,管理的缺陷,管理的缺陷具体表现为:a.没有按规定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或未经工种考试合格就上岗操作b.缺乏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c.安全措施、安全信号、安全标志、安全用具、个人防护用品缺乏或有缺陷d.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e.违章指挥、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违反劳动纪律,玩忽职守。,三、危险源产生的原因,.,四、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危害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基本步骤),.,1、分析作业类型的危险危害因素2、分析所接触材料的性质3、分析生产工艺和条件4、利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四、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1、分析作业类型的危险危害因素:严重程度表,四、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四、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a)在平地上滑倒(跌倒);b)人员从高处坠落;c)工具、原材料等从高处坠落;d)头上空间不足;e)与工具、原材料等的手提(搬运)有关的危害;f)与装配、试车、操作、维护、改型、修理和拆卸有关的装置、机械的危害;g)车辆危害,包括场地运输和公路运输;h)火灾和爆炸;i)对员工的暴力行为;j)可吸入的化学物质;k)可伤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l)可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m)可通过摄入(如通过口腔进入体内)造成伤害的物质;n)有害能量(如电、辐射、噪声、振动);o)由于经常性的重复动作而造成的与工作有关的上肢损伤;P)不适当的热环境,如:过热;q)照明水平;r)易滑、不平坦的场地(地面);s)不适当的楼梯护栏或手栏;t)承包方人员的活动。,上面所列并不全面,组织应考虑其工作活动和作业场所的特点编制自己的危害提示表。,作业活动期间存在以下危害吗?,四、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2、分析所接触材料的性质,按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和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86),分为8类,共21项。,第1类爆炸品,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不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四、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第3项有毒气体(毒性指标同第六类)如:一氧化氮、氯气、氨等。,第2项不燃气体(无毒、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压缩空气、氮气等。,第1项易燃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四、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四、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第3类易燃液体,指易燃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按闪点分为以下三项:,低闪点液体:闪点18如:乙醚(闪点为-45)乙醛(闪点为-38)等;中闪点液体:18闪点23如:苯(闪点为-11)乙醇(闪点为12)等;高闪点液体:23闪点61如:丁醇(闪点为35)氯苯(闪点为28)等。,.,四、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如:红磷、硫磺等;,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如:白磷、三乙基铝等;,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如:钠、钾等。灭火剂不能使用泡沫灭火。,.,第1项氧化剂: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如:过氧化钠、高锰酸钾等;,第2项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四、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2项有毒品,第3项有害品,第1项剧毒品,四、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四、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第7类放射性物品,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可分为四种:射线(甲种射线),射线(乙种射线)射线(丙种射线),还有中子流。各种射线对人体的危害都大。,.,第1项酸性腐蚀品如:硫酸、硝酸、盐酸等第2项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乙醇钠等第3项其它腐蚀品如:亚氯酸钠溶液、氯化铜、氯化锌等,第8类腐蚀品,四、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3、典型工艺(过程)的危险因素,物料输送气体超压爆炸(安全装置)静电火灾爆炸(流速、接地)泄漏中毒(密封、防腐、防疲劳断裂)火灾、爆炸,液体静电(流速、接地)泄漏中毒火灾爆炸(密封、防腐)固体(粉料)静电粉尘爆炸(流速、防静电),四、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熔融、干燥熔融利用加热使固态物料熔化为液体。火灾中毒干燥利用热能除去潮湿物料中的水分或溶剂。超温自燃静电和粉尘爆炸泄漏火灾、爆炸,受物质特性、加热方式的影响,四、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蒸发、蒸馏蒸发借加热作用使溶液中溶剂气化并移出,以提高溶质浓度或使之析出。热敏性物质分解、燃烧、爆炸。蒸馏借液体混合物各组分挥发度不同,使其分离为纯组分的操作。泄漏火灾、爆炸(密封、防止设备腐蚀)残留物自燃爆炸(控温)误操作自燃、火灾、爆炸静电、明火火灾、爆炸,四、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冷却、冷凝、冷冻冷却使物料温度降低的过程。冷凝使物料温度降低至发生相变(如气相变为液相)的过程。冷却介质中断压力升高、爆炸冷却器泄漏副反应、中毒、爆炸冷冻使物料温度降低至0以下的过程。载冷体中断压力升高、爆炸制冷剂泄漏火灾、爆炸,四、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筛分、过滤筛分将固体颗粒按粒度大小进行分级的过程。易形成爆炸性粉尘环境(密闭、除尘)易产生静电及电气火花(静电接地)过滤借助于重力、真空、加压及离心力的作用,使悬浮液通过多孔物质而将固体微粒截留,达到液-固分离的过程。火灾、爆炸中毒固相物不稳定火灾、爆炸(设备选型),(密闭),液相挥发,四、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粉碎、混合粉碎将大块物料加工成小块物料的操作过程。易形成爆炸性粉尘环境(惰性气体保护)撞击火花摩擦生热静电混合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料相互分散,达到温度、浓度组成一致的过程。液体挥发火灾、爆炸粉体物料飘浮粉尘爆炸搅拌快、产生静电固体物料撞击火花,四、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1)直观经验分析法对照、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依靠人员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经验。类比法利用相同或相似信息来进行类推、分析、评价:工程系统;作业条件的经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4、利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四、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2)工作任务分析法,作业分析确定作业类别列出该项作业的所有作业内容界定各作业的执行步骤分析每一步骤的可能危害,危险性等级划分表,四、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流程分析将生产流程分成许多单元针对每一流程单元,分析可能的偏差及危害,措施落实根据所分析出的危害有针对性的落实措施,可能产生偏差的五个方面:人(培训不够、防护不当、个人身体原因、精神原因);机(正常、异常、紧急三状态下的噪声、失控等);料(毒性、易燃性、腐蚀性、放射性、感染性);法(方法不当、操作不当、违反相关法规标准要求);环(过分拥挤、通风不好、光线太暗或过强、温度太高或太低等)。,四、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四、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影响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因素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用乘积D=LEC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D值越大,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也越大。以现场作业条件(或类比作业条件)为基础,由熟悉作业条件的人员组成专家组,按规定标准给L、E、C分别打分,取三组分值集的平均值作为L、E、C的计算分值,用计算的危险性分值(D)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等级。规定危险性分值在20以下为低危险性,比日常骑车上班的危险性略低;在2070之间比较危险,需要注意;在70160之间有显著的危险,需要采取措施整改;在160320之间有高度危险,必须立即整改;大于320时有极度危险,应立即停止作业,彻底整改。,.,四、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价举例:下面,请大家对施工现场(如图场景)进行安全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四、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前图识别评价结果,四、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后果,事故,采取措施预防,侦测控制/减少减轻和缓和,危险控制,原因,失效,降低风险措施,五、危险源的控制,.,设置警告,采取防失误设计,如果操作人员以错误的方式操作,则操作无法完成。,人机匹配。人、机、环境的合理匹配,使人员能够方便、准确地获得外界信息,以及方便、省力、准确地操作,五、危险源的控制,.,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并进行修理,已让其处于安全状态,积极对设备进行日常检查、维护和保养,消除客观因素对危险源的触发作用,五、危险源的控制,.,消除、预防和减弱危险、危害因素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是事故预防对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实质上是保障整个生产、劳动过程安全生产的对策措施。根据预防伤亡事故的原理,现将几项行之有效的、基本的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分列如下。,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措施,五、危险源的控制,.,1.改进生产工艺过程,实行机械化、自动化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不仅是发展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安全技术措施的根本途径。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自动化,消除人身伤害的危险。2.设置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包括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及危险牌示和识别标志。3.机械强度试验为了安全要求,机械设备、装置及其主要部件必须具有一定必要的机械强度。试验的方法为每隔一定时期使所试验的对象承受比工作负荷高的试验负荷,如果所试验的对象在试验时间内没有破损,也没有发生剩余变形或其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毛病,就认为合格,可以准许运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表耕耘专业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地理知识简解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上海短期劳动合同相关规定
- 2025年高温防暑试题及答案
- 2025关于国际贸易合同的新规定
- 2025年甘肃省陇南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合作加盟协议范本
- 2025年无固定期限合同解除策略详解
- 项目进度管理报告表
- 词的韵律美:初三诗词诵读课教案
- 金融科技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 肝脓肿合并糖尿病业务查房
- 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题库实验室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 企业员工职业道德考核制度
- 公司安全事故隐患内部举报、报告奖励制度
-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 南外初中小语种课程设计
- 【上海市塑料探究所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论文)8200字】
- Unit2 Whats your hobby-教案人教精通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必刷题】2024五年级英语上册一般过去时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 T-CTSS 86-2024 原味茶饮料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